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

王崇德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5日下午,我们从绵山下来,应二龙兄弟的邀请,驾车来到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位于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虽然和绵山分属两个县市,但相距甚近,不到半个小时便到了。</p><p class="ql-block"> 二龙兄弟是静升村的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在他的带领下,静升村依托王家大院,发展旅游经济,变化较大,村民生活蒸蒸日上。时值旅游高峰期,他们集全村力量,维护景区秩序,合理安排停车泊位。我们到时己经下午三点多了,停车场一位难求,二龙兄弟把我们带到镇政府大院,方才停下车来。</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拥有很多头衔:“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称号。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是灵石望族静升王氏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的住宅建筑群。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坐北朝南,有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主要由高家崖、红门堡等部分组成。自1997年开放后,王家大院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首先来到位于东侧的高家崖院落群参观。高家崖院落为王家第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城兄弟于嘉庆元年(1796年)到嘉庆十六年(1811年)修建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平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p><p class="ql-block"> ‌王汝聪官拜刑部山东司郎,正五品;王汝成官拜中宪大夫,正四品。</p><p class="ql-block"> 高家崖建筑群主要有三组建筑,兄王汝聪住所敦厚宅(乐善堂)、弟王汝成住所凝瑞居(敬业堂)和西首的桂馨书院,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东西秀楼、厨院、家塾院,共用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可谓院内有院,门里套门。</p> <p class="ql-block">  敦厚宅(又名乐善堂)是王汝聪的住宅区。是以传统风水“坎宅巽门”的布局修建。大门位于东南角,高大的鸡头门楼装饰,以木雕砖雕为主,琴棋书画为主题,并间以瓶、鼎、花草等。同大门相映成趣的巨幅砖雕照壁,壁心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刻狮子滚绣球图案。</p> <p class="ql-block">  岁月的脚步, 静静踏过王家的门廊, 带走了多少繁华, 又留下了多少美丽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乐善堂内陈列着王家大院模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门堡的王字建筑格局</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主要建筑群是视履堡(高家崖)和恒贞堡(红门堡),建于村北黄土坡上,分踞东、西,隔沟相望,以龙凤桥彼此相通,并与地势更高的崇宁堡成呼应之势。视履堡和恒贞堡都是堡墙环绕的封闭型城堡式建筑群,以南北轴线为准,以四合院为基本单元,由南向北形成几进院的纵深,并从中轴线向东、西两个方向横向展开。</p> <p class="ql-block">  乐善堂内,北门额上一幅蓝底金字匾额,匾额文字为嘉庆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刑部尚书董佶题写的“灋司马训”。“灋”字为“法”字的繁写,意为效法司马光的家训。</p><p class="ql-block"> 匾额下方门柱上一副楹联,“铭先祖大恩大德恒以礼仪传家风;训后辈务实务本但求清白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走进后院,已是游人如织。</p> <p class="ql-block">  敦厚宅后院的正房和厢房均采用“下窑上房”结构,形成了一层砖窑与二层砖房屋的巧妙结合。按照尊卑贵贱、长幼有别的礼制要求,正房五间砖窑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一层砖窑是儿孙辈的居室,二层是未婚女子的闺房;正房砖窑顶上的房子是供奉祖先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  正房窑洞里的家具陈设,虽然经过百年以上的岁月磨砺,仍然尽显出富贵人家的奢华。</p> <p class="ql-block">  窑洞顶上的房子是供奉祖先的祠堂,叫做始祖阁。屋檐下悬挂王庭栋题写的“木本水源”匾。阁中供奉太原王氏始祖王子乔的塑像,所以始祖阁也称子乔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会客厅额匾:诗礼传家</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王家大院的南门,平时紧闭,只有皇帝的圣旨到了,或者说来了高贵的客人才会打开。这个姑娘在摸石象的鼻子,据说摸它可以招财进宝。摸的人多了,石象的鼻子都变得黑亮黑亮的。</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优雅完美融合,漫步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尘埃,领略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  凝瑞居,王汝成宅院。门口两边巨幅影壁:“鹿鹤同春”。西边鹿奔松林,东边鹤晒寿石,鹿回首鹤昂首相呼应,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家崖西门</p> <p class="ql-block">  出了西门,通过龙凤桥,我们来到了红门堡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总面积25000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门堡高大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走进红门堡</p> <p class="ql-block">  进了红门堡,就直接从东南方向去往南侧的城墙。站在城墙上眺望红门堡全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去一个小亭子,上有“龙泽”牌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登上城墙,只见人头攒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遥望龙凤桥,已是春意盎然了!</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东城墙,回看红门堡南院,格局独特,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俯瞰龙凤桥</p> <p class="ql-block">  沿着城墙继续往上行走,整个城堡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p> <p class="ql-block">  俯瞰堡内院落,错落有致,风格迥异,柳树依依,人群熙熙,俨然一幅明、清北方民俗图。</p> <p class="ql-block">  遥望西北方向的崇宁堡,是王家大院“五堡”之一,也是其中建筑规模最大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崇宁堡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并于雍正六年(1728年)完工。这座古堡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层楼叠院,居高临下,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 崇宁堡己经开发成大型旅游度假酒店,房间全设在四合院内。2021年6月,朋友在崇宁堡为女儿举办了古色古香的中式婚礼,我曾在崇宁堡住过一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婚礼现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整个城堡建于山坡上,北高南低。</p> <p class="ql-block">  古色古香的中式婚礼在古堡中举行,显得格外和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绕城墙一圈,回到城门上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站在城门上眺望城堡</p> <p class="ql-block">  身着清朝服饰的年轻姑娘在宅院门前拍照。</p> <p class="ql-block">  走出城堡,沿路上皆是小摊小店,出售当地特产,人来人往,非常红火。 </p><p class="ql-block"> 街口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面镌刻“孝义”二字。这是王家祠堂。王家祠堂包括孝义祠与孝义坊,是为乡举孝义王梦鹏而建。建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总面积42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王梦鹏是灵石静升王家十五世,一生克尽子职,修孝行于门内,扶危济困,施义举于乡里,励志绩学,敦行善举,终身不怠,生前乡人族人曾议举孝义,奏请朝廷旌表,王梦鹏力辞不就,在他故去二十多年之后,王家于乾隆四十五年修建了孝义坊,又于嘉庆元年建成孝义祠,以示对前辈先人永恒的追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城堡外的广场表演着抬花骄,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王家大院,仿佛时光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这里看到的是历史的缩影,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无穷魅力。</p><p class="ql-block"> 王氏始祖王实于元皇庆年间(1312年至1313年)辗转来到静升镇。务农之余以卖豆腐为生。由于他为人实在,做生意童叟无欺,做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软硬适中,深受当地村民的喜爱。至今,王家豆腐仍是这里的特产。</p><p class="ql-block"> 静升王氏家族鼎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嘉年间,该家族除营造住宅、祠堂和开设店铺、作坊外,还在当地办有义学、立有义仓,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等等。在此期间,王家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4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101人,还有两人分别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p><p class="ql-block"> 自清咸丰年间开始,王家走向衰落,子孙骄奢淫逸,沾上不良嗜好,如吸食鸦片等,至光绪年间已经败落,并开始卖祖产谋生,光绪十七年(1891年),王嘉言将视履堡1.2万余平方米的宅院卖出,再加上社会动荡、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王家最终走向了败亡。</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王家大院被分给上百户村民居住。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王家大院大量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品被人为拆毁、丢弃、盗卖。但整个住宅群的框架尚好,大部分院落的主要建筑没有遭到太大破坏。自1995年起,中共灵石县委、县政府开始修复王家大院。经过多年的修复,才有了今天的模样。这里首先要感谢当年的灵石县长耿彦波,独具慧眼,力排众议,投巨资修复王家大院。这在当年,得多大的勇气啊?</p><p class="ql-block"> 一座巨大的明清建筑群见证了静升王家几百年的兴衰历程,也见证了晋商的兴盛辉煌。如今静升王家的子孙后代已经远离王家大院,遍布全球各地,而静升王家的辉煌历史连同这座明清古堡却永远地留在这里,给人们以启示。</p><p class="ql-block"> 结束王家大院的参访,二龙兄弟为我们安排了丰盛的晚宴,并赠送我们地方特产。再次感谢二龙兄弟的热情款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