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55章:什么是赤子之心?

白夕自渡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原文如下:</p><p class="ql-block">含德之厚,比于赤子。</p><p class="ql-block">毒虫不螫,</p><p class="ql-block">猛兽不据,</p><p class="ql-block">攫鸟不搏。</p><p class="ql-block">骨弱筋柔而握固,</p><p class="ql-block">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p><p class="ql-block">精之至也;</p><p class="ql-block">终日号而不嗄,</p><p class="ql-block">和之至也。</p><p class="ql-block">知和曰常,知常曰明,</p><p class="ql-block">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p><p class="ql-block">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p> <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怀有深厚德性的人,如同婴孩一样纯真。</p><p class="ql-block">毒虫不来刺他,猛兽不来抓他,凶恶的鸟不来扑击他。</p><p class="ql-block">他筋骨柔弱,可是小手抓东西很紧;还不懂男女交合之事,可是小生殖器勃然而起,这是极为专注的缘故;</p><p class="ql-block">整天啼哭,嗓音却不会嘶哑,这是极其和谐的缘故。懂得和谐的作用,叫做恒久。认识到恒久的意义,叫做明智。</p><p class="ql-block">贪图生活的享受,叫做灾祸。被欲念操纵了体力,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就会衰老,这叫做不合常道,不合常道就会终结。</p><p class="ql-block">详细解读</p><p class="ql-block">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此句强调了拥有深厚德性的人,其心境纯净如初生的婴儿,他们处于一种纯真、自然、和谐的状态。</p><p class="ql-block">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这些描述象征性地指出,一个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其内心平和、无欲无求,不会激起外在恶意或攻击,如同自然界的毒虫、猛兽、猛禽不会对其构成威胁。</p><p class="ql-block">骨弱筋柔而握固:虽然身体柔弱,但内在力量坚定。这寓意道德修养深厚的人,虽然外表看似柔弱,但内心坚定有力,能够把握住生活中的关键。</p><p class="ql-block">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此句以婴儿未懂男女之事但生命机能自然运行为例,说明遵循自然之道的生命力是强大的,无需外在干预也能保持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婴儿整日啼哭却嗓音不哑,象征着在和谐状态下,生命能量可以持续不断地释放,而不会损耗。</p><p class="ql-block">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认识并保持和谐状态就是懂得常道,懂得常道就是有智慧。这强调了和谐、自然、平衡对于理解“道”及提升智慧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益生曰祥:对生命有益的事物或行为被认为是吉祥的,这表明道家主张尊重生命、顺应自然,认为有利于生命和谐、健康、长久的事物具有正面价值。</p><p class="ql-block">心使气曰强:如果内心强求、违背自然,驱使气息(生命力)过度消耗,就被认为是“强”。这是一种违背道的行为,容易导致生命的早衰。</p><p class="ql-block">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事物过分强壮(强求、过分发展)就会走向衰老,这是不符合道的。同时,警告人们勿过分强求、违背自然,否则会导致生命力的早衰。</p> <p class="ql-block">那么在这一章,老子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他说有德之人什么样?我们应该向婴儿学习,保持赤子之心,明白大道,按照道来做事。</p> <p class="ql-block">通过婴儿时期的生理现象,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即:对立又统一。</p><p class="ql-block">就人类的身体而言,最强壮的时期是青年时期,此时身体完全发育成熟,超过这个年龄,身体就开始衰老。</p><p class="ql-block">对此,世人都以为是正常现象,而在老子看来,这是不懂得养生之道的结果。</p><p class="ql-block">不懂得养生之道,就会放纵欲望,对外执着于名利,或做损人之心,或作防人之心,终日疲惫不堪;</p><p class="ql-block">对内追求感官刺激,贪杯贪色,沉迷于享乐。</p><p class="ql-block">如此以来,内损外耗,元气大伤,阴阳失和,于是各种疾病相伴而生: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精神忧郁等。</p><p class="ql-block">现代人的生命终结,有多少人是无疾而终,自然老化的呢?看到人们在极端痛苦中死去,我们能从中悟到什么呢?</p><p class="ql-block">世人总觉得比自己牛的人多,大家觉得最牛的人是没有烦恼的。</p><p class="ql-block">首付是有钱、有势、有成就,什么事都不愁,什么事都能办。真相真的是这样吗?</p><p class="ql-block">老子觉得世界上最合道的是婴儿。见到天真无邪的婴儿,大家都觉得可爱,因为他对外界的反应是纯自然的,没有成年人那么多算计。</p><p class="ql-block">婴儿的身体和生命是和谐统一的,自我和外界也是和谐统一的。</p><p class="ql-block">人长大之后,自我变得越来越强大了,但自我与周围的对立感越来越强,由此引发自我无尽的烦恼和冲突。</p><p class="ql-block">成年人心眼多了,快乐少了;成熟了,不可爱了;越来越能干的,对手也越来越多了。</p><p class="ql-block">原来,老子说真正的牛人不是威武雄壮的人,而是像可爱的孩子,能够跟其他生命和谐相处,这才是智慧的人。</p><p class="ql-block">老子说的不是孩子,而是可爱的悟道的人,看到这世界的规律,看到人心和人性,但能保持初心的人,还能热爱生活的人。</p><p class="ql-block">现实中貌似很牛的人,牛着牛着就出事了:</p><p class="ql-block">最近就有很多吧,多少网红在风口赚钱之后卖假货,多少人出名之后,觉得自己说的话就是真理,多少人在金钱的迷惑中,走向了毁灭。</p> <p class="ql-block">给大家讲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孔子出行,遇到两个小孩儿坐在池塘边争执着什么。于是,他就凑了过去。</p><p class="ql-block">一个小孩指着太阳说:“你看!你看!早晨它像车轮,中午就像个盘盂,这不是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吗?”</p><p class="ql-block">一个说:“如果太阳离我们近,那么一定感觉很热。可是早晨太阳看上去虽大,但感觉凉凉的,但到了中午却像个火盆似的,烤得人难受。这不是中午离我们近吗?”</p><p class="ql-block">二人相持不下,见到孔子,便让他评判一下。孔子哼哼唧唧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p><p class="ql-block">这时,一群鹅在池塘中哇哇叫着戏水。一个小孩就问孔子:“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大?”</p><p class="ql-block">孔子说:“因为它的脖子长。”</p><p class="ql-block">这小孩说:“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声也不小。”</p><p class="ql-block">孔子无言以对。</p><p class="ql-block">这个小孩就说:“人们都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伦纲常,是无所不知的圣人,怎么原来你连这些事情也讲不清楚呢?”</p><p class="ql-block">孔子羞愧难当,赶紧俯下身子对他说:“后生可畏呀!我当拜你为师。”</p><p class="ql-block">事后,他经常对弟子们说起此事,并感叹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要“不耻下问”。意思是,三个人中,一定有一个人可以当自己的老师,所以做人要保持谦虚谨慎,好学求知,有不耻下问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大圣人孔子虚心向小孩请教,不仅说明他的虚心,更说明了小孩子的聪明之处,是很多大人所不能及的。</p><p class="ql-block">这与老子所说的婴儿因为柔软所以坚强,因为精气充足,所以号哭不觉得累,不伤神气是同样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神科,那他们自己奋斗的事迹来激励孩子,最后孩子抑郁了。</p><p class="ql-block">他们至今想不通,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变得这么不“优秀”,不“自律”。</p><p class="ql-block">我看到这样的视频,内心真的升起来一股焦虑,实在是看不下去。</p><p class="ql-block">这对父母其实是沉浸在一种“幻象”里,他们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一种虚假的自我感上。</p><p class="ql-block">好像孩子“优秀”就是好的,正确的。其实呢?只是满足了作为父母的面子和虚荣心罢了。</p><p class="ql-block">难道一个孩子当了班长就好,不当班长就不好吗?世界上这么多孩子,不能每个都当班长吧?</p><p class="ql-block">天地对万物是平等的,没有好坏之分。</p><p class="ql-block">保有赤子之心的人,对人也是没有分别的。</p><p class="ql-block">作为父母,难道孩子学习好就爱,学习不好就好像失去一切了吗?世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把学习当做一个标准失去了 偏颇。</p> <p class="ql-block">如何保持赤子之心呢?</p><p class="ql-block">张一鸣说过一句话叫:格局要大,EGO要小。</p><p class="ql-block">我个人觉得就是保持觉知,要经常从第三方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言行、行为、动机。</p><p class="ql-block">想一下:我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我是什么动机呢?</p><p class="ql-block">保持觉知,就是保有赤子之心。</p><p class="ql-block">王阳明也说:致良知、知行合一。</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真的去沉浸式做事,不去计较是否枯燥,是否让我们产生了什么情绪,是否亲近的人令你厌烦,你对此产生的思想和情绪是否有理,你的情绪有什么作用吗?</p><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无数的人和无数的父母,都是无意识的,都没有为他们的内心世界担负起责任。</p><p class="ql-block">不是孩子病了,而是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虚假的自我。</p><p class="ql-block">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内心,而不是看到表面的现象,表面的繁荣,表面的衰败。</p><p class="ql-block">当你有意识的觉察到你的外在情绪,就是第一步,觉察了,找到源头了,就会有真我显示出来,真正关注到自己,关注到孩子。</p><p class="ql-block">愿大家都能感觉到喜悦、自在和轻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