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有幸参加了海老师、高老师组织的东堂子胡同访问参观活动。第一站是建国门社区博物馆,这里是2013年利用人防工程设计并改造的,2014年被命名为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进入地下二层展厅。 墙上是一幅反映老北京内外城的《首善全图》。 <p class="ql-block"> 展柜里有砖也有瓦。</p><h5 class="ql-block">【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是瓦的头端,瓦用于中古代建筑的屋面,主要功能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瓦当是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h5> <p class="ql-block"> 琉璃兽海马</p><h5 class="ql-block"> 古建瓦分为琉璃瓦和黑活瓦(砖雕瓦)两种,琉璃瓦上的小跑第一个是仙人,后面依次是龙、凤、狮子。黑活瓦的小跑从前往后依次是仙人、狮子、天马、海马。仙人在小跑中单算人的一类,而兽只有三个。但一共四条垂脊上都有,这样就是12个。但是一般硬山式建筑可以只有前面的两条垂脊有兽,而后面的没有。所以就是六个兽。</h5> <p class="ql-block"> 三羊开泰砖雕</p> <p class="ql-block"> 戗檐一对</p> 这间屋子是邮局。<br> <p class="ql-block"> 北京贡院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其地最初为元朝礼部旧址。</p> 贡院模型 贡院坐北朝南,原有大门五间,门外砖门四座,牌楼三座。大门正中悬"贡院"墨字匾额。大门后有二门五间,其后有三门三间,上悬"龙门"金字匾。龙门北有三层高楼,二层悬挂"明远楼"墨字匾额。楼后有牌坊,再北为至公堂七间、内龙门、聚奎堂七间、会经堂五间。考棚又称号房,按千字文顺序分设在中轴线两侧,称东、西文场。贡院有围墙两道,每排考棚又设置栅栏围挡出人,考试纪律十分严格。 <p class="ql-block">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借以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科举制度从隋朝初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止,共存在了一千三百余年。北京作为明、清两朝的首都,北京贡院更是科举制度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见证。北京贡院又名顺天府贡院,是明清两朝顺天府乡试和全国会试的考场。1904年7月,光绪甲辰科是中国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此后贡院退出了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 中国社会科学院位于建国门内大街5号,为明清时期的北京贡院旧址。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5月建立的,它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p><p class="ql-block"> 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率先成立。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兼任学部主任,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哲学社会科学部成立后,先后建立了经济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等13个研究机构,并汇集了一批蜚声中外的学术大师,如范文澜、陈垣、金岳霖、郑振铎、侯外庐、吕叔湘、夏鼐、何其芳、刘大年、顾颉刚、俞平伯、罗尔纲、钱钟书等。中国社会科学院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优良学风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汇文大学堂——融汇中西文化精华之所在</p><p class="ql-block"> 汇文大学堂位于崇文门内船板胡同,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美以美教会、美国长老教会、美国传道局、英国伦敦教会联合出资将汇文书院扩充而成。1904年,学校更名为北京汇文大学堂,并于1912年改称汇文大学校。</p> <p class="ql-block"> 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初名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于1918年4月创立,是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院校,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源地。建校后校址几经辗转,后迁至东总布胡同。</p><p class="ql-block"> 学校创立时,初设中画、图案两科,后分国画、西画、图案三系。1925年,学校改为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增设音乐、戏剧两系。1927年与其他七校合并为北平大学,停办音乐、戏剧两系,改称美术专门部。1928年改称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设国画、西画、实用美术、音乐、戏剧、建筑六系,徐悲鸿任院长。1930年改为艺术职业专科学校,1933年停办。1934年复校,改名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设绘画科(分国画、西画)、雕塑科(分雕刻、塑造)、图工科(分图案、图工)。1946年重建,设绘画、雕塑、图案、工艺、音乐五科。1950年与华北大学文艺学院(即第三部)美术系合并,建立中央美术学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畿辅大学旧影</span></p><p class="ql-block"> 畿辅大学创办于1924年,是我国最早的私立铁路专科学校。学校注重铁路科,兼办其他文法各科。学校创始人兼首任校长是关庚麟。学校曾先后更名为私立铁路专科学校、北平铁路专科学校,是今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之一。干面胡同57号的学校旧址建于1922年,曾一度作为由孙中山亲自担任会长的中华民国铁路协会的办公地。1926年畿辅大学迁入。该处建筑墙面为红砖清水砌法,缀以突出墙面的结硫砖为装饰,属典型的对称式美国近代折衷主义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大同中学</p><p class="ql-block"> 大同中学的南北大门分别位于外交部街31号和东堂子胡同30号。1923年6月,由蔡元培、蒋梦麟、谭熙鸿、丁燮林(即丁西林)和颜任光等创办。其治学目标是"家国天下,大爱无疆,和而不同"。大同中学与贝满、育英、汇文以及辅仁大学附中等蜚声京城的中学一同扬名天下。1952年,大同中学改名为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建校以来,大同中学培养出了多位为祖国和革命献身的英雄先辈:开国大校陈一震、抗战英雄周浩然、少年英烈张梦庚……此外,也培育出了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和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开创者周新武,体育史学家、教育家白春育,书画家唐献瑞,他们都在自己的行业或领域创造了辉煌。</p> <h5></h5><h3 class="ql-block">伍连德故居——中国疾控文化的传播基地</h3><p class="ql-block"> 伍连德故居位于东堂子胡同的三层红砖小楼,建于1916年前后,历经100多年的岁月洗礼,依旧保持着历史的原貌。这里,是中国防疫先驱——伍连德博士的旧居,铭记着伍连德博士的生活经历,是中国现代医学、现代防疫学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伍连德博士运用现代医学与社会组织手段,指挥扑灭了1910年爆发于东北危及全国的"人传人"的肺鼠疫,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主动行为及时扑灭的重大疫情;他总结出应对突发疫情的"防疫三原则",建立起中国最初的防疫体系;在他的推动下,中国收回了中国海关检疫主权;他是中国历史上的防疫第一人,也是华人世界首位诺贝尔奖候选人。<br> 伍连德博士的事迹,鼓舞着现代人抗疫斗争的信心。伍连德旧居于2020年启动修缮,将打造中国疾控文化的传播基地,成为普及现代医学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场所。</p> 伍连德故居 伍连德故居。<br> 伍连德故居曾为近代公共卫生防疫学家伍连德先生所有并居住,始建于1916年前后。故居内部展陈以修旧如旧+触景生情、常态展示+专题延伸为整体立意,在还原伍连德故居内景的基础上,结合沉浸式展厅、远程讲堂等现代化元素,展现伍连德故居的原始风貌和生活风趣的同时,“健康文化+”赋能故居多元化改造利用,汇聚顶级资源,打造健康防疫+文化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场所。 主体建筑为一栋三层西洋式楼房。楼房为砖混结构,红砖砌成的墙体与红色瓦楞铁屋面构成楼房的主色调。 <h3>故居简介</h3><h5> 1911年,伍连德博士从英国人 J . AitKen 手中购得该土地及原有建筑,居住至1916年,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建成该楼,并由清末留法著名建筑师华南圭设计后花园,院内面积达1230平方米左右。<br> 该建筑中住有伍连德夫妇及三个儿子。<br> 林可胜,伍连德夫人黄淑琼女士的外甥,协和医学院首位华人教授,中国生理学会首任会长,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队长。<br> 德国建筑师在此租住。<br> 伍连德夫人黄淑琼及长子在此病故。<br> 1937年伍连德举家回乡避难。<br> 1950年伍连德将此住宅捐献给中华医学会作办公场所。</h5> <p class="ql-block"> 1879年,伍连德出生于南洋槟榔屿(今马来西亚一个州)华侨家庭。</p><h5 class="ql-block">1903年伍家三代合影。五兄弟站在后排,最右为24岁的伍连德。</h5> <p class="ql-block"> 1886-1896,入槟榔屿大英义塾学习10年。</p><h5 class="ql-block">槟城大英义学( Penang Free School )校门。</h5> 1896年,获英女王奖学金赴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 Emmanuel College )学习,是剑桥第一个华人医科学生。1899年获文学士学位。<br><h5>身穿学士服的伍连德/剑桥大学依曼纽学院</h5> <p class="ql-block"> 1902-1903年先后在英国利物浦热带病研究所、德国哈勒大学、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师从专家研究细菌学。</p><h5 class="ql-block">上图:德国哈勒大学/下图:法国巴斯德研究院<br></h5> 1903年先后在英国利物浦热带、德国哈勒大学、法国巴黎巴斯师从专家研究细菌学。1903年8月,通过剑桥医学博士学位答辩,1905年实授学位。<br><div> 9月返回新加坡进入吉隆坡医学研究院,研究南洋一带流行的疟疾和脚气病。</div><h5>吉隆坡医学研究所<br></h5> <p class="ql-block"> 1905年7月,伍连德与黄淑琼在新加坡举行婚礼,后育有三子。</p> 1904-1907年,工作之余,组织成立雪兰英州文学与辩论学会任会长。积极倡导社会革新,破除旧俗运动;槟城牛干冬街职业行医;成为社会活动特别是禁鸦片运动的组织领导者。<br><h5>1906年,伍连德(右一)在槟城发起组织的禁烟协会合影</h5> <p class="ql-block"> 1907年,直隶总督袁世凯邀聘伍连德博士回国供职。不久赴伦敦、柏林考察军事医学。</p><p class="ql-block"> 1908年10月,任天津陆军医学学堂帮办。(副校长)</p> <div> 1910年10月,经外务部施肇基推荐,受清政府委派为全权总医官,赴东北调查组织瘟疫流行和防控。</div><div> 12月﹣3月伍连德博士通过科学诊断、隔离、防疫、控制等多种措施手段,扑灭震惊中外的东北鼠疫疫情。</div> <p class="ql-block"> 1911年4月,在奉天(今沈阳)召开"奉天国际鼠疫会议",伍连德作为大会主席。</p><p class="ql-block"> 1912年11月,中国近代第一所常设防疫机构宣告成立,伍连德任总办兼总医官。</p><p class="ql-block"> 1913年6月,代表中国政府赴荷兰海牙出席国际进度会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伍连德会议期间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12-1920年,伍连德在东北创立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总部设在哈尔滨。除滨江防疫医院外,陆续在满洲里、拉哈苏苏、三姓、大黑河、牛庄(今营口)建立防疫医院。</span></p> <p class="ql-block"> 1915年2月,与颜福庆等21人在上海集会,宣告中华医学会成立。</p><p class="ql-block"> 伍连德当选书记,创办并出任《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华医学杂志》创刊号中英文封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15年2月,中国博区会在上海年会合影,第二排右二为伍连德。</span></p> <p class="ql-block"> 1916年2月,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大会在上海召开,被选为会长,连任两届(1916-1920年)。</p><p class="ql-block"> 12月,获香港大学荣誉法学博士。</p><h5>1916年2月,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大会在上海四川路召开,前接左五为伍连德。</h5> <p class="ql-block"> 1918年1月,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建成北京中央医院(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任院长4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18年1月27日拍摄的北京中央医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18年的伍连德。</span></p> <p class="ql-block"> 1919年,北洋政府在北京设立中央防疫处。哈尔滨霍乱流行,伍连德领导下的东北三省防疫事务总处集中全力防治,取得满意结果。</p><h5 class="ql-block">1919年哈尔滨成立霍乱防治委员会。中间为伍连德。</h5> <p class="ql-block"> 1920年,东北第二次鼠疫爆发,基于1912年建成的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及其下属医院和8年来研究工作的丰富经验积累,第二次鼠疫没有造成灾难性后果,当时中国防疫水平已经超过日本和俄国。</p><h5 class="ql-block">伍连德设计的宣传报,图文并茂地解释肺鼠疫和腺鼠疫的原因、症状、预防、治疗等知识。</h5> <h3> 1921年,协助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调研,力主在北京建立一座新兴的医学院校及医院,他的许多建议被采纳,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医院在本年落成。</h3><h5>伍连德代表中华医学会宴请洛克菲勒及出席协和医学院开学典礼的来宾。<br>中间持帽者为小洛克菲勒,伍连德、黄淑琼夫妇在洛克菲勒两边,前排左一为韦尔奇博士。</h5> <p class="ql-block"> 1923年,作为访问教授赴日,是中国第一位访日的交流教授。</p><p class="ql-block"> 1924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修学校卫生和公共卫生学,次年获公共卫生学硕学位。</p><h5 class="ql-block">1920-1921年东北肺鼠疫,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所发纪念章。</h5> 1926年5月,《肺鼠疫论述》由日内瓦国际联盟出版。日本东京大学授予作者医学博士学位,首次将此学位授予外国人。<br> 9月8日,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伍连德出任第一位校长,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1927年3月,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聘为该组织中国委员,并授予"鼠疫专家"称号。<br> 出席国际联盟第七次远东热带病学会议,当选为副主席。 <p class="ql-block"> 1929-1930年,伍连德等向南京民国政府提交收回建议主权的书面报告。</p><p class="ql-block"> 1930年7月1日,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正式成立,伍连德出任处长,兼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从此由外国人手中收回海港检疫权。</p> 1932年7月,与王吉民合著的《中国医史》出版,成为里程碑著作。<br> 同年,与刘瑞恒博士合作募集资金,简称南京中央医院。 <p class="ql-block"> 1935年,时任中国驻瑞典大使朱祀年等推荐为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候选人。</p><p class="ql-block"> 提名理由为:从事肺鼠疫研究工作,特别是发现旱獭在其中的传播作用。</p> <p class="ql-block"> 1936年5月,伍连德博士与陈永汉、伯力士( R·Pollitzer )、伍长耀合著的《鼠疫概论》在上海同时出版中英文版。</p> <p class="ql-block"> 1937年伍建德在中华医学会发起专科学会"公共卫生学会",伍连德任会长,黄子方博士任副会长。</p><p class="ql-block"> 1937年4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会会长。9月,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伍连德博士偕家眷返回马来西亚,定居怡保市,开设私人诊所,时年58岁。</p> <p class="ql-block"> 1947年,伍连德博士在抗战胜利后,偕夫人重返中国访问。</p> <p class="ql-block"> 1950年将北京东堂子胡同住宅捐赠给中华医学会作为办公地点。<br></p><h5 class="ql-block"> 东堂子胡同伍连德故居原始效果图。</h5> <p class="ql-block"> 1957年《伍连德全集》编辑完成,捐赠给新加坡南洋大学。</p><p class="ql-block"> 1959年伍连德博士自传《鼠疫斗士——一个现代华人医师的自传》出版。 <br></p> <p class="ql-block"> 1960年1月21日,在马来西亚槟城新居突发脑中风逝世,享年81岁。</p><h5 class="ql-block"> 伍连德最后留影之一,1960年摄于马来亚槟城。</h5> 伍连德博士家人朋友庭院照 据说,楼房南面原有一个漂亮的花园,是清末留法建筑设计师华南圭的代表作品。 楼房的顶部为萨屋顶,又称“折面屋顶”“折腰屋顶”。 萨屋顶有两个不同排水坡度,外形多折,且将部分屋面做成陡坡当做墙面,用老虎窗或开山墙窗解决顶层采光,为法国建筑师孟萨所创。 室内展厅入口有伍连德先生塑像。 <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结束语</p><p class="ql-block">同志们:</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继续发扬光大伍连德博士"爱国、科学、创新、为民"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的重要指示,并在活化利用的实践中彰显中国首都的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早日建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伍连德公益基金会</p></h5> 此为原状保留的部分 楼西侧 楼南 <p class="ql-block">创始人郑兴文(1861-1938)</p><p class="ql-block">满族正蓝旗,出身茶商大家,15岁入北京恭王府学厨,24岁开办"真味居"。1907年,来哈任滨江关道(俗称道合府)主厨,期间创制出"言卤鸭""猪头焖子""天龙赐福"锅包肉"等特色菜肴。1911年,到奉天主理"万国鼠疫研究舍"饮食,获得清政府赐予"滨江膳祖"金匾。1920年,因年迈卸任。1922年与其子郑义林在道里中国十道街开设私家餐馆,时人习称"老厨家"。1938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钦赐</p><p class="ql-block">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司厨</p><p class="ql-block">吉林西北路分泌兵备道</p><p class="ql-block">郑膳正兴文</p><p class="ql-block"> 寐叟</p><p class="ql-block"> 大清宣统三年桃月立</p> 伍连德博士曾用过的公筷和餐桌,把它们放在这里,是为了纪念伍连德发明了旋转餐台和公筷制。 东堂子胡同5号,老门牌是2号,著名的考古学家阎文儒曾在这里租住。 抱鼓石门墩,斑驳沧桑。 东堂子胡同25号,老门牌10号,林巧稚曾在此挂起“医学博士林巧稚医师妇产科”私人诊所的牌子。 大门 二门 想当年这里是一座四面带回廊的小四合院。 <div> 东堂子胡同45号,著名剧作家、物理学家丁西林在此院内生活了很久。</div><div> 照片中唯一坐着的人是丁西林,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理科硕士,受蔡元培聘请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后来还担任过中央研究院物理学研究所所长和“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教授兼教务长。业余时间从事戏剧创作,留下了《一只马蜂》《压迫》和《三块钱国币》等10部经典剧目,被称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唯一专门写喜剧的剧作家。1949年9月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后,先后担任了我国的文化部副部长和北京图书馆馆长多个文化职务。照片中站立的人左一胡适、左二林语堂、左四林淑华、左五陈西莹、右二周作人、右三郁达夫。</div> 曾有一段时间,45号院中还居住过一位叫张致祥的人,他原名管亚强,在我党中担任过多项政治和宣传方面的重要职务,曾参与开国大典筹备和部分现场指挥工作。他是最早提出组建东方歌舞团构想的人。张致祥于2009年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47号是清末官办外语专科学校京师同文馆旧址。 <p class="ql-block">京师同文馆——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p><p class="ql-block"> 京师同文馆是清政府了解西方世界的窗口,于1862年8月24日设立,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成立背景是"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p><p class="ql-block"> 1905年,京师同文馆拉丁语课堂上课的师生京师同文馆大门京师同文馆位于北京东堂子胡同,本附属于总理衙门,是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其前身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设立的旨在培养俄文译员的俄罗斯文馆,最早设立英文、法文、俄文馆,后陆续增设德文、日文馆以及天文、算学、格致(即物理、化学)、医学等馆。同文馆最初只从八旗儿童中挑选学员,后从贡生、举人提高到进士、翰林院编修、检讨等正途出身的京外各官,年龄放宽到30岁,也不专限八旗。学制分三年、五年、八年不等。除汉文外,其他课程均聘外国人教习。同文馆还设有印刷所,译印数、理、化、历史、语文等方面书籍。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起了一定作用。京师同文馆前后办学20余年,入馆学员约300人。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p><p class="ql-block"> 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原为清大学士赛尚阿的宅第。1854年改为铁钱局公所,1861年又改为总理事务衙门。同治年间,在院内东部设"同文馆",挑选八旗子弟学习外语充当翻译,这是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称东所。1875年,西院改建为出使各国大臣留住,也是各部院大臣接见各国大臣的地方,称西所。现仅存东西路各一进四合院。2003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北京市文物局制</p> <p class="ql-block">祭元培故居:中国教育变革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东堂子胡同75号院是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在1917至1919年前后的居住旧址。蔡元培(1868一1940),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任北大校长期间,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方针。</p><p class="ql-block"> 蔡元培故居与其他名人故居有些不同。别人的故居,比如郭沫若、鲁迅、梅兰芳、老舍,生前都拥有房屋的产权,而蔡元培一生未置产业,居所均为租用。直到1940年在香港病逝,他在大陆也并没有一处自己的房产。</p>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位于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院,占地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为三进四合院,始建于清后期。1986年6月东城区政府公布并挂牌定为“蔡元培故居”,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经2008年修缮后的故居恢复了历史原貌,增加了展陈面积,开辟了参观通道,实现了保护名人故居的社会价值,成为金宝街上一处重要人文景观。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四运动"在这里策源</h5><h5> 蔡元培先生1917年至1923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曾租住在此院。现今将此处定为他在北京的故居,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因为它与"五四运动"有直接的关系。<br> 1919年5月2号,时任国务总理的钱能训密电中国使团令其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当时任外交委员会委员长的汪大燮得知后十分焦急,束手无策。5月3日凌晨,他乘马车专程前往位于东堂子胡同75号的蔡元培家中告知消息并向他求援。<br> 蔡先生听完后大为震惊。5月3日上午,蔡元培急招部分学生代表在东堂子胡同75号通告情况。之后各校学生召开了紧急会议,一致认为必须马上采取行动,决定第二天(5月4号)举行游行示威。夜晚来临,他们彻夜未眠。蔡元培家中灯火通明,东堂子胡同人流如梭,他竭尽全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力促第二天的行动。5月4号下午,数千学生在天安门举行示威大会,就此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吹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号角,历史新的一幕就此拉开。<br> 东堂子胡同75号是见证了"五四暴动"的宅院,这里点燃了"五四运动"最初的星火。1986年6月东城区人民政府将此院定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3月评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h5> 蔡元培故居修缮工程批复及相关图纸、照片资料 <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蔡元培故居情况简介</p><p class="ql-block"> 蔡元培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院。1986年6月东城区政府公布为"蔡元培故居",并正式挂牌,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该院房产属东城区房管局的直管公房,总计房屋28间,399.7平方米,为三进四合院,并有14户居民在此居住,房屋状况属年久失修的破旧危房。院内私搭乱建情况严重,环境极差,破坏了原有四合院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蔡元培先生,曾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于公元1917年初,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蔡元培故居"是其在京工作生活租住的房屋。</p><p class="ql-block"> 1998年香港富华国际集团在香港与东城区签约,负责投资开发建设金宝街,在其总体规划中明确了"蔡元培故居"为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0年10月富华集团启动金宝街一期拆迁时,全国政协委员、富华集团董事局主席陈丽华女士、富华集团总裁赵勇先生,对此事高度重视,不惜投人巨资,并组织专业人员,投人极大精力,在市、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市、区文物部门、北京大学及专家的参与支持下,从专家论证,原址保留,规划审定,到居民迁出安置,房屋普查鉴定,制定修旧如旧修缮方案及报批手续,还原历史原貌修缮施工、园林绿化,到该修缮工程竣工交用分级验收,以及最后的编制故居布展方案、文史资料筹集和专业布展及筹备开业等事宜。集团领导均作到了精心策划、精心指挥、精心操作。</p><p class="ql-block"> 陈丽华主席明确指示,在不给政府增加负担的前提下,所有修缮费用及其它投入均由富华国际集团自筹资金,全资投入。在实施过程中,对"蔡元培故居"的修复要不惜投入,一定作到精益求精,按照市、区政府,及市、区文物部门的要求下,圆满完成这一任务,为北京首都的文化名城作出我们的贡献。参与此事的员工们坚决执行陈丽华主席及集团领导的指示,以饱满的热情,出色的完成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2008年3月28日在市,区文委对"蔡元培故居"进行正式竣工验收时顺利通过,并给予高度评价。</p></h5> <p class="ql-block"> 东堂子胡同,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止东单北大街,南与协和胡同相通,北靠红星胡同,全长726米,宽8米。明朝属黄华坊,称堂子胡同。清朝属镶白旗,称东堂子胡同,民国后沿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瑞金路十二条,后恢复原名。</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北大校长蔡元培曾居胡同75号,今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9号院原为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现胡同内有北京二十四中学、公安部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室等多个单位,余为居民住宅。<br></p><h5>1) 小街进东堂子胡同东口,很显眼地看到南侧有座红色砖墙和红色瓦楞铁两面坡顶的三层洋楼,这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的故居。<br>2 ) 3号院住过北大教授、考古学家阎文儒。<br>3)伍连德故居遥相呼应的是胡同西口北侧,中国最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故居。</h5><h5> 4 )24中学前身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创建的大同中学,民国时期是一所颇具影响的学校,与贝满、育英、汇文等校齐名。<br>5 )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br>6 )“总理衙门”东邻的47号是清末官办外语专科学校京师同文馆旧址。<br>7) 北平私立儿童医院在东堂子胡同31号。东堂子胡同31号(旧门牌13号)二层小楼是协和医院医师吴瑞萍家祖产,可惜2005年被拆除。<br>8)东堂子胡同25号(原门牌10号)的林巧稚也在小院挂起“医学博士林巧稚医师妇产科”私人诊所的牌子,一座四面带回廊的小四合院。<br>9) 27号民国时期是华北水泥公司琉璃河工厂厂长季周时寓所,建国后成为建材局宿舍,住着混凝土技术专家黄大能和硅盐化学家吴中伟。<br>10)29号是50年代中国男篮教练陈文彬祖宅。<br>11) 45号居住过著名剧作家、物理学家丁西林。<br>12)51号是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居住了30多年的故居。<br>13)55号是著名史树青祖宅。<br>14)书法家、诗人沈鹏八十年代住在59号。<br>15)协和胡同确如一只弯曲的壁虎,两侧的死胡同宛若四肢,东侧后肢6号院里有幢显眼的德式洋楼,它是华南圭在1930年为自家建造的。</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