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四只炉子

董善芹

<p class="ql-block">  今天气温骤降,生意萧条,感觉冷飕飕的。我收拾一下柜台,正准备打烊。一个轻轻的脚步,走进来一位老人,看起来很硬朗,精神矍铄,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我起身,点头微笑,算是欢迎光临。他环视一下店里的布局,然后认真的审视着货架上每一层商品。他不说话,我也没有开口,我认为做生意的人先开口,有推销的嫌疑,容易引起顾客的反感。虽然沉默,气氛却很融洽,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我的书上,盯着姓名看了一会儿。抬头望望我:“这是?”“嗯,我写的。”我微笑着回答。他立马放开别在背后的手,拿起书,他的眼睛里有光。我请他坐下翻阅,交谈中了解到我们原来是本家,已经80岁了,还是名牌大学毕业。怪不得谦逊有礼,和蔼可亲。我们聊的很愉快,走的时候,我签名送了他一本书。</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在店里盘玩着一块和田玉,欣赏玉在风吹雨打之后,呈现出来的细腻光滑,温润典雅。那位本家的老者又来了,他的神情有些不淡定,甚至我觉察到他有点激动。刚见到我就说道:“小董,看了你的书,昨晚我一夜没睡好。”我诧异的望着他。“你的文章里写到怀念母亲,一下子让我联想到曾经的一幕一幕。你还记得用火柴的那个年代吗?”我点点头。他继续说:“那时候我下放到农村,老乡家里有一只炉子,是用泥巴垒的那种。水桶一样的形状,炉底用三根钢筋穿过来,再用稀泥把炉胆镶嵌在中间,炉膛要够三块蜂窝煤的高度。那时为了节省煤炭,夜里会把炉子熄掉。第二天早上生炉子的时候,拿点棒子皮,折几根小树枝塞进炉底,用火柴点燃,芭蕉扇助力。生炉子也是一门技术活,有的人一次就点着,有的人一个早晨都生不着炉子,还把自己抹得像只花猫。”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带着开心的笑,仿佛回到了知青的那个年纪。</p> <p class="ql-block">  “再后来的炉灶啊,是农村的烟火气,看着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升起,就有一种归属感。吃着草锅里烧出来饭菜啊,香喷喷的,现在再怎么烧,也吃不出那时候的味道。”我安静的听着,他活在回忆里,意犹未尽。“后来返城了,我的爱人用电磁炉烧菜给我吃,平平淡淡的生活,过了这一辈子。”他停顿了一下,把目光从遥远的曾经收了回来,淡淡的说:“再以后,就是我的母亲,她被推进了炉子里。”顷刻间,他的情绪崩溃,声音哽咽,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崩:“我~的~妈~妈,一点一点的被火……”他再也说不下去了,忍不住掩面而泣,我鼻子一酸,也跟着掉下了眼泪。</p><p class="ql-block"> 沉默中,我们平复好情绪。他缓缓抬起头来,抹了一把眼泪,目光轻柔的凝视前方,原来,他也已经是满头白发,耄耋之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