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十月中、下旬,手机中各微信群中萍乡南坑阪田“七彩丹霞”的视频和抖音突然爆棚,令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中专是学采煤的,对地质方面知识略知一二。在我印象中,萍乡并不属于丹霞地貌特别发育的地区,分布并不广泛。没有丹霞山、龙虎山、龟峰、崀山、高椅岭等这样发育完善的丹霞地貌。近几年,我曾在本市游览过东桥的马脑寨、钟鼓寨和老虎山等地,感觉这些地方的丹霞地貌发育比较完善,具有一定的游览价值。突闻南坑有个丹霞地貌,而且还是“七彩丹霞”,不禁怦然心动,总想找一个机会,到南坑阪田“七彩丹霞”一睹为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月6日,天气睛朗,气候宜人,正是出游好时机。一早我就拨通了小学同学李建芳、张建和唐选明的电话,邀请他们一块去南坑“七彩丹霞”游玩。约上午9点,建芳同学驾车,我们四人加上唐选明同学夫人一车五人,由上海人家小区出发,打开手机导航,直奔萍乡“七彩丹霞”所在地--南坑阪田长塘坪而去,长塘坪距萍乡市区约20公里,半个多小时车程,约上午9:40,我们就到了目的地--阪田的长塘坪。</p> <p class="ql-block">萍乡“七彩丹霞”原是一个废弃的露天开采的石英砂矿,几年前关停,由于以前的采矿,山体被劈开,露出山体岩层原本的颜色,再经几年的日晒雨淋风吹,红黄泥土和石英砂在水流的冲刷下相互混合,日久就形成了现在这种独特的景观。据说,这种独特景观形成后,当地村民和以前该矿场职工都习以为常,觉得没什么稀奇的。直到今年夏天,有一些村民到西北参加环青海湖游,看到张掖七彩丹霞后,觉得自己家门口就有这种奇特景观,只是比张掖的七彩丹霞小些,是张掖七彩丹霞的“缩小版”,大老远的花钱费时费力跑来看这些,感觉有些不值!回家后一传开,就有好事者跑到废矿遗址,拍成了视频和抖音,经网上传播,“七彩丹霞”的名头很快就叫响了,成了网红,人们纷纷拥来一睹为快。只是苦了当地政府,因废弃矿坑地形复杂,不具备开设景区的基本要求,且存在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又属于森林防火区,为了游客及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地政府不得不四处张帖安民告示,在“景区”设置警示牌和警戒线,但依然阻止不了游客的涌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修建绕城高速,我们的车只能停在绕城高速公路施工场地一侧,要到“七彩丹霞”景区,还需越过工地,穿过一果园才能到达。我们到达时,不大的长塘坪已经车满为患,都是奔“七彩丹霞”而来的,我们找了半天才找到停车位。下车后,听村民们说“景区”已关闭,不接待游客,但我们已经来了,既来之则安之,一番思索之后,还是随人流进入了“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进“景区”,眼前的景色令我们惊艳不已,连绵的山体绿树成荫,采空裸露的山坡红的热烈、黄的灿烂、白的纯洁,中间还夹杂着些许的青、蓝、紫,象一位画家打翻了调色板,把“景区”涂抹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瞬间让我们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美的令人窒息、令人心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区”不大,方圆不过三、四平方公里,游客却不少,一些好一点的景点早已被人抢占,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相机,不停地拍照,想要记录下这绚丽多彩的“丹霞地貌”。有的游客为了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不惜登高或贴着地面抢拍;有的则摆出各种姿势摆酷造型抓拍;还有一些酷男靓女,穿着奇异服装,拍电视剧一样拿着飘带纱巾,彩旗飘飘地女跑男追拍视频;有的男男女女找一块空地,跳着广场舞拍抖音;最奇特的是有一位画家,闹中取静在那里挥笔泼墨现场写生作画…“景区”内欢声笑语不断,充满着欢快的气氛,大家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旅游时光。与其他游客不同,我们几人似乎没有带着这么多的任务前来,只是沿着前面游客踩出来的“路”,漫步其中,静静地欣赏着眼前迷人的景色,沉醉在裸露的山体似牛似马又似鹿,造型奇特的想象之中而不亦乐乎!待一些游客在热门景点过足抖音、视频、拍照瘾之后,我们再请他们给我们拍下了几张合照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我这人有点斫树盘根、打破砂锅问到底。对萍乡“七彩丹霞”的说法,我有些存疑。学过地质的人都知道,丹霞地貌发源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形成于距今一亿四千万年至六千万年。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地壳抬升,山体崩塌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落和流水侵蚀形成的红色奇怪岩石,其主要特点是:“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其中的“渥丹”,指的是朱砂的颜色,也就是通常的红色。简单地说,丹霞地貌就是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七彩丹霞主要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含有丰富的铁、锰、钙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漫长的风化和侵蚀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了各种颜色,这一过程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而我们萍乡的“七彩丹霞”的主要构成成分是白色石英砂岩,并非红色的砂砾岩。为此,我还用手机拍下了废弃矿坑裸露面顶层横切面的照片,并用手轻抠了上面红色的顶层,掰开一看是松散的红土黄泥层,并非红色砂砾岩,这就是说我们萍乡的“七彩丹霞”并非真正的“七彩丹霞”。个人认为,萍乡的“七彩丹霞”是废石英矿停采后,经几年的日晒雨淋风吹,上层的红土黄泥随雨水下流,造成红、黄、白及其它些许颜色混杂,就形成了现在几可乱真山寨版的“七彩丹霞”,这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机缘巧合、造化弄人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老百姓不问萍乡“七彩丹霞”是怎么形成的,好看就行。萍乡“七彩丹霞”是大自然赐与我们萍乡的,虽只是一个山寨版,没有张掖七彩丹霞那般广袤无垠,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享受视觉上的盛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力量。个人愚见,如果借新农村建设东风,把萍乡“七彩丹霞”开发利用起来,上接南坑渡槽、窑下窑文化研学中心、明月湖至玉皇山景区,下联上埠电瓷工业园、山口岩、三五九旅发源地,形成一个环形旅游圈,再远点延伸到武功山和仙风三宝景区,给萍乡乡村旅游增加看点和亮点,既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众的关爱,应该是好事一桩。据网上媒体披露,萍乡“七彩丹霞”开发利用,已引起了有关方面、有关领导的重视,前不久,市投发集团负责人一行来到“七彩丹霞”现场,实地查看并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汇报,详细了解废弃矿场的基本情况。从目前情况看,虽很难确定“七彩丹霞”未来的走向,但不管将来是继续从事矿产资源开采,还是从事旅游产业开发,或两者兼顾,总之比废弃搁置更好,变废为宝,何乐而不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1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