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对根的情义一一一一长江支队入闽75周年随想

大漠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长江支队入闽75周年,从1949年到2024年,当年离开故土南下的长江支队队员大多已离开人世,在世的也是百岁老人了,他们的二代许多也已经进入花甲古稀之年,回首往事,七十多年来,老一代长江支队队员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许多片段仍历历在目,让人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阳城长江支队队员在入闽之前,已经在家乡经历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在八年抗战中,阳城人民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经受了残酷战争的考验;在解放战争中,阳城县作为后方基地虽未经历战火的洗礼,但为了支援前方的作战,踊跃参军参战人数达到一万多人,也不间断地组织民工民兵外出支援作战,纺棉织衣筹措粮食物资支援前线,多次成批地抽调干部,支援全国的新解放区建设,阳城长江支队队员作为阳城输出最多也是最后的一批干部,出发时阳城已经解放将近五年,许多家庭经过土改都分到了田地,许多人都成了家过起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对于大多数都系农民出身的长江支队干部来说,这次远征无疑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在理解了当初观望徘徊退缩回家人员人性的同时,更能彰显出勇于报名南下队员的坚定意志和决心。</p><p class="ql-block"> 阳城县委在1949年2月接到调干通知后,在初期的动员号召自愿报名南下时,报名人员并不充分,许多人怕再遭受象支援豫西新区干部在拉锯式战争中的艰险和创伤、父母妻子在家无人照顾等等情况,县委意识到大家的顾虑之后,在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大可能解除大家后顾之忧的同时,县委书记李敏唐和县长王世清又带头报名,这样才有了第一批285名干部的踊跃报名,经过审查,县委最后选定了思想觉悟高、作风纪律硬、对党忠诚、踏实肯干、有着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108名干部,组成了阳城县的南下长江支队。</p><p class="ql-block"> 阳城南下干部克服了人地两生,语言不通等诸多的困难,和来自五湖四海支援福建的干部,为福建的解放和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这次纪念大会上省委也充分地肯定了他们在福建两方面的主要成就:一是初入福建后对当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二是他们对福建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做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弹指一挥间,75年过去了,当初许多阳城南下干部在福建工作生活的时间,都比在故乡的时间长得多。福建已成为他们血脉相连、难以割舍的第二故乡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又从福建这块土地走向了华东,走向了三门峡、走向了东北、走向了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p><p class="ql-block"> 但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他们始终都没有忘记生养和战斗过的故乡,忘不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和一草一木,正如当初他们义无反顾的南下有多坚决,后来他们回馈家乡、回归家乡的心情就有多迫切!</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福建和家乡之间搭起了一座座桥梁,只要有家乡人来到福建,他们迫切的问候中总是家乡的变化和老乡战友们的近况;他们难得的回乡探亲的时间,也是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访遍了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听闻了家乡的困难,他们就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发现了好的商机,他们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老家,想尽一切办法去回馈家乡。</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队员也走向了工作的二线,到了离休的年龄,他们想到了当时来不及好好伺候的双亲,也忘不了生养自已的山山水水,还有在那烽火岁月中成长的经历。他们想到了回家!在长江支队精神传承研究中心多年的工作中,许多感人的片段时不时会浮现在眼前,让人不胜唏嘘:</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就是阳城县县委书记的李敏唐,自抗战初期就来到了阳城工作,领导了阳城的抗日和解放战争,走遍了阳城的山山水水,也和阳城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带队到福建后,他始终将阳城作为自已的故乡,时刻关注和过问着阳城的发展,临终前也一直交待子女,将自已的骨灰埋到阳城的大地上,陪伴阳城人民。</p><p class="ql-block"> 长江支队老队员酒玉琳离休后又重新创业,挣钱后时刻想着家乡的热土,想着家乡的百姓,他常说:我是阳城碾山出生的穷孩子,是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是家乡的小米把我喂养大,是老根据地的父老乡亲教会我做人,是共产党培育我成长。我怀念家乡的小米,我怀念家乡的山水,我怀念家乡的人民,我怀念和我一块工作生活过的老战友老同志。为了家乡、为了教育,他都会积极筹措资金,倾囊帮助,多年来,家乡的饮水工程、修路项目、考上本科和研究生的家乡学子、家乡的优秀教师、贫困老人、因病致贫的家庭、老区栽桑养蚕事业等都是他资助的对象。经粗略统计,从2000年至今,他共为家乡各项公益事业捐款已达千万。</p><p class="ql-block"> 当初的区武装干部陕培兴南下时刚带领阳城四百多民工民兵参加淮海平津战役归来四十天,哥哥又参军在外,来不及休息就主动报名要求参加,老母和妻儿也二话没说马上送他南征。在福建工作直至退休的他,临终时嘱托儿子:生不能为父母尽孝,死后也一定将自已埋到父母的脚下。儿子牢记着他的嘱托,几年前回到家乡找到我们诉说着父亲的心愿,后经过多方协调,终于完成了他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时任长乐县物资局局长的卫焕文,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为了发展长乐的经济,听说家乡应朝铁厂的白煤炼铁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在县委领导的支持下,回到家乡商请阳城县委派员到长乐帮忙,县委指派铁厂一个姓白的技术员进驻长乐帮助建厂,考虑到北方人不习惯南方的伙食,卫焕文让家里每天做好北方的饭菜送到白技术员处,直至炼出了铁水,此事当时在长乐引起了轰动,福建省还把此事拍成新闻纪录片在全省进行了公演。</p><p class="ql-block"> 19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南下时就任阳城县第六公署区委副书记的张会民,在抗战年代的1943年5月,他的爱人和2个儿子就被日本鬼子杀害。1950年,他又在参加福建霞浦剿匪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30岁。为了完成烈士遗愿,让他能和父母妻儿团聚,1957年,同为长江支队队员、老家仅相距十里的阳城老乡上官成祯从福建省检察院调到河南省三门峡之后,又来到霞浦县取出张会民烈士的遗骨,亲自背回山西省阳城县岩山村桑园庄让他能和父母妻儿老小埋在一起。2021年,在王国材等一批老前辈的奔走呼号下,张会民烈士的事迹也重新引起阳城县委的重视,县委拨出专款,在阳城董封岩山这一诞生出赵树理《李有才板话》这一抗日名著的古老村落后山上将张会民烈士的墓地修缮一新,作为了一处红色教育基地让当地的人们不要忘记他的光荣事迹。 </p><p class="ql-block"> 从阳城二区干事岗位上出发阳城刘善村的原满金,南下后积劳成疾,于1958年病逝于长乐县商务局保卫科长的岗位上,年仅37岁。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已成年的儿子,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又从家乡千里迢迢去到长乐,将父亲的遗骨背回阳城,埋在了老家的祖坟中。</p><p class="ql-block"> 2021年,听说阳城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水毁汛情,长江支队福建研究会李榕会长心情非常焦急,一直打电话过问山区的灾情,并亲自筹集近三万元的救灾物资送回阳城,交待阳城研究会尽快转送到灾区百姓手中。</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2013年,为了承载更多的历史记忆和弘扬长江支队精神,让后人们永远记住这段特殊的历史,也让回乡的长江支队队员及后人们有个缅怀的去处,阳城县委县政府开始着手筹建长江支队纪念园,他们就纪念园的选址多次征求当时还健在的南下老队员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决定在他们出发的阳城东出官道口修建了长江支队纪念园。并根据他们的建议,以廊墙记事,石碑提名,座倚太岳,朝向东南,俯览全城的设计理念构建而成。廊墙记事寓意着长江支队途径八省65县的曲折历程,石碑提名寓意着长江支队南下时坚如磐石的决心和意志,坐倚太岳寓意着革命老区的坚实基础,朝向东南寓意着长江支队前进的方向。站在故乡纪念园的黄土地上,巍巍太行、滔滔黄河,白云悠悠,娓娓述说着昔时他们出发时的初心与梦想,他们深知,当初站在此处的回眸一望,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从此就刻在了心头。</p><p class="ql-block"> 留在福建的一代和长江之队的后人们,也在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在这次参加75周年纪念大会的几天行程中,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找到我们,了解阳城的发展变化,打听熟悉人员的近况,倾诉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走访的每一个长江支队队员和他们的遗孀,捧着家乡带来的小米,总是热泪盈眶,用不变的乡音诉说着对老家的想念。这次纪念大会酒老作为南下队员的特邀嘉宾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乡音未改的他在发言中自豪地解释之所以加上了“乡亲们”这三个字是因为故乡这次来了八个人参加大会,看望他们,他由衷地感到高兴,会后又和大家见面,急切地过问家乡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恰逢长江支队入闽75周年纪念,回望南疆,闽江情深,武夷意重,海峡西岸,一派盎然。迎着拂面吹来的海风,细细聆听着海峡西岸前进的脚步,"先行、先试、走前头",那不正是当年长江支队战友们那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无私奉献、勇立潮头、团结拼搏的集中体现和精神升华吗!我们再度回首那段特殊的年代,长江支队听党指挥、一心为民、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已化作一座座丰碑,必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少先队员向参加大会的长江支队队员献花</p> <p class="ql-block">会前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会盛况</p> <p class="ql-block">张琳会长主持会议</p> <p class="ql-block">集体观看介绍片</p> <p class="ql-block">队员酒玉琳大会发言</p> <p class="ql-block">二代马潞生发言</p> <p class="ql-block">省委副书记发言</p> <p class="ql-block">会旗交换下一届主办方</p> <p class="ql-block">全体高歌</p> <p class="ql-block">会场全貌</p> <p class="ql-block">研讨会及论坛现场</p> <p class="ql-block">论坛发言</p> <p class="ql-block">酒老捐资修建的玉琳中学</p> <p class="ql-block">玉琳中学内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中学全貌</p> <p class="ql-block">阳城长江支队纪念园全图</p> <p class="ql-block">纪念园旁酒玉琳题字石</p> <p class="ql-block">张会民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看望老队员及遗孀</p> <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12日,福建省、福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支援阳城县横河镇灾后重建物资捐赠仪式在动感骑栖小镇举行。</p> <p class="ql-block">和酒老交流</p> <p class="ql-block">看望老队员视频</p> <p class="ql-block">酒老讲话视频</p> <p class="ql-block">移交主办方会旗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