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张廷模:中药学 第十七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用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各论概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介绍第六章的第四节,也是总论的最后一节,就是中药的用法。中药的用法里面,教材上介绍了四个问题:第一就是给药途径;二,应用形式;三,汤剂的煎煮方法;四,服药方法。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是供大家参考的,不作为考核的要求。因为这两个问题对于中医专业的同学来讲,今后《方剂学》当中还要介绍,因为任何一个方它都要制成一定的剂型,通过一定的渠道让它进入人体,所以给药途径和应用的形式与《方剂学》的关系相对于《中药学》来说它更密切一些。对于中药专业的同学来讲,《中药制剂学》要详细地从理论、实践都要系统的学习,因为《中药制剂学》严格说来,它既是一个医科,又是一个工科,是医工结合的一门学科,它在这里面对于制剂的很多问题都有详细地介绍,用不着医生在临床上来考虑这样的一些问题,那么之所以要在《中药学》当中又有这样两个部分,就是我们在前期在先于方剂学习中药的时候,要涉及到这方面的一些知识,所以我们还是把它简单地给大家说一下。第一个,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主要就是研究药物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人体?因为除了极少数的药物是局部在人的体表可以发生作用以外,比如说有的皮肤有寄生虫,在皮肤要杀灭寄生虫的这种杀虫药,可能不需要进入人体,除了这样少数的情况以外,一般的药物都必须进人体以后,经过人体的作用才能够产生相应的医疗效应,所以给药的途径主要就是来研究药物怎样进入人体的途径的这样一部分的内容。从传统的药物来讲,中药最多的是口服,所以口服就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给药的途径,经过消化系统这样子吸收,服用了以后吸收,这样进入人体。除了口服以外,在中药当中很多也局部应用,比如说体外,皮肤用药,通过皮肤的吸收,有的药物也能够很好的进入体内,尤其是一些芳香的药物,或者皮肤在破损的情况下,更多的药物都能够顺利的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这个也是中药很常用的一个给药途径。除了皮肤以外,比如说一些孔窍的粘膜,中药传统也有这样的给药途径,比如说通过鼻腔、通过眼(一些眼药、滴鼻的药),另外通过阴道、直肠,通过肛门由直肠来吸收,这样的给药途径在传统里面都有,张仲景的时候就有了,比如说蜜煎导,就是通过肛门由直肠来给药治疗肠燥的便秘,阴中坐药就是通过阴道给药,很多的眼药通过眼来吸收,另外滴耳的、滴鼻的,另外还有吸入,一些芳香的气体性的一些药物通过鼻腔的吸入,另外舌下含化,等等,这些给药的途径都有,而且历史也比较悠久。就是和现代的给药途径来讲,就是没有注射,肌肉、皮下,或者穴位,或者静脉这样的通过注射的方式给药,这个当代是一个发展,也就是说受西药的给药途径的影响,中药现在也有很多的注射剂。应用形式,主要就是讲的对剂型的选择。任何一种药物,任何一种给药途径,那么都必须把它制成一定的剂型,然后才能够使用于患者,才能够真正谈到药物的应用。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过了,剂型的选择有的是药材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它适合于某些剂型,不适合某些剂型,另外病证的一些特征也对剂型有特殊的需要,比如说一些急性病,注射剂发挥作用就非常快,它适合于急证的一些治疗,所以(有)这个两个方面。我们在学《中药学》的时候,可能只是学到有一些药物的时候,要求大家要掌握这个药它是不能作汤剂的,因为它的有效的成分不能溶于水,传统一般只作为散剂,常常在考试当中也是一个考核点。象这样的一些内容,在我们要学的药物里面尽管不多,但是它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为了便于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所以我们(将)给药途径和应用的形式作简单介绍。这两个问题它有紧密的联系,有的剂型它只能通过某一个渠道,比如说注射剂,它只能通过注射的途径来给药,但有的剂型并不是,所以它又有区别,比如说汤剂,它可以通过口服,汤剂煎好以后也可以局部,比如说薰洗,可以浸泡,可以外涂等等,它就有多种的这种途径可以使用汤剂,所以它这两者之间又是有区别的。这是关于前面两个问题。下面相对的重要的是后面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在教学大纲里面都是要求熟悉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汤剂的煎煮方法,因为现在我们的临床医生在门诊的时候,或者在医院住院部开药的时候,处方可能不完全是作汤剂,但是开的如果是中成药,中成药已经有药厂生产,只需要按照品种的说明书,患者自己就会用,所以没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医生向患者或者他的家属交待,但是汤剂就不然,因为我们现在中医在门诊上,大量的处方还是使用汤剂的,在汤剂的时候这个汤怎么煎?用多少水?这样等等的一系列问题可能是每一个新就诊的患者都常常要问医生的,医生必须有这方面的一些常识,要给病人交待清楚,因为煎煮是否得当,往往也会影响到临床的疗效,所以为了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些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医师在临床上不可缺少的知识点。所以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在这一节里面相对的比较重要的就谈汤剂的煎煮方法,至于其他剂型那完全是工厂在生产了,与临床医生无关,可以完全不知道。汤剂的煎煮方法里面就要注意这样一些环节,可能有九个方面的一些环节。第一个就是煎药的器具,可能有的患者问,医生我这个药用什么锅来煎?传统就是用那种砂罐,专门煎药的,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卖的,应该是比较好的,因为陶罐类的这种砂锅,它传热比较缓慢,它可以使煎药的时候使那个温度,不会一会火力大了,温度高,一会火力小了,温度骤然的降低,煎出来的药质量比较好,而且它更重要的是它没有这种化学活动性,它不能够和药里面的化学成分反应,所以不会影响药物的质量,所以我们现在来说,最好就是用这种专门做的煎药的砂锅,或者又叫砂罐。如果没有的话,其他的陶瓷类的,它的活动性也是很不明显的,它近似于砂锅的这种使用,这两样都没有,有些搪瓷制品,它也是不活动的性质,也可以使用。一般要避免那种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比如说铁,尤其是铝锅,有时候它跟有些药物要发生一些(反应),产生一些有毒的成分,所以一般不主张用铝锅,就是铁锅,比如说和(药)里面鞣质,或者很多化学成分也会起反应,所以活动性比较明显的金属,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实在没有的情况,那种不锈钢相对来说它也是在金属里面活动性是很不明显的,也是勉强可以使用。但最好是用砂锅,或者其他的瓷器类的,陶瓷类的器皿,这样子好一些。第二个关于煎药用的水。在古代的本草文献里面,对药用的水非常考究,比如说《本草纲目》里面介绍的水,就有很多种,大概十多种。现在来说可能有的不可能,当然比如说在高原地区需要用雪水在冬天可能也会有,这是很特殊的情况,但是目前用的水,一般都在城市里面,自来水公司供应什么水你就使用什么水,原则上就是比较清洁卫生可以食用的。如果有的时候水质不好的话,可以用矿泉水,现在购买也比较方便,都可以作为煎药用的水。所以这一点和古人比较起来就简单多了。第三个问题,加水多少?这个是临床上患者问得很多的一个问题,我煎药的时候一般用多少水?从理论上来讲,加水应该加多少呢?一个是这个药材是干的,第一,这个药材干的,首先它就要吸水,让它充分的发胀,药渣吸水有一定的量,在煎熬的过程当中,它要蒸发掉一部分的水,然后患者服用汤剂,要吃进去一部分,这三部分的总和,那就是需要加的,从理论上来讲,就是药渣,干的药渣它吸收的水分,煎煮的过程当中需要蒸发掉的,加上患者能够吃进去的,太少了不够服用,太多了吃不了,所以就要比较适中。所以有的还用一个公式来计算,但这样一般比较繁琐,患者也不容易掌握,所以一般这种加多少量?你可以这样告诉患者,一般那种砂锅都是圆筒状,那种圆柱形的,在加水的时候,就是教患者用一个筷子或者竹片把那个药渣压住,把它压住,不让它浮起来,然后加。第一次加水超过药渣的表面一般2公分左右,如果说药里面的矿物药比较多,可能你就可以2公分以下,1公分到2公分,这样子就足够了;如果这个药全是植物的,花叶类,吸水性很强的,那可能可以超过2公分,这样子可能煎出来就一般比较适度。另外还要掌握一个煎煮的时间,如果以刚才说的这样一个指标,这个药要求煎煮的时间比较短,我们今后要学的比如说解表的药、化湿的药、香的,一般它煎煮时间,比如说在1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它蒸发的水分比较少,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降低一点,如果说你这个处方的药都需要煎煮的时间比较长,很多都是矿物药,其实也可以把这个量适当的放宽一点,多增加一点,这个是指的头煎。第二煎、第三煎的时候,原则上就是让水刚刚淹没药渣,这样子煎出来过后,一般就比较适量。为什么刚才讲要压住药渣?因为药里面有很多质地比较轻的,它加水的时候,它浮在水面上,尤其没有吸水的时候,这样子水涨船高,可能有的老是加水,老是加水,整个容器里面水都注满了,药渣还浮在水面上,还以为水不够,其实水就已经超量了,所以在第一次加水的时候就注意要把药渣用一个竹片或者筷子把它压住,不让它浮上来,这样子是便于观察水淹没药渣的高度,当然以后二煎、三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一般都要向新就诊的患者很详细的把加水的情况说明一下。第四个问题,就是煎前浸泡,就是一般在煎煮之前,我们不能把药装在药锅里面,把水放进去以后,马上放在火上面,这样子煎药的效果不好,药汤的质量不高,因为汤剂它是要让药材里面的有效成分通过水的这种对流循环,然后从药材的内部溶出来,溶解在煎的汤液里面去,药材是干的,首先它要吸水,让它充分膨胀,在充分膨胀了以后,这样子煎煮的时候,它药材里面的水分和外面的水分才能够及时地对流交换,有效成分就很容易出来。尤其是很多药材,它因为含淀粉比较多,如果你马上就去高温的一煎,面上的糊化了,里面的水进去不了,里面的成分当然也出来不了。所以有一个浸泡的过程,浸泡一般适合于用温水,温温的水,一般至少要浸半小时,或者多一点,夏天浸的时间短一点,冬天浸的时间长一点。因为夏天浸的时间长了,有的时候可能它会出现一些变质的,尤其是温水。所以一般就是在半小时左右,根据气候再来增加或者减少。第五就是煎药的火候,就是火力的大小怎么掌握?一般的药,先就是大火,就是所谓的武火,后用小火,有的就叫文火。先尽快的把煎药的水烧开,就让药罐里面沸腾,一旦沸腾了,就把火力减小,让它维持到最小的这个程度,它维持药锅里面在沸腾那么一个状态,所以火候就是这样。先用大火,然后改用很小的文火。第六个就是要榨渣取汁。现在我们在实践当中,一般的人都不注意这样子,药煎好了以后,把里面的水能够倒出来多少就倒多少,然后把它吃掉。其实在药渣里面还有很多水分,这个水分里面其实溶解了很多药物的有效成分,这一点前人早就注意到了,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的序例当中,就已经指出了,煎药煎好了以后,把药渣倒到一个新的丝绸,他说的绢,然后两端把它拧紧,或者用一个木片夹住,实际上就是用力把它挤压,让它的水分(从)药渣里面流出来,他说这样子两剂药从药渣里面挤压出来的可以当一剂新的药,现在也是有人做过研究,一般在药渣里面,水分挤出来以后,它含的有效成分大致相当于一剂药的接近三分之一的样子,和陶弘景所说的两剂药的药渣挤出来可以当一剂新的药,也相差不远,其实他是一个经验之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然我们现在在工厂里面,大量的提取药渣都是要经过压榨,把里面的液体尽量的压干,就是尽量地把有效成分提出来。但是我们在自己的家庭里面,可能一般就没有注意这一点,如果能够有条件的,尽量的这样,可以节省费用、可以节省药材,也可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第七,煎煮的次数。就是一剂药煎几次?最普通的就是一剂药煎三次,煎好了以后,把它混匀,然后分开来分次服用。当然这个就要看饮片的情况,象在香港、在东南亚地区或者台湾这些地区,他们那个饮片切得非常的薄,有的接近于好象比较厚的纸一样,象那样药材的饮片非常薄的,可能煎两次有的就够了,第三次里面就没有什么味了,也就没有什么有效成分了,当然这个饮片比较厚的情况下,一般煎三次是比较合理的。第八个,入煎的方法,主要是讲的有三种比较特殊的入煎的方法。第一个是先煎,就是在同一剂药里面,由于药物的性质不一样,或者它的质地的轻重、它的有效成分的溶出情况不一样。有的药物不需要长时间的煎煮,可能比如说20分钟、半小时就足够了;但是有的矿物药或者动物的骨骼、甲壳这一些,可能煎一二小时都应该;另外有的药物随着煎煮的时间延长,它本身是有毒性的,那毒性可以降低,象这样的药物,我们一般就可以先把它放在药锅里面加上水先煎。一般药先煎的一个是有效成分不容易溶出的,一般指的是矿物药,可以煎煮的矿物药,或者一些海产药的贝壳类的贝壳,动物的甲壳、骨骼这一类;当然有的植物药很不容易溶出的,也可以适当的先煎;另外一个就是刚才讲的,煎煮有利于减轻毒性的,保证用药安全,比如说附子、乌头在煎煮的过程当中,它毒性越来越小,这个就可能尽量地煎到它毒性不明显的时候,再把其他的药放进去,这种一般医生开处方的时候就要注明,在这个药下面写明先煎二字,药房配方的时候,就把这个药单独包上,他就会告诉患者,这是需要先煎的。第二个后下,就是相反。在同一剂药当中,多数的药可能都需要煎煮比较长的时间,可能其中有一味药,可能它是芳香的,主要含挥发性的这种成分,不能够煎煮比较长的时间,就其他的药煎得差不多了,再把这个药放进去,煎煮很短的时间。比如说今后大家学方剂逍遥散,逍遥散里面的药一般煎煮的时间都是中等,可能半小时到1个小时这样的时间,药比较多,但里面有一味薄荷,薄荷一般煎5到10分钟,这样子就够了,所以可以(在)其他的药煎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把薄荷放进去,这个也是医生要注明后下的。有的人认为后下的,就是你第二次,第三次它一起煎,不是就失掉了意义,所以现在也有人把后下的药分次的后下,医生在掌握量的时候,他就要考虑可能就比单独一次的放进去的就要适当增加一点。另外一个是包煎。就是把这个药物单独的用一个干净的纱布,如果没有纱布,比如说就是新的干净的一些丝稠这一类的,也可以洗干净以后,把这味药包上,和其他药混在一起,然后再放在砂锅里面加水来煎。一般需要包煎的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这个药很轻,老是浮在水面上,水沸腾以后,它一般就要产生一些泡沫,然后这个药就冲出了砂锅,就逸失了,就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所以有的质地很轻的,我们今后学的,比如说旋覆花这一类,可能就是属于这个,海金砂,因为它质地很轻,不便于煎煮,包了以后,把它放在药渣的下面,把它压住,不让它浮在水面上,就是为了便于煎煮。另外有些药材它是很细小的植物的种子,或者细小的颗粒状,在煎好以后,它就悬浮在药汤里面不容易分离出来,患者服用的时候,觉得口腔里面很多渣子,就影响他的服用,这一类的药避免它悬浮在药汤里面,取煎液的时候,让煎液比较澄清,没有杂质,这样的药,比如说葶苈子、车前子,这样一些细小的植物的种子,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第三种情况,就是一些药物含有一些毛状物,这种毛状物在煎煮的过程当中,可能脱落在药汤里面,服用的时候毛状物可能会对咽喉造成一些刺激,引起咽喉发痒,或者咳嗽,这样的药有的也主张把它包起,就避免它的毛状物脱落,脱落了以后,它也是包在纱布里面的,比如今后要学的辛夷,或者枇杷叶这一类的毛比较多的,可以用这种方法,那是这种包煎。大家重点就是了解这三种,这特殊的入煎的方法,它是哪一类的药适合于哪一种的这种特殊的入煎方法,我们前面讲的。第九个特殊处理。特殊处理也有三种情况:一个是另煎,某一味药不和其他的药放在一起煎,单独地煎,煎好以后,把药汤混在一起再服用。一般来讲,另煎的药,都是一些很贵重的,在处方里面用量也比较小,又很贵重,因为这些药如果和其他的药一起煎,它的成分可能被其他的一些药渣吸进去了,或者吸附在其他的药渣上面,这样对药就是造成了浪费,本身这类的药就量比较小,再被其他药吸附掉一部分有效成分,可能治疗的剂量就不够了,比如说象人参这一类,可能往往就是另煎,煎好了以后,来混在一起来服用。第二个烊化,烊化就是主要是用于胶类的药,比如说阿胶、鹿角胶、或者龟胶这一类的胶类药。烊化其实就是让它溶化的意思。如果处方里面有胶类的药,比如说一个补血的处方里面如果有阿胶,你会告诉患者,先把阿胶放在一个碗里面,加少量的一点水,把这个碗再放到锅里面,去加热的蒸一下,让这个胶溶化,溶化了把它搅拌均匀,然后这个药你需要服用几次,比如说你这一剂需用三次,你就把这个胶取三分之一的溶化了的,再和这个药汤趁热的时候把它混匀,然后同时把它服用进去。这样的方法就叫做烊化,或者叫烊化服,主要是指的胶类的药。因为胶类的药如果作为汤剂,它煎煮的时候往往它就附在锅的底部,很容易焦,而且就是容易使煎药的锅破裂,对药材本身也失掉了原来的作用。第三个是冲服。冲服一般是指的本身就是液体状的一些药物,就是先把它倒到口腔里面,再用其他的药汤把它送下去,这个叫冲服。当然在有的情况下,比如说有的药是一些固体的,把它溶解到水里面了,不用煎煮,比如说芒硝这一类,也叫冲服,有的叫溶化服。在有的情况下,把有些散剂,就是很细的粉沫,先倒到口腔里面,用其他的药汤把它送下去,也可以叫做冲服。所以冲服可能是液体,也可能它是粉沫状的,或者说可以在水当中溶解的,所以它所指比较宽一些,这些大家都是作为名词术语,有一定的了解就够了。下面服药的方法。就是这个药煎好了以后,患者怎么服用?怎么服用呢?涉及到服药的时间、服药的多少和服药的冷热这三个方面,三个问题。服药的时间,一般来讲这个药都是避免和进食同时,在饭前、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这样子隔开,一般的药物都可以这样子,要求并不那么很严格。只是有一部分的药,比如说我们书上说的驱虫的药,或者说泻下的药,一般要求早晨起来在清晨空腹的时候,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因为清晨胃肠道的食物都基本上经过了消化了,胃肠道处于一种空虚的状态,这一类的药物,它容易吸收发挥作用,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驱虫药或者泻下药都会产生腹泻,从服药到腹泻中间有个过程,一般可能都要八个小时左右,甚至还要多一点,如果说你在晚上服用,夜间那可能就是要腹泻,就影响睡眠,早上起来,一般在下午,他可能就达到了驱虫或者泻下的这样子一个目的,就避免了患者在夜间反复的解便而导致对睡眠的影响,所以一般来说这样的药物要求在清晨服用。在清晨其他的药物也可以服用,这样子便于吸收,更好的发挥作用。饭后,一些药物容易对胃或者胃肠有刺激,这样的药物一般在饭后,这样子可能减轻对胃的刺激或者胃肠的刺激。比如说有的恶心性的祛痰药,或者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的一些能够刺激胃的药,比方我们今后要学的容易引起呕吐的乳香、没药这一类的药,都可以在饭后服用。另外,书上谈到了一些特殊的药,比如说帮助消化的药,消食药,可能在进食以后一个钟头,这样子可能好一些,有利于帮助消化。另外就是安神的药,一般在睡前,如果是早上起来就服安神药如果作用比较强的,那就影响白天的工作。当然中药不是很典型,如果是西药(更明显),但是也是要注意。其余的自己看一下,缓下的药,涩精止遗的药,或者截疟的药,一些药有的不常用,有的也不是要求那么严格,可以供参考。所以服药的时间,大家适当地关注。另外,服药的多少。因为我们前面讲剂量,一付药就是一剂药,一般是分三次,在一天内把它服完。如果病情比较急重,一天也可以吃两剂、三剂,都是可以的。有的病情非常缓慢,慢性病,当然也不一定一天就要吃完一剂,也可以三天服用两剂,甚至于两天服用一剂。这个在临床上也可以这样子来安排,这个(是)服药的多少。服药的冷热,一般的药都是在温热状态服用,一般的汤剂这样子患者容易接受一些,但是有很少的特殊的情况,比如说发散风寒的药,一般都会有发汗的作用,这个时候就让它稍微热一点,那么就热服,而且有的热服还不够,可能服用了马上叫患者躺在床上,盖比较厚的被子,实际上促进他发汗,有利于通过汗来排出邪气,所以一般发散风寒的药,常常要热服。另外就是中医所谓的从治法,就是顺从病情的假象,这样的给药方法,叫做从治法。一般的治疗的方法是与疾病的表现是相反的,就是昨天说的“寒冷温凉逆之”,如果病情表现出来是热性的病证,一般这个药可以稍稍的凉一点;如果是表现出是寒性的病证,服的汤液稍稍的温热一点。但有的患者他病情很重,他出现了一些假象,本身是一个虚寒证,但是他出现了假热的一些症状,比如说烦躁,颜面出现发红,这样的一些情况,那么这个就是真寒假热证。真寒假热的时候,本身它的治疗的原则也是逆之的,因为它本身是寒证,要用温热药,但是在这个时候,如果药物太温了服用进去,有的患者容易发生呕吐的现象,医生在过去临床把它叫做有格拒,产生格拒的现象,在这个时候适当的把药放冷一点,(就)不容易发生(格拒),这是前人的一个服药的一种经验。这个就是所谓的采用从治法的时候,它顺从假象,寒性的病用温热药来治疗的时候,对于真寒假热证,那么药可以稍稍凉一点;反过来讲,真热假寒服药的时候,你可以让它稍稍的温一点,服用清热的药物。这个就是关于服药的方法,这些都是作为一般常识性的了解。前面的这些内容就是总论的,总论到这个地方,就给大家介绍完了。我们现在下面就继续介绍另一个大的部分,就是我们各论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家翻在教科书的55页,各论。由于前面总论有六章,各论就从第七章开始。在各论里面,我们书上一共介绍了四百多味药,这四百多味药是按照它的主要的功效,把它分为了二十二类,也就是有二十二章,在每一章它都是(或)基本上就是(有)一个主要的功效。因为这个是相同的,把它放在一起。这四百多味药有一部分药是供大家参考,或者今后查阅一些资料的,那是不讲解的,那么也是不考核的内容,今后考试当中也不会涉及这些药物,那我们上次在讲总论开始的时候,整个《中药学》这各论部分要求掌握的药是140味,要求熟悉和了解的各是90味,大概总的属于考核的是320味药左右,现在一般的要求都是在这样一个幅度的范围内,剩下的包括附药在内,可能有一百种以上的药,那是不要求的,大家还是应该看一看,因为有的药虽然不讲不考试,但是今后在学方剂的时候,在学习临床各科的时候,在用到(的)一些方里面,可能常常有这样的一些药,我们先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我们至少知道这个药它是属于哪一类的,这样子有利于对于方剂或者临床各科的学习。我们因为是《中药学》学时数有限,所以不可能讲那么多的,是大家今后是通过我们已经学了的药物来举一反三,没有学过的老师没有讲的,你也会掌握更多的药物在临床当中去使用。所以这个是简单说一下,对以后的药物数目的要求,有的药老师不讲,那就是这个原因,它不是教学大纲里面要求的。各论的二十二章,在每一个章,有的章下面还分了节,在每一个章或者每一个节的前面都有很多过渡的一些文字,然后才开始涉及具体的药物,这样的一些文字习惯上把它叫做概述。如果是在章下面的,一般称为这一章的概述,在节下面称为某一节的概述。在编写的体例的时候,在章的概述当中,每一章都是讨论了五个方面的,或者说介绍了五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这个教科书都有五个标题,这个条理比较清楚。第一是含义,就是为什么是叫这样的药物?就(是)什么叫什么药这个意思,比如说解表药,就(是)什么叫解表药?清热药,就(是)什么叫清热药?对它下一个定义。这一部分是作一个常识性的了解,这一部分也很容易记,不去记都能记住,通过以后的讲(解),因为它都有一个表述的一个基本格式,按照这个基本格式你来叙述那非常简单,所以这个是在概述当中最次要的一个问题。在这一部分当中,如果有分节的还顺便谈了它的分节的情况,所以在这个含义里面每一章它都有一个定义,然后有分节的顺便介绍了一下分节的情况,这是它的基本的内容。第二部分就是功效与主治。功效与主治就是这一类药首先介绍它们每一味药都共同具有的这种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功效,这个功效它原则上可以适用于以后的在这个章的每一味药,或者这一节的每一味药,这个主治就是这个功效相对应的主治,比如说我们下面介绍的发散风寒的这一节,每一味药的功效它都可以用发散风寒这四个字来表述,它对应的就是风寒表证,风寒表证都有恶寒发热,而且恶寒比较重,发热一般讲比较轻,当然有的也不一定,所以经常讲恶寒比较重,另外头身疼痛比较明显,脉是浮紧的,有这样的一些症状,它都用于风寒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这样的一些基本的主治病证,这一节的药每一味药这样的几句话都是适用的,所以它首先介绍的是在功效主治方面,这一个章、这一个节的共性的问题,整个概述部分都是解决共性的问题。在介绍了主要的功效和它相对应的主治以后,每一个章节往往还有一些兼有的功效,有的兼有的功效还非常重要,可能还带有普遍性。比如说我们今后学习攻下药,攻下药又叫苦寒攻下药,它的基本功效就是攻(下),就是攻下大便,就是泻下作用,它当然都可以用于便秘证,那么它既然是苦寒的,它本身又是清热药,所以攻下药它除了泻下的作用以外,普遍的都兼有清热的作用,它还有相应的可以主治不同的这种里热证。比如说开窍药,它以开窍为主要功效的同时一般还兼有止痛的作用,都带有普遍性的,还可以用于其他的疼痛证,那么我们在这个功效主治里面,除了介绍最主要的有规律性的功效主治以外,还要着重介绍一下它的兼有功效,当然兼有功效比较有普遍性的是介绍的重点,首先要介绍。但是有的章节兼有功效不这么明显,它可能是其中的少数的几味药,兼有某种功效,但是这种兼有的功效可能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和它的基本功效,它作为分类的依据的这种功效在使用上可能往往有很密切的联系,可能在用的时候,往往把这两个功效结合起来考虑,发挥它的综合效应,那么这样的功效也往往要作为一种兼有功效。至于说在这一个章节里面,只是其中极少数的个别的药物它除了这个功效,还有其他的功效,而这种功效又和主要的功效在临床用的时候,可能关系不是很紧密,这种往往不作为兼有功效考虑,不管它。所以在功效与主治这一个问题里面,今后大家学的时候就要注意,首先掌握的是每一味药都有的基本功效主治,然后再考虑兼有的功效和它相应的这种主治。如果今后考试,作为一个问答题,某一类药它的功效和主治,大家要回答的内容也就是我刚才说的,首先重点要求的就是它们分类的最基本的功效和相对应的主治的病证,这个主治就是这个功效在临床上医生用来治疗什么病证或者症状,这个就叫主治,然后再来讲它的兼有的功效和相应的主治的病证。在我们教材上,第一次在统编教材当中,在功效主治这个部分,先把这一类药的功效主治介绍了以后,把这一类药物的一些基本功效作为一个名词术语简单地加了一些解释或者说明,因为中药功效的术语,使用比较混乱,因为缺乏比较有权威,或者比较大家认可的一种解释的方法,就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中医药的工具书,包括辞书类都没有把中药的功效收在辞书里面去,是缺少的一个部分,有的它都是作为一种治法,比如说我们今后看《简明中医词典》这一类的辞书,它也有,比如说发散风寒,或者清热,它是作为治法来解释的,没作为功效,作为治法和功效它们用的术语的文字相同,但是它的内涵是有微妙的区别,所以我们首先把这些功效作了一些解释说明,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尤其是初学的时候,因为这个是首次,因为很多中药的功效很难解释,这个解释的方法现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没有统一的格式,所以这个也是仅供参考。写这样部分的意图就是这样的,如果不成功,以后可以慢慢的改进,但是基本上做到了每一章主要的功效都加了这样一点说明。我想学习的时候是有好处,这个在其他教材里面现在还没有这样一个内容,应当引起重视。第三个问题就是性能特点。这个性能特点主要就是前面的主要功效,以它为基础而提炼出来的性能特点。这里说的性能特点不是我们前面那一章讲的所有的性能,主要是性味归经,当然也可以包括升降浮沉或者毒性,但是重点的是性味归经,需要说明的性味归经是指的主要的功效,由它来概括它应该怎样的药性?应该怎样的药味?怎样的归经?但是由于这一章收载的药物除了基本的功效以外,基本的主治以外,它还有兼有功效,还有其他的一些,甚至于连兼有功效都谈不上的,所以落实到具体的药物它的性味归经,可能就比这个复杂。我们这里也是解决的(是)共性,就是这种性味归经,对于这一个章节的药物原则上都可以适用的,记住了这个共同的,对于以后的每一味药物,大家就用不着重复来记忆,主要就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把性能特点放在功效主治之后?性能特点放在功效主治之前或者放在之后,我们在编写的过程当中也是改过去,改过来,经过了反复的思考、推敲,最后还是觉得性能放在功效后面好。因为功效是总结性能的基础,为了讲解的时候也便于表述,比如说我后面要讲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它治疗的是风寒表证,风寒表证它属于寒性病,根据四气的确定的依据,我们前面说能够减轻或治疗寒证的这一类的药就是偏于温热的,发散风寒药它治疗风寒表证的,风寒表证它属于寒性的病证,所以相对来说,它的药性就是应该偏于温热的,它是温性的药。另外,这一类的药,它发散风寒它的作用趋向的特点是使邪气由里向外,所以它的具有散的这个作用特征,所以它是辛味的,升降浮沉来说,它可以说是偏于升浮的。表证,按照脏腑辨证它属于肺这个系统的病,所以它归肺经。这样子讲,同学们就容易知道,为什么这一节的药它应该是温性的,应该是辛味的,应该以归肺经为主。如果把性味放在前,你上讲台先说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同学不知道为什么该辛温?这辛温怎么来的?但是这个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就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它辛温,我们现在在应用,所以它是一个高层次的,(该)放在前面。但是这样子(放)在教学当中我也是反复地实践考虑,同学们尤其是初学的对于先介绍功能主治,然后从功能主治来分析性能特征,同学们特别欢迎,因为这样子最容易记住,所以这样子就把它放在了第三才是性能特点。我后面要讲的时候我这样子讲,大家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个是经过了反复的考虑,最后才这样。第四个就是配伍应用,就是这一类的药主要功效,它的主要功效就前面的那个,赖以分类的那个功效,在临床上应用的时候,它常常和哪些类的药配伍在一起使用?在我们不同的章节里面有不同的内容,但是严格地讲来,这个内容不外乎就是寒热虚实。所以每一个章节,大家都可以思考它配伍的时候,从寒热虚实为纲可以配伍哪些的药物?此外,这一类的药的主治常常有什么主要的症状?针对症状还可以有怎样的配伍?我们现在就告诉大家这个思路,这种思维的方式,在配伍应用这个内容里面,每一个章都按照寒热虚实的这种配伍关系和它主治病证的主要症状,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所以随着章节的学习的增多,以后可以完全不要按照教科书,自己都能够发挥,自己能阐述,可能有的阐述出来比教科书上的还要完整。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按照教科书来死记硬背,教科书只是提的一些主要的常见的一些配伍的原则,一种配伍的方式,起一个示范的作用,它不是完全不可以改变的,它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所以大家学了以后,要把知识要变成一种活的知识,不能读死书,死背书,这样子是不行的,所以就按照那种思维方式来背,我们学多了以后,每一个章我们都这样子做一下,大家就知道啦。最后一个,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就是这一类的药,在临床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有三个注意方面,可以说每一个章都是通用的。比如说第一个,因病选药或者因证选药。所谓因证选药,就是根据不同的证候选适合的药物,每一章你都可以选一个,注意因证选药,但每一章的因证选药的内容是不一样的。第二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每一章都适用,也是内容不一样。另外一个中病即止,每一类的药用到恰到好处,不要不及,也不要太过,但是也是每一类的药都有不同的内容。但是这个三个方面在我们以后的这些章节里面,可能有的章节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如果你今后在回答的时候,你答了这个问题,可能更圆满、更完整,比教科书上质量还要高,所以这个是每一章都适用的,这三个有共性的。第一个因证选药;第二个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第三个中病即止,我们以后每一章我们都说一下。然后剩下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证候禁忌。这一类的药它适合于什么的病?反过来讲,有的病证它就一定不适合,这就是它的病证禁忌的内容,就是使用注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第三,就是有的因为药材,有的章节用药材,比如说有的芳香不适合久煎;有的章节矿物药和动物的甲壳比较多,需要先煎;有的章节毒性的药比较多,它们的配伍、用法、用量需要引起注意,但是这样的章节在整个章节当中占的比例很少,大概不到三分之一,所以根据药材来决定的使用注意只见于少数章节。这个证候禁忌的使用注意有普遍性,每一章都有,教材上作为一个重点问题,至于前面我说的三个有共性的,我们就是每一章大家都可以学了以后发挥。我们休息一下,我们再来具体讲各论,大家就会更加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张廷模: 中药学 第十八讲 解表药的概述 发散风寒药概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解表药的概述部分,这个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含义,就是什么叫解表药,那么就是书上的第一句话,或者第一行文字。就是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这个就是对什么叫什么药的表述的方式。它的基本的结构呢,就是以什么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什么病证,或者什么证候,就称为什么药。其实对每一个章,都可以用这样一个模式来处理。那什么叫解表药?以解表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表证的药物,称解表药。什么叫发散风寒药?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表证的(药物)。什么叫清热药?以清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里热证的(药物)。所以这样子呢,根本用不着大家记。那么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呢,只是对有一些章节,把那个功效具体化了,加了一点说明。实际上它的本质没有改变。比如叫什么泻下药,它不是说的以泻下为主要功效,它是说能够引起这个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叫作泻下药。实际上呢它就是把泻下把它具体化。所以这个具体化、不具体化并不要紧,一般这个概念也很少考核、考试,如果真正要考试你不按照书上的回答,什么叫泻下药,你说以泻下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便秘证。这个阅卷的老师他不能判你错误,如果他判你错误,这个老师本身就有问题,所以这个就是这个章最次要的问题,不需要去背书。有的同学老是还要去背这个定义,用不着,所以有的章节它只不过多了几个字而已,能记住就记,记不住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这样。那么对于解表药来说呢,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解表药的含义,前面就有一个发散表邪,这个表邪呢可能是过去在《中医学基础》和《诊断学》里面,同学们没有碰到过的一个术语,这个表邪呢不是另外有一种特殊的邪气,就是《中医学基础》当中学的六淫外邪,那么在侵犯人体,从人体的皮毛,或者这个口鼻而入的时候,在引起表证阶段,通称为叫表邪,那表邪就是引起表证的六淫外邪,但是引起表证的六淫外邪当中,最主要的是风,所以是以风邪为主的,这个六淫外邪,所以这个是帮助大家理解。那么这个表证呢是在《中医诊断学》里面,这个八纲辨证里面,大家学了,可以复习一下,这个不属于中药学的知识,是属于《诊断学》的或今后临床各科的,就是以这个恶寒、发热、脉浮为最基本的症状,这个可以以《诊断学》的为准。那么这里呢就是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这个就是一个例证,大家可以复习前期的课程,在这个概念当中呢,那么大家主要就是第一把这个表邪是怎么一回事搞清楚,表证的临床主要的症状是怎么样,这个要通过复习,大家要能够表述出来,因为下面碰到的每一个药,它都治疗表证,表证都有这些症状,那么你今后在学习或者在考核,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你都需要表证的内容,这个要复习《中医诊断学》,对于这个解表的药呢,根据它的药性和主治的这个不同,一般分为这个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这两节,在过去呢又叫辛温解表和清凉解表,那么我们现在把它叫作发散风寒和发散风热,供大家参考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解表药它主要是来源于这个中医治法当中的八法的理论,八法当中,汗、吐、下、和,这个解表药呢,是体现汗法的,好象八法里面有一个汗法,汗法是治疗表证的,那么就要用解表的药,这个就沿袭到现在,但是严格讲来,这一章的药,最好叫祛风药。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个解表呢,主要是祛除风邪,那么在六淫邪气当中,其它的这种邪气,都相对的都有这个治疗的药物,火热邪气有清热药,湿邪有什么利湿、燥湿、化湿这样的药物,这个寒邪有温里散寒的药物,那么能够治疗风邪的呢,主要在解表药,当然与祛风湿有一点关系,但是那是治疗风邪比较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表证,表证是由风邪引起,所以严格讲叫作祛风药更加准确,那么也符合这个病邪、这个六淫。那么更主要,还有一个问题,把这一类的药称为解表药,常常可以使我们学到的知识比较局限,认为这类药就是治疗表证的,因为中医的这个病因学,应该说比较简单,或者说比较笼统,由同一种邪气,它可以引起多种的病证,比如风邪,风邪除了引起表证以外,就是一般的感冒这一类的表证以外,那么你说这个风邪上犯,常常引起头昏、头痛,头风,或者这个目赤肿痛,见风流泪这样的眼科疾病,那么这个风邪上扰呢,还可以引起鼻塞不通,这一类的。那么风邪郁闭于肌表呢,还可以引起皮肤瘙痒,那么通过祛风,它可以解表,也可以对皮肤瘙痒,还可以祛风止痒。那么通过祛风对风邪上扰清窍所引起的头昏、头痛,它还可以达到清头目、利咽喉这样的一些效果,如果我们单纯地认为是解表,往往其它的一些应用就不好处理,如果说我们把这一章药物称为祛风药,它通过祛风可以治疗表证,可以祛风治疗皮肤瘙痒,可以通过祛风治疗头风痛,可以通过祛风治疗风体上犯引起的头昏,或者这个见风流泪,或者风邪郁闭引起的咽喉不利,它就有多方面的应用。那在我们现在的教科书上,好象把这个解表药,它们的止痒啊,这个清头目、利咽喉认为是少数药物的功效,比如一般认为这个发散风寒药当中,好象只有荆芥、防风这样少数这几味药才能够祛风止痒,其实这个发散风寒的药,一般都能祛风止痒,这个是个普遍性,象麻黄这一类的治疗瘙痒,治疗这个鼻塞不通,因为这个风邪引起的,不亚于什么荆芥,或者不亚于防风,不亚于什么苍耳子、辛夷,因为就是这个问题,把麻黄认为就是单纯的解表药,而忽略了它的祛风的作用,在临床主治的广泛性。那么在这两类药,过去称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那也是同样的问题,认为这一类药,它就是治疗表证的,其实它除了表证以外,都有这个头风或者皮肤瘙痒等等它都能治,所以我们现在把它改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那么它对风寒引起的表证,风寒引起的这个皮肤病,风寒引起的其它病证,它自然就是它的主治了。这样子那么学习起来,这个系统性就更好一些,当然这是供大家参考,那(因为)我们现在还是把它叫解表药。所以为什么不称为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一方面辛温、辛凉它不是功效,是一种性能,这个呢,在作为一种作用,作为一种功效来说不恰当,更主要的呢是解表和祛风这样的一种差异性的问题,我们要考虑。所以把这一类的药,改为祛风药呢,有必要,当然有些具体问题要解决,但是我们现在呢还是以我们这个教科书为准,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功效与主治。那么这一类的药,最基本的功效,把它称为解表药,它的最基本的功效就是解表,那么它最基本的主治,就是表证。所以这一章里面的每一味药,从麻黄,第一味药,到这个发散风热的,我们最后要介绍的这个淡豆豉,它都具有解表的功效,都可以用于表证,恶寒、发热、脉浮,这个就是共性。每一个药,你都可以写这一句话,今后在考试当中,凡是它在这一章的,而且有的解表药,它没有在这一章,它有解表的功效,那么你都可以说它的功效能够解表,可以治疗表证。下面又分了两节。那么第一节的,它的功效就是发散风寒,所以这个解表下面分为了发散风寒,发散风寒就用于风寒表证。那么风寒表证的临床表现呢,这个也是和《中医诊断学》结合起来,比如说恶寒比较重,头身疼痛比较明显,口不渴,舌质比较淡,舌苔薄白、脉浮紧。这个也是需要大家去复习过去的。那么每一味发散风寒的药,它都可以治疗这样的一种风寒表证,这个就是第一节的共性。那么除了发散风寒,治疗风寒表证以外,风寒引起的其它一些病证,它也是属于发散风寒这个功效下面的主治,比如说风寒引起的头风痛,风寒引起的这个鼻塞不通,或者风寒引起的皮肤瘙痒,它也可以属于这下面,它的主治是多方面的。至于兼有的功效,两类药物它兼有的功效,有明显的区别,发散风寒的药,可能很多是兼有止痛啊、祛风湿啊,这样的一些(功效),而这个发散风热的药,它兼有功效呢比如说很多是透疹或一些清热的功效,它本身有很多就是清热药,所以兼有的功效,由于两类药有明显的差异性,我们就在两类药当中去分别介绍,在介绍具体的两类药的时候。那么如果说今后考试的时候,要考大家(答)这个解表药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那么首先大家可以说它们共有的功效,就是解表,都能主治表证,当然你要把表证的表现还是要说个一、二、三出来,不能就那样两个字,因为它们的药性和主治的不同,又分为两类。一类呢,能够发散风寒,能够治疗风寒表证,以及其它的一些风寒证。(另)一类呢能够疏散风热或者发散风热,能够治疗风热表证,或者其它的一些(风热证),我们讲了以后,大家就比较清楚。同时还简介发散风寒药常常兼有什么功效,还能治疗什么;发散风热药,它兼有什么功效又能治疗什么病证。那么把它糅合在一起,把这三个部分。我们这里讲的这个功效、主治一个部分,还有发散风寒药当中的功效和主治,发散风热药当中的功效和主治,组合在一起就是解表药的功效和主治了。所以为了避免重复,也为了节省时间,那么我们就把有的问题放在下面两节当中去具体介绍,因些在这个地方,要求大家掌握的。这个下面呢就把常用的术语作了一个简单的解释,这一页的最后一段,所谓解表就是辛散的药物,外散表邪,以解除表证的治疗作用。这个解表呢,常常又称为发表,疏表,或者发散表邪、疏散表邪,它有不同的用语,其实是一个意思。所以可以比较灵活地使用,大家学习了以后,知道这些都是解表的意思。那么在这个解表的功效当中呢,有的药物呢温性比较明显,当然温就能够针对寒邪,在祛风的同时,又有散寒的作用。所以其中性温而又能散寒的,主要用于治疗表寒证的,这样的(药)就称为发散风寒,也可以叫作散寒解表,或者叫辛温解表,所以发散风寒、散寒解表、解表散寒、辛温解表是一个意思,但在有的书上呢,它分别用于不同的药物,那么初学的时候,容易引起一个误解,好象这个是不同的功效,过去有的同学学的时候,老是担心背错了,这个麻黄,书上说的是什么功效,老是要背得和书上一样,其实麻黄它属于发散风寒这一节的药,你就写个发散风寒,谁也不能判你是错的。当然有的书上说它发汗解表啊,或者其它也是可以,但是并不排除你使用发散风寒这个术语,那么在发散风寒的药当中,有的具有比较明显的发汗作用,所以常常又称为发汗解表。只是发汗解表呢是发散风寒的药当中,它有比较明显的发汗作用,比较长于发汗,能够通过发汗来驱除表邪,它属于发散风寒下面的一种特殊情况,所以我们在具体的药物当中,有的药物写的是发汗解表,你完全可以把它改为发散风寒,这个并不错误。那么在这个发散风寒的药当中,有的温性比较弱,就说明它散寒的作用不强,它重点在祛风,重点不在散寒,那么这样的药物呢,习惯上就叫祛风解表,那么祛风解表呢,就是在散寒解表当中,温性不强的药的这种发散风寒的一种特殊表述。如果我们在一开始笼统地把它记为发散风寒,进一步你认为它这个温性不强,下一步我们再来说这个祛风解表,又未尝不可,分为两个步骤来记也是行的。在这一类药当中呢,有的药性偏于寒凉,那么这一类的药呢,就称为这个发散风热,或者叫疏散风热,或者疏风热、散风热都可以。这就是这一章药物的这个功效术语的情况,所以为了便于记忆,那么先记笼统的,然后再来把它加以区别,这样循序渐进,这个也是学习的一个规律。第三,性能特点。那么这一章的药物,它都具有解表的作用,刚才讲了这个解表呢是一个由里向外的一个透散的这么一个特征。所以这一类的药物都具有辛味,都应当定辛味,所以过去有的解表药没有辛味,后来都人为地加进去了。比如说麻黄啊,或者象菊花这一类。在很长的时间,本草文献里面没有说它们是辛味的,因为它有发散的作用,可以用辛来表示它的作用特征,所以都可以加上辛味。所以这一章的药,不管发散风寒的或者发散风热的,它的药味基本上都是辛的。另外呢在这个发散风寒的药当中,有一部分药它能够燥湿,苦能燥,那么发散风热药当中,的有很多药能够清热泻火,能够清热,那么苦能清泻,所以呢除了辛味,在解表药当中,居第二位的味,很多药同时还有苦味,同时有苦味,当然其它的味就比较少一些了。其它药,其它药味,比如说甘味,就只有个别的一、两种药有。这个咸味或者酸涩味、淡味就基本上没有。没有关系,所以它最主要的味辛味,兼有的味,最多的是苦,当然有的是苦能清泻,有的是苦能燥,或者有的是苦能降,都有。所以这个(是)药味的特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么药性呢,第一节的药,它治疗的是寒证,都是偏温的。所以都是温性的,那么有的温性强一点,有的温性弱一点,那么有的温性很不明显的,我们把它作为个性特征,在介绍具体的药物的时候,再来把它作为个性来记忆,原则上它都是偏温的,所以过去也叫辛温解表。那么第二节的药都是偏于寒凉的,但习惯上并不都称凉性,只有个别的药,把它称为凉性,可能和感觉有关。这个也是一种推测,一般都称为寒性或者微寒,反正总的是偏于寒凉,所以从药性来说,第一节的是偏温,第二节的是偏于寒凉的。归经那么从这个脏腑辨证看,表证都是肺系的病,那么它都归肺经。所以从第一味药到最后一味药的主要归经都是肺,当然在这个六经辨证和经络辨证当中,那么六经辨证呢这个表证称为太阳证,那么经络辨证认为这个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所以有个别的药物立足于经络辨证,还认为归膀胱经。那么这是少数的药,如果你记不清楚了,你写上了归肺经,应该说也不是错误,只是说从经络这个角度呢,它有它的特殊性,有它的实用性,那么这一类的药呢,都是偏于升浮,这个辛能发散,作用趋向,针对于向内的病势趋向,都是发散的,都是升浮的,那么至于毒性,这一章的药呢,狭义的毒性的药物呢,只有两味,一个细辛,一个苍耳子,这个容易记,学了以后更清楚。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呢,就是简单的提到,它这个性能就这么五个方面。如果要考这个解表药的性能特点是什么,那就是我刚才讲的那些内容,从药性、药味、归经,然后升降浮沉和毒性,加以适当的一点介绍就够了,这是第三个问题。第四配伍应用。刚才我说了每一个章的配伍应用,你都是第一考虑它的寒热虚实,第二主要考虑它的主要症状,这个主治证的症状。那么解表药呢是治疗表证的,表证呢,那么有这个风寒和风热,本身就涉及到寒热,但是它可以兼有里寒或者里热。那么在配伍的时候,如果里寒比较重的,或者兼有明显里寒的,那可以配伍温里药;兼有里热的,可以配伍清热药。尤其是这个发散风寒的药用于温热病,更常常和清热药,尤其是清热解毒药配伍在一起,那么寒热的问题解决了。虚实,虚常常有一些正气虚衰的患者,感受外邪,成了体虚感冒,那么针正气虚衰的不同,分别可以配伍补阳、补气、补血、补阴的药物,所以今后大家学《方剂》,有什么助阳解表、养血解表,滋阴解表、益气解表,那么就是解表药,分别和不同的补虚药使用。因为这个正气虚衰的患者,如果单纯地使用补虚的药来补助正气,容易影响邪气的祛除,容易碍邪,那邪气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对人体(会)进一步的造成不良的损害,所以不能对邪气不管,不能专门补虚。另外如果专门祛邪呢,它本身正气虚,这个解表又要损伤正气,那么正气可能更虚,更不利于祛邪,所以这样呢要攻补兼施,这个叫扶正祛邪。所以这个解表药,用于这个体虚外感的病人,要针对它的正气亏虚的不同,分别和不同的补虚药配伍,这个(是)虚的问题。实,那么实主要指的是邪气,邪气除了寒热,有暑、有湿、有燥。那么这个表证,如果兼有暑热的,可以配伍清暑热的药。兼有湿邪的,可以配伍祛湿的药,尤其比如说化湿啊,今后要学。兼有燥邪的,那么可以配伍润燥的药,除了这个以外,当然还有其它的邪气,当然与表证(关系)不大。如果说这个表证比如说有饮食积滞,加一点消食药,书上没有,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回答的时候,表证如果有饮食积滞的加消食药,我想这个不是原则问题,你答了也可以,这个就是从实,寒热的虚实。那么另外就是针对症状,那感冒的症状,恶寒发热,有时候经常有咳嗽、气喘、痰多,或者说鼻窍不通这样的一些症状。那你在回答的问题的时候,如果说表证出现了这个咳喘痰多,那么配伍这个止咳平喘和这个祛痰的药物。有鼻塞不通的,可以配伍通鼻窍的药物,这就根据治疗病证的这个症状。那这样子比我们教科书上是不是更完善、更全面。所以根本不需要按照书上一条一款的来记,但是我们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你还没有这个分析能力。那么书上的呢,把一些主要的给你归纳了,你可以以这个为一个框架。这样来记忆的时候至少提供一些方便,但你学多了,你对这个《中医学基础》的理论扎实了以后,完全可以离开我们这个教科书来考虑配伍,从寒热虚实和它的症状。当然有的章节,比如说清热药,不可能配温里药,因为它一般来说,它除非寒热杂错,当然你说寒热杂错要配温里药,也是可以,但是它并不重要,很次要。但是以这个思路,所以以后每一章都这样来思考,就可以慢慢地就是从离不了书,完全依赖书,到离开书,到最后你都可以对书本进行发展、进行补充。这样子的知识,才是真正是把这个《中药学》学成自己的知识了,不是书上的知识,所以这是配伍应用。那么这个使用注意,也是我刚才说了,一个是有共性的三个使用注意,一个是这个因证使药,因就是根据,证就是证候,就根据不同的表证,选适合的药物,那么对于解表药来说,风寒表证注意选发散风寒药,或者主要选用发散风寒药。风热表证,主要选用发散风热的药,当然你还可以加入其它的内容,也可以不加。比如说这个外感风寒,如果说表实无汗的,那么选发汗作用比较强的,有汗的,那要注意选这个发汗作用比较缓和的一些的。疼痛比较剧烈的,那么选用兼有止痛作用的这个解表药,这些都属于因证选药的。兼有咳嗽气喘的,我选又能够止咳平喘的,又能够解表的这样的药物。所以这里面的内容是非常的丰富,但对于不同的章节,它有不同的内涵,有不同的内容来阐述,那么这一点,就是我们书上虽然没有,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来考虑,这是一个普遍规律,用药都应该注意的,因证选药。在我们有的章节比较强调,有的章节没有强调,但我们可以一律地强调因证选药。第二个呢,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那么也就是说如果就是在这个夏天,气候炎热,或者比较温暖的地方,如果要使用发散风寒的药,一般就用量轻一点。反之是在冬天,比较寒冷的季节或者地方,用发散风寒的药,可能就要用稍重一点。对发散风热的药,同样如此也可以加上它相应的内容。那么这个因地因时的制宜,其它的章节也可以有这样的内容。比如说我们这个感冒,还可以说,比如有这个燥邪比较盛的季节呢,注意选用能够润燥的一些解表的药等等,其它的内容我们不可能一一地都把它表述出来。第三个中病即止。那么对这个解表药的中病即止,怎么来理解呢?那么前人说的就是微似汗出,尤其是使用发散风寒的药,都有发汗的作用,并不是说这个汗出得越多越好。那么按照张仲景的经验,微似汗出,好象出了一点汗,又没有明显的出汗,那么就达到了中病的效果。如果说这个汗出太多,那么可能造成这个亡阳亡阴。因为这个汗是人体的津液,在阳气的作用下,施泄于外而形成的,如果过汗不但损伤阳气,也损伤阴津,所以可以造成严重的这个大汗淋漓、可以亡阳,可以伤津。所以叫中病即止,不可过汗。(这是)对于这个解表药来说,这三个对每一个章节都可以。那么第二个考虑的角度呢就是证候禁忌。那么就是解表药呢适合于表证,但是它总有不适合的病证,解表药呢,它主要通过发汗解表。那么平素汗多的,就不宜使用。即使感冒了要用,也要慎用,所以汗多者不宜,平素汗多者不宜。那么汗是人体的津液所化生的,凡是津液耗伤的,要慎用,津液耗伤的。过去在我们的书上讲久患疮疡、热病、淋证这样的患者要慎用,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患者就是耗伤了津液,就不应当再过分地发汗,这就是不宜使用的。从它发汗这一点,汗多的不宜使用,那么已经伤了津液的,要慎用,哪一些情况呢,就是我们过去谈的这个温病、产妇或者淋证、疮疡这样的一些患者,还有其它的都属于这种情况。然后就是药材方面,决定了使用注意。解表药一般都芳香的,含芳香性的挥发油,不能够久煎。所以把这三个方面的这些需要注意的,糅合在一起,就是这一章的使用注意。那么我们这个以后呢都是从这个思路,每一章,这样子呢大家记起来很方便,这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下面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这一节的药物呢,它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它主要用于风寒感冒。那么风寒感冒呢又叫风寒表证,或者感冒风寒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临床表现呢,也是刚才说过的大家回忆《诊断学》,就(是)恶寒发热,恶寒比较重,头身疼痛比较明显,这个舌苔薄白、口不渴,或者有的兼有咳嗽气喘、脉浮紧等等。每一味药都有这样的功效,都有这样的主治,从麻黄到后面的辛夷。如果你考试都可以把这几句话写上去,这就是共性的。那么这一类的药呢,它常常还兼有止痛,比如我们今后要学的羌活、防风,什么苍耳子、藁本这些,那么它除了表证的疼痛,它还可以用于头风痛,或者其它的一些疼痛证,有的兼能够祛风湿,还能够治疗风湿痹痛,当然有的兼有比如说止咳平喘或者利尿的作用。可以用于咳嗽气喘或者水肿。但是不管是头痛或者说咳嗽气喘,或者说水肿,都以兼有风寒表证的为最适合。因为它总体是以发散风寒为主的,那么这一类的药的药性,都是偏温的,药味都是辛,有的兼有苦味,这个就不讲了,这个归经在于肺。那么这一类的药,一般发汗作用都比较明显,所以对于这个汗多的,或者伤了津液的,尤其要慎用。这个和这一章的概述可以结合起来学习和理解。下面呢,我们开始介绍具体的药物。那么在介绍具体药物之前呢,我也要说一下我们这个书的体例和学习的方法和考核的要求。对于具体药物先有一个药名,比如第一味药麻黄,这个就是麻黄的正名。因为每一味药,它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就要求有一个名称作为正名,那么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要使用这个(正名)大家要遵守,其它的名称呢就作为别名。所以我们现在对药典收载的药,或者地方标准收载的药,一般都要求要使用正名。这样子避免在这个用药的时候,出现一些错误。有的人呢喜欢标新立异,用一些好象故弄玄虚,写一些别名,这个处方是给这个配方的人看的,是告诉患者,患者应该知情。他吃了什么药,现在非常强调这个知情权,那你这个是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写一些患者不懂的这些名称,这是不应该的。有的时候药房不知道你的名称,可能配方还会出现一些错误,所以这个名称是指的正名。那么有的药物呢,还常常有些常用的别名。在一些古方里面还经常出现。那么我们呢可能在讲的时候就要顺便地说一下这个药常用的别名还有什么。这个作为常识性的了解,这类的药不多,占少数。那么这种别名呢,大家今后便于我们学习、研究,不是让你开处方的时候,有意地去不写正名,去写这些别名,这是不对的。那么这个药名后面就有一本书,本草(名),就是这个药在本草书里的最早记载、最早出处。比如说麻黄后面是《神农本草经》,那么就是说麻黄,最先记载是《神农本草经》,这个不考试,不要求,但是为什么要把它写上呢,为今后大家研究麻黄,查阅麻黄的资料,提供一个方便。因为我们现在介绍的麻黄,只是麻黄的一部分,就包括功效,我们这个麻黄,介绍了三个功效,其实麻黄,除了这三个功效以外,还有其它的功效,只不过比较次要一些,我在讲的时候,还要谈到这一方面的问题。那么这些呢我们不可能一一都讲,有的时候可以通过古代的文献去查阅,我们可以来补充,我们这个讲义上对功效这个记载得不完整,我们这个功效是不完整的,只是最重要的,最常用的。可以通过一些古代的文献,那么我们麻黄这个(药)就可以从《神农本草经》往下查,一般都能查到。如果说某一个药是《新修本草》收载的,那《新修本草》以前的本草书你就不要去查,查就是白费功夫。</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么你在这个《本草经集注》、《神农本草经》里面去查薄荷,薄荷是《新修本草》收载的,那就不可能查到有关资料,这对大家查阅提供这种方便。要说明的呢这是本草学的最早出处,可能在这个书以前的其它书籍上,包括这个《方剂》或者临床的一些书籍上,完全可以出现,这个大家应该知道这一点。比如我们中药里面的洋金花,在本草学里面,它是《本草纲目》最先收载,指的是本草学,我们书上写的它出处是《本草纲目》。但是它的临床应用呢,现在能够查到资料的,是这个《世医得效方》。元代金元时期就开始使用洋金花,但是当时的本草书没有收载。所以我们在洋金花这个药的后面,不能写这个《世医得效方》,因为它不是本草专著。所以只能写它最早收载的本草专著《本草纲目》,这个也是要搞清楚的,不等于在其它的著作当中不能查到,这不是绝对。那么在这个药名和出处的下面,又有那么三行文字,叫作药物的概述,就包括药物的品种、来源。比如说麻黄,来源于三个品种,这个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三个品种这个都可以作为麻黄用,它作为同一味药。那么这个作为医学专业的同学不要求,这个作为药学的同学呢,因为专门要学《药用植物学》啊,《中药鉴定学》,那个时候还要加深这方面的,但是呢,我们在进行科研的时候,比如说有的药的临床观察,用的是那一种,最好能够请这个搞专门药材研究的老师,把它鉴定清楚,那么这样子你得出来的科研的结论,就更加有这个科学性,比如说我所用的是木贼麻黄,对什么病证治疗,它得到了什么什么的效果,那么其它两种麻黄,可能会更好,或者更差,或者没有这方面都有可能,但是我用的就是这个品种,这个可以请懂这方面的(协助),但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呢,这个不要求。那么后面就是产地,主要产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那么作为我们这个中药学,作为我们这个医学专业的同学,要求什么呢?要求道地产地,一般的不要求。象这个麻黄,那不要求它以山西为主,因为这个道地性不强,尽管过去有这个强调,那么要求这个产地的药不多。比如人参主要产于东北吉林,这个三七,主要是在云南,比如说这个附子,主要在四川。这样可能有那么三、二十种,这样的药物,这个大家作为常识性的了解,那么后面呢,就是产地的加工炮制,简单的加工,比如说这个秋季把它割下嫩枝、阴干,然后再来切段使用,这个是一般的简单的这个加工炮制,不要求。那么最后呢,有一部分重要的要求呢,我们在后面的用法里面,凡是用法里面提到了的,这种炮制的意义就要要求,在用法里面没有提到的,一般就不管它。所以在概述部分一个是道地产区,另外还有少数的几个品种的药,它的药材来源,相差很大,完全是不同的科属,那么它的药效有明显的区别,比如说这个牛膝、怀牛膝和川牛膝,防己有木防己、汉防己,这个在药里面越来越少,因为有些已经把它分成了两种药了,比如沙参分成了南沙参和北沙参,贝母分成了川贝母和浙贝母,芍药分成了赤芍药、白芍药。木通也分了等等,很多,我们这些都用不着要求,要求的那些现在还没有分开了的少数的几种,那么我们讲的具体的时候(再讲),所以这个概述部分,要要求的内容非常少。那么下面呢就有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和参考资料这么六个专项、六个栏目,那么参考资料呢是不考试的,也不讲的,那么仅供参考。那么剩下来这么五个部分,就是学习的内容,这个学习的内容呢,首先要抓住功效,所以我们说功效是学好这个药物的关键,那么记住了功效,上呢可以联系、推导或者分析性味归经,我们学了以后就知道,上面可以推导、分析,帮助理解和记忆它的性味归经,这样子就可以避免对性味归经的死记硬背,这样学起来就可以减少很多这个需要背的,需要记忆的,死记硬背的这些知识,我们要首先主要的要抓住这个功效,记住了功效以后,对于应用部分,那么它有这个功效就有对应的主治。譬如说这个能够发汗解表对应的主治就是风寒表实证。平喘对应的主治就是喘咳证,利尿对应的就是水肿,这个是主治。那么下面的大量的文字,是它的配伍应用情况,在这个配伍应用情况呢,重点理解和记忆它的个性特征,这个个性特征呢,有的药有,有的药没有,有的药重要,有的药不重要。比如说在主要功效都是发散风寒的(药),麻黄也是发散风寒,后面的桂枝、紫苏、生姜等等,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它有什么不同,它与其它的有什么不同,那么在这个应用当中呢,重点就掌握,比如说麻黄在发散风寒(药中),它的个性特点呢,它相对而言,它的发汗作用比较强,那么它主要用于表实无汗的这种风寒表证,这个就是它很重要的一个个性特征。它和其它的同类的发散风寒的药,有明显的区别,那么这个也是在临床重点要学的,就是在应用部分主要要了解这个个性特征。另外就是一些重要配伍的意义,重要配伍呢就比如说属于那种相须的,那种相畏、相杀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不多,在一些重要的药物当中呢,比如说麻黄它和桂枝的关系,可能这个适当的要求,那么剩下来有很多文字,有的文字呢,是叙述这个风寒表证,或者风寒表实证的,有的呢是为了说明麻黄的个性特征,举的方剂的例子,那么方剂里面呢,它治疗什么病证还要配伍一些什么药,象这样的一些内容呢,它不是中药学的基本知识,比如说这个风寒表证的临床表现,那些症状,比如说用于这个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或者头身疼痛等等,那属于《中医诊断学》或者今后中医的《内科学》(知识)。那么在中药学里面,也是通过其它学科把它联系起来,我们在中药学里面只作简单的要求。比如说这个风寒表证的这个描述,如果在考中药的时候,你不是非常准确,答掉了一两个典型的症状,中药学这个角度不扣你的分,因为不是在考你诊断,诊断什么叫风寒表证,它不属于中药学的内容。那么我们讲这个要理解麻黄和桂枝配伍的这个意义,这个是很典型的一个相须的。但是呢我们在中药里面,不管麻黄汤,也不管麻黄汤处在什么地方,麻黄汤里面有什么药,药与药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说我在讲中药的时候,讲麻黄,把麻黄汤有什么四味药组成,什么是君药,什么是臣药,治疗什么病,为什么这样组方。那对《方剂学》是一个侵权,那不应该这样讲,它不属于中药学的这个知识的范畴,所以把这些内容也除下来,这个应用部分,看来是文字很多,实际上要同学们真正理解、记忆的东西并不多。那么这个主治,知道了功效,这个主治迎刃而解,一般的情况下,记住了功效就能够知道主治,只有少数的情况它一个功效不只一个主治,那么我们学的时候适当地加以关注,或者有的是这个几个功效,它在一个主治当中是一个综合应用,那又是一种情况,那都不难理解,不难理解。那么另外呢就是它的个性特征。不同于其它的,尤其是它的第一功效。那么这个也常常是一个考核点,经常考试的时候,比如说这个外感风寒,表实无汗,以下药物当中首选或者最宜使用的药物,那么就是考的这个个性特征,所以在应用部分,最重点的重点就是掌握这个个性特征,掌握个性,概述部分呢已经掌握了共性,另外呢就是这个最重要的配伍。下面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都是掌握特殊的,不特殊的都是在概述当中,比如说麻黄的这个使用注意,汗多的不适合,或者伤津液的,每一个药都可以这样写,这一节的药,这就是共性的问题不要求。那么另外剩下来比如说它能升高血压啦,兴奋中枢啦,那么这个可能就是特殊的,其它药不一定有,这就是特殊的使用注意。特殊的用法,比如说一般的是汤剂,某一味药它不能作汤剂,或者生用它是这种功效,炮制了以后它有区别。那么这就有它的特殊性,所以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当中,只是特殊的。个性的问题,都是在概述当中来一次性地解决,那么这个就是学习具体药物的这个基本方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张廷模:中药学 第十九讲 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我们开始上课,请大家翻在教材的57页。上一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各论的学习方法和解表药的概述部分,我们当时谈到了学习《中药学》的各论的时候,我们重点在概述的部分要很好的掌握这一类药的共性问题。所以昨天我们通过解表药的功效与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我们已经知道了解表药以及通过发散风寒药的概述,了解了发散风寒药它们共同有的这些特征,主要是在功效主治和性能等等这些方面的一些特征。同时我们也介绍了具体药物的学习方法,就是要以功效为核心,然后在具体的药物下面,我们重点掌握这味药,就是这种药的个性特征,然后把药物的个性特征和概述当中的共性的特点结合起来,对一些具体的药物掌握得非常准确了。在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我们还要很好的区别,在这个教材的文字当中,哪一些是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哪一些是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我们要重点学的是中药学自身的知识,至于是其他学科在中药学里面,就是为了很好的表述中药的一些比如说临床应用,而涉及到的中医学基础,或者方剂临床的一些知识。主要要在其他学科学习的时候才能全部的完成,我们这里只能够作一个常识性的了解。当然它也不是考核的重点,我们就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具体的药物。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学习具体的药物了。发散风寒当中的第一味药是麻黄,因为这个药材微微的带一点很淡的黄色,所以这是通过药材的颜色来命名的。那么为什么叫麻呢?这个很少看到有人解释。明代有一个本草学家讲过这么一句话,就是说这个麻黄它是“如麻”。其实我们现在理解就是说麻黄它是草质茎的纤维,和我们用的那种麻类的纤维非常相似。我们后面要谈到炮制,炮制要制麻黄绒,那麻黄绒(是)把麻黄的草质茎捣绒了以后,真正象一团乱麻。所以应该说这个麻是形容它这个纤维的特征的,黄是它的颜色。这就是所谓解释它名字的来历。当然有的药很有意思,有的药意义不大,或者我们现在还不清楚。但麻黄一般都没解释,我们只是说第一味药,把它简单的说一下。在学习麻黄的时候,我们首先就是以功效为核心,所以首先就要记住功效。在我们的书上,麻黄的功效就这么三个方面,三大功效,八个字:发汗解表、平喘利尿。那么第一个功效呢,发汗解表。昨天我们讲了,这一类的药统称为叫发散风寒药,它的共性在功效方面呢,都能够发散风寒。所以如果从掌握共性的角度来讲,这个发汗解表可以把它改为发散风寒。那么改为发散风寒突出的是它的共性,它属于这一类药。这一类药的每一味药,它都可以用四个字——发散风寒来概括它们的主要功效。这样子在我们初学的时候,记忆就非常方便,这一节的药从我们要学的第一味麻黄,到大纲要求的最后一味药辛荑,每一味药我们都认为它是这个功效,这记起来非常方便,非常省事。但是这样子记呢,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就是这些不同的发散风寒的药它的个性特征没有显现出来。昨天我们在讲功效的时候讲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如果它的发汗作用比较明显一点的药,它主要是通过发汗来驱除风寒的邪气。这一类的药往往又把它发散风寒的作用称为发汗解表,麻黄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说发散风寒是从共性的角度来提出的功效。如果这个发汗解表是从个性的角度来提出的,总结出来的这个功效,两者互有利弊,但是对于初学者,前者更好一些,记忆起来更方便。那么这个发汗解表呢,它针对的主治证就是风寒表实证。麻黄首先是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它和其他的任何一个发散风寒的药都一样,它都可以治疗风寒表证。风寒表证的临床表现我们上一节课也告诉了大家,那样一些症状。比如说恶寒发热,而且恶寒比较重,头身疼痛,有的鼻塞,流涕,或者咳嗽,舌苔薄白,舌质比较淡,口不渴,脉浮紧,主要用于这样一个风寒表证。麻黄又完全可以使用,它和其他的发散风寒药一样,就在一些古方当中,比如说在《和剂局方》的十神汤,麻黄和我们后面要学的紫苏叶(等同用)就是用于普通的风寒表证,它可以用。比如当代的很有名的临床专家蒲辅周先生他就有一个走马如胜汤散治疗四季的常见的普通风寒感冒,风寒表证,就是两味药,就是麻黄配伍甘草,就是一个治风寒表证的方。甚至还有把它和牛蒡子这样一些疏散风热的药配伍在一起,组成辛平的解表的药(方),都可以。所以我们书上首先强调它用于风寒表实证,大家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能误认为表实证以外的普通风寒表证麻黄不能用,麻黄同样用,而且能够广泛的和其他的发散风寒的药组成不同的发散风寒(的)多种辛温解表的方剂。这个都是共性问题了。那么麻黄的个性呢,就正如我们教材上所讲的,这个药在发散风寒的药当中相对而言,注意是相对而言,它的发汗作用最为明显。前人为了突出它的这一个个性的特点,所以就说它长于开泄腠理,透发毛窍。这个我们书上也有,说它长于开泄腠理,透发毛窍。这个主要是说它有比较明显的发汗作用,这个腠理舒张,毛窍张开更容易出汗。也就是说明它的发汗作用,相对比较强。有的书上就直接说麻黄是发汗解表的第一要药,都是在表述它的这个个性特征。有了这一个个性特征呢,相对而言,所以麻黄在临床上主要就用于风寒表证当中的一种特殊的情况,表实证。这种表实证就是无汗,而且比正常的人出汗都少,而且一般的解表药还不容易达到发汗的这样一个效果,这个把它称为外感风寒的表实证。但是麻黄单用的时候,虽然发汗作用相对而言比较强,但是它的强度仍然非常有限。如果对于外感风寒的表实证,希望用单味的麻黄就能够达到发汗解表的效果,往往临床上不可能。所在临床上往往是和桂枝相须为用。桂枝是我们下面要介绍的第二个发散风寒的药,在这个发汗解表方面,它们互相能够协同增效,都是同类的,性能功效相似,组合在一起能够明显增强发汗解表或者发散风寒的效果,能够有一个互补的优势,所以把它称为相须为用,麻黄和桂枝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相须为用。所以《本草正义》就强调:麻黄与桂枝并行,乃为散寒之用。就是说麻黄必须要和桂枝配伍,这个发散风寒或者发汗解表的作用才比较理想,才比较强。若不与桂枝并行,若,假如说麻黄不配伍桂枝,不与桂枝并行,其不专主散寒发汗也。这是一个很精辟的论述,就是说如果要把麻黄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发汗解表药,就必须和桂枝同用。如果不和桂枝同用,它不专主散寒发汗,它可能对于一些有汗的病证同样可以使用。所以前人常说麻黄是一个发汗的峻剂,比较峻猛的,或者说有汗不得用麻黄,有这样一些说法,其实指的是麻黄汤,不是指的单味麻黄,它把这个汤字省略掉了。所以就是说,指的是麻黄配伍了桂枝以后,我们今后要在《方剂学》当中学的桂枝汤,应该说是一个发汗的峻剂。那么是(否)有汗的患者不能轻用?单味的麻黄并不如此。所以在第一个功效我们就讲了这些内容,把它概括起来就很简单,就是说它的发汗解表也可以叫做发散风寒。一般的风寒表证可以和其他的解表药同用,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但它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相对而言,与其他的发散风寒药比较,它长于发汗,所以主要用于风寒表实证。这个是麻黄作为一个解表药的第一个个性特征。那么第二个个性特征呢,就是结合了它的第二个功效,它有平喘的作用。那么外感风寒外邪郁闭,很容易造成肺的清肃下降的功能失调,而很容易引起气喘咳嗽。所以在风寒感冒当中,风寒表证当中,经常兼有咳喘的症状。如果是这种症状,表实无汗,又兼有咳喘,那么麻黄它既可以发散风寒,发汗解表,同时又可以通过它的平喘作用,缓解喘咳这个症状,这个就是它的最佳适应症。所以《伤寒论》的麻黄汤治的病证、证候就是这样一个证候。这个就是说麻黄治疗表证的第二个个性特征。这两个个性特征第一点是由它解表的强度,发汗的强度所决定的。这个就一般很难通过推理的方式把它记住,一般这个就要下功夫来记忆。第二个个性特征呢,是利用它的兼有功效,它的另外的功效和主要功效结合起来而体现的。我们在记住了功效以后,象这种特征就很容易记住。所以我们上一节课讲在应用这个部分,它的主治证一般来说,(只要)具有相当的中医学初步基础知识,很容易对应起来。解表就是表证,发汗解表,表实证,很容易对应。这个记忆理解都不困难,重点就要记它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当中尤其是在用其他推导不出来的这种,比如说麻黄的发汗作用强,它是本身客观存在的,这个就是我们在应用一里面重点记忆的。除了这个特征以外,典型的配伍,比如说麻黄治疗风寒表实证的,是和桂枝相须为用的,这个属于典型的。它配伍的临床意义就是共同来增强发散风寒,或者发汗解表,主要用于风寒表证,就这么一个临床意义。这是对麻黄第一个功效就简单的介绍这么一点内容。麻黄的第二个功效,我们书上就叫平喘。对于这个功效还可以有另外的表述方式,都可以。第一种另外的表述呢就是不少的中药书把它叫做宣肺平喘,在平喘的前面加上了宣肺二字。因为麻黄是一个发汗解表作用很强的(药),那么发汗解表其实它就是一个具有宣肺的这么一个作用倾向。因为外邪郁闭,肺主宣发的功能不能正常的发挥,所以一般的解表药都有宣肺的作用。不能因为我们在有的中药书上只有麻黄这一个药,在功效里面提到了宣肺,就认为只有麻黄能够宣肺,其他的解表药不能宣肺。这个就是把事物绝对了,把它孤立起来了。尽管我们在书上认为麻黄宣肺平喘,只是说正如麻黄的发汗作用一样,相对而言它和其他的解表药比较,它的宣肺作用可能更突出一点,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它能宣肺,其他的解表药不能宣肺。所以一般的解表药都有宣肺的作用。所以对这个麻黄的平喘前面加不加宣肺,都应该是允许的。加了,突出了它一定程度上的个性特征;没有加,我们都应该知道任何解表药它都有宣肺作用的。另外呢,麻黄的平喘主要是用于咳喘证。这个咳喘证对有外感风寒的邪气外束的,影响了肺的宣发功能而导致了肺气上逆,不能清肃下降。通过宣肺有利于咳喘的减轻,这样子宣肺和平喘就有一个因果关系。通过它的宣散肺气的作用,有利于缓解咳喘的症状。但是麻黄的平喘作为一种功效,它在宣散为主的同时,把它作为一个直接的作用。我们前面讲功效的时候说过,中药的功效是直接的作用,一般不是间接的效果,或者不完全是间接的效果。宣肺作为一个直接的功效,它直接能够肃降肺气。所以麻黄在宣发当中,对肺气它这个平喘作用又直接有肃降的作用,它不是百分之百的宣发。治疗气喘它不都是通过宣肺,而且也靠它肃降肺气这个平喘的作用。基于这一点,也可以不那么过分的强调宣肺,都可以。所以第一点,这个功效的表述,宣肺平喘与简单的只写平喘,没有很本质的区别,关键大家在理解记忆。如果说在这种考试当中,这个都是正确(的)。不能说哪一个就是错误,甚至于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另外一种表述方法,就是麻黄叫做平喘止咳。这个在过去的中药书上,尤其是教材上,这种表述比较少,但是现在逐步的增多了。因为麻黄除了平喘这个功效以外,本身也有止咳作用。这个麻黄的止咳作用从《神农本草经》就开始,《神农本草经》里面就有麻黄止咳逆上气,止咳逆上气的咳就是指的咳嗽,它有止咳的作用。这个上气呢,一般就指的气喘,喘息,这个就是平喘作用。所以麻黄同时具有平喘和止咳两方面的针对肺气上逆的治疗作用。这个在《神农本草经》就有,历代的本草当中,也是很多人强调麻黄的止咳作用。有的方用麻黄不是平喘,而是止咳。比如说现在国家的新药当中有一个药叫做千金止咳丸,就是以麻黄为最主要的药。麻黄在这个方里面的用量比其他的药量大得多,它主要是治疗咳嗽的,不是治疗气喘的。现代的药理学的研究麻黄不但能够平喘,就是缓解平滑肌的痉挛,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表现出很好的平喘的作用,其实也表现出良好的止咳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从古今,从文献到临床或现代的药理学的研究,麻黄的止咳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有必要加以肯定。但是过去的中药书上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麻黄有止咳的作用,但是从来它的主治证都提的是咳喘证或者喘咳证,并没有哪个书上只说麻黄用于气喘证,都没有回避它能够用于咳嗽证。为了前面的功效和后面的主治能够很好的呼应,前后合拍,那么麻黄的第二个功效把它写成平喘止咳,有好处,更加符合实际,而更加严谨。我认为麻黄的第二个功效把它叫做平喘止咳可能比写为宣肺平喘还更有实用价值,更便于学习、理解和记忆,所以麻黄的平喘实际上就是平喘止咳。当然临床上就是用于咳喘证,就包括了气喘和咳嗽。那么喘呢,就是指的气喘,中医的气喘一个就是指的哮喘,就说支气管的平滑肌痉挛出现的症状,但是在中医学当中的喘比较广义。在说文解字当中什么叫喘,喘,疾息也。疾病的疾,气息的息。喘,疾息也,就是呼吸喘促。所以有的时候把呼吸加快也叫做气喘,这个就是说比较广义一些,所以麻黄可以治疗喘息和气喘,也可以治疗咳嗽。但是它治疗的咳嗽和气喘呢,都是由于肺气壅盛,或者一般说的肺气壅遏,就是说不能宣肃下降。因为各种邪气影响了肺主宣发和肺主肃降的生理功能,肺气不能宣肃下降而上逆于上而出现了咳嗽气喘。这个一般都是属于实证,偏于实证的。所以麻黄在平喘止咳当中,它在宣发当中有一定的肃降的这样一个特征。所以麻黄在药味里边不但是有辛味,这个辛表示它辛能散,它平喘,它可以宣肺,都是一种宣散作用,所以它是以辛为主的。在宣发的同时,它也有一点苦降的能够降泄,比如说止咳平喘,就是一个苦降泄肺气,苦能降泄肺气,所以常常又有苦味。那么为什么称为微苦呢?如果从性能的味来讲呢,它和辛比较次要,苦是比较次要一点的。当然也不排除真实滋味,它这个苦是非常微弱,不很典型。其实麻黄本身从真实滋味它这个辛味也不明显,是后人加进去的,是一个它的性能的辛。所以它既能辛散,又能苦降肺气,它主要是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喘的实证。结合到麻黄的第一大功效,发散风寒,所以对于风寒外感而引起的咳喘,或者以咳喘为主症,兼有风寒邪气,这个是麻黄止咳平喘的最佳主治证。麻黄止咳平喘的最佳主治证,首选的,就是咳喘兼有风寒外感,或者兼有风寒邪气。它一方面直接止咳平喘,更能够发散风寒,祛除外邪。在这个时候它两方面的功效同时发挥治疗效果,所以是最佳的。但是麻黄呢,它的平喘止咳作用很强,尤其是平喘,在我们要学的药物里面它这个平喘的作用,它的强度都是屈指可数的。我们后面专门要学一章止咳平喘药,和那些药比较起来,麻黄的平喘一点都不逊色。麻黄因为有很好的平喘作用,所以对于气喘不是风寒引起的,这个因为肺热郁闭,肺热壅盛,而肺气不能清肃下降,它也可以使用。但是呢,这种肺热壅盛的咳喘证它是热证,麻黄本身是一个温性的药,又有发汗作用,这种肺热壅盛的喘咳它可能常常有出汗。它这个辛温发汗就不利,可能就成为一种副作用。在这个时候呢,麻黄我们可以通过配伍来制约它的辛温发汗的作用,让它充分发挥它的平喘的功效。常常就和以清泻肺热的药物为主(配伍使用),麻黄和清泻肺热的药同时使用,整个方就成了清肺平喘的方,或者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的方。所以对于肺热壅盛的咳嗽气喘,同样可以使用,但是就注意配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它和大量的石膏来配伍,和石膏配伍,石膏主要清泻肺热,就是使它对肺热喘咳的能够完全合拍。所以麻黄的第二个应用我们书上就是用于咳喘,实际上它是用于肺气郁闭,或者肺气壅遏不宣。这样引起的咳喘基本是都是一个实证,它最佳的是兼有风寒的,那么有肺热的也是可以用的。不管是风寒引起的,肺热引起的,常常都可以配伍杏仁,我们今后要讲杏仁,就是一个止咳平喘药。所以有的书上就说麻黄常常以杏仁为臂助,就是助麻黄一臂之力,所以杏仁就作为麻黄的一个使药,相使的配伍关系。这个不重要,这些大家都用不着记。就包括配伍石膏也不重要,因为肺热喘咳张仲景是用的石膏,我们把它改为黄芩、桑白皮,治疗肺热喘咳行不行呢?其实临床很多医生都是这样用的。因为麻黄石甘汤是一个经典方,当然历代比较高度重视,充分的肯定,这个也有道理。但不是说麻黄治疗肺热喘咳只能配伍石膏,石膏以外的清泻肺热的,现在比如说配伍我们今后要学的鱼腥草,清泻肺热,这个的临床效果也相当好。所以我们主要掌握它这个配伍的方法,这种原则。在我们现在的中药学药物的主治当中的表述,过去有一个不良的倾向,就是完全以方来讲药。比如说麻黄,可以用于肺热喘咳,如《伤寒论》麻杏石甘汤,本品与石膏、杏仁同用,那就给大家造成了一个错觉,好象就只能这样用。那么就局限在这个方的字眼里面,这样学出来的同学们的知识就比较局限,思维比较僵化。所以我们教材的表述又(用)以肺热喘咳,首先要针对它的病因病机,要配伍清泻肺热的药物和麻黄一起组成清肺平喘,或者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的方剂,那么麻杏石甘汤仅仅是例子之一,这样子来认识,这样来对待,这个才比较公正,才比较全面。所以这是一个思维方法,是一个表述的一种方式,但是它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另外要说明一点,麻黄用于咳嗽气喘,那么咳喘呢往往是由于痰多而引起,麻黄本身没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所以如果是咳喘痰多的,一般的方里面往往要加上祛痰的药。这个属于一般的配伍常识,一般的常识有痰就要治痰,那痰是引起咳喘的根本的原因,当然要配伍。所以这个很容易理解记忆的,我们书上所以又举了有痰的情况要怎么样,加半夏这一类,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想告诉大家,痰多的时候它并不是一个很理想的药。最后一个功效呢,利尿,也可以叫利水。在中药的功效里面,尿和水是相同的意思,但其他地方的尿和水是完全不同的。在功效里面利尿和利水都一样,通过利尿或者说利水消退的是水肿,所以叫利尿消肿,利尿退肿,利水消肿,利水退肿都可以,两个字也可以,三个字,四个字都可以,这是比较自由的。那么麻黄呢,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但是麻黄的利尿作用并不强,所以在临床上它用于水肿,但是一般的水肿很少使用。那么在怎样的情况下才用麻黄的利尿的功效呢?它主要治疗水肿兼有表邪,或者说兼有表证。这种水肿兼有表邪或者表证的,在中医学当中叫做风水,就是从《金匮要略》开始就把它叫做风水。风水呢,因为它本身兼有表邪,兼有表证,那么有表邪有表证,这个肺的宣肃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另外我们在中医学基础里面也学了肺能够主水,肺能够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那么宣发功能不能正常发挥,通调水道的功能也受到影响,所以小便也不会通畅,风水,小便不通畅,小便偏少。麻黄对于风水,第一,它可以发散表邪。风寒的,那它可以配伍辛温的,比如说紫苏这一类。风热的其实也可以配伍牛蒡子,或者其他的一些辛凉的药,也是可以的。第一,它可以祛除表邪,可以缓解表证,或者消除表证。表邪祛除了,表证解除了,它可以通过它的宣发和通调水道的功能,就有利于出汗,有利于利尿。另外呢,麻黄本身有发汗作用,通过发汗作用可以使泛溢于肌肤的水湿通过汗液外出,也可以减轻水肿。这个也是排除水湿的一个途径,从毛孔,从腠理从毛窍通过发汗,麻黄的发汗解表,从肌表使肌肤的水湿排出,有利于减轻水肿。通调水道又能够利尿退肿,使小便的量增加。所以它对于风水的病因病机有很全面的针对性,所以它一般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风水的。没有风水的水肿用麻黄的情况很少,因为它利尿作用并不强,它没有优势。利尿作用很强的药很多,麻黄用于风水的机理我们书上也是谈得比较清楚的。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三个功效和它对应的主治。在教科书上的此外,就说麻黄利用它的发散风寒的作用,它还可以用于风寒郁闭引起的疮肿,皮肤瘙痒,鼻塞不通,或者流涕不止,所以麻黄在临床上用于一些过敏性的皮肤病,用于一些鼻渊,鼻炎,鼻窦炎,尤其是过敏性的鼻炎,现在用得非常广泛。比如治疗过敏性的鼻炎,西药里面也有麻黄素的滴鼻液,都可以。所以我昨天讲这类的药称为祛风药比称为解表药好,这个就是个例子。如果称为解表药,那麻黄只能治疗风邪引起的表证,只有解表(治表证)这么一个适应证。如果把它认为是广义的祛风药,风引起了很多的病证,郁闭肌肤引起瘙痒,郁闭肺窍引起了鼻塞不通,它可以疏风止痒,疏风通窍。这样子记忆起来就非常的方便。所以利用它温通的性质还可以用于其他寒邪凝滞经脉的一些症状,这个不要求,我们都作为此外的来对待。麻黄下面还有一个用法用量,我们昨天讲了用法用量呢,只记特殊的,不特殊的我们在总论或者在概述当中已经谈了,那么最通常的用法中药就是作汤剂。所以凡是没有加说明特殊煎煮的,都是作为汤剂,这个就用不着大家记。麻黄呢,它也不是有毒的药,量也不特殊,这个就是麻黄的用法用量,没有特殊性,用不着大家专门去记忆,只是在用法里面它的炮制品,我们作为一个临床医生要掌握。一般这个麻黄生用,注意,我们见到的一般都是麻黄的草质茎,下面有比较粗的木质茎,很粗,面上有那种棕褐色的,或者棕色的那种比较粗的木质茎,这个长的木质茎,因为麻黄长在一些沙质地里面,它的叶片已经退化了。其实它的叶片就包裹在它的结,麻黄的结上,已经退化成一个薄膜状了。这个在植物学里面把它叫做鳞叶,就是鱼的鳞甲,鳞片那个鳞,鳞叶,只有两三毫米包在茎上,成了一个薄膜状,因为它减少水分的蒸发,所以实际上用的是草质茎。直接把它采了,阴干,保证它的质量,把它切断了,一段一段的,这样子用它的发汗作用比较强。现在研究它的发汗与它含的挥发油关系最为密切,生用挥发油没有受到破坏,没有减少。另外呢,麻黄如果用蜂蜜来炒,就叫炙麻黄或者叫蜜炙麻黄。这样在炒的时候它里面的芳香油可能有一定的损耗,相对来说,它发汗解表的作用就减弱了,它的平喘止咳的作用就相对增强了,而且蜂蜜本身有一定的平喘止咳作用。所以说没有外感风寒,比如说肺热咳喘,一般就用蜂蜜来拌炒,用的是炙麻黄。那么麻黄整个用它这个草质茎,前人认为这个作用比较峻猛。如果把麻黄捣绒,就把它捣绒就象我刚才讲的象乱麻一样,它的药性就变得相对的缓和一些。因为这个捣绒主要就把它茎髓里面的一些成分很容易变成粉末状,然后把它去掉了,剩下来的就是外部的纤维为主。这样子它的有效成分去掉了很多,所以它各方面的作用都有所缓和,所以一般就认为适合于儿童,或者适合于老人,对耐受性比较小的这种情况作用比较缓和。但是有的人提出,既然你把很多有效成分丢掉了,能不能减少用量?不用那么多,它就不峻猛了,也比较缓和了,当然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但是不是完全相等,麻黄绒和减少用量以后,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这是关于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我也是说的要记特殊的。共性的问题,也是在概述当中一次解决了。概述当中我们讲了证候禁忌,证候禁忌那么对于发汗解表药来说,汗多的不能用,辛温的药一般热证要慎用。汗是人体的津液化生的,津液受伤的人,一般使用麻黄要小心谨慎。象这样的一些都是属于共性的问题,还有我们在讲使用注意的共性呢,解表药原则上不宜久煎。但是今后在《伤寒论》上,大家看了麻黄都要先煎。其实麻黄相对于其他的解表药来说,它的成分溶出比较缓慢,而且它的挥发油相对比较稳定,它与很多药相对而言它是可以适当的先煎的。但是对于真正需要先煎的药,那麻黄还是不能先煎的。所以对于麻黄一般不强调,回避这个问题,到底先煎或者不先煎的问题,就是说它介于很多药之间,和典型的解表药它好象可以适当的久煎,对典型要久煎的药好象它又可以就是不必先煎,就是这么一个回避的问题。一般现在的教科书上都不提,我们今后学《伤寒论》,或者那些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以他们讲的为准,我们这里也记不了不那么多。麻黄在注意使用特殊的地方,过去就认为是个峻药,比较峻猛,不能轻用。现在发现它的主要的不良反应一个是它能够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另外它能兴奋中枢,对于失眠的患者它可以加重失眠。所以我们书上主要就强调了它的特殊的使用注意,对高血压和失眠的患者,在临床使用的时候要慎用。这个是其他解表药没有的,麻黄有,那么我们就只记这一个个性的,特殊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所以前面我就以麻黄为例,讲的内容多一点,耽误的时间也多一点。就是为了说明我们在学习具体的药的时候,哪一些是特殊的,是个性的;哪一些是共性的,怎样把概述的内容和药物的内容结合起来;怎样来区别哪些是中药的知识,哪些是其他学科里面的知识,这是它的基本内容。那么为什么在概述当中我们要把功效主治放在前呢,因为把功效主治为核心掌握了,我们就可以通过功效主治来分析理解记忆它的性味归经。麻黄是一个散的药,是一个发散的药,辛能散,所以它应该有辛味。它的止咳平喘和利尿有苦降的作用,所以就是辛苦的。至于这个微字你记得住记,记不住你不记。你就说麻黄是辛苦,这个不是原则问题。如果说象这样的你都要计较,那中药学没有办法学。所以它的基本味就是辛苦,然后就是它的归经,它治疗的表证。表证按照脏腑辨证它属于肺的,肺系的病证,咳喘是肺典型的常见的症状,所以这两个功效和它对应的两个主治证那么就归肺经。它利水退肿呢,利尿,排尿是膀胱的功能,所以它这个功效或者主治,第三个功效和主治归的就是膀胱经。所以根据麻黄的功效和主治,这个性味归经根本不需要去死记硬背,根据(功效主治)就把它推出来了。所以以功效为核心,上可以联系性能,或者概括性能;下可以联系主治。在应用当中文字最多,抓住重点,掌握中药学本身的一些要点。麻黄实际上你把每个属于中药学的要点把它精减下来,可能也就二三十个字,尽管书上有这么一大页。这是关于麻黄的基本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个药,桂枝。桂枝是以樟科植物肉桂树,我们今后在温里药当中要介绍一味药,叫做肉桂,是一个高大的乔木树。在我们国内,主要产在广西,最好的是产在越南,越南的清化省,是最有名的。把它当年生的幼枝把它割下来,直接切片,就是肉桂树的幼嫩的枝条,所以称为桂枝。枝是它的入药部位,桂是它的树木的植物的来源。桂枝功效(是)发汗解表,这和麻黄一样,也可以叫做发散风寒,它也有发散风寒药的共性,也可以广泛用于一般的风寒表证。那么桂枝作为一个发散风寒药的个性特征,就是我们书上讲的它的发汗作用较麻黄温和一点,在临床上风寒表实证和表虚证都可以使用。这是桂枝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特征,风寒表虚证、表实证都可以用。那么对于外感风寒的表实证,桂枝作为麻黄的一个辅助药相须为用,为什么相须为用呢?前人就认为麻黄主要在开泄腠理,透发毛窍,就把汗孔打开,让它舒张容易出汗。而桂枝呢,它可以畅旺营血,使营血能够畅旺于肌表,人体的汗液是营阴在阳气的作用下化生的,排解于外,那么就是为汗液提供物质基础。就象我们现在的一个储水的水缸,一个水笼头。麻黄呢,主要就把笼头拧开;桂枝主要在储水的水缸里面加水,增加水的压力,使水源泉不断,就这么个意思。所以这里就互相取长补短,相须为用。两个药配伍在一起,对于外感风寒的表实无汗是一个很好的、很常用的一个方。大家就记住这一点就行了,对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它和麻黄不管说它发散风寒也好,说它发汗解表也好,都是相须为用。至于这个机理,一个是开泄腠理,透发毛窍;一个是畅旺营阴。这个供大家参考,前人有这么一个说理,有说理的这么一种结论。这个大家能记就记,不能记今后《方剂学》要讲一个麻黄汤,其他的比如说《伤寒论》,这些还要讲。那个属于其他学科,更主要的是属于《方剂学》的内容。这个就简单记住这样一点。对于风寒的表虚证,什么叫做表实和表虚?这里的实和虚,不是我们八纲辨证当中的虚实的虚,是讲的肌表的一种状态,两种不同的状态。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呢分别把它称为表虚或者表实。如果按照虚实辨证,表实证和表虚证都是属于实证的,都不是虚证。我们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说这里有一个门,这个门现在关得非常严,就说这个门关闭得非常严实,没有一点缝隙,这个门关闭得严严实实的,就是说肌表那个腠理,毛孔的一种状态,闭合得很紧。因为寒邪收引,收引了以后,那个毛孔就闭合,这个很严实。另外一个,如果说门有一个缝的时候我们一些文学作品当中,说这个门是虚掩着的,门是虚掩的,说这个关得严实和虚掩同样的都是这个门。这个门没有改变,只是它的状态有一点不一样,关紧没有关紧,是不是完全封闭。所以这个表实和表虚就是外感了风寒以后,是不是有汗为主要判断。不容易出汗,那就叫表实证;如果说外感了风寒,其他症状完全相同,但是患者有自汗,自己觉得好象在出汗,这个呢他的肌表就处于一种不固密的这样一个状态,所以称为表虚证。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实证,因为邪气甚则实,这种外感风寒的表实虚证也是邪气实的,它本质上是实证,所以不能误解为表虚证就是虚证,表实证就是实证,都是实证,都是邪气甚的病证。那么对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呢,桂枝常常和白芍配伍使用,这个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配伍。在这个配伍当中,桂枝仍然是发散风寒,或者说发汗解表,祛除郁闭在肌表的风寒邪气,是一个祛邪的作用,和治疗风寒表实证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这个外感风寒的表虚证由于它营阴不能固守,而造成有自汗,有汗出的。这个白芍呢,我们今后要学,它能够敛阴止汗,针对这个自汗是用白芍来减轻这个症状。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它的病理机理,在中医学里面把它叫做营卫不和,失掉了调和的状态。如果营卫调和呢,它就不应该有自汗的症状。它有了自汗的症状呢,营卫失掉了调和的正常的状态而称为营卫不和。那么这个桂枝配伍了白芍,它能够治疗营卫不和的外感风寒的表虚证,所以也就说桂枝配伍白芍称为调和营卫。这个调和营卫呢,就是桂枝配伍白芍以后,或者说桂枝汤的这样一个复方的功效,不是桂枝单味药的功效。所以不能说桂枝能够调和营卫,也不能讲白芍能够调和营卫,而是桂枝配伍了白芍以后,这个特殊的配伍,或者说这个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大家在中药学就简单的就记住,这个调和营卫就是对表虚证,外感风寒表虚证的治疗作用,更多的以后《伤寒论》里面、《方剂学》里面去讲。那么在《伤寒论》里面张仲景就把这个调和营卫用一个特殊的术语来表示。用什么术语呢?叫做解肌。就是那天背给大家听过了《伤寒论》里面有一条经文:桂枝本为解肌,就说的是桂枝汤,这里不是说的桂枝这一味药。桂枝本为解肌,就说桂枝汤具有解肌的作用,也就是说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其人恶寒发热无汗者,那就是表实证。不可与之也,在这个时候呢,外感风寒表实证适合的是麻黄汤,如果你用桂枝汤显然是不对症,所以不可与之也,不适合。所以张仲景的本意,桂枝汤能够解肌,能够调和营卫。我们现在很多的文献里面,从古到今都有这种情况,把桂枝的功效叫做发汗解肌,不叫做解表,首先就有违张仲景的原意。张仲景不是讲的桂枝单味药能解肌,而是讲的复方能解肌。所以首先我们就违背了张仲景的原意,更加上解肌这个术语,在中药的功效术语里面随意性非常大。至少在我们教材里面还会涉及到什么葛根的解肌,还有其他的石膏的解肌,但正如上一次我说过,陶宏景就认为发汗就是解肌,麻黄为疗伤寒为解肌第一要药。陶宏景认为麻黄是最好的解肌的药,因为它发汗作用最强。这个解肌和张仲景的解肌完全不同,所以我建议在中药的桂枝的功效里面,不能称为发汗解肌,只能叫做发汗解表,或者叫做发散风寒。说明一点,这个是桂枝最主要的个性特征。另外有一个附带的特征,就是由它能够温助阳气作决定的。如果阳气虚的患者感受了风寒,那么桂枝一方面发散风寒,有利于温助阳气,扶持人体已经亏虚的阳气。所以在一些助阳解表的方里面,适当的加上桂枝也有好处。桂枝在解表方面也可以看成是比较次要的一个特征,这个特征也是由于它兼有的功效所决定的。我们这节课就介绍到这个地方,剩下的内容下一节课再来介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张廷模:中药学 第二十讲 发散风寒药:桂枝(二)、紫苏、生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桂枝的第二个功效温通经脉,也可以把它写成温经散寒,温经散寒或温经通脉,是一个意思,它都是对经脉受寒的一些病证的治疗,对这个概括出来的一种作用。对桂枝而言,这个温通经脉的功效或者说温经散寒的功效,在临床上的主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用于寒凝血瘀证,寒邪凝滞在血脉当中,在《内经》里面就谈到了血液的一个特征呢,就是遇寒则凝。血脉受寒了最容易凝结而成为瘀血,所以寒凝血瘀是瘀血证当中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桂枝本身不是活血化瘀药,但是它有助于消散血脉当中的寒邪,使血脉流畅,所以它常常配伍活血化瘀药,治疗寒凝血瘀引起的月经失调、痛经或者说癥瘕甚至于跌打损伤,很多瘀血证,如果是属于寒证,桂枝配伍活血化瘀的药。大家就是说清楚这一点,它本身没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一般不这样认为。而认为它主要是驱逐了血脉当中的寒邪,有助于增强活血化瘀药的活血化瘀效果,所以常常和活血化瘀药组成复方。这个今后大家在方剂里面这种情况比较多,为什么很多治瘀血证的方当中加桂枝呢?它又不是活血化瘀药?那主要就是取其在这个地方温通血脉(的作用)。另外就是用于风寒痹证,这个痹证我们后面要讲,就是风寒湿邪凝滞在了人体的关节、经络这些部位。桂枝本身也不是祛风湿药,但是它和祛风湿药同用,也是认为它能够增强祛风湿的效果,所以在治疗风寒痹证的很多方当中也有桂枝。这个功效和它的主治容易理解记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它这个温经通脉又叫温经散寒,它的主治或者说它的应用是两个方面,瘀血证和寒痹证。但它本身不是活血化瘀药,也不是祛风湿药,所以治疗这两个病证,要分别和活血化瘀以及祛风湿的药同用,就注意这样一点。第三个功效温助阳气,温助阳气的这个功效,在很多的中药学上把它叫做温阳化气。这两种表述方法,其实它的内涵宽窄不一样,温助阳气内涵比较宽,温阳化气,它的内涵比较局限,所指比较狭窄。这两者比较起来,应该说温助阳气要更为准确一些,因为桂枝它本身就可以称为一个温阳药,或者助阳药,也可以。我们书上的温助阳气就是一个不典型的温养阳气,主要是因为桂枝的作用比较温和,比较微弱,是相对于它的干皮就是以后要学的肉桂,肉桂就是一个补阳的药,能够温补阳气。它的温补阳气的作用不如它的干皮,要微弱一些。所以在文字上就加以区别,它仅仅是一个温助,不是温养、不是温补。不典型的温补阳气,温养阳气,称为温助阳气。但是阳气虚在人体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当然我们在脏腑辨证里面,与阳气虚衰有关的脏腑主要是肾,肾阳为阳气的根本,元阳之所在。另外有心阳、脾阳亏虚、虚损的病证。尽管桂枝不典型,但是对于各种阳虚证,它都可以在相应的治疗方当中使用。比如说治疗肾阳虚的,当然肾阳虚有很多病理变化,这个我们在讲补阳药的时候再讲,因为肾阳本身就有很多生理功能,肾阳虚了,这些相应的生理功能可能都会受到影响。比如说肾能够主生殖,肾能主生长发育,肾能主骨,肾能主水,等等,那么这样,阳气虚了这些生理功能可能都会降低,都会表现出不同的阳虚证,肾阳虚证。尽管桂枝的温阳作用不如肉桂,但是对于各种肾阳虚证桂枝是可以用的,和我们以后要学的补阳的药(同用),比如说今后大家学《金匮》的肾气丸,那本身也用桂枝,在药名里面,所以一般的肾阳虚证都能用。心阳虚引起了心脉瘀阻或者胸痹疼痛、心悸这样一些(病证),桂枝也是能用的,就包括张仲景也在使用。另外脾阳虚,脾阳虚脘腹冷痛,大便溏泻,食欲减少,消化不良等等,桂枝也能温助脾阳。所以凡是人体阳气亏虚的所有病证,其实桂枝都能使用。所以我们书上在应用(三),就谈的是用于阳虚证,这个阳虚证是泛指。所以在下面我们就明确的提出了,本品甘温可助心肾脾之阳气,其温煦之力较肉桂缓和,但仍常用于以上三脏的阳虚证。下面就举了心阳虚怎么怎么样,可以怎样配伍,这些具体的大家用不着记,只是记它对心脾肾的阳虚证原则上都是可以用,这一点和肉桂只有强弱之分,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就是我们把它称为温助阳气的理由。如果把它(这个)功效改为温阳化气,好像就局限在肾与膀胱虚寒,膀胱的气化不行而引起了痰饮、水肿或者《伤寒论》上的蓄水证。所以有的中药书上桂枝温阳化气,它的主治就是痰饮、蓄水或者水肿。那就把桂枝的温阳作用局限了。造成这个的原因就是在表述的时候它就是以张仲景的五苓散为核心,或者以《金匮要略》的苓桂术甘汤为核心,就以这两个方把桂枝的作用给局限在这里。其实从古到今它应用包括了温阳化气,肾与膀胱虚寒气化不行引起的水肿、痰饮或者说《伤寒》的蓄水证。它有阳气亏虚,其实桂枝完全可以用。它就是在阳虚诸证里面的一些特殊的例子。所以这两种表述方法现在在我们用的教材上都有。所以同学自己可以来判断,你愿意怎么记都可以,你认为是温阳化气,它主要是用于痰饮、水肿未尝不可,它本身就有这个作用,也能治疗;那么你要认为它温助阳气,可以用于各种阳虚证。肯定还是有一个准确与不准确的问题。这个就是关于桂枝它的三大功效,和它的基本的应用的情况。桂枝的药性里面辛温和麻黄一样的,它是治寒证的,所以是温性的药,(是)发散的药,是辛味的药。为什么桂枝有一个甘?因为助阳属于补虚的范畴,甘能补,属于补虚的范畴。本身桂枝的滋味那是辛甘,确实带一点微甜的味,但是我们这里更主要是强调作为性能的味。为什么一直要把甘味保留下来?就是(由于)这个功效,它属于补虚的范畴,甘能补,体现了这么一个五味的理论。归经呢,解表是肺经,寒凝血瘀它主要是肝经,另外它温助阳气,当然你加上脾可不可以呢?完全可以,也不错。所以桂枝的归经比较多,你五脏全写上一点都不错。桂枝在这个用法,用量有一点特殊,就是很芳香,相对于麻黄来说,我们尽管教材上没有写,不宜久煎。那久煎,它是含芳香性的挥发油,所以这个是它的共性,也可以说是这一章药的共性。在使用注意当中,它和麻黄一样发汗解表,汗多的不能用,津液受了伤的也不能用,是个温性的药,热证要避免使用。这个都是属于共性的。桂枝在使用注意当中的个性呢,有一点属于它的个性,就是我们在书上谈到了血热妄行的。比如说温热病阴虚火旺证,它是温性的药,这个都属于共性的。就是它使用注意当中,59页,它能够动血,对血热妄行,就是说桂枝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它是一个长于入血分的药,长于入血分,其他的很多都是以(入)气分为主,或者入血分都不典型。桂枝是以入血分为主。那么入血分的温性的药,而且温性还是比较强的,所以它就容易动血,血热妄行的那就加重出血的一些症状。所以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如果要考桂枝的这一个知识点,就是它特殊的使用注意,常常就是要考这个血热妄行,尤其应当禁用的以下药当中,当然以下药主要是指的发散风寒的药,考的就是这一点,它长于入血分。所以血分有热的,桂枝尤其不能使用,这一点要注意一下。然后麻黄和桂枝是很经典的两味药,其中有一些问题可能以后同学们会碰到,所以有几个问题也有同学问到,我说一下。一个就是在张仲景的著作当中,麻黄有一个去节,一般的处方里面都有个去节二字。刚才我们看了麻黄那个图,那个草质茎,那个有节,一般这个节可能就是二三厘米,这个地方就是属于节。有的人认为去节就是把这个地方去掉,因为麻黄的这个直径,本身这个草质茎的直径就那么二三个毫米,或者三四个毫米,很细的。要去掉这个地方是非常费时的,一个人一天可能去不了多少节。现代研究这个麻黄的这个节,可能占整个麻黄药材的总的重量不到百分之三,而且这个节的化学成分和节间的化学成分没有质的区别,只是含量要少一点。基于这样的原因,一个是很难去,很费人工,另外它又不会影响疗效,所以在当代的处方里面一般不去节了。如果你医生在临床上你照张仲景的方,写上麻黄去节,可能药房也不会理会你,根本他给你的药仍然是有节的,不可能是真正有去节的。但是张仲景的去节是不是要求就真正去这个节呢?可能还有另外的角度来考虑。因为在宋代的一些,和唐代也有,这个书上,它的去节还是张仲景的原方,它是去根节,在去节的前面加了一个根。因为麻黄是个灌木状的,它的这个木质茎或者根茎,有的时候就是横的长在地下,草质茎就在地表,长在横生的根或者根茎上面,由于草质茎的反复一次又一次的把它割取来作为药用,最后在木质茎和草质茎的地方就膨大,就形成很多节状。有的在采收药材的时候为了增加药材的重量,光是草质茎是很轻的,就把膨大了的粗的木质茎的部分,因为它是横生的,古人认为那是根,所以把那个重量很大,又不能作为麻黄使用,把它去除干净。那就是我们讲炮制的意义当中,去掉非药用的部分保持药材的纯净,有利于称量的准确。所以这个应该说很有道理,在唐宋的一些书上明确的是指的去根茎、根节。那么这是不是张仲景的原意呢,不清楚。反正一句话,如果是去这个草质茎的节,现在没有必要。混到里面的另外的一种根茎、根节,也就是那种木质茎,应该去掉。那个很容易去掉,因为很粗,颜色也不同。这是一个问题,关于去节的问题。另外麻黄在煎煮的时候要去上沫。为什么要去上沫呢?原书没有讲,后来有人讲就是这个沫令人心烦。那去了以后,就没有令人心烦的这样一种情况。有人就对这个问题专门做过实验,他就专门吃麻黄煎熬的上沫,他说没有心烦。其实我是这样理解的,供大家参考。第一,任何药不光是麻黄,这在中药煎的时候,水要沸腾的时候上面是不是都有很多泡沫。任何中药煎的时候都有沫,那沫浮在上面有时候这个药就要溢出在药罐外面,一般都要把它去掉。那个沫看(上去)好像很脏,那有的人看见那种比较脏的形状好像有一点心烦。不是因为麻黄的沫(令人)心烦,而是其他的沫对这类的人,他同样要心烦。但是是不是真正有人服用了麻黄会心烦呢?我刚才讲麻黄的使用注意,它(使)中枢兴奋,失眠的患者加重他的心烦不眠。可能他把有一些失眠患者服用了麻黄,那种心烦不眠加重了找不到原因。在古代因为他不能量血压,或者找到根了,就认为这麻黄沫吃进去了可能他心烦了。这是我的理解,对不对,这个只能供一个参考。另外桂枝在张仲景的方当中都有去皮。曾经提到过,在张仲景的时代,一直到唐宋包括到了明清的主要的药材桂枝,用的是比较大的桂枝、肉桂树的枝皮,把它剥下来作为桂枝用,这个在古书上说得很清楚,说张仲景用的桂枝是枝上之皮。比较大的枝皮面上就有栓皮,就是比较粗糙的,把它刮掉,并不是把现在的桂枝的树皮剥掉。现在我们有的人就望文生义,就把桂枝外面的树皮去掉了只用里面的木质部分。其实桂枝的药用的价值主要在树皮,里面的木质部分的有效成分的含量非常低。去掉了树皮,光用木质部分,估计与朽木无殊,它的作用很微弱的。所以这个去皮是去的栓皮。因为药材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桂枝不需要再去这种栓皮,因为当年生的嫩枝条上面已经没有栓皮。那么为什么认为是栓皮呢?因为陶弘景就有一个解释,“所谓去皮者乃去皮上虚软甲错之处”,皮上就是皮的表面,虚软甲错就是现在我们指的栓皮。比如说我们看松树、柏树,那面上都有一些很轻的,很空疏很粗糙的,一般的皮类的药材都要把它去掉。如果说张仲景是叫你把这个树皮去掉,那么在张仲景的方中有一个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后面去皮,厚朴后面也要求去皮。厚朴本身是用皮,再把皮又去掉了,用什么?那显然不是把真正的树皮去掉,这就是张仲景的方当中自身就能证明,它不是去树皮。因为厚朴本身就用皮,用皮再去皮那也只能是去栓皮。这是因为以后会涉及到,也有同学问到,所以我就把这一些问题说一下,供大家参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第三味药,紫苏。紫苏相对就要次要一点。紫苏是一个唇形科的草本植物,因为它的叶片上有紫色的,尤其是它的背面,我们这个是它的正面,它的背面紫色很明显。李时珍认为这个苏能够疏畅气机,当然是一家之言,紫是颜色,苏是它的一个作用,当然这个可以帮助记忆。这个药也是一个常用的发散风寒的药,它也有一定的发汗解表的作用,它的功效直接就叫发散风寒了,这个好记。所以它可以用于风寒表证。作为治疗风寒表证的发散风寒的紫苏,它的作用是比较温和的,它的发汗解表或者发散风寒的力量都不强,所以在临床上一般是用于轻证。这个表证,表邪不盛,表证不重的这种情况下,比如有的轻微的感冒了,用紫苏煎一点汤,或者紫苏煎汤了加一点生姜、红糖,民间的一些单方也相当有效。当然这个特征不重要,因为我们学的时候,它作用不强,我们去记它没有多大的价值。紫苏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它主要的特征,就是联系到它后面的功效,因为它兼有行气的作用,行气消胀的作用。如果说外感风寒除了恶寒发热这样一系列的风寒表证的症状以外,还兼有气滞的胸闷或者恶心呕吐,那么紫苏的发散风寒和行气的作用同时发挥。就是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胸脘痞闷或者恶心呕吐,所以今后学方剂学的时候,有一个理气解表的代表方,香苏散或者参苏饮这一类,那么里面都用到了紫苏,它都是因为兼有气滞。这就是把两个功效综合起来,来突出它的个性特征,这一类的感冒在临床上很常见。因为现在的医学在临床上比如说感冒有一种类型把它称为胃肠型的感冒,感冒以后不但有全身的症状,而且同时伴有明显的消化系统的一些症状,比如说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或者食欲不振这样一些症状,紫苏就相当于对一类兼有消化系统症状的胃肠型的感冒,中医把它叫做理气解表。另外紫苏,尽管我们在功效里面没有明确提出来,但是它和它的种子紫苏子一样,紫苏子是在今后的化痰止咳平喘药当中要介绍,它的种子叫做紫苏子。紫苏也和紫苏子一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但是它不如它的种子,作用比较缓和、比较微弱。它也是可以联系起来作为它发散风寒的一个特点,所以外感风寒兼有痰咳痰喘,就是咳喘有痰,一方面用它来发散风寒,解除表证;另一方面用它的祛痰止咳平喘的这个功效来治疗兼有的咳喘痰多。所以刚才讲的参苏饮,这个方主要就是用于风寒咳嗽痰多的一个方,当然还配了另外一些解表药和止咳平喘药。我们知道,具体的方不了解,但是紫苏作为一个发散风寒药,它的基本特征,它比较温和,治疗轻证,这个比较次要。主要的是因为它兼有的两个功效:一个行气,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胸脘满闷这种有消化道症状的比较适合;另外因为它能够化痰止咳平喘,外感风寒常常又有咳喘痰多,这个时候用紫苏也比较合适。因为在解表药当中,同时又能祛痰止咳平喘的药并不多,所以紫苏在这一点也显得很重要。所以遇到了这样的证型,也是常用的一个药。这是紫苏在发散风寒方面它的应用和相应的个性特征。另外它又是一个行气药,行气就是对气滞的一个治疗作用。我们今后要专门学一章行气药,行气药它行气治疗气滞,气滞涉及的脏腑主要就在脾胃和肝。紫苏主要是在中焦,是在脾胃,所以这个中是一个定位,它行气的定位;宽是它的一个效果,气滞可以引起疼痛,可以引起胀满,紫苏它是偏于消除胀满的,而不是偏于止痛的,所以把它叫做行气宽中。主要消除了中焦脘腹的胀满的这样一个药。所以它是这样的一种行气药。所以紫苏它不但可以用于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脘腹满闷、恶心呕吐的;也可以用于单纯的脾胃气滞这样的一个临床常见的证候,用它来行气消胀,这个胸脘满闷。当然它还略有一点止呕的作用。所以脘腹满闷、恶心呕吐,紫苏都能够使用。当然这个脘腹满闷、恶心呕吐是一个症状,能够引起这种症状的原因很多。如果说是属于寒证的,寒邪凝滞,气机凝阻而不畅的,可以配伍温中散寒的药物,今后要学温里药。如果是胃热而引起,它本身是一个温性(的药)但不强,也可以和清胃热的药,比如今后学的枇杷叶或者竹茹、芦根这些既能清胃热,又有止呕的作用;或者有的本身既能清热又能行气的,比如说象川楝子;就是单纯的清热药它也能配伍,治疗胃热引起的气滞或者呕吐。饮食积滞,就配伍消食药,帮助消化。如果说痰气互结,就配伍化痰的药。孕妇如果胃失和降,在妊娠的早期往往形成了恶心呕吐,这种叫妊娠恶阻,紫苏也是能用的。所以它这个行气宽中,它可以用于很多种原因(引起)的脾胃气滞或者兼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在书上,此外,还谈到了紫苏能够对于鱼蟹中毒,可以使用。在过去的中药教材上,在这个功效的后面还有个解鱼蟹毒。我们现在没有保留,什么原因?就是说紫苏对于鱼蟹中毒了以后,究竟它是一种特殊的解毒作用呢?还是因为中毒了以后本身就有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它是来调和中焦、调畅气机,缓解这些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的症状呢?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如果说是前者,它就有特殊的解毒作用,那么它应该说是解鱼蟹毒;如果是后者,那么它是它的行气宽中在鱼蟹中毒当中的一种应用,那么解鱼蟹毒这个功效就不能成立。当然现在真正在临床上鱼蟹中毒可能不是简单吃一点紫苏就行的,可能这个临床价值现在不大了。一般真正临床出现了这个中毒,马上就得医院去综合治疗,采取前面讲过的一些急救处理的方法了,或者洗胃、输液等等。不能单纯的用点紫苏,有时候会贻误病机的。现在要用紫苏这个功效,有些是在烹饪鱼类的时候把它作为一个调味品,加在里面。比如说有的人有的地方吃那个生鱼片,吃海鲜也用点生的紫苏叶。比如说现在日本吃那种日本料理,吃生鱼片的时候往往都有生的紫苏叶,可能与这个也有关,当然也与它的调味,本身芳香有关。所以这个解鱼蟹毒,这个功效我们就没有再保留。后面在此外里面,谈到了鱼蟹中毒的时候,在临床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也是可以采用,这个就供大家参考。紫苏在用法里面就是要注意一点,紫苏的叶一般称为紫苏,或者就叫苏叶或者紫苏叶。另外它的茎就称为苏梗,或者叫紫苏梗。这两者之间有一些区别。发散风寒主要是紫苏叶,紫苏叶既能发散风寒,而且也有比较好的行气宽中的效果,所以两方面它都可以使用。而紫苏梗作用就更加平和,所以它是一个微温的,温性很不明显,它没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所以一般在治疗风寒表证的方当中,基本上不用紫苏梗。它有比较缓和的行气宽中作用,所以往往是用于气滞胸闷,或者孕妇出现了恶心呕吐或者气机不畅,因为它作用非常的温和,比较平和。但是就行气这个功效来说,紫苏叶还是强于紫苏梗的,只是紫苏梗只有行气宽中的功效。特殊的使用注意没有,都是共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就不再介绍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生姜,生姜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调味品当中的。这个生就是新鲜的意思。我们今后在温里药当中还要学干姜,生姜和干姜不仅仅是一个是新鲜的一个是晒干的,它本身还有很多其他的区别,我们讲干姜的时候再讲,在后面来讲。不完全是,生姜晒干了以后不能称为干姜。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里面就说,“荆州有好姜”,就是湖北地区,“蜀中姜也好”,就是四川地区也有很多好的姜,但“俱不能作干姜者”,但这些姜不适合作干姜,但他没讲道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面,生姜、干生姜和干姜,是三味药,这个很有道理。我在讲干姜的时候再来说明这个原因,它不简单是晒干了就是干姜,新鲜的就是生姜。但在这里的生是新鲜的意思。生姜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基本功效发散风寒。它和紫苏一样,发散作用也是比较微弱,一般也是用于轻证。比如说有的淋了雨有一点轻微的外感,吃一点姜汤,也可以和紫苏配伍在一起,这一点和紫苏很相似,但更多的是因为它作用不强。作为其他发散风寒药的一个辅助,所以在很多辛温解表的方当中,最后都有生姜。比如说桂枝汤里面也有生姜,其他很多(方)都有。它作为一个辅助的发散风寒的药物来使用。当然如果说外感风寒又有胃寒呕吐,它也可以调理中焦,它也可以适合于有脾胃症状的这种感冒。但由于生姜在这方面,它个性特征不是很鲜明,它常常不是作为一个解表的主要药来使用,所以它的个性特征我们不强调、不要求。要说有一点,一个就不强,和紫苏一样,作为治疗轻证,或者作为辅助;另外对中焦有表现的这类的风寒感冒,它也有一定的意义。记住了紫苏,生姜不难理解。但原则上生姜是一个比较次要一些的药,很多时候把它作为药引子来对待。因为药店里面没有,患者自己去加,次要的药。我们这里大家就不管它了。第二个功效温中止呕,严格的讲对于生姜,温中和止呕是两种并列的功效。它既能温中,又有止呕的作用,当然通过温中它可以缓解胃寒的呕吐,那么这个又是一个因果关系。但更主要的温中和止呕是一个并列的关系,并列的关系就是两者分别是独立的功效。所以如果作为一个独立的功效,生姜温中就是它能够消除中焦的寒邪,中焦的寒邪就是(在)脾胃,所以它的应用,我们书上是用于胃寒证。但是准确的讲,它应该用于脾胃有寒或者脾胃虚寒的病证。不但是胃,包括了脾。因为它是中焦,用于脾胃寒证或者脾胃虚寒证。脾主运化胃主纳受,脾胃有寒就出现了食欲降低、纳食减少、消化不良,甚至于腹泻便溏,也可以出现恶心呕吐,严重的还可以出现腹痛。因为寒邪凝滞,不通则痛。脘腹冷痛。出现了这样一些脾胃的寒证,都能用,生姜都能用。如果食少的,消化不良的,就可以配伍消食的开胃的,今后要学习消食药;如果是腹泻的,可以配伍除湿止泻的;如果是胃痛的可以配伍温中止痛的,在温里药当中,温里药配伍温中止痛的;如果是胃寒,寒凝气滞的,可以配伍行气消胀的;如果是虚寒证,脾胃的虚寒证,就可以配伍补气药,比如说人参、党参、白术这些就是既补虚又祛寒。所以它应用实际是非常广泛,但实际上它都作为一个比较次要的药物,因为它和以后要学的干姜比,它的温胃作用也是要弱一些。所以寒邪比较重的,就用干姜。另外中焦有寒,既能温中,又能行气的,比如说以后的砂仁、白豆蔻这一类,寒凝气滞的更多的可能就用它,既能温中,又能行气的。如果说既有中焦有寒,又有腹泻的,有很多既能温中又能止泻的药,比如说以后还要学补骨脂这一类都属于这种情况。当然吴茱萸虽然不能直接止泻,但它能够有效的缓解这种腹泻。疼痛,胃寒疼痛,象吴茱萸、高良姜它既能温中又能止痛。所以这个往往生姜都显得比较次要,但它完全可以用,它很广泛,但它往往不作为主药。所以把这呕吐证分开,呕吐可能是胃寒引起的胃气上逆,这样子温中止呕就是一个因果关系。它通过温中散寒,有利于缓解呕吐这种症状。但是对于生姜,它治疗呕吐很广泛,实际上它的止呕是一个独立的功效。中焦有寒引起的它很适合,是最佳适应证,温中和止呕同时发挥治疗效应。如果不是中焦有寒,而是其他原因。生姜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止呕药。古代主要是孙思邈开始就把生姜称为了“止呕的圣药”。就是我们书上应用二的第四行“呕家圣药”,治疗呕吐的患者一般都能用。胃寒能用,胃热同样能用,配伍清胃热的药。就象刚才讲紫苏谈到的,什么竹茹、芦根这样的一些药配伍以后能够治胃热;胃虚的配伍补脾胃的;妊娠呕吐也可以适当用。现在有的人乘车坐船,晕车晕船认为生姜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所以它这个主治的范围是非常广的。止呕是一个单独的功效,是生姜比较特殊比较重要的。另外就是温肺止咳,相当于它的第四个功效了。肺寒咳嗽,不管是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或者是里寒证,寒邪犯肺,生姜都可以使用。但是实际上也是作为辅助药物,所以在这方面它都没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所以对于生姜,大家实际上记住了功效这十二个字,应该说在应用方面没有很特殊的内容了。除了在止呕方面,它应用比较广,包括热证都可以用以外,其他都是一般的常识性的。所以看来生姜60页这么一大页,实际上属于我们真正要掌握的内容可能不到20个字。在前面的内容当中,因为发散风寒的药,辛温解表归肺经,它温中是脾胃,所以归经这些都是迎刃而解的问题。在用法当中,主要就是谈了一个生姜汁,就是生姜压榨了以后取它的汁液可以急救昏厥。这(要)适当的注意,当然也可以用来止呕,止呕如果把它煨了以后的煨生姜或者叫煨姜,那么它温中止呕的效果认为也会好一些。另外它的使用注意也是常规的,也是共性的,没有特殊记的必要,不记也能够把它说出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它是温热的药,热证不宜使用。当然它也是发散风寒,你加上汗多不能使用,伤津液的不能用,书上没有的,写出来完全是正确的。这是关于生姜的情况。另外在参考资料里面,还谈到了生姜皮,就是生姜表面的根茎外面的表皮。那个表皮就作为一个利水消肿的专药。但是传统认为它药性不但不偏温,还偏于寒凉,这个一直就(是)这样定的。是不是真正很寒凉,有没有用它来清热?但是我们保持前人的。大家知道这个是个附药,在参考资料里面不要求。所以以后在一些方剂当中,利水退肿的比如说五皮散里面就有生姜皮,它没有发汗解表,也没有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这个功效,就是一个利尿消肿的作用,很简单。这个作为一个常识性的了解。这节课就介绍这样一些内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十一讲 发散风寒药: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介绍香薷。香薷和生姜一样,也是作为熟悉的药,相对于前面三味掌握的药就要次要一点。香薷和紫苏一样,也是来源于唇形科的一种小的草本植物石香薷的,以它的全草来作为药物使用。过去本草文献里面使用的香薷,正品是海州香薷,后来经过全国的实地的去调查,实际上全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普遍使用的都是石香薷,所以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就把石香薷作为香薷的正品,我们教材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就把它的入药的品种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和以前的中药书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植物来源不一样了,这个加一点说明。但是石香薷很早以前就也作为香薷的一个品种,香薷有很多品种,唇形科的(石香薷)是其中之一,现在以它用得最多。我们在后面的参考资料里面有一个简单地说明,自己可以看一下,参考资料的第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香薷它的功效是三个方面,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也就是解表、化湿、利尿三个方面的功效。香薷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它作用还是比较强,有的书上也是把它叫做发汗解表,就是服用了以后,常常有比较明显的发汗效果,经常把它作为一个发汗解表药来使用。在风寒表证当中,应该是也有比较明显的疗效,它可以和其他的发散风寒的药广泛的配伍在一起应用。但是这个药就是它的气味比较浓烈,尤其是作为解表药,在煎煮时间不长的时候,气味非常浓烈,有的人对它这个气味不能适应,反而会引起一些胃脘的不适的症状,比如说恶心的症状。所以普通的风寒感冒,香薷是一个有效的药,而且是有相当肯定的疗效,但是实际当中应用并不广泛,没有前面的药那么广泛,就是它的气味有的人不容易接受,有那么一点关系。在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是把它的第二个功效结合起来,化湿和中,就是对于湿阻中焦的一种治疗作用。湿阻中焦,我们在《中医诊断学》里面对它的基本症状已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我们今后专门有一章化湿药,那个时候我们再来复习,再来回忆,再详细地介绍化湿这种功效,我们这里初步了解化湿和中就是对湿阻中焦的一种治疗功效。在夏天人们常常喜欢乘凉,尤其是在古代,炎热的暑热天气,室内又没有空调,一般都喜欢在野外,比如说有的就在野外露宿,很容易在暑热的天感受风寒,很容易出现有风寒外感,加上暑热天,本身自然界的湿气偏重,再加上暑天人们又喜欢生冷,这个时候又容易造成湿阻中焦,在这个季节就外有风寒、内有湿浊中阻的情况同时发生,这个就(是)一般说的暑湿证,阴暑证。对于这样一个暑湿证,或者阴暑证,香薷能够外散风寒,内化暑湿,或者内化湿浊,湿邪又叫做浊邪,内化湿浊,它能够表里同治,其实也是一个有明显胃肠反应的一种特殊感冒,这个是香薷最佳的主治证,就是外有风寒、内有湿浊这个时候(使用)。在暑天这个药就用的非常多,李时珍就是说“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他的意思不是说香薷的发汗作用象麻黄的一样峻猛,不是这个意思,是说它用的最多的季节,冬天外感风寒表实证最多、最常见,麻黄相对的用的最普遍,到了暑天,外有风寒、内有水湿的患者,经常出现这种阴暑证,香薷相对用得多。意思就是说,香薷在暑天应用比较广泛,好象冬天用麻黄比较广泛一样,有一定的季节适用性,应该这样来理解李时珍的这句话,这是它的最大的特征。因为香薷主要就用于这样一个特殊的证候,它在暑天,有的书上就把香薷认为有解暑的功效。这个不准确,因为有解暑这个记载,有的人夏天不问寒热,因为暑证本身是热证,香薷是不适合的,而且暑邪容易伤阴,都不适合用香薷,有的人一谈到暑证就用香薷,李时珍就批评这种人,认为是暑天必用之药,无异于痴(人)前说梦,好象是打糊乱说,是没有正确地掌握香薷的个性特征,所以香薷最大的个性特征就是把两个功效结合起来。它的一个特殊的适应证,就是外有风寒、内有湿浊中阻,或者就叫暑湿证,或者阴暑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至于香薷的第二(个)功效,化湿和中,单独也很少使用。因为化湿和中效果很好的药很多,尤其是和它很类似的,比如说象藿香,它的化湿和中的效果优于香薷,应用更普遍,在这方面香薷就没有什么优势,单纯的湿阻中阻,香薷可以用,但实际上也是用的不多,也就是说对于香薷,第一个功效和第二个功效分开使用的时候,是少数的,不广泛,把两个功效结合起来,就成了它的一大优势,就是它成为一个显著的特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香薷的第三个功效,利水消肿,和麻黄的第三个功效一样,它也是用于水肿,但和麻黄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相似之处,香薷也可以用于风水证,香薷治疗风水证的机理和麻黄也是一样的,它可以通过发散表邪来解除风水的表证,也有利于发汗,通过肌表,通过通调水道,使水肿可以由汗经过肌肤来排泄一部分,也可以使尿量增加,由膀胱来排出一部分,所以它是一个综合的治疗效应,对于风水证,这一点和麻黄相似,而且可以配伍在一起使用。不同的是麻黄本身的利尿作用不明显、不强,除了风水以外的水肿,麻黄基本上不用;香薷利尿作用比麻黄明显,就说除了风水以外的其他水肿也可以使用,象我们有的书上谈到的香薷配伍白术,那种薷术丸,就是普通的水肿,甚至是脾虚的水肿,用白术来补气健脾,脾虚水湿泛滥它也能用,就说它在治疗水肿方面,它范围比麻黄要广一些,这个大家也作个常识性的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香薷这个药,在用法当中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说根据前人的经验,香薷如果是用它的第一个功效,发散风寒一般用量小一点,煎煮的时间短一点,因为量大了,气味更加浓烈,或者作用也是比较强。煎煮的时间为什么短一点呢?就是可能是为了保持它的有效成分,它作为一个解表药,不宜久煎。但是作为利水退肿,一般就相反,用量要大一点,煎煮的时间要长一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用法要求?现在总体来讲还不清楚,但是估计可能与这种原因有关,就是说它发散风寒和利水消肿的有效成分是不同的类型,解表主要可能是用的芳香性的挥发性成分,所以它不能久煎,这一类的成分很容易溶出,用小的一点量它就能够达到治疗外感的目的,而利水消肿的成分可能是溶出比较缓慢,它不需要芳香性的挥发部分,尤其是普通的没有表证的不是风水的水肿,久煎以后,能够利尿的成分才能溶出,而且可能要量比较大,才能够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这是一种分析、一种推测,当然最后能不能找到相关的物质基础和它的那个药效学的基础,这个是《中药化学》或者《中药药理学》的一个研究任务。历代有这样的经验,在临床上可以供使用香薷的时候参考。就是作为解表药用的时候,量小一点,煎煮的时间短一点;作为利尿的时候,量大一点,煎的时间长一点,而且一般还要晾凉了以后服,因为热的时候气味更加浓烈,更容易造成恶心呕吐。这是关于香薷,就作这样的一些简单的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荆芥。荆芥是一个掌握药,比较重要的一个药,也是唇形科的,但是植株比较高大,可以长到一公尺多高,也是很芳香的。紫苏、香薷、荆芥它们都是同科的,唇形科的植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荆芥第一个功效把它叫作祛风解表。为什么把它叫做祛风解表呢?我们昨天这里讲概述的时候,凡是温性不强,微温的,意味着它对寒邪的治疗效果不强,它不能很好的针对寒邪,它主要在于针对风邪,所以首先强调祛风,不强调它散寒,所以这一类的药物称为祛风解表,一般都是温性不明显的,称为祛风解表。当然你在初学的时候,你一下记不清楚,你知道荆芥是发散风寒药,你把荆芥的功效写成发散风寒了,根据我们目前的分类,根据教科书的这种提法,应该是有道理的,也不应该认为是错误,也是为了便于记忆。荆芥作为发散风寒的药,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这一类药当中,它的温性是最不明显的、最温和的一个药。由于它的药性方面的特征,就决定了它在外感表证当中的应用,所以应用当中就笼统地说它用于外感表证,就没有说风寒表证,回避了风寒二字,这个是行文的时候是经过了推敲的,经过了思考的。因为荆芥在临床上不管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同样的广泛使用,甚至于温病初起在卫分阶段,荆芥也非常常用。它对于外感表证不分寒热,可以说同等的普遍使用,笼统说它用于外感表证,就是这个道理,这是荆芥最主要的特征。比如说风热感冒,今后要学银翘散里面有荆芥,风寒感冒荆防败毒散,败毒散这一类,(它)都是很重要的药物,不管风热、风寒都很常用,都很重要。这是我们根据我们教科书,荆芥的第一个功效,为什么叫祛风解表?以及它的应用为什么是笼统的提外感表证?它的个性特征就是风寒、风热都广泛应用,就作这样的一些掌握。其实荆芥的药性是不是真正的温性?还值得进一步地考虑,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过去我们解表药就是寒热两分,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在寒热两分的情况下对于解表药,不是寒就是温,二者必居其一。由于《神农本草经》对荆芥就定了一个微温的药性,因为《神农本草经》是经典,所以一直相沿使用,没有人去改动它,就是我们伟大的本草学家李时珍在他编《本草纲目》的时候,大家有兴趣的时候可以去翻阅《本草纲目》,对荆芥的功效总结了十二个字,“疏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就根据这十二个字,就是同学们现在的这一点中医药的常识,都应该知道它的药性该怎么样?应该是偏寒凉的。“疏风热”,我们后面来讲“清头目、利咽喉”都与风热有关,治疗的是热证;“消疮肿”,疮肿更是热毒证了,按照李时珍的经验,他全是治疗的热证,治疗热证的相对来说,就应该偏于寒凉,它就应该是个疏散风热的药。曾经在三版教材当中,把荆芥曾经写在了辛凉解表,当时有很多学校的老师提出了批评,依据就是《神农本草经》自古以来就是温性的,你们怎么这种乱改,所以后来因为是全国统编教材,大家尽量地不要发生认识上的分歧,就把它又改回到了辛温解表,也就是微温。如果说我们在讲药性的时候,我们注意平性,高度的重视平性,严格地讲荆芥应该是个辛平解表,药性是平和的。既然它是平和的,放在了第一节也比较勉强,放在第二节也比较勉强,它没有三分,所以现在还是维持原状,所以我们教科书上还是认为它是个微温。其实我们后面要讲的薄荷,《新修本草》也是认为它是微温的,但是后来到了金元时期就把它改成了凉性,但是荆芥就改不了,薄荷它不是经典(药),《新修本草》收载的,好象后人写的东西就可以任意改动,经典的就不能够轻易地去改动,当然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但是我们在这里,至于微温,或者平性,微寒,实际上无关紧要,关键在于我们把握它应用。这是对荆芥的药性作这么一个简单地说明。它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它的温性是最不明显的一味药。如果考试,以下药当中药性最为平和的是,就包括我们前面这些药里面选,只能选荆芥,就是考的这个知识点。作为荆芥来说就是一定要注意,就是我们书上在61页的最后一行谈的就是最为平和的一个解表药了。至于它的应用在表证方面,我们书上谈的比较清楚。另外,“清头目、利咽喉”,都是由于风热引起的,或者风邪。风性轻扬,最容易上扰清窍,风邪上扰就会引起头晕、头痛,或者目赤肿痛,或者目痒流泪,这样的一些症状,能够缓解这些症状的,就叫做“清头目”,严格地讲,它应是疏风热、清头目,它和疏风热应该联系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功效。因为头不清爽,眼目出现了这些红肿,或者发痒流泪的症状,它的病因在风热,当然起码与风有关,所以它应该是疏风热,或者“祛风,清头目,利咽喉”,祛风可以贯穿为它的这几个功效的总的一个基本作用。“清头目”就是治疗风邪所致的头晕、头痛、目赤多泪,所以在治疗眼科的一些方当中,在治疗头风痛的,或者一般风热头晕的,就没有感冒,荆芥使用也非常普遍,可以应用。另外,“利咽喉”,也是因为风热郁闭,咽喉为肺胃的门户,风热内犯,郁积在咽喉部,出现了咽喉痒痛,甚至于红肿,就称为咽喉不利,咽喉痒痛,或者红肿,荆芥它可以清热利咽,我们今后在发散风热药当中或者清热药当中,有很多这一类的药,比如说牛蒡子、蝉脱、菊花、桑叶等等,都可以和荆芥在一起,治疗风热引起的咽喉疾病。另外,风邪郁闭在肌表,就出现皮肤瘙痒,瘙痒性的皮肤病,现在很多过敏性的皮肤病,比如中医的瘾疹这一类,荆芥既可以内服,也可以煎汤外洗,或者外搽,都有一定的祛风止痒的作用,所以它的“清头目、利咽喉、止痒”都应该和祛风联系在一起。这一章的药,称为祛风药比称为解表药好,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些功效它是祛风可以达到很多的效果,它不仅仅是治疗表证,表证只是祛风的应用之一,当然是很重的一个应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其实我们前面学的很多药,比如说紫苏、麻黄、桂枝能不能祛风止痒呢?也是能够的,只不过是前人不常用,其实麻黄作用还很强,我们完全可以用。如果说在考试当中,象麻黄这些(药)你也写了祛风止痒,不应该算错误,书上没有的东西,不一定就没有,实际当中是存在的。</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一个,透疹。透疹主要指的是透发麻疹,麻疹是儿科的一个重证,很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古代的中医儿科学把它称为儿科的四大重证、四大险证之一的,一般在半岁以后,过去在流行的时候,都会容易感染,麻疹中医认为是内蕴热毒,外感天行,本身是体内有这种蕴藏了热毒,再感受了麻疹的邪毒而出现的。一开始就是发热、咳嗽、眼泪汪汪,好象风热感冒一样的,然后三四天以后,面颊部就出现一些红色的疹点,然后由面颊部到前胸、后背,然后到四肢,全身都有这种红色的疹点,而且密布全身,比较均匀,颜色比较红活,这样子就称为顺证,预后都比较好;反之,麻疹的疹点如果很少,稀稀的,不多,或者颜色紫黑,或者有的时候全身有了很快的就收没了,都是麻疹不透,都是热毒内盛比较重,这个时候都是逆证,预后都不好,中医的理论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透疹,让疹点尽量地透发,现代研究透疹药促进现疹点的透发,麻疹的病毒主要就集中在外周循环,可以减少对内脏的损伤,其实是很有科学性的。在中医治疗麻疹的早期,都要用一些清热透疹的药。荆芥也是比较常用的一个透疹的药,主要指的是透发麻疹,麻疹初起,疹点不畅,这个时候使用。因为现在有了麻疹疫苗,都能够对麻疹产生免疫,麻疹疫苗过去认为可以终身(免疫),现在看至少十多年吧!绝大多数不会感染,所以麻疹在临床上,在儿科当中已经比较少见,但还是时有发生,所以相对的透疹在当代的中医临床当中和古代相比,它的临床价值明显地降低了,但是荆芥的透疹作用,除了用于麻疹初起,其他的出疹性疾病,比如说一般的风疹,或者其他的皮肤瘙痒,这些有疹点的它都可以使用,当然它包括了一个祛风止痒在里面。对于荆芥的透疹,它主要是(透)麻疹,现在麻疹用得不多了,但其他出疹性疾病它照样可以使用。前面我们讲的这些荆芥的功效就是生荆芥,直接把荆芥割下来以后,把它切一段一段的晒干,直接入药,不加炮制,就有前面的这些功效,它功效比较多,大家可能难记一点。最后荆芥把它炒炭,就成了一个止血药。在过去的教材里面,就在这些功效后面就加一个止血,没有谈炒炭两个字,这个很多同学就容易忽略,其实荆芥炭和生荆芥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药材,所以把它这个药材突出出来有必要,炒炭以后也就是荆芥炭,这个时候的荆芥炭,它就是一个收敛性的止血药,这个时候药味就是一个苦涩味了。苦,炒焦了本身有一点苦味;收涩药,它(有)涩味。药性应该是平性了,真正是平性了。它的归经主要就在肝了,肝藏血,出血证是肝不藏血,就与肺没有关系,所以它可以用于多种出血证,当然配伍其他的相应的止血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荆芥功效比较多,但是它相对应的主治并不难,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它的微温和风寒风热都同样的使用,包括温病初起都能用,这个是最主要的一个特征,一定要把它记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另外要补充一点,就是药材,比如说我们这个图上专门把这个花穗,它是个穗状花,这个穗状花专门收集起来就叫荆芥穗,或者叫芥穗。它的祛风发散的作用比全荆芥更强一些,所以有的医生专门喜欢用它的花穗,就叫芥穗,我们也是在参考资料的第三讲了。另外,荆芥在古代本草,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它不叫荆芥,它叫假苏,真假的假,紫苏的苏,如果我们查古代的本草一直到《本草纲目》,它的正名都是假苏,这个是作为一个常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另外,荆芥在有的书上,提到它消疮肿,刚才李时珍就写了它能消疮肿。我们现在有的书上排列在这些功效以外,我们没有要。为什么能消疮肿呢?现在很多人的解释就是根据经典的一句话,“汗之则疮已”,就因为用一点解表的药,发一下汗,热毒疮痈就会缓解,从这样来解释。但是在古代文献当中,认为荆芥是能够通利血脉的,其实与它这个通利血脉有一定的关系,本身疮痈肿痛就是“营血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本身有瘀血阻滞,可能它畅妄血液循环,可能这样解释比发汗(恰当),如果说“汗之则疮已”,麻黄发汗作用最强,那可能用于疮痈就用得最多,而且效果应该更好。为什么不用麻黄只用荆芥呢?或者只用荆芥以及其他的少数几味药呢?应该说与它的通利血脉这个作用更直接一些,由于这个在学术观点上有一些争议,所以我们书上对于它消除疮肿这一点,我们就没有专门的强调,但是荆芥对于一些疮痈肿痛可以使用,我们把它放在此外里面再,放在此外,此外也是仅供参考的,原则上也不考核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介绍防风。防风也是一个常用的祛风解表的药,它能够治疗多种与风邪有关的病证,这个名称就是根据功效而来的,它能够防止风邪,能够治疗很多与风邪有关的疾病。防风它是一种伞形科的草本植物,用的是根,药材比较好的主要产在东北地区,所以有的时候又叫关防风,山海关以外的,北防风、关防风。防风也是一个微温的药,温性不强,所以也回避了它的散寒,把它称为祛风解表。防风称为发散风寒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也容易记忆,这都是允许的,它也是可以用于风寒表证,这是它的共性。在共性当中防风有什么个性呢?治疗表证的个性它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也是由它的微温所决定的,前人有的说它“药性微温”,有的说它“甘缓不峻”,它因为有一定的甘味,说“甘缓不峻”,没有麻黄这些药那么峻烈,它在治疗风寒表证为主的同时,有时候也可以少量的用于风热表证,但是这一点和荆芥有本质的区别,荆芥是对于风热风寒可以完全不分,同样广泛使用;防风它的本质是一个发散风寒的药,是以治疗风寒表证为主的,是辛温的,只是说它温性不是很强,虽然能够用于风热表证,但相当次要,不是它的应用的主要方面,有主次之分,防风作为一个发散风寒药的一个特征,微温,风热也可以使用,这个用语和荆芥完全不同。第二个个性特征,就是与它的止痛联系起来,它是有明显止痛作用的解表药,风寒表证由于寒性收引,寒主痛,风寒表证一般的头身疼痛都比较明显,虽然一般的发散风寒的药,发散风寒以后,有利于头身疼痛的缓解,但毕竟那些药没有直接地止痛作用,止痛效果不够理想,达不到临床的要求。防风除了发散风寒以外,有直接的止痛作用,这个止痛作用是直接的,它不是因为发散了风寒而间接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它风寒以外的一些疼痛证,防风还可以用,它是兼有止痛作用的解表药。对于风寒表证头身疼痛比较明显的,它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和另外的一些兼有止痛的它又没有优势,都很一般。防风的这两个特征一般,适当的知道就行了,这个是在解表方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个功效,我们书上叫做祛风湿,在很多书上叫做祛风胜湿,或者胜湿和止痛联系起来叫做胜湿止痛,胜利的胜,认为它是一个胜湿的药。这两种表述方法互有利弊,都可以。首先,胜湿就说战胜了湿邪,(这是)从字面上来讲,实际上这个源于中医药学当中的取类比象,来源于生活当中的一个自然现象,前人在生活当中见到了这么一个客观事实,有风的地方那个湿的东西有水分的东西比没有风的地方要干得快。比如说我们房间是流通的,有风,房间地板上的一些湿的,有水湿就容易干;如果房间是密闭的,不通风,里面的水湿就不容易干。前人没有什么蒸发这样的一些术语来表述,就叫做风能胜湿,好象是风把湿气带走了,这是一个自然现象,风能胜湿。把这个现象运用到《中药学》当中,凡是中药能够祛风的药,它又有除湿的作用,这种药的除湿的作用,一般习惯上就把它叫做胜湿,来源于风能胜湿的意思。为什么那些书上又不说祛风胜湿呢?因为在第一个功效里面已经有祛风了,再加上一个祛风就显得文字重复了,所以就胜湿止痛,把这两个功效联系在一起。这样子的表述给同学们学习的时候就带来了一个困难,又要去背胜湿,对胜湿又要理解,学习的负担就要重一些。但是这样子表述的优点,就是胜湿实际上它除了祛风湿以外,其他的因为湿浊内盛引起的病证它还可以用,它也有一点治疗作用。比如说防风它治疗脾虚湿浊内盛的那种泄泻,比如说古方象李东垣特别喜欢用升阳除湿汤,利用防风来祛风这种升发之性,升发脾胃的清气,利用它的胜湿作用来减轻脾胃的湿浊,所以在一些升阳止泻的方当中用防风来升阳止泻,但防风不是止泻药,它是通过它的祛风胜湿,它在这方面就是它的含义比较广。但是防风它的胜湿主要是表现在祛风湿方面,祛风湿是它胜湿的最基本的功效,这样子如果写成祛风湿,就突出了重点,和后面的祛风湿药便于对比,这样子同学们学习起来记忆要方便一些、要好理解一些,所以说互有利弊。在现行的《中药学》里边,防风有把它写成祛风湿的,有写胜湿止痛的,取舍自便,同学们觉得胜湿止痛有好处,愿意那样记你就那样记,如果觉得祛风湿也可以,你就这样子记,祛风湿的应用主要就是风湿痹证。今后我们学的祛风湿药当中,几乎很多方都能够见到防风,是祛风湿药当中非常常用的,它不但能够祛除风湿,还对风湿痹证有止痛的效果。不管风湿痹证发生在全身的哪一个部位?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另外,防风止痉。止痉实际上就是息风止痉,就是对肢体的抽搐和肌肉的痉挛的一种治疗作用,息风止痉的重点实际上是在制止肢体的抽搐,肢体的抽搐、肌肉的痉挛主要就是肝风内动。肝风内动可以有很多原因引起,其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热盛生风。防风本身是一个温性的药,对于热证一般不宜使用,加上它的止痉的作用比较微弱,所以习惯上避免使用息风止痉,把息风两个字,实际上止痉本身就是平息内风,不管回避不回避,它包含了息风的意思在里面,有时就是回避,一般热证不宜使用,但是有的书上还加上祛风止痉,实际上应该理成它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临床上的见到了肢体痉挛抽搐的,既有外风又有内风的就是破伤风,它又适合于用偏温的药物。破伤风是先有伤口,中医就认为风毒经伤口进入人体,引发了肝风内动,是一个外风引发的内风。从现代的医学来说,就是破伤风杆菌从伤口侵犯了人体,最后而引起的一个很严重的一个疾病。新生儿由于接生而引起的,现在叫新生儿破伤风,中医学里面比如说它一般得一个礼拜左右,有的叫七日风,七风这一类的,它也是属于破伤风之类的,只不过发生于婴儿当中。防风一般在中药的复方当中,其他的肝风内动没有用,主要是用到破伤风这种情况。其实破伤风本身是很严重,一旦发生了很难治的,所以靠防风这样的药是不是能够完全解决问题?实际上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可能是有一定的效果。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有一点效果,不好听的话,“死马当成活马医”,也是能够允许的。但是在今天的医疗条件下,这样子要求就太低了,首先有伤口马上就去注射破伤风疫苗,不允许出现,最好是不要出现(发病),所以现在在临床上这样的功效基本上,它的适用价值并不大了,但是我们作为保留它的这个功效的完整,也有这个(功效),我们这样子也是说明一下。防风为什么有一个甘味呢?甘能缓,止痉就是肝风处于一个挛急状态,有甘能缓急的意思,当然这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把它纳入五味的理论,甘能缓急,实际上防风本身就有那么一点甘味,因为前人很强调它甘缓不峻,所以在历来的中药里面,都把甘味保留下来,现在我们把它和止痉联系在一起,这样子有利于帮助大家记忆。</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关于防风,防风在用法和使用注意上都没有特殊性,没有特殊性。虽然它甘缓不峻,仍然是偏于温燥的,前面那些药的使用注意同样适合于防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羌活。羌活也是一个伞形科的植物,和防风同一科,也是用它的根,入药的部位是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羌活是一个祛风和散寒作用都很强的药,我们这里强调它散寒,叫做散寒解表。实际上准确来说,也是发散风寒。羌活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应用非常广泛、非常重要。在早期的本草学里面,没有把羌活视为一种解表的药,从唐宋以后,发现了羌活有很好的发散风寒,是一个很好的解表药以后,一年四季的外感风寒,很多医家都喜欢以羌活作为治疗风寒感冒的重要的药物,正如清代的《本草逢原》所讲的,就把羌活称为“却乱反正之主帅,非时感冒之仙药”,非常的非,时间的时,也就说一年四季什么时候的这种感冒,它都有很好的效果。在过去把麻黄认为是治疗风寒感冒很重要的药,自从羌活开始使用,真正麻黄用于感冒的情况远远不如羌活,尤其是风寒感冒,所以《本草逢原》张志聪(应为张路玉)先生的这句话我认为非常精辟,“非时感冒之仙药,却乱反正之主帅”,也就是祛除外邪,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药,就是当代的医家,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它发散风寒的作用强,而且兼有很好的止痛作用,风寒感冒疼痛又很明显,所以它的疗效很好。而且我们前面介绍的麻黄,又有不良反应。比如说引起失眠,老年人可能高血压患者,有时候不能乱用。羌活没有这些不良反应,它又不象桂枝那样子容易动血,而疗效又比其他的好。在当代的临床当中,还有一个倾向性,还有一个新动向,就是有些表证非常重的风热感冒(普通的风热感冒,表证很重),临床的医生在辛凉解表药就是发散风热药和清热药当中加少量的羌活,临床效果特别好。比如说现在的羌蒲蓝薄汤,羌活和蒲公英、板蓝根、薄荷,薄荷我们后面要讲的,发散风热的药,还有的配牛蒡子,等等,都有;另外配清热药当中的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等等。这样子在大量的发散风热和清热药当中加一点辛温的,发散风寒的羌活,这个是一个很好的经验。这个是在当代临床实践当中的发展,其实古代就有了九味羌活汤,里面加黄芩,当然其实它是兼顾里热,其实你多加一点黄芩,或者把清热药加多一点,那同样也可以成为一个辛凉解表的药(方),所以这种处方的方式由来已久,只是现在更加显现出来,这个是羌活在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它的重要性,我们高度地强调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另外,第二个功效和防风一样,也是胜湿止痛,我们也是把它称为祛风湿止痛,道理和防风一样。至于羌活的祛风湿,它相对于我们后面要学的独活而言,在祛风湿药当中,我们第一味药就讲独活,古代是不分的,现在分为两味药。相对而言,羌活它治疗风湿痹证,它主要偏于上半身,就是上肢肩背的风湿痹证,相对来说用羌活用得多,下肢腰膝部分的用独活用得多,它祛风湿的部位偏于上,以后我们学独活的时候再来对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它作为一个止痛药,前人主要就认为它对于项背的或肩背的疼痛,在很多部位当中它最明显,不能理解成它只能作用于项背,或者肩背,它也是全身性的,但是在这个部位前人认为它效果最好,所以归经归膀胱经,过去的书上没有肺经,其实应该说是最后处理的时候很棘手的一个问题,最早在教科书先是写肺经,后打了一括符膀胱经,后来又写膀胱经,后面又打一个括符肺经,表示羌活在归经按脏腑主要在肺,按经络它主要在膀胱。因为在过去同学们老是要问,羌活归膀胱经是什么意思?它又不利尿。因为它不是指的脏腑,是指的经络,所以现在就把脏腑和经络都并列在这里,恰不恰当,也是一个试探性的,在我们教科书上羌活就多了一个肺经,就是这样来的。把脏腑辨证的定位和经络辨证的定位,把它同时保留在这个地方,由你去取舍,也是一种初次的尝试吧!不对,以后再改过来就是了,它止痛的部位主要是在项背这样的地方。羌活它的温性(温燥的性质)也比较强,当然比防风强,所以它在使用注意当中,比防风更强调那些阴虚的、营血耗伤的,或者热证不要用,其实这个也是属于共性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再介绍一味药,白芷。白芷也是伞形科的,和防风、羌活一样,也是用的它的根,因为颜色,根是白的,就象葫萝卜一样,那样粗细,但是形状象,但它是白的,芷就是芳香的意思,就它的根颜色很白、气味很芳香的这种伞形科植物的根,拿来作为中药使用,它的命名就是这样来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白芷它的温性也是不是很强,当然比防风可能要强一点,习惯上也把它叫做祛风解表,实际上也能够写发散风寒,它也用于普通的风寒感冒。由于白芷发散风寒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与羌活、防风类似的药相比较,它的力量不强,所以它不那么重要,有时候常常不用白芷。但是在有的情况下,又加入白芷,那就是考虑到它的兼有功效,白芷兼有止痛作用,止痛的部位我们后面要讲,主要是在阳明经的,比如说眉棱骨、前额这些疼痛,白芷有比较好的止痛(作用)。所以外感风寒如果兼有阳明的头痛,可以在发散风寒的方当中同时使用白芷。第二,它能够通鼻窍。外感风寒常常鼻窍不通,出现了鼻塞流涕,这个时候加上一点白芷,在发散风寒方面它有一个协同作用,它可以弥补象羌活这些药不能宣通鼻窍这样一个不足的地方,它更能够对症。白芷一般在风寒感冒当中有阳明头痛,或者有鼻塞不通的时候,和其他象羌活这一类的发散风寒药(同)用的时候比较多一些,单纯的这种风寒感冒,如果没有那样一些症状,白芷并不常用。因为它发散风寒的作用相对比较温和、比较微弱,这是在解表方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止痛我们刚刚才说了,它主要是用于阳明经的。阳明经,大家学经络,它主要是起于鼻的两旁,就是沿鼻的两旁上行,一些鼻科病证的引起的前额、眉棱骨,另外它也要络属牙龈,牙龈肿痛这样的一些疼痛,其实它都可以(用)。止痛不仅仅是风寒表证的,它包括了一般的头风痛,尤其是前额,牙龈肿痛,包括一些鼻科病,比如说鼻渊这一类的有明显疼痛的,它都能够用。甚至于疮痈肿痛,白芷也是可以用它来止痛的。所以它止痛范围非常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通鼻窍,就是对鼻塞流涕的一种治疗作用,它主要是用于鼻渊为主的。这鼻渊就现代医学当中的鼻窦炎,经常的流浊涕,比较臭,有时候还很难闻到食物的气味,不闻香臭,经常头晕头痛。其实对于其他的鼻科疾病,比如说急性鼻炎、慢性的鼻炎,就是以后五官科里面要学的鼻窒,或者伤风鼻塞,或者鼻鼽,这些其他的慢性鼻炎、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如果有这类鼻塞不通的、流涕的,其实它都是可以用,和后面的辛夷、苍耳子这一类鼻科比较常用的药配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另外,燥湿。白芷的燥湿,比如说用于白带,就用于燥湿止带。白带是妇女的一个生理现象,当白带过多了的时候,就称为白带过多,或者带下证。一般是湿浊下注,有寒证、热证,它都与湿浊内盛、湿浊下注有关。白芷的基本作用就是燥湿止带,它是辛温的,对于寒湿证最为适合。如果是湿热证引起的白带过多,临床也是比较常见,这个时候就要配伍一些清热祛湿的药,共同使整个方剂都成为清热祛湿的方剂,它燥湿的功效,它主要是用于妇女的带下证,或者白带过多。白芷的燥湿,其实它没有苦味,实际上白芷前人认为它是一个香燥的药,它能够消除湿邪、湿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我们教科书上关于白芷的功效和主治。有一个问题,大量的中药书在这样的一些功效的后面,白芷加了一个消肿排脓。我们这个书没有保留这个功效,就是说白芷对于疮痈肿痛的早期,它和一些清热解毒药用,它可以增强清热解毒药对疮痈肿痛的治疗作用,但是单纯的白芷,因为疮痈是热毒证,它并不适合,应该说它是和清热解毒药一起对早期的疮痈,它促进红肿热痛的消散,所以称为它消肿。这个消肿不是水肿,是疮痈肿痛。排脓是疮痈的后期,脓液已经生成了,它和一些扶正的药一起,这个时候它又可以增强疗效。实际上白芷用于疮痈的早期,它也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实际上它是和清热解毒消痈的药,用活血化瘀药的道理一样,白芷应该有一定的活血止痛作用,在古代文献上记载很多,我们就不讲了,因为我们现在不要求。排脓,实际上与它的燥湿有关。脓也是一种湿浊,我们教科书上就作为参考,就比较次要。对于白芷就讲这么多内容,在使用注意、用法里面也是没有特殊的地方。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张廷模:中药学 第二十二讲 发散风寒药: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发散风热药概述: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继续介绍发散风寒药,65页的细辛。细辛也是一个要求熟悉的药,也是比较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一个药。细辛,它是来源于马兜铃科的三种不同的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和华细辛。北细辛和汉城细辛主要产在东北地区,所以在商品药材里面,统称叫作北细辛。那么华细辛是产在以陕西为中心的,西北、华北、西南很多地方都产,质量比北细辛要次一点,所以最好的药材是北细辛,也可以是东北的一个道地药材。那么(该)药为什么叫细辛,就是药物它用的是它的根,这种草本植物的根是丛生的,就象我们调味品当中的葱,下面有很多须根,那种须根非常细,而且很辛辣,用口尝的时候辛辣味很明显,比胡椒还厉害,所以它根细而辛辣,这是指的它的入药部位的一些性状特征,所以它的药名是从味的角度来命名,称为细辛。那么细辛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它有发散风寒的功效,但是它发汗,发散风寒的作用,和前面的白芷差不多,也就是说它解表的作用不是很强,所以一般的风寒表证,可以不用,但是在以下四种情况,常常使用细辛,在发散风寒的方当中,有三种情况就是结合它后面兼有三种功效,和白芷一样它能够通鼻窍,外感风寒常常有鼻塞不通或者流清鼻涕,那么利用它的温通鼻窍的作用,它可以改善这样一些症状,所以外感风寒,兼有鼻塞不通或者清涕不止,它兼有通鼻窍的作用。另外它有很强的止痛作用,外感风寒,头身疼痛,比较重的,也常常可以配伍细辛,所以这两个方面和白芷应该说都是相似的。那么第三,细辛兼有温肺止咳的作用,那么外感风寒本身就有肺寒,那么如果兼有明显的咳嗽,细辛有很强的止咳作用,这时候复方里面也(可以)常常加入细辛。所以使用细辛在风寒感冒当中,有三种情况就是它兼有的三种不同功效,这时候考虑。另外有一种情况,那么就是张仲景有一个方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个方(由)三个药组成,麻黄,和我们以后要学的温补阳气的附子和细辛,这三味药,那么细辛在这里面,因为细辛它既是发散风寒的药,那它可以增强麻黄发散风寒的效果,在发散风寒方面,它和麻黄有一个协同的作用。另外细辛又是温里药,那么阳虚生内寒,它可以协助附子来温散里寒,所以在方当中,实际上细辛是表里同治,所以有一些方剂书说它连属其间、连属其间。对表里的寒邪都有针对性,那么这是针对张仲景的一个方的一种特殊情况。因为方很有名,是一个治疗阳虚感冒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经方,所以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在治疗风寒感冒方面的一个特征。所以在五版教材当中,曾经把细辛排在温里药当中,当然其实温里和发散风寒相比,发散风寒是主要的,所以它的准确的归类还是放在发散风寒药当中更加准确一些,所以细辛在发散风寒,就注意它这样的一些特征,其实都很容易记。那么通鼻窍,白芷已经讲了,就是除了感冒的鼻塞不通以外,那就是可以用于鼻渊,用于鼻渊或者其它的鼻科疾病,不但可以煎汤口服,细辛用很少的一点散剂,把它鼻腔给药,过去用一个小的管,轻轻地吹一点到鼻腔里面,有时候能够马上改善鼻塞不通或者浊涕不止的这种症状,所以它也是有比较强的通窍的作用,宣通鼻窍的作用。另外止痛,细辛,也是止痛作用很强,除了用于外感风寒的头身疼痛,鼻渊的前额或者头痛以外,对于跌打损伤、牙痛或者风湿痹痛等等,很多的疼痛证,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不但可以内服,而且可以局部的外用,外用它可以表现出一定的麻醉止痛的作用。麻醉就是使局部的感觉降低了,疼痛症状也就不明显,所以在一些外用药当中,比如说骨伤科,或者有的牙痛,在局部外用(药)里面常常加入一些细辛。所以它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局部外用,对这些疼痛证,那么细辛和白芷一样,虽然它最适合寒证,因为它是温性的药,如果有的热证,比如说牙龈肿痛,或者一些疮痈肿痛,那么和一些清热药,或者清热解毒药同用,它同样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止痛作用。那整个方剂是清热止痛的,所以这是复方的一个总体的功效。第四个功效温肺止咳,主要就是用于肺寒咳嗽,不管是表寒证或者里寒证,在有咳嗽的,那么细辛,在这方面作用都非常强,但需要说明的,在以前的中药教科书上,叫作温肺化饮,我们把那两个字改为了,温肺止咳,没有再沿用温肺化饮,那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改动,温肺化饮,是来源于张仲景的小青龙汤,或者苓甘姜辛五味汤,这样的一些方剂里面用了细辛,这样的一些方剂,都是治疗痰饮证,但是应该说是这样的复方的作用,小青龙汤或者苓甘姜辛五味汤这些方剂的复方,它有化饮的作用,因为它治疗的就是痰饮证,但是在方里面的细辛这味药,它不是化饮的,在那样的一些方里面,蠲化痰饮的,应该是干姜、茯苓或者半夏这样的一些化痰药,或者是除湿的药。细辛,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一直都强调它是一个止咳的药,《神农本草经》说它主咳逆,主咳逆也就是治疗咳嗽,后来宋代的《日华子本草》,清代的《长沙药解》,黄元御的,明确地就提出了细辛是一个止咳的药,有止咳的作用,所以在临床用的时候,细辛的止咳的效果相当好,现代的药理研究,细辛可以说是一个中枢性的镇咳药,它可以镇静咳嗽的中枢,所以它主要在那一些方里面,它是针对患者、痰饮的患者有咳嗽的症状。所以称细辛温肺化饮,是混淆了复方和单味药的功效,这是我前面专门强调过了的,整个方可以认为是温肺化饮,但是落实到细辛这味药来说,它是温肺止咳,重点在于止咳。咳嗽,甚至于有一些肺热的咳嗽,和一些清肺热的药配伍,细辛也能用,能够明显地减轻咳嗽症状,这是古今从传统和现代的研究,都已经证实了的,所以基于这样的历史和现状,那么我们把习惯上认为是温肺化饮功效,改掉了两个字,那么大家可以在止咳的下面或者后面,写上化饮,因为有的时候全国性的考试,那么要选细辛的功效,如果它是按照其它的教科书为蓝本这样子出的考试题,温肺化饮,那么我们就能够知道,也是对细辛功效的一种认识,但是我们要有自己的评判,但是考试的时候,因为你不那样子选择那是要丢分的。所以对细辛的功效和应用,就简单的说这样的一些内容。另外在此外里面谈细辛可以治疗昏厥,一般也是鼻腔的给药,有的时候也可以灌服,其实也是反射性地引起一个中枢的兴奋性的研究,当然现在比较少用,这种情况,古书里面常常有。那么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学习具体的药物以来,细辛是第一味有毒的药,有小毒,当然在本草文献里面,对这一点强调不够,细辛的毒性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我们在教科书上明确地指出了,它是有小毒的药,因为它有小毒,所以它的用量也就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在教科书的66页,参考资料的第二,就说了古代,就指出单用细辛,用散剂,单用为末,不可过半钱匕,半钱匕,我在讲中药用量的时候就说过了,铜钱遮往了两个字不掉下来,那这就叫半钱匕。那么半钱匕,现在研究,可能就不会超过一克。就是现在的一克左右,有的把它误传就说细辛不过钱,一钱就是三克多了,那量明显的偏大,原文是不过半钱匕,那么超过了会怎么样,那么就是气闷塞、不通则死。现在认为它就是对呼吸中枢有麻痹、抑制,影响呼吸,最后可能造成窒息性的死亡。这就是它的一个毒性,注意指的是用散剂,直接把细辛,研成很细的粉末以后吞服。如果细辛作为汤剂,当然不止了。现在细辛作为汤剂,可以用多大的量,那么我们教科书上写的是三到六克,但是在实际当中,有的用十克到十五克的有,甚至于还有大一点的都有,而且据说还非常安全,但关键煎煮的时间要长一些,煎煮就可能有一些成分就破坏掉了。另外细辛作为散剂,不要长期地服用,因为细辛里面有一种化学成分,叫作黄樟醚,黄樟醚,我们书化学成分里有,是一个致癌的化学成分,那么长期服用,它会引起肝脏的一些癌变。那么短期的、偶尔的服用,当然是不会。那么黄樟醚在汤剂当中煎煮,很容易破坏,所以相对来说,作汤剂长期服用,用汤剂就要安全一些。所以细辛是一个有毒的药,所以它在用量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另外在使用注意当中,除了前面的共性,那么就强调了细辛属于十八反,诸参辛芍叛藜芦。第三组里面不能和藜芦同用的。当然我那天讲藜芦现在本身就不内服,我们在教科书都没有收载,那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但是我们从十八反的整体性角度,我们大家要知道,它属于十八反的内容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另外的一个药,苍耳子。苍耳子,这也是一个菊科植物,苍耳草,它的成熟的果实来入药,所以子就有果实的意思。比如我们说水果当中,梨子、桃子指的就是果实的意思,这是在植物的果实命名的,就是它的成熟了的果实。苍耳子,也有发散风寒的作用,但是发散风寒的作用就更微弱。严格地讲,它不是典型的发散风寒的药,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它的第一功效,最主要的功效,不在于发散风寒,但它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它最主要的功效是通鼻窍,但是我们没有专门分一类通鼻窍的药,那么只有把它放在了发散风寒的药的这一节当中,但是它不是典型的,所以一般的风寒表证,它虽然可以用,但是作用不强,所以使用得很少,所以它和细辛、白芷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如果说风寒表证又有鼻塞不通,主要用它来通鼻窍的同时,当然也可以增强其它药的发散风寒的作用,其实也是可以用,但是对它来说不是主要的。另外通鼻窍是它的第一功效,所以它是治疗鼻渊或者其它鼻科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药物,比如说我们以后《方剂学》当中要学苍耳子散,就以苍耳子为主药,那么治疗鼻渊引起的头昏、头痛或者浊涕不止,当然有的是热证的,也可以和能够清肺热的或者清其它脏腑热的一些药,那么今后在中医五官科学里面,专门要学习这药。我们这里知道它是一个治疗鼻渊的要药,不仅仅是鼻渊,其它的鼻科疾病。它以寒证为主,热证也可配伍使用,另外它有微弱的祛风湿和止痛作用。所以对于风湿痹证啊,或者其它的一些疼痛证,风寒感冒,鼻渊的,有疼痛的,或这样子的情况,它可以同时发挥一点止痛作用,对于苍耳子来说比较次要。苍耳子也是一个比较次要的药,所以大家主要了解了功效,其它的并不难。那么苍耳子是我们这一节里面第二味有毒的,有小毒,所以苍耳子,因为也有毒性,所以在用法里面,就有一个特殊的,要求炒用,炒了以后同时要碾一下。因为苍耳子,我们看表面上,有很多这种针状的突起,那么如果不炒的时候,配方的时候,那是要锥手的,配方的时候不方便,那为了配方,炒的时候尖端首先就容易焦,焦的时候碾的时候,尖端就碾掉了,那配方的时候很方便,这是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便于配方。第二苍耳子外面(的)包皮,是非常坚韧、柔韧的,那么它的有效成分,主要在里面的种仁里面,就是这样子煎熬的时候,里面的有效成分是很难溶出来的,那么碾压以后,外壳、包皮那么就破裂了,里面的有效成分就容易通过浸入的水分,溶出在煎液当中,这样子便于煎煮,也便于增强疗效,这是第二个目的,增效。那么第三个目的,苍耳子有毒,有毒的主要是一种甙类的、甙类它是常常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炒的时候,蛋白质就凝固,它有毒的苍耳子的甙类成分,就不容易溶出到水里面,那么它的毒性就降低,所以苍耳子炒用的目的,有三个方面,增效、减毒、便于配方。我们书上在使用注意当中也是讲清楚了的,那么自己看一下,这些问题都能掌握。</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一个药辛夷,辛夷是木兰科望春花和玉兰或武当玉兰,这些植物的花蕾,花蕾那就象过去写毛笔字毛笔那样一个圆锥状的,表面上有一些黄色的绒毛,包裹起来,它开了就不叫辛夷了,分别叫玉兰花或者叫木兰花,(是)另外的药了,用它的花蕾来入药,所以有的时候有的地方把它叫作木笔花,还是个木本植物,那象毛笔一样,所以有这种别名。辛夷是作为一个了解的药,那么辛夷在散风寒、通鼻窍方面,和苍耳子非常相似,经常配伍在一起,有相互增强作用的,也可以说是一种相须、相使的这样一种配伍关系,也是一个治疗鼻渊、鼻塞不通的要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药物。在通窍、止痛方面,它不如(苍耳子),辛夷要弱一些,但是辛夷没有毒性,没有苍耳子那样燥烈,所以同样应用很广泛,所以要了解的药,我们要了解它的功效,它没有苍耳子的祛风湿(作用),止痛作用也没有那么明显。在用法里面提到了因为它外面有绒毛,煎煮的时候可能会脱落、混入煎液当中,那么刺激咽喉,引起咽喉的不舒服,所以一般要用沙布来包煎。所以就是一个特殊的用法,其它的这一节的药都没有。那么辛夷有,要包煎,要注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还有一个了解的药,藁本。藁本是一个伞形科植物,用的也是它的根。藁本的功效,和羌活完全一样,临床应用也大同小异,那么我们只记住了羌活,也就记住了藁本。至于区别我们不要求了,因为是一个了解的药。那么实际上在临床当中,藁本没有羌活应用那么广泛,因为藁本,它的根比较小一些,采收的时候要困难一点,所以在药材方面,它不如羌活那么丰富,价格比羌活要高一些,而且功效相似,它又并不优于羌活,可能作用比羌活还要弱一点。所以实际在临床用羌活的多,用藁本的比较少。它可以配伍的,和羌活一起这样子来同时使用。有的书上说藁本长于治疗颠顶头痛,那么颠顶也是足太阴膀胱经经过的地方,羌活本身就归膀胱经,那对颠顶同样有止痛的效果,所以很难来比较究竟对颠顶哪一个的作用更好,可能是前人认为藁本可能它的本身最佳的止痛部位在颠顶,那么也是古人有此一说而已,大家可以知道,可以不知道。另外有的书上说藁本和川芎,今后我们要讲的活血化瘀药,它也能祛风止痛,有相似的地方,其实藁本的地上部分,和川芎的地上部分,非常相似,从它的植物来源,它都是伞形科藁本属的,川芎也是藁本属的。属于是近源植物?所以当然是供参考,以后学川芎时候,所以这些药经常配伍在一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前面大概这样14味药,就是我们教学大纲上要求的发散风寒的药,至于后面的葱白、胡荽,胡荽就是香菜,还有一个柽柳这三味药,不要求,那自己看一看。但是这些药,今后可能在方剂当中都会出现,比如说葱白,在张仲景的方当中就有;柽柳,那么今后儿科学里面,一些治小儿麻疹的方里面,大家知道它是一个发散风寒的药,象柽柳还长于透发麻疹,不属于考核的范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么前面,我们通过了一类药,就是发散风寒药(的)学习,大家就知道了具体的药物大家应该怎么学,结合到昨天讲的学习方法,其实说中药难学,也很难,因为它一味、一味的药,互相有它自己的一些特征内容,而且内容很多。如果说它好学那么也是容易学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其实我们发散风寒药,在我们教科书上大概有两万多字,但是真正有考核价值的,要同学们认真理解记忆的,就是一千个字左右,如果我们抓住了核心内容来认真地把它好好地理解,加以记忆,应该说中药学的学习并不困难,同样会很好地掌握,取得比较好的成绩。那么比如说十四味药,为什么只有这么一千来个字。首先在这些具体的药物当中,在概述当中,基本上没有要求的内容,如果要说有要求,道地药材北细辛,又叫辽细辛,东北的质量比较优,一句话,只有这么一种药,要求道地,或者说有要求的价值,不一定是考核的内容。然后性味归经里面,药性发散风寒的药偏温,那么一句话解决了。里面有两味药是微温的,荆芥和防风,荆芥尤为平和,那么结合到它的个性特征,实际上不需要专门来记忆,那么药性的问题解决了,药味的问题,那么都有辛味,其中比如象藁本、羌活,有燥湿的作用,兼有苦味。麻黄,有平喘兼有苦降的作用,有一点苦味;那么桂枝,因为它有温助阳气,有甘味;防风,能够息风止痉,甘能缓急。那么我们通过功效的分析,原则来说,味没有什么问题,都能够把握住。那么有一个药,可能会有一点麻烦,就是白芷,白芷功效里面有燥湿,但是没有苦味,常常导致错误,因为白芷本身不苦,它是一个芳香气味很浓烈的,所以前人把它认为它是一个香燥的药,但是白芷在我们大纲的要求,是一个熟悉的药,一般不会考性味的,在一些重点药里面,药味应该说都是可以通过功效来分析,用不着大家背的。那么至于归经,它都能归肺经,当然有的药是从经络辨证,归膀胱经,兼有其它的功效。麻黄利尿,归了膀胱经,那么桂枝,能够温阳,它也归肾经,能够归心经,等等这样的一些内容。紫苏、生姜,香薷,因为它们能够化湿和中,散寒和中,或者能够行气和中,能够治疗中焦,又能够归脾胃,所以根据这些功效,一般都能够把归经推导出来,当然有时候推导出来,可能和教科书不完全一样,比如说桂枝温阳,它也能够治疗脾阳虚,那么你在归经里面加上了脾经。那么紫苏,我们书上写的是除了肺还有脾胃,如果你漏掉了一个胃经,只写了一个脾经。强调脏腑,这些都是一些枝节问题,原则上来说都应该是正确的。那么更何况考这些内容,很多都是在选择题当中,你只要按照功效去分析,那么准确了,一般都能够把它选出来,把正确的选项。至于说在一些填空题,或者问答题里面如果涉及到这种味或者归经的问题,那么可能如果出现了与教科书上有一定的出入,只要言之成理,或者你那种是枝节的问题,我个人的意见是不应该要求的。比如说紫苏,我们书上写的是肺、脾、胃经,你考试说的肺、脾经,如果这样老师都要扣你的分,我觉得没有道理,那老师可能在这方面的理解,也会就有一些问题,所以真正的性味归经,不是要大家死记硬背的,死记硬背是一个事倍功半的、最笨的一种学习中药的方法。那么我们记住了功效,从功效来反推,这样子我们再来分析,来理解,来记忆,这是一个捷径,也是事半功倍,完全能够解决考试当中碰到有关性味归经的一些问题。当然毒性必须记忆,没有其它方法可以把它推导出来。所以有毒的,那么就是七个字,细辛、苍耳有小毒,整个性能当中,可能要记的就这么七个字,我的个人的观点。那么下面的功效,十四味药,可能就是一百五十个字左右,第一功效可以完全统一为发散风寒,那么十四味药,就五十二个字,这五十二个字,实际上就是四个字,把它减掉,那么整个功效要大家背的就一百个字。那么下面应用部分,主治一般(是)对应的,只要《中医学基础》稍稍入了门的,他都能够把有一项功效就和它的主治都能够对上来,那么一般比较难对应的,比如说桂枝温经散寒,它对应的是寒凝血瘀证和风寒痹证,可能适当地给予一点关注。这种主治需要特殊记的,可能也就是几十个字,说多点也不会超过五十个字,在我们讲的这些药里边。那么在应用的其它那么多文字里面,主要就是在主要功效的个性特征,每一味药,就是一到两句话。那么麻黄就是发汗强,利于表实证,另外兼有止咳平喘,那(宜于)外感风寒兼有平喘的。那么桂枝,比较温和,外感风寒表实、表虚都能用。紫苏因为它兼能行气,兼能化痰止咳平喘,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胸脘满闷,或者兼有咳嗽、咳喘痰多的,或者咳喘有痰的,生姜一般我们没有要求,也是比较缓和。那么香薷,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外感风寒兼内有湿浊的。荆芥最为平和,风寒、风热都广泛地使用,那么防风,也是微温,风寒为主,风热有时可以配伍使用,那么兼有止痛的作用,兼有疼痛的表证,可以用。那么羌活,是治疗风寒感冒很重要的一个要药,把它称为主帅,也是有很好的止痛作用,那么外感风寒兼有疼痛,或者有表寒夹湿的,这也是一个特征。另外的药,我们就不一一说了。象这样的属于个性特征的,加拢来,也不过就是二三百个字。那么属于特殊配伍的,就麻黄有一个配桂枝的相须,桂枝配芍药的调和营卫。其它的一般都不是很重要,很特殊的。那么就是另外在用法,麻黄有一个涉及到炮制品的问题,那么辛夷有一个包煎的问题,苍耳子有一个炒的意义。另外就是细辛,只有四味药,那么特殊的使用注意,麻黄对于高血压,对于失眠的患者,应当慎用。桂枝,长于入血分。另外比如说苍耳子和细辛毒性,要避免中毒啊,或者辛夷要包煎啊,所以特殊的用法和特殊的使用注意,加起来就是一百来个字。所以这样子不到一千个字,真正把核心内容抓住。尽管我们对教科书上,如果我们学习的时候,完全这两万多字你不分主次,也不分那些是中药里面的,那些是重要,那些是次要的,那当然没有人能记住。所以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按照讲的这样的一个基本模式,我觉得一般都能够很好地完成我们学习。所以我这里以发散风寒为例,把这些要求大家注意的一些事项,那么以后就不再重复了,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内容,考试的时候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它是什么题型,考试要不是单选题,单选题不外乎比如选功效,有没有此功效。那么你记住了功效,你就能把它选出来,那么另外有的时候,看来是没有考功效,实际上是在考功效,比如说要选它的性味归经的问题,选有的主治,实际上它是掌握了功效,就完全能够分析出来,所以严格地讲,任何一个中药的考试,与功效有关的内容,在考题里面占的比重,直接或者间接涉及功效的,至少在百分之七十。所以功效是学习的核心内容,是掌握的一个重点,必须把它背住的,你功效都背不住,那当然就不行,那么记住了功效,又记住了它的个性特征,选择题你可以做,填空题你可以做,问答题你可以回答。那么比较题,比较两个药,你分别把两个药的功效、主治、个性特点,你把它罗列出来,实际上没有比,实际上也就比较了。所以说考试以不变应万变,什么样的题,你都能够应付,所以这里是发散风寒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我们讲解表药的第二节,发散风热药。七十页,发散风热药,它的基本功效就是发散风热,有的时候又把它叫作疏散风热,因为疏散比发散要平和一点,因为一般的发散风热的药,它的发散作用不如发散风寒的药,那么就是显得有一点层次的区别,所以一般有的书上把它叫作疏散风热,或者三个字,疏风热,正如前面发散风寒也可以叫散风寒,一样的道理。所以它的基本功效,是发散风热或者疏散风热,或者散风热、疏风热都可以。但是尤其要注意的,是发散风热所对应的主治,对于典型的发散风热药,注意有一个前提,典型的发散风热药,因为我们在发散风热药这一节里边,多数是比较典型的发散风热药,就是前面的比如说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蝉蜕这样的一些药都是比较典型的。那么典型的发散风热药,它的主治第一就是风热表证,或者叫风热感冒,感冒风热。那么风热表证,或者叫风热感冒,它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又是中医诊断学里面大家学过的,要回忆,要复习,那么就是恶寒发热,一般认为发热比较重,或者微恶风寒,头身疼痛有的比较轻,一般就是舌质有一点淡红,尤其是舌尖,舌苔有一点薄黄,有的口微渴,或者很多可能还有口渴咽干呀,咽喉痒痛呀这样的一些症状,脉是浮数的,那么不属于《中药学》当中的基本知识,注意和学过的把它紧密联系。第一,风热表证,第二典型的发散风热药,还可以用于温病的卫分证,温病的卫分证的临床表现,和风热表证十分相似,但是作为一个好的临床医师,他应该把普通的风热表证和温热病的卫分证要把它明确地区别开来,因为这两种病,它的病因是不同的,那么预后也是不一样的,一般的风热表证,病情比较轻,一般经过五到七天,有的时候就很容易治愈,就消除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么(对)温热病来说,它可能在卫分阶段很短暂,有的迅速就进入了气分,甚至于营血分,愈后有的比较重。如果说你能够明确地区分是温病的卫分证,那么及早地采取一些治疗或者预防的措施,对病的治疗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尽管它们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是我们在要求发散风热的药,它的主治一是风热表证,第二是温病的卫分证。然后通过发散风热,还可以收到清头目、利咽喉、止痒的这样的一些效果。所以在典型的发散风热药,一般都具有象我们前面讲荆芥那样的清头目、利咽喉或者止痒的这样的作用,它都可以用于风热上扰引起的头昏、头痛、目赤痒痛或者说咽喉痒痛,这样一些头目不清爽、咽喉不清利的一些病证。这是与发散风热密切相关的,派生出来的一些二级功效,或者相应的主治,所以问题就比发散风寒药对应的主治,要复杂一点,所以就要给予更多的关注。那么疏散风热药,典型的疏散风热药,它本身很多就是清热药,所以往往就兼有不同的清热作用,它又分别能够治疗相应的里热证,比如说我们后面学的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这些,它都有相应的清里热的作用。那么它能治疗一些里热证,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兼有功效。另外麻疹本身就是一种温热病,一般都需要使用发散风热的药,使用发散风寒的情况是极少数。所以兼有透疹作用的药,主要都集中在发散风热药里边,能够透疹,可以用于麻疹初期不透。所以发散风热药的概述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它们的功效和主治,它涉及比较多的内容,因为它发散风热,它的主治证不止一种,另外它还有比较多的兼有的功效,兼有功效尤其是有的兼有清热或者兼有透疹这些(作用),还比较普通,都要高度地重视,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这一类药物,它的性能特点,当然是偏于寒凉的,一般来说寒性都不是很强,但是有的时候把它叫作辛凉解表,但是习惯上都不把这些药认为是凉性,习惯上只把薄荷或者说葛根,认为凉性,这是一个传统的习惯,有人说可能与感觉有关。比如说薄荷我们口尝的时候,和皮肤接触的时候,它有一种凉爽的感觉。当然古人是不是这样子,我们现在不清楚。反正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记忆,至少有好处。所以它的药性,有的写寒,有的写微寒或者有的写凉,其实没有很本质的区别,都是偏于寒性。寒性都相对于清热药来讲,寒性都不是很强,都有层次区分,可以说多数是偏于微寒的。那么它的药味,常常就兼有苦味,因为典型的发散风热药,它又是清热药,苦能清泄,所以除了辛味,很多的这一节的药,又有苦味。苦味集中在兼有清热作用的那一些药上面,如果它没有兼有的明显的清热作用,可能一般就没有苦味。归经,那么除了肺经,另外就看兼有功效,这样子来决定的,所以在概述部分,那么就是重点掌握这样的一点内容,其他的都在章的概述当中,我们都已经统一地提到了,所以就不再重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我们就介绍具体的发散风热的药物,那么第一味药,就是70页的薄荷。薄荷是一个唇形科的草本植物,以它的整个地上(部分),把它割下来,然后干了以后把它切断使用,薄荷大家比较熟悉的,有的牙膏,有的糖果,或者有的护肤品里面都加了薄荷油,或者薄荷脑,那气味呀应该说大家有亲身的感受。薄荷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出产,但一般认为江苏产的含的薄荷油或者薄荷脑的含量比较高,所以一般认为是江苏的一个道地药材,但是也不是很典型的,但是一般有这样的记载,或者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我们书上说全国各地都产,但是以江苏者较优。薄荷,我们在前面学了荆芥,其实和荆芥对照起来,很容易记它的功效、主治,很容易记。那么薄荷和荆芥,经常在一起使用,因为薄荷,在发散风热药当中,相对来说又是发汗解表作用最强的一种药,因为整个这一类的发汗解表的作用不强,薄荷还有比较明显的一点发汗解表的作用,所以薄荷不但用于风热表证和温热病的卫分证,在很多治疗风寒表证的方当中,比如说荆防败毒散它这一类里面,既用荆芥,也用薄荷。所以对荆芥来讲,还广泛的用于风热表证。薄荷放在发散风热药当中,它还常常用于风寒表证和发散风寒的药,实际上这两个药,非常相似,也就是它们在解表、清头目、利咽喉、止痒、透疹这些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它们的功效和主治都是相似的,那么不同的地方,因为现在人为地把荆芥、薄荷分在了一个在偏温的一节,一个在偏凉的一节,所以从我们目前的教材的分类,那么我们首先要说明它的第一个不同的地方,因为荆芥微微偏温,那么薄荷是偏于寒凉的,所以它主要是疏风热的,就是为了不引起分歧,那么还是要维持这样一种,实际上来说,这一个区别只是目前理论上的,实际当中我们上午讲了,荆芥完全可以把它认为是辛凉的,甚至是平性的。薄荷最早是《新修本草》收载,《新修本草》最早收载的薄荷,就是温性的,那么后来金元时期的一些医家把它改变为偏于寒凉的,这样沿用下来,实际上在发散风热药当中,它没有明显的清热作用,实际没有,它也是不很典型的一个发散风热的药,重点在于解表,而不在于清热,所以实际上,这一点,两者之间区别不大。那么从功效来说,比较有实用价值的区别就是荆芥炒炭,有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出血证。而薄荷,此外还有疏肝和化湿的作用,在过去的一些书上,只强调了它的疏肝作用,因为有一个重要的方,逍遥散里面用了薄荷来疏肝理气,治疗肝郁气滞,那么我们把它放在此外里面,它有作用。其实薄荷不但能疏肝行气,对于胃肠气滞,胃肠的气滞它同样有比较好的(效果),比如说有的胃肠气滞、脘腹胀满那么用一点薄荷水,现在有的饮料里面也加薄荷。过去一个西药,过去有一个传统的方叫作陈皮酊,来治疗脘腹胀满,那陈皮酊里面就加了薄荷油,其实就用于治疗脾胃气滞的。另外薄荷也可以说有一点芳香化湿的作用,对于暑天脾胃有湿浊的一些病证引起的舌苔比较厚腻啦,恶心、呕吐、腹泻,加一点薄荷在里面,其实是有效的,象张锡纯啊这些医家对薄荷的化湿浊的作用,还给予高度的重视,所以我们书上在此外,当然此外虽然是仅供参考,但是我们要知道在一些古方里面,尤其古方治疗什么暑证、暑热证、或者暑湿证,或者有所谓的痧证,引起了腹胀、吐泻,很多方里面是有薄荷的,所以就是此外里面加上这样的一些内容。薄荷很芳香,所以一般不宜久煎,我们书上分了薄荷叶和薄荷梗,自己看一下。在临床当中这样分开用的并不多,因为从图我们都知道它的梗和叶,实际上是不象紫苏那样好区分开来,所以在药材当中往往是不分的,所以我们就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了。学了薄荷以后可以和荆芥比较,比较很简单,那么这么多的功效都是相同的,主治也是相同的。那么两点不一样,一个是偏于寒热,另外一个是兼有的功效,兼有功效。一个止血的问题,一个疏肝的问题,很容易把它比较清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味就是比较典型的发散风热的药了,牛蒡子。那么它是一个菊科的植物,用它的成熟的种子,成熟的种子是这种灰褐色,象大米那么大小的这样的一个种子,果实有很多钩状的突出的。所以能够经常附着在一些动物身上,(动物)钻在草丛当中,有的脱落的时候就附着在(身上),所以有的书上,把它叫作鼠粘子,它可能附着在老鼠这一类的,实际上泛指动物,所以我们以后可以见到有些文献里面,鼠粘子。因为我们看得不很清楚,就是带一个凶恶的外观,就是前人把它叫作恶实,凶恶的恶的一种果实,那么也是指的在一些书上也有,另外牛蒡子,有的觉得写的时候比较繁,笔画多一点,那么牛的力气是比较大的,所以一个隐喻的方法,又叫大力子。就说牛的力气大了的意思,把它隐喻(为)大力子。所以这样这三种别名,在文献当中,甚至在现在我们的教科书里面,以后都可能会出现,大家知道,但不提倡使用。牛蒡子,作为一个疏散风热的药,那么它的疏散的作用不强,不如薄荷,那么就风热表证而言,那么它不如薄荷这样应用广泛,但是外感风热,或者温热病的卫分证,常常会引起风热或者热毒郁结于咽喉,肺胃热盛,那么门户不利出现了咽喉痒痛或者红肿疼痛,牛蒡子,有比较好的利咽喉的作用,利咽喉,它一方面可以通过疏风热,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解热毒,所以对风热引起的咽喉不利,或者热毒壅盛引起的咽喉不利,它都可以使用,那么在感冒当中,风热感冒或者温病初起,两种情况都可能会发生,如果兼有咽喉痒痛或者红肿疼痛,既用它来疏散风热,又用它来清利咽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考虑使用牛蒡子。因为兼有咽喉不利,在风热表证,或者温病初起,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实际上牛蒡子在风热表证或和温病的卫分证,也是非常常用的一个药,尤其是温病的卫分证。那么温热病,始终都需要清热解毒。那(牛蒡子)本身可以清热解毒,所以它是既能够升浮,又能够苦寒清降的一个药,是很典型的一个二向性的药,疏散风热是升浮的,清热解毒是一个沉降的,前人非常强调这一点,另外牛蒡子可以透疹,透发麻疹,也可以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透,但是牛蒡子用于麻疹初起、疹点透发不透,与荆芥、薄荷它的临床意义不一样,或者说不完全一样。那么麻疹初起,它往往兼有表邪,那么需要发散表邪。那么荆芥、薄荷可以在透疹的同时,又能够发散表邪,牛蒡子同样的可以发散表邪,但是麻疹是一个热毒证,温热病热毒证,牛蒡子兼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但是荆芥、薄荷没有这方面的作用,如果说在有的一些书上写的考试题,比如说那种多选题,牛蒡子用于麻疹初起与那些功效有关,那么有关的就应该是它的疏散风寒、透疹和清热解毒都有关,但是如果把题干换成荆芥或者薄荷,用于麻疹初起,与那些功效有关,当然就不能选清热解毒了,因为荆芥、薄荷没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尽管麻疹需要清热解毒这样的药物,但是它本身没有,当然它不可能发挥,所以就是解题的时候的一些技巧。所以我们要把它和它的病因、病机,和本身药物它的自身功效,都要结合起来,那么就会能够正确的有这种选择。另外牛蒡子又是一个清热解毒药,它可以治疗热毒证,那么清热毒药治疗的热毒证,最主要、最普遍的就是疮痈肿痛,所以牛蒡子,它除了咽喉肿痛以外,也可以治疗疮痈,我们书上的72页的应用三,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它能够解毒利咽、另外疮痈,然后痄腮,就是现在的流行性的腮腺炎,两个腮部红肿、疼痛,它也是属于温热病范畴的,所以可以不专门来记忆。因为它本身就可以用于温热病,那么我们的重点,除了咽喉不利以外就是一个疮痈肿痛。那可以配伍其它的解毒消痈的药,所以在临床上也是很常用,和清热解毒药,学的时候我们再把它对照起来。要注意的牛蒡子是一个种子类的药材,种子类的药材里面,都含有一定的脂肪油,凡是含脂肪油的种子类的药材,都有润肠的作用。如果说把它作为一个治疗作用,就是润肠通便,如果作为一个不良反应,作为一个副作用,就是滑肠。所以我们书上是把它作为副作用来对待的,很多书上,我们用法里面也是,它有滑肠之性,那么如果作为一个副作用来说,那么有虚寒性的便溏腹泻,它就会使它加重,就不宜使用,那么反过来,如果说热毒炽盛,或者上焦的风热壅盛,有时候往往引起大肠的通降功能失调,热邪也会伤津,会出现了有便秘。那么既有风热壅盛,又有热毒内盛,那兼有大便不通的,那么时候牛蒡子就是兼有润肠通便,那么大便一通,上面的热邪也会得到缓减,其实它就有利于对上部的一些热证的治疗效果、治疗作用,所以既可以把它作为治疗作用,就是润肠通便,又可以作为一个不良反应,滑肠。是牛蒡子,在用法在使用注意当中比较特殊的,它是一个种子类的药材,所以这一点大家要更多地给予关注,如果说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治疗作用,有的药,比如说我们要选发散风热药,比如说咽喉,热毒咽喉红肿疼痛,兼有热结便秘,以下药物当中较为适宜的药,那么一定就选牛蒡子,可能就不要再选桑叶、菊花了,就考的这样的一个知识点,我们这一节课就介绍到药,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地介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供中药学爱好者学习、参考。</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