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什刹海位于北京城区中轴线的西北部,水域 面积34万平方米,由前海、后海和西海组成,与北海、中海、南海为同一水系。什刹海名称的由来源于后海的西岸原有一座什刹海寺,因寺得名,现已无从考证。元朝时期,什刹海成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码头⛵️,每年江南地区的数百万担粮食通过京杭大运河到达通州,再通过通惠河运到什刹海。今天的什刹海已成为北京市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这里不仅有恭王府、醇亲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等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还是北京城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运河文化密切相关。如今什刹海不仅是著名的休闲揽胜之处,也是大运河和北京中轴线两大文化遗产的承载地,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前海水域</p> <p class="ql-block">荷花市场是北京一个著名的景点,位于前海西岸,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季节性市场。荷花市场最初形成于清朝末年,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七月十五开市,主要经营河鲜及风味小吃,市场因前海荷花而得名,是老北京平民的消夏之地,如今荷花市场已成为什刹海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留了历史的韵味,还加入了现代元素,市场内设有各种风味小吃摊位,夏季时荷花🪷盛开,荷香四溢,游客可泛舟🚣♀️湖上,感受什刹海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蛟龙出海龙灯:200多米长的龙灯蜿蜒起伏在荷花市场的商业街上</p> <p class="ql-block">前海东北角的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荷花市场的商铺</p> <p class="ql-block">东三环外的中国尊</p> <p class="ql-block">各种文创物品</p> <p class="ql-block">银锭桥始建于明代,位于前海与后海联通的水道上,南北向单孔桥,石桥状似银锭,故称银锭桥。随着什刹海风景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因桥面狭窄,交通堵塞 ,又不能桥下通船,1990年再次进行改建,改建后缓解了交通阻塞,桥下可通小船🚣。</p> <p class="ql-block">银锭观山是燕京小八景之一,曾是老城内展现山水城相融的观景视廊。</p> <p class="ql-block">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高层建筑出现在银锭观山的景观视廊内,破坏了原有的景观。为了恢复这一历史景观,2021年积水潭医院的新北楼被拆除,银锭观山的美景得以再现。</p> <p class="ql-block">从烟袋斜街的西口外可以清晰地看到钟楼的倩影</p> <p class="ql-block">烟袋斜街位于什刹海核心保护区内,东起地安门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全长232米,均宽4米,这条街道形成于元代,最初称为“打渔厅斜街”,清乾隆年间改为“鼓楼斜街”,清末更名为“烟袋斜街”。烟袋斜街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以其传统的胡同风貌和丰富历史文化而闻名,在清末以经营烟袋烟具、古玩字画为主,被誉为“小琉璃厂”。街道内保留了许多传统的铺面建筑,整体保留了传统胡同的风貌,2010年烟袋斜街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p> <p class="ql-block">老北京商铺</p> <p class="ql-block">京城小吃</p> <p class="ql-block">大清邮政信柜</p> <p class="ql-block">广福观始建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什刹海地区保留较为完整的道教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中草药香囊铺</p> <p class="ql-block">益德成闻药铺</p> <p class="ql-block">烟袋斜街牌坊</p> <p class="ql-block">前海北岸的餐饮店</p> <p class="ql-block">位于前海东岸京杭运河积水潭港旧址</p> <p class="ql-block">火神庙外观</p> <p class="ql-block">敕建火徳真君庙位于北京中轴线西侧,其东北方向是钟鼓楼,西面是什刹海景区。火神庙是北京市现存的历史最悠久、建筑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最具影响力的专门用于祭祀火神的道观。火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市区最为古老的庙宇,有“先有火神庙,后有北京城”之说。元明清三代为皇家御用火神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火神庙坐北朝南,山门东向,火神庙的南边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如果庙门向南开,大水会毫无遮拦地进入庙门,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此元代和明代两次大修时火神庙的庙门都是向东开的。</p> <p class="ql-block">从东门进入就是一座牌坊</p> <p class="ql-block">第一进院落荧惑宝殿供奉大慈大悲、光明之神~火神</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院落一层供奉真武大帝,二层供奉玉皇大帝。第三进院落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火神庙的前边就是万宁桥,万宁桥又称海子桥、后门桥,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原为木结构,后改为石筑,2000年12月重修后恢复万宁桥原名。万宁桥被誉为“中轴线第一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也是北京市唯一一座还在为社会交通服务的元代桥梁。万宁桥为单孔拱券桥,长约34.6米,宽约17米,桥西有四只镇水兽(上下各两只),桥西设澄清上闸。2014年6月22日包括万宁桥在内的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澄清上闸遗址</p> <p class="ql-block">元明时期的望柱和栏板</p> <p class="ql-block">在金锭桥上看万宁桥</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镇水兽位于万宁桥两侧燕翅上,由完整的青石雕刻而成。它身披鳞甲,长尾回蜷,整体造型古朴优美,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生性喜水,能镇消水患,是保佑一方风调雨顺的吉祥之物,在古代常随桥闸而建。</p> <p class="ql-block">北侧的镇水兽</p> <p class="ql-block">南侧的镇水兽</p> <p class="ql-block">从万宁桥上看前海,眼前的桥梁叫金锭桥,是现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从万宁桥一路向北就到了钟鼓楼,钟鼓楼相距约100米,鼓楼在南,钟楼在北。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钟鼓楼不仅是北京标志性建筑,还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负责报时和计时。钟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经过多次修缮和重建,至今仍保存完好,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鼓楼呈大红色通高46.7米,共有两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内遗有25面更鼓,其中大鼓代表一年,24面小鼓代表一年的24个节气。</p> <p class="ql-block">鼓楼背面</p> <p class="ql-block">钟楼为灰色砖石建筑,共有二层,通高47.9米,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采用重檐歇山顶,内遗存有八角形木框钟架和铜钟等文物。钟楼大钟高7.02米,钟体高5.55米,重达63吨,大钟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铸造,被称为永乐大钟,是我国现存最重的古钟,被誉为“古钟之王”。</p> <p class="ql-block">在夕阳的映衬下,红色的鼓楼显得更加庄严典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