福州冶山的历史春秋

竹之韵

<p class="ql-block">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前往参观了冶山公园。走进公园,映入眼帘的是闽越王无诸的雕塑巨像。在这里,揭开了福建文明史的第一篇章</p><p class="ql-block">——福州冶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拍摄于2024年12月6日</b></p> <p class="ql-block">闽越王无诸是越王勾践的后裔,姓驺氏,约生于战国晚期,卒于西汉初年。</p><p class="ql-block">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楚国夺取越国钱塘江以北和以西的土地后,越国解体,越王子孙分散到江南海滨一带,各据一方,或称王,或为君,互不统属。无诸移居今福建境内,自称为闽越王。</p><p class="ql-block">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大军进攻越地,废除无诸的王号,降为君长,并在闽越故地设立闽中郡。秦末,无诸率闽中士卒举师北上,协同诸侯灭秦,后辅佐汉王刘邦打败项羽,为中国的再度统一和汉王朝的建立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复立无诸为闽越王,封管闽中故地。无诸仿效中原,在现今福州市的冶山之麓筑城建都,称为“冶城”,这是福州建城的开始。</p><p class="ql-block">他在位期间,与中央保持和睦关系,积极吸收中原的科技文化,闽越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p> <p class="ql-block">无诸造冶城,闽都始开篇。闽越王无诸都冶为城,揭开福建文明史的第一篇章。小小冶山,自此名垂史册。</p><p class="ql-block">冶山地居福州中心,北依越王山,周控湖海,地理绝佳,古代堪舆学说以其为闽都龙脉之腹,遂成历代城市之政治中枢。闽越都冶为福州城市之启始,距今2200余年,历汉唐五代和宋元明清,文脉延绵,围绕着冶山中心城市格局不断壮大和完善,冶山遂成城市中轴线端点和地理标志,被誉为福州城市文脉、闽都文化的发祥地。它见证了福州城市沿革和朝代兴替,孕育闽都才俊、繁盛仁风,在福建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冶山胜迹如云,人文荟萃,遗闻逸事,冠于福州诸山。从一山看一城,从一城看全闽,见微而知著。本展览以冶山为主题,展示福州城市发展脉络,揽冶山胜概,咏闽都风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