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自成行宫(3A景区),坐落在陕西省米脂县城北盘龙山南麓,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是西北地区现存完整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整个建筑依山造势,庄重威严,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李自成行宫主要由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玉皇阁、启祥殿、兆庆宫组成。</p> <p class="ql-block"> 李自成行宫广场,广场正中是门楣上刻有“盘龙盛景”四个大字的石牌坊,古朴大气。</p> <p class="ql-block"> 石牌坊后面是李自成坐在腾空而起的骏马上,手执宝剑指向太空的一尊雕塑,弓形的基座上镌刻有毛泽东的笔体“大顺帝李自成将军”。下面镌刻着对李自成领导农民抗清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雕塑背面的基座上刻有李自成的生平</p> <p class="ql-block"> 乐楼,位于古建筑群的始端,正中为演出舞台,两厢廊为看台。据说为达到更好的音响效果,修建时工匠们在戏台下埋了二十四口瓷缸,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李自成第二次回到家乡米脂曾在乐楼唱戏三天,与民同乐。</p> <p class="ql-block"> 演出舞台</p> <p class="ql-block"> 两个厢廊看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梅花厅,和乐楼戏台相对,地势高敞,四面临风。这里是李自成当年看戏纳凉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 捧圣楼,是一处西北罕见且等级较高的古建筑。是李自成当年带领起义军“滴血祭天,盟天发誓”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修复李自成行宫碑记,位于行宫广场的西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连接乐楼、梅花厅、捧圣楼和二天门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阁的前后2层台阶。</span></p> <p class="ql-block"> 二天门,座北向南,位于石砌较高基座上,两侧设有耳房,中为带门过道,是通往主体建筑的咽喉,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盘龙山原名为“马鞍山”(因其外形像一个马鞍而得名)。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第二年,他派自己的侄子李过返回米脂,将这里的庙宇扩建为“行宫”,并把“马鞍山”更名为“盘龙山”。</span></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内置木梯可达二层,阁楼下正中设拱形券洞,洞额题有“武当分景”四个大字。是李自成当年在此登高观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祈年殿前的牌坊“蓬莱仙境”</p> <p class="ql-block"> 祈年殿斜前方两侧的钟楼和鼓楼</p> <p class="ql-block"> 启祥殿,两侧有配殿,前是垂带踏步,中间是雨露石雕云龙。是李自成当年的议事厅。</p> <p class="ql-block"> 兆庆宫,位于古建筑群的末端,前是如意踏步,两侧配有厢房,内设木梯可达二层。是李自成当年在此憩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李自成纪念馆共有六个展室,祈祥殿和东西两配殿分别为一、二、三展室,兆庆宫及其东西两配殿分别为四、五、六展室。</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展室:大顺帝李自成</p><p class="ql-block"> 翻开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农民从来都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米脂人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便是中国历史上极为著名、极为宏大的一次农民运动。</p> <p class="ql-block"> 明末的腐朽朝政,是导致此起彼伏农民起义的主因。李自成不屈的反抗精神和敢于改变旧世界的超凡气魄,使他必然成为劳苦大众最为拥护的起义领袖。实为“陕人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 李自成是兴亡转瞬的悲情帝王,也是叱咤风云的千古英雄。他倡行的土地赋税政策,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他功败垂成的历史教训,堪为后世镜鉴。</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写给李鼎铭先生有关《永昌演义》一书的亲笔信。</p> <p class="ql-block"> 李健候所著《永昌演义》,是一部以李自成起义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成书于20世纪40年代。</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展室:生逢乱世 天降大任</p> <p class="ql-block"> 李自成诞生之时,正逢明王朝内忧外患,积弊深重。激起了他摧枯拉朽的坚强信念<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造就了他揭竿而起、问鼎中原的英雄壮举。</p> <p class="ql-block"> 李自成,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农历8月21日)生于米脂。崇祯四年(1631年)投义军高迎祥部,祥卒袭“闯王”号。崇祯十七年(1644年)于西安建大顺朝,年号永昌;3月19日攻破北京城,推翻明王朝;4月29日登基武英殿,次日撤离京城。永昌二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退入湖北通山后遇害。另一说兵败后退隐湖南石门夹山寺为僧,康熙十三年(1674年)圆寂。</p> <p class="ql-block"> 李自成自幼身体强壮,酷爱习武。曾背父私逃,前往延安拜退伍军官罗襄(又名罗君彦)学艺。父亲为满足其心愿,将罗请到家中为他传授武艺。李自成未成年时,父亲李守忠便已去世。为了生存,他曾在铁匠铺当过学徒。后应聘为银川驿(今米脂县城马号屹台)驿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米脂窑洞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三展室:高举闯旗 解民倒悬</p><p class="ql-block"> 农民革命领袖李自成,以其超凡的智慧和勇气,聚百万民众,铲除暴戾,拯救饥寒,三遭败绩而气不馁,五覆官军而胜不骄。首次提出了“均田免赋”的伟大口号。</p> <p class="ql-block"> 借债受辱,因驿卒俸禄微薄,李自成只得向财主借债度日。一次,因为债务之事,被财主捆绑毒打,百般羞辱。自己和身边穷苦人的悲惨遭遇,不断加深着李自成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仇恨。</p><p class="ql-block"> 雪夜出逃,1628年(崇祯元年),李自成被驿站裁撤,失去生计。又因打抱不平犯了命案,被打入死牢。所幸得到侄儿李过和狱卒高一功的帮助,越狱脱险。从此被迫向外逃亡。</p> <p class="ql-block"> 金县起义,李自成离开米脂后,在甘肃巡抚梅之焕部下参军。<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因参将</span>王国责打李自成手下弟兄,李自成怒而兵变,杀掉王国,举旗起义。</p><p class="ql-block"> 李自成起义后,先后辗转参加了王左挂、张存孟等部农民军,最后率部投奔闯王高迎祥,随义军转战四方,被称为“八队闯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1634年(崇祯七年),李自成等部遭到明军重兵围剿,被困兴安车厢峡(今安康平利县),粮援断绝之际,李自成采纳了谋士顾君恩的假降之策,率领诸部乘机突围。脱困后声望大增,队伍迅速发展为十余万人。</p> <p class="ql-block"> 1635年(崇祯八年)春,农民军十三家七十二营大会荥阳,各部首领在闯王高迎祥主持下商议对敌之策。会上,李自成慷慨激昂地说:"一夫犹奋,况十万众乎?官兵无能为也,宜分兵定所向、利钝听之天"。</p> <p class="ql-block"> 一回米脂,米脂人民迎闻王。1636年(崇祯九年)5月,转战西北途中的李自成回到家乡米脂,对知县宣称:“此吾故乡也,勿虐我父老。”并留下金银,命赈济百姓及修缮文庙。</p> <p class="ql-block"> 荥阳分兵后,李自成先后转战河南、安徽、湖北、陕西、四川、甘肃等地。期间焚毁了安徽凤阳明皇陵,在甘肃击败了总兵曹文诏、艾万年。</p> <p class="ql-block"> 纵横中原期间,李自成采纳谋士建议,注重了政治舆论的宣传,编写歌谣传唱民间,并提出了“均田免赋”口号,成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反抗对象指向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性思想。</p> <p class="ql-block"> 1640~1643年间(崇祯十三年到十六年),李自成转战各地,攻占洛阳,三围开封,五覆官军,所到之处,杀贪官,赈饥民,各地义军纷纷来投,明军大批倒戈,队伍迅速扩大到百万之众。至此,明王朝已再无有生力量能和李自成抗衡。</p> <p class="ql-block"> 1643年(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俘虏湖广巡按李振声,攻下承天府,被推举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三月,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建立了中央政权。</p> <p class="ql-block"> 1643年(崇祯十六年)11月,李自成“戎马数万匹,旌旗百余里”,声势浩大的第二次回到家乡米脂,驻踏于由真武庙改建的行宫。李自成在米脂部署了攻打榆林,扫平延绥镇的战斗,并修葺了被官府挖掘的祖莹,惩治了掘坟凶手,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p> <p class="ql-block"> 定鼎西安,闯军到达米脂城外,组织掘毁李自成祖坟的县令边大缓闻风先逃,城内百姓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公推县内名士冯起龙(字云潭)与另外两位士绅出城前往闯营交涉。掘墓的向导艾诏挺身而出,独身槌城而下去面见闯王,请罪求死,终于平息了闯王的愤怒。在军营中,冯起龙先后写了五封联络书信用箭射入城内,叙述了事情经过。这五封信记载在米脂《冯氏宗谱》中被保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第四展室:盛极而衰 大顺悲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闯王李自成,纵横半中国,将“均田免赋”口号唱响大江南北,把“闯”字大旗插遍黄河两岸。终率百万雄师,入山西、破太原、战宁武、取燕京。推翻腐朽明王朝,建立大顺帝王业。</span></p> <p class="ql-block"> 挥师北上,1644年(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从西安发兵,攻取京师,命刘宗敏、李过等率众二万为前锋。二月初一日,李自成亲统马步军数十万,从韩城禹门渡河,取道山西,进军北京。</p> <p class="ql-block"> 李自成所率大军所向披靡,仅五天就兵临太原。但在宁武关遇到明军的顽强抵抗,大顺军血战十余日,伤亡七万余人,终于将宁武关攻破,此后,大顺军势如破竹,连破大同、宣化、居庸关、昌平,直逼北京。</p> <p class="ql-block"> 攻占北京</p> <p class="ql-block"> 1644年(崇祯十七年)3月17日,大顺军围攻北京。十八日晚,崇祯皇帝在万岁山(今景山)自缢而死。3月19日,李自成头戴白毡笠,身着青箭衣,骑乌驳马,由德胜门进入北京城。</p> <p class="ql-block">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时间不长,农民军将士滋长享乐思想,丧失初心,迅速腐化。<span style="color:rgb(1, 1, 1);">百姓们的失望之心和怨离之情与日俱增。</span></p><p class="ql-block"> 吴三桂在山海关降义军后复叛。李自成亲率大军东征,在山海关一片石与吴三桂部激战,在即将胜利之时,清军突然出击,大顺军腹背受敌,败回北京。</p><p class="ql-block"> 1644年(大顺永昌元年)四月二十九日,在清军与吴三桂联合进逼之下,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仓促登基称帝,接受百官朝拜。三十日凌晨,在北京待了四十二天的李自成,率部退往西安。</p> <p class="ql-block"> 第五展室:败亡湖广 余部抗清</p><p class="ql-block"> 李自成在清军的步步紧逼和残明势力的不断扰袭下,经山西退到西安,潼关失守后,从商州败退至湖北,在武昌再次被清军击败后,遂退湖北东南部地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归宿之谜,李自成的归宿,在历史史料中有多种不同说法,有湖北通山九宫山说,有北通城九宫山说,黔阳罗公山说,湖南罗公山说,湖南石门夹山说,山西五台山为僧说,镇远府说等等。其中以湖北九宫山和湖南夹山说为主流。</span></p> <p class="ql-block"> 殉葬难通山:1644年(永昌元年)闰6月,李自成在九宫山脉中与大队失散,独行至牛迹岭与程九佰(又称程九伯)相遇,并发生搏斗,自成将其压于胯下,欲拨剑而杀之,因南方连日阴雨,剑锈而不出,程九佰急呼救命,李自成被闻讯赶来的金某从脑后一铲致死。</p> <p class="ql-block"> 禅隐夹山:大顺军九宫山战败,清军误认为李自成已战死。李自成脱险后,辗转来到湖南石门夹山寺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于1674年(康熙十三年)圆寂。</p> <p class="ql-block"> “忠贞营”与“夔东十三家”:李自成退出历史舞台后,大顺军剩余人马一部分解散,一部分投奔南明和清军。其中,高桂英、李过、高一功、李来亨带领余部组成"忠贞营",协助南明与清军战斗,后又以李来亨为首组成"夔东十三家",坚持战斗了二十年之久。1664年(康熙三年),李来亨被清军围困后投火而死,轰轰烈烈的李自成农民起义最后一丝余响宣告断绝。</p> <p class="ql-block"> 第六展室:一代英雄 万世镜鉴</p> <p class="ql-block"> 农民领袖李自成,拼搏十数载,率义军百万,锐意北伐,渡河入晋,破大同,取京师,登上天子宝座,何其鼎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马上皇帝李自成,弹指三四月,带败将残兵,仓惶南逃,离陕奔楚,弃襄阳,败武昌,顿失锦绣江山,可谓悲惨。</span></p><p class="ql-block"> 他为历史,为后人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成败转瞬的悲剧,留给历史的是警世钟声永久回荡,留给后来者的是感叹和惋惜,启迪和遐想。</p> <p class="ql-block"> 米脂婆姨展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兆庆宫后面的窑洞里),</span>展馆里没有开灯,光线很暗,文字和图片都看不太清,也就没有观赏。</p> <p class="ql-block"> 李自成行宫外面村庄的窑洞,昨天晚上去时可能路走反了没有看到,今天在兆庆宫平台上特意拍照打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