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11月,德国武力侵占青岛。1898年3月,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将胶州湾以及周边的陆地、岛屿“租”与德国,青岛沦为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侵占青岛的主要目的是攫取海外军事基地。因此,德皇威廉二世将青岛划归德国海军部管理,并将青岛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军事要塞、港口、行政与经济中心。 德国人首先在青岛设置了胶澳总督府、军事法院和胶澳帝国法院(初审法院),而后在青岛、李村分别设立了华民审判庭,1908年1月,又在青岛设立了胶澳帝国高等法院,为二审终审法院。总督府发布了百余种法规章程,建立了完整的殖民地司法体系。因此,就要设立专门的欧人监狱。 1900年,天后宫东侧的监狱建成时,已被命名为威廉皇帝海岸的今太平路一带尚未进入大规模的开发,当局仅在原清军总兵衙门后建起了一栋临时性的两层楼叫第一邮政代理处,以便通信。实质上,这一后来成为行政区边缘的青岛山涧河入海口附近,原为华人集中区,但随着监狱的建成,这一传统格局被改变了。 依照1898 年9月首次在德国公开的青岛规划,这里以这栋监狱建筑为标志,将新城市的行政、住宅区与更东边的别墅区分开。建成的青岛德国监狱,原称胶州监狱,最初只收容欧洲人服刑者(后来,改为中外犯人均收的监狱)。该建筑群以德国古堡式建筑(仁字号监房)为主体,包括伙房、浴室、马房、监房、瞭望台、监狱工场等建筑。 现在,青岛常州路22号已成为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且已经对游客开放。原青岛德国监狱是德国当局在青岛建造的司法建筑物中较早完成的一栋。从史料上看,它建成的时间要早于胶州法院、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监狱建成前,天后宫和胶澳总兵衙门是海湾东部最为触目的两个建筑群,但监狱楼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稳定的布局。 德国监狱是一座规模不大的两层建筑物,设计时看上去目的明确。建筑砖砌外墙,仅在主体的边角和窗户的上端赋予简单的装饰,以免使建筑显得过于简陋和沉重。两层楼房之间的外墙上被饰凸起的线条,环绕整栋建筑。与楼体相连的塔楼的尖顶锐利地刺向天空,迅速使其成为城区东部的新标志。 建筑的一端建有与主体相连接的圆形塔楼,使建筑的重心向这一方向倾斜,但这好像是为了打破建筑的对称而加上去的,显得有些生硬和比例失调。塔楼有规律地交错开有若干小型窗洞,内有47级螺旋楼梯,上覆坡度很大的尖顶,顶盖与塔楼上部中间饰有砖砌装饰。 值得提及的是,监狱大楼的设计者也许是为了使建筑与周边的天后宫及总兵衙门相协调,少见地在屋顶的飞檐上引入了上翘式闽南民居形式,使大楼平添了一丝温暖的情趣。这种试图与东方文化主动交融的努力,随后就在德国设计师建造的大量建筑中消失了。 资料显示,德国监狱专门羁押被判徒刑或违警受拘禁处罚的欧洲籍人犯,由租界帝国法院管理。监狱建成同年,青岛巡捕局对今湖北路29号原清军海滩营房进行改造,用作巡捕局看守所和临时监狱,羁押华籍人犯,时称华人监狱。随后,在1904年至1905年11月间,当局在华人监狱附近建造了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 在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建设的同时,1904年,李村华人监狱建成启用,被判拘留3个月以上的华籍刑事犯在此执行,原巡捕局看守所遂成为专门羁押违警人和未决刑事犯的场所。1907年,巡捕局看守所在原址建成启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这间德国监狱也不断扩建,并不仅限于羁押欧洲籍人犯。 从现存的照片资料上可以看出,当时的德国监狱还没有围以高墙,仅建有低矮的护栏。看上去像一栋德国乡间的大磨坊。然而,这间磨坊里存的却不是谷物,而是些对帝国法律不敬的旅者。1914年11月,日本侵占青岛后,日军当局又在原来监狱基础上增建了东楼监室4栋,新建筑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给人以森严、封闭的感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曾是青岛市公安局看守所, 作为一座典型的19世纪德国古堡式建筑,“德国监狱”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早的殖民监狱。不少德国专家在青岛看到“德国监狱”时,也不禁感叹:在德国本土也很难看到这样的建筑了。如此完整的一座监狱得以保留成为博物馆,在中国监狱近代史上是惟一的,在世界上也不多见。 博物馆东侧辟有“青岛近代司法历史沿革陈列展”,展出很多从国内及德国、日本各大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征集来物证。随着城市的长高,它也被掩没在岛城之中了。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4.12.05.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