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游记(下)

吟啸徐行5417538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地心谷的徒步之旅是从这座桥上开始的,前天晚上,它美丽的身姿无数次映入我的眼帘,现在我们已经站在它的身躯之上,原来是一座玻璃悬索桥,在悬垂的钢缆中段,并排装饰了九颗“心”,五彩缤纷,艳丽夺目。设计者的初衷一定是增加趣味与看点,但如往深层面看,人心又何尝不是如此,兴趣不同,喜好各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中年时期曾经有过一点恐高,现在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所以在桥上能坦然自若。回望昨晚下榻的酒店,星星点点又井然有序地分布在山崖之上,装点着曾经是荒芜空旷的山谷。苍茫与婉约,粗旷与精致,碰撞出眼前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似乎是觉得让游人这么云淡风轻地过桥过于乏味,在临近桥头之处,来了一点小小的创意。伴随着人们的脚步,桥面上的玻璃应声而“裂”,还绽出了放射状的裂纹,冠其名曰“步步惊心”。不过这也已经不是新鲜事儿,几乎没有一位游客表示出丝毫的惊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入谷口处设了一道门,门柱上的对联写道:“人间仙境哪里有,地心谷里走一走。”敢情我们是要与神仙来一次邂逅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谷的路同样是在垂直的悬崖上人工修建的栈道,为了应对高峰期的人流,栈道基本上都有上下两层。一路上除了平道之外,基本上是下坡,与七星寨景区比起来真是太轻松了。导游也说,这里的辛苦程度仅有大峡谷的三分之一。很正常,不往下走,如何能到地之心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位看起来年逾花甲的大妈,双手拽着栏杆倒退着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好像有个说法,这样能减轻膝盖的负担。她的女儿在前面为她清道,嘴里不断重复着一句话:“对不起,请给老人家让个道。”看着她们的身形举止,我只能用那句老话来形容,就是“精神可嘉”,虽然我可能并不比她年轻,但还是很自觉地为她们让开了本就不太宽的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路上的形似景点比比皆是,这块崖壁上的岩石像人的半张脸。我就奇了怪了,这里的人形石怎么总是长着一个极其夸张的大鼻子,像童话故事里的皮诺曹,莫非真是受某个外来人种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这块突兀的石头应该像一个狗头,但也绝非中华田园犬。哦,有点像斑点狗,或者说是藏獒吧,后者总算是国内的品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不知道这里为何叫乾坤门,石壁上莫名其妙地分离出一根石柱,约十几米高,顶端又与石壁相连。还有工人在施工,是在消除安全隐患呢还是要让它更具传奇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处人工与自然结合的景点,有点意思,一定是缘于这句俗话: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而今,去了地心谷,男人就靠谱。母猪也上树了,各位姐妹们,你们认可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了大峡谷的经历垫底,今天的路走得非常轻松。从高度上判断,我们似乎已经来到了谷底,一条小溪就在脚下默默地流淌着,清澈见底,在天光的映衬下透出一种迷人的淡绿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两边的岩壁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犹如大海起伏的波涛,波澜壮阔。站在它跟前,我明显地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压力,更多的应该说是动力,一种绵延不绝、汹涌澎湃的洪荒之力。在漫长的地质演变的过程中,没有谁能挡住它从暗无天日的大洋底部向万人瞩目的俊秀山川蝶变的步伐,从而成就了今天的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方的行人不知为何停下了脚步,齐聚在横跨谷底的一座小桥上饶有兴趣地注视着前方,还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什么。循着他们的视线望去,原来是地心谷的核心景点——地之心到了。上游还是蜿蜒逶迤的涓涓细流在这里骤然变宽,形成了一泓碧水,紧接着,岩石又汇合到一起,仅留下一个窄窄的流出口,整个水潭就是一个完整的心形。看那泛着微微涟漪的水面上没有一点杂质,清得让人神迷,碧得使人心醉,我注视着它久了,心中仿佛也变得与它一样清澈透明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恩施地心谷的地质风貌形成于2.5亿年前的三叠纪,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嶂谷地质环境。这些古老的岩层,经受了亿万年的千锤百炼,在不同的地质应力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绝世奇观。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石臼、石眼、石门……,它们以人脑绝对构思不出来的酷炫造型,彰显出大自然的神奇魔力,只有亲眼目睹过这些,才明白什么叫自然流畅,怎样才称得上鬼斧神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往前走,两旁的山崖逐渐开阔了起来,林木植被也多了,有被称为“植物大熊猫”的穗花杉林,也被叫做“相思林”。有一株披红挂彩被封了神的千年紫薇树,据说一直受到了当地土家人的顶礼膜拜。这里还保存了5000年前的巴盐古道,这是古代巴人运盐的重要通道,见证了恩施和宜昌之间的交流往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听茶马称古道,到此方知有巴盐”。岁月轮回,音尘渺绝的古道又迎来了繁华。山路上一支队伍从远而近,高亢粗旷的山歌回旋在山谷的上空,那是重现了当年挑夫背盐的场景。领头的是一位红衣女子,手持雨伞,背着满满的一篓鲜花,踏歌而行。紧随其后的是一位挑着货郎担,摇着拨浪鼓的汉子,再后面才是背盐的队伍。一路走来,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然这只是一种艺术的演绎,试想当年那些挑夫们心系着全家的生计,肩荷沉甸甸的盐包,攀缘在陡峭的山路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等艰辛,何等凄苦。如若能是今天这样组合的话,一定会给他们增添不少生活的情趣与消除疲劳的动力。于是乎,我也在路边的一块岩石坐下,试图寻找到一丝野生过往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进峡谷之后唯一的一处上坡,坡道旁的山崖下有几间竹木搭建的房舍,说是当年巴盐古道途中的驿站,又可能是藏兵洞,故名“巴岩洞”。房子里空荡荡的,杳无人迹,不过在门前的空地上摆了几张塑料椅凳,有一位大哥正坐在那休息。古道在这里折向西,指向我们来的方向,那里有一个景区步行道的出口,我们则一路向东,目标“空中魔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谓“空中魔毯”,实际上就是在横跨峡谷的悬索桥上安装了一条传送带,魔在何处?毯之安在?这脑洞开得似乎有点大。唯一的好处就是站在桥上一步不挪,就可以在空中全方位地观赏峡谷的全貌。沿着崖壁向上延伸的巴盐古道历历在目,就是不明白沿途的崖壁上为何有许多依次排列的洞窟,看起来就像郭亮村的挂壁公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时,我们又回到了山谷的半中腰,眼前的视野开阔了许多,一路上鲜花为伴,绿荫常随。在这条长长的花廊之中,建设者以睿智的眼光,大胆地选择了艳丽的紫色来点缀山野间大片的绿。据说紫色是最能舒缓心情,消除烦恼的色种之一,它高贵中蕴含着神秘,优雅间流露出热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地心谷的旅程,是以搭乘壁挂天梯上升到山顶而告结束的,为了乘坐它,似乎还往下走了一段距离。站在三面均是透明玻璃的观光电梯里,看着外面的景物变换犹如一幅逐渐展开的画轴,百米左右的高度,一瞬间就到了。四周的山峰已不再像方才那样巍峨险峻,而变得柔和了许多,头顶上的天空则更加辽阔无垠。我们仿佛真得是从地心深处归来,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的一个共识:地心谷是几天来走过的最神奇、最具观赏性的景点,它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天梯的出口处,我们在那句处处可见的广告词前留了一个合影。从照片中的每一个人脸上找不到一丝的倦容,反倒显得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因为我们刚刚享受了一场丰富的视觉的盛宴,接受了一次醇烈的自然与人文的熏陶,还为自己的体能测试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踏遍青山人未老,这边风景独好。</span></p>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