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31日,游览琅琊山。名源东晋元帝司马睿的封号“琅琊王”。因欧阳修《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景区有丰乐亭、野芳园、深秀湖、醉翁亭、同乐园、琅琊寺等六个景点,醉翁亭只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琅琊山”石碑。琅琊山古人称之为兼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的“皖东八名胜境”,蔚然深秀,历来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之美誉。又因欧阳修在此作“醉翁亭”而更加出名。</p> <p class="ql-block">“醉翁亭记”石刻。醉翁亭因凝结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精神美而名列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另三座是杭州湖心亭、长沙爱晚亭、北京陶然亭)。</p> <p class="ql-block">闻闻戒师塔。始建于清朝顺治二年,滁州龙兴寺住持闻闻圆寂后,弟子戒师为他所建的墓塔。塔身为密檐式砖砌,共七层,象征佛教七级浮屠。</p> <p class="ql-block">醉翁潭,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截"玻璃沼"构成山中自然湖泊,水深面阔,翠峦倒映,如置画中,可感受《醉翁亭记》中"临溪而渔"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醉翁潭上的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欧阳修亲笔题写,亭分三层,每一层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韵味,飞檐八出,犹如振翅欲飞的凤凰,亭角雕龙饰凤,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琅琊古道,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青石铺成,蜿蜒山腰,由低渐高,始于薛老桥,经回北门、深秀湖,至琅琊胜境,全长1500米,古道两边古木参天、鸟语花香,古迹遍布。当年欧阳修就是走这条道进山的。</p> <p class="ql-block">薛老桥,年代不详,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宋代滁州通判韦骧所写的《薛老桥诗》,"流泉淳处阔,跨石石桥横,题柱无踪迹,茫然薛老名"。</p> <p class="ql-block">让泉,取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清康熙年间,知州王赐魁重立碑泉侧。</p> <p class="ql-block">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琅琊山摩岩石刻及碑刻(醉翁亭)。</p> <p class="ql-block">醉翁阁景区前的巨石上,镌刻着原政协主席李瑞环题词“千年醉翁亭”。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在北宋古文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醉翁亭景区,因"天下第一亭"醉翁亭座落于此而闻名,为琅琊山核心景区。醉翁亭古建筑群,建筑年代跨越宋、元、明、清、民国,占地约20亩。主要景点有醉翁亭、二贤堂、宝宋斋、冯公祠、意在亭、影香亭、古梅亭、怡亭、菱溪石、览余台、解醒阁、欧梅、欧文苏字《醉翁亭记》碑、让泉等。</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亭"醉翁亭。</p> <p class="ql-block">门上“山水之间”匾额,是后人为纪念欧阳修设立的。是对欧阳修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精神追求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入门上方有“酒国春长”石匾,两旁还有4块石碑。</p> <p class="ql-block">醉翁亭,位于一座小院落中,四角十六柱,内四柱,外十二柱。亭四角高挑,状若大鹏展翅。亭匾额“醉翁亭”为苏轼题写。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新唐书》《醉翁亭记》等多部优秀作品。</p> <p class="ql-block">堂外山崖有南宋崖刻“二贤堂”三个隶字,左边刻篆字“醉翁亭”。二贤堂,是纪念欧阳修与王禹偁。北宋文学家王禹偁也当过滁州太守,比欧阳修早50年。</p> <p class="ql-block">二贤堂里二贤塑像。初建于北宋绍圣二年,系当地人士为纪念滁州前后两任太守王禹偁和欧阳修所建。</p> <p class="ql-block">宝宋新斋,始建于明代天启二年,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主持建造,是为苏轼手书《醉翁亭记》碑刻遮风挡雨。“文革”中损毁,现“宝宋新斋”为上个世纪80年代新建,《醉翁亭记》碑石亦为依拓本重刻。</p> <p class="ql-block">四挂屏“醉翁亭记”书法作品,全椒人方志均创作。</p> <p class="ql-block">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体为歇山式建筑,吻兽伏脊,亭角飞翘,形似飞鸟展翅,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特色。</p> <p class="ql-block">透过亭子,石头上左边刻篆书“醉翁亭”,右边刻隶书“二贤堂”。</p> <p class="ql-block">门匾“醒之为乐”,其意是“醒悟为乐”,表达了一种通过醒悟和领悟来获得快乐的生活态度。</p> <p class="ql-block">解酲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于明万历年间由南太仆寺卿沈思孝改名为“解酲阁”,并撰写了《解酲阁记》。现改为双层板楼,成为游客休息、观赏之地。</p> <p class="ql-block">门上“幽香”匾,左墙有许多石刻。</p> <p class="ql-block">亭上“南山拱秀”匾,形容高耸秀丽的山,景色如同拱形的门一般,展现出秀丽景象。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反映古人对美景的热爱敬畏。</p> <p class="ql-block">漏窗前是“二贤堂”,上为小瓦结顶,十六柱三间通联,格门格窗。以欧阳修、王禹偁这两位滁州历任太守为堂名之由。</p> <p class="ql-block">“天外孑遗”亭,用以保护菱溪石。该石形似太湖石、质如灵璧石,玲珑坚硬、嶙峋奇特。欧阳修发掘考证菱溪石,作《菱溪石记》和《菱溪大石》诗。此石北宋时就名扬天下,被苏轼、米芾等文人墨客赞颂。2019年菱溪石被评为“赏石艺术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示范遗存”,是国内首个获此殊荣的观赏石。</p> <p class="ql-block">六边形门洞上匾额“仰止”。彰显古代文人的胸怀和自我约束的鞭策。</p> <p class="ql-block">“仰止“背面匾额是“清气”,里面就是影香亭,建于明代红溪元年,原名见梅亭,后滁州知州王赐魁改名“影香”。意为坐在亭中既能赏古梅,又能闻到梅花清香。</p> <p class="ql-block">影香亭,四面环水仅一桥与庭院相连。亭上楹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宋代林逋《梅花》诗中的两句,上句写梅的姿态,下句写梅的清香。</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手植梅,世称“欧梅”,已有千年。这株古梅品种稀有,独伴杏花开放,花期一周,繁花重叠,幽香宜人。</p> <p class="ql-block">旁边的“古梅亭”是明朝嘉靖年间滁州地方官为纪念这株梅树修建的。许多人把中间的字念成“呆”。其实是“某”字,因为梅的本义是某,说文解字中:某,酸果也,</p> <p class="ql-block">亭内中堂是一幅“古梅”,梁枋上悬“芬溢南谯”匾额,“南谯”为滁州古称。两侧对联:“品节追欧苏千载芳梅撑铁骨;冰姿宜水月一天香雪荡春风”。</p> <p class="ql-block">六边门上“清气”匾,意思是引申为光明正大之气。 出自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p> <p class="ql-block">进入门后就是“意在亭”,四根栋木为柱,亭角翘起,呈飞腾之状。明嘉靖辛酉年由滁州太仆寺卿毛鹏和卢洪夏重建并改名,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之意。</p> <p class="ql-block">进入六边门,房门楣挂“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祠”匾额。明代天启二年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立有宋元祐六年苏轼《醉翁亭记》碑刻两块。欧文苏字为金石珍品。冯若愚明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天启二年任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四品)。</p> <p class="ql-block">意在亭,明嘉庆四十年毛鹏所建,取《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周围设有“九曲流觞”,可行酒令可游戏。<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代</span>文豪聚会的雅丽画面浮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六边形门上有“晴风叠翠”匾。</p> <p class="ql-block">醉翁亭后面是三间硬山式平房,青砖黛瓦,雕花木门窗,门楣挂着“二贤堂”匾额,堂内立有王禹偁、欧阳修两尊塑像,部分欧阳修手记照片和有关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醉翁亭,供人休息瞻仰品酒之处,欧阳修常在此与宾客们饮酒作乐,因此得名“醉翁亭”。</p> <p class="ql-block">醉翁亭。欧阳修作品《醉翁亭记》等广为流传,展现了其乐观旷达的性格和深厚的学识。</p> <p class="ql-block">亭院围墙上有全国各地的名亭。这是御福亭,位于通辽市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达尔罕亲王府内,立有康熙帝御笔"福"字碑一座,此"福"字为康熙帝为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向天帝"请福续寿"而写。</p> <p class="ql-block">宁夏老龙潭革命烈士纪念亭。位于固原市泾源县,建于1992年7月,为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精神而建。</p> <p class="ql-block">江苏沧浪亭。始为北宋苏舜钦私人花园。苏自号沧浪翁,作《沧浪亭记》。常与欧阳修等作诗唱酬往还。沧浪之名传开。此亭为苏州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吉林揽月亭,位于吉林市北山公园内,始建于1974年,共四层。此亭竣工之时,恰逢毛泽东诗词重上井冈山发表,诗中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故定亭名。</p> <p class="ql-block">辽宁十王亭,位于沈阳故宫大政殿前广场,建于1625-1636年,为清室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东侧为左翼王和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王亭,西为右翼王和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王亭。这种出自八旗制度的布局,融合汉、满、蒙三族的建筑风格,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贵州礼斗亭,位于黔南州福泉市福泉山景区内。相传明洪武年间,一代宗师张三丰在福泉山高贞观后空地结茅为庐,建礼斗亭,常在此朝拜北斗。历代重建,毁于文革时期,现亭为改革开放后重建。</p> <p class="ql-block">广西对歌亭,位于柳州市鱼峰山公园内,始建于1979年。传说刘三姐经常在这里与人传歌、对歌。亭柱有楹联:"景色浑疑山水画,歌声不尽古今情"。每年中秋山歌会、"三月三"山歌会、全国山歌邀请赛均在此举办,全国歌手云集于此,以歌会友,历年歌王均在此表演。</p> <p class="ql-block">甘肃兰州空战纪念亭,位于白塔山公园内,亭正中矗立"兰州空战纪念碑",碑文详细记载了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1年9月的战况。南侧55级台阶寓意空战中阵亡及殉难的55位中苏烈士,北侧18级台阶寓意1939年2月20日和23日两天击落18架敌机的辉煌战果。意在使后人永远缅怀铭记这些抗日英雄。</p> <p class="ql-block">江西琵琶亭,位于九江市长江大桥东侧,始建于唐元和十年,诗人白居易贬任江州(今九江)司马。第二年送客于浔阳江头,有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诉说身世,触景生情作《琵琶行》赠之,亭名由此而来。匾额由刘海粟题写。亭前大门照壁有毛泽东墨迹《琵琶行》长诗巨幅碑刻及历代诗人题咏琵琶亭诗赋碑刻56块。</p> <p class="ql-block">新疆观鱼亭,位于喀纳斯湖西岸洛驼峰顶(海拔2030米)亭的一部分悬于峰顶半空,处于观察喀纳斯湖水怪最佳位置,故得名"观鱼亭"。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题写匾额。</p> <p class="ql-block">香港天人合一亭,位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内,为纪念书院创办人钱穆先生及其所著的《天人合一论》而建,水天一色,设计巧妙。亭外墙刻有《天人合一论》,既是对钱穆先生的永恒纪念,也是表达对中国文化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西藏湖心亭,位于拉萨罗布林卡宫内,因四周被湖水环绕而得名。始建于公元1784年,由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修建,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时期扩建,亭内置达赖喇嘛的法座,法器等用具。</p> <p class="ql-block">云南景真八角亭,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动海县景真寨,始建于傣历1063年,现亭为原址重建,是佛教众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仿照他戴的金丝台帽"卡钟罕"建的,意为景真莲花顶冠佛亭。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海南约亭,位于文昌市东路镇,又名饯别纪念亭,是为纪念明代海南名臣邢宥和邱浚送别的深厚友谊与高尚情怀而建。亭呈八角形,置葫芦顶,通高9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和琉璃瓦结构。</p> <p class="ql-block">浙江兰亭,位于绍兴兰亭镇兰渚山下。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名流42人聚会于此,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汇集各人诗文,写下"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被尊为"书圣",兰亭也成为书法圣地。现存兰亭为清代重建。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福建道山亭,位于福州市乌山景区内,由北宋福州知州程师孟主持兴建,并因他的前任、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而名扬。现亭1955年重建,新挂"道山亭"匾额由书法名家吴乃光题写。</p> <p class="ql-block">四川合江亭,位于成都市府河与南河交汇成府南河之处。唐代贞元年间,由川西节度使韦皋始建,10根亭柱支撑连体双亭,构思巧妙。此亭于北宋重建,并达到鼎盛,成为官民宴饮,市井游玩的热闹场所。</p> <p class="ql-block">河南演易亭,位于汤阴县菱里城内,据传当年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于此,演易八卦,形成周易。亭内有文王塑像,睿智而飘逸;亭外一片密密萧瑟的"著草"。当年周文王就是用这著草的秆作为工具,推演出了八八六十四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湖南独醒亭,位于汨罗市玉筒山顶屈子祠前。亭名取自屈原《渔父》中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始建于汉代,清乾隆二十一年移建于现址。亭为六角形,攒尖顶、青灰瓦、角翼然。花岗石辅基,彩绘藻井雕有立体金龙翔舞。分别悬挂茅盾、赵朴初题写"独醒亭"匾额。</p> <p class="ql-block">青海日月亭,位于海南藏族治州共和县与湟源县分界处。相传唐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行至这里,思念家乡。将两面石镜,一面扔在东,一面扔在西,毅然西行,后人将赤岭称作日月山。此亭建于1990年,筑路纪念碑及唐时分界碑均立于亭内。亭下有纪念厅,陈列着文成公主进藏。大型壁画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陕西兵谏亭,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风景区西绣岭虎斑石处。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士官募捐而建,命名为"正气亭"。建国后改为“捉蒋亭”,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易名为"兵谏亭"。此亭是"西安事变"发生时发现蒋介石的原址。</p> <p class="ql-block">台湾龙潭圣迹亭,位于桃园县龙潭乡凌云村圣亭路旁。是民间用来焚字纸与祭祀圣人仓颉的惜字亭。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925年重修。亭高三层,第一层亭座为八角形平面,第二层方形是焚化炉身,第三层八角形,列为县定古迹。</p> <p class="ql-block">湖北问月亭,位于恩施市,原建于施州城北碧波峰上。相传李白谪夜郎曾于此写下"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名句而得名。始建于明代,明、清多次维修重建。清光绪六年知府王庭桢重修问月亭,并留有《重修问月亭记》和湖广总督张之洞题写的楹联。</p> <p class="ql-block">山东历下亭,位于济南大明湖公园内,因其南临历山(千佛山),故名历下亭。唐天宝年间,杜甫和北海太守李邕聚会,写下《陪北海宴历下亭》诗,此亭从此声名远扬,亭上二层檐下悬清乾隆书"历下亭"红底金字匾额。亭前柱上有郭沫若的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葉秋月一片大明”。</p> <p class="ql-block">山西松水亭,位于太原晋祠博物馆,清乾隆末年所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卷棚歇山顶。"松水"之名,取王维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意。亭柱有联"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乡",概括了晋祠地方特色,充满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广东东坡亭,位于惠州市罗浮山景区内,清道光年间为纪念苏东坡的"东坡山房"而建。亭柱上有对联:"丹灶药池留胜迹;鸟声花影得仙机。"上联点明此亭所处的空间和位置,下联写出了罗浮山的美景和苏东坡厌恶官场黑暗、渴望悠闲恬静的生活心态。</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格言亭,位于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内,建于1929年,由东北早期建党领导人之一、朝鲜族政治活动家、人民艺术家韩乐然建造,2004年复建。当地文人墨客常在亭子柱上悬挂省事喻人的格言,起到鞭策世人的作用,故称为"格言亭"。</p> <p class="ql-block">安徽廉泉亭,位于合肥包公祠内。此井为包公所挖,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后人敬仰,明朝人在井上加盖亭子。亭壁上嵌有《香花墩井亭记》石碑,碑文是清光绪二十八年,举人李国衡所撰。文中记述,有一太守游览包公祠,喝此井水后头痛不止,原来是个贪官,因此井得名为"廉泉",亭为"廉泉亭"。</p> <p class="ql-block">河北南山积雪亭,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峰之上,建于清康熙四十二至四十七年,康熙以"南山积雪"为此景命名,定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三景,并题写定景诗:"图画难成丘壑容,浓妆淡抹耐寒松。水心山骨依然在,不改冰霜积雪冬。"</p> <p class="ql-block">重庆寅初亭,位于重庆大学松林坡前梅岭山上。抗战初期,马寅初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1940年,被蒋介石秘密关入息烽集中营。为营救他早日出狱,重大商学院学生以庆祝马寅初六十寿辰为名,掀起著名的"祝寿运动"。并修建寅初亭,冯玉祥题写"寅初亭"。马寅初被释放后,重大师生重建寅初亭,马寅初亲自参加典礼并讲话;马寅初百岁时,寅初亭再次重建,历经茅草亭、瓦亭、琉璃亭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上海缺角亭,位于嘉定南翔镇古猗园内,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东北三省,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怒火。南翔陈少芸先生带头集资建亭,建亭时特少东北一角,取名"阙角亭",又名"补阙亭",寓意一待东北三省收复后补塑东北一角。</p> <p class="ql-block">北京双环万寿亭,位于天坛公园西北侧。乾隆帝为贺生母崇庆皇太后五十大寿所建。为两个圆亭套合而成的联体双亭,横截面恰似两只寿桃,取"和合、吉祥、长寿"之意。样式奇特,独此一例。原建于中南海,七十年代移于天坛公园内。</p> <p class="ql-block">澳门八角亭,位于嘉思栏(南湾)花园内。1927年建成,外看两层,实则一层,因其形状似一座八角的亭子,故得此名。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1947年,时任澳门中华总商会副理事长的何贤购入,并捐赠给总商会开办公众阅览室。至今仍为广大市民提供服务。</p> <p class="ql-block">天津眺远亭,位于水上公园翠亭洲上。建于1970年,分为三层,是公园标志性建筑。匾额"眺远亭"由书画名家范曾题写,寓意登高远眺、高瞻远瞩。</p> <p class="ql-block">长沙爱晚亭,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彩绘藻井,既有古形,又具古意,兼擅古趣,流传千古,堪称亭台中的经典。毛泽东青年时代最爱来的地方。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毛泽东手迹而制。</p> <p class="ql-block">门前石头上刻“千年醉翁”,欧阳中石题。门上挂红底黄字“中国酒器文化展”。欧阳中石为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泰斗,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民喜爱的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醒心斋”,欧阳修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造的。现为酒器展。酒器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是永不止息的千古绝唱、雅俗共赏的百科全书。该酒器文化艺术展馆,于2019年对外展示,展出藏品千余件。</p> <p class="ql-block">展示十大元帅、十大将酒瓶。这里除展示陶制酒瓶,还收藏有其他类型的酒瓶,古朴雅致,品相良好。</p> <p class="ql-block">展示仕女旗袍酒瓶。酒瓶收藏一般重视历史价值和稀缺,注重品相和完整性性。</p> <p class="ql-block">展示历史人物酒器。这些酒瓶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是收藏爱好者的宝贵藏品。</p> <p class="ql-block">展示梅兰芳邮票酒瓶及龙凤彩绘酒器。</p> <p class="ql-block">醒园,布局精巧,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其名寓意深刻,醉卧琅琊,梦回醒园。既是对醉翁亭“醉”文化的一种呼应,也是提醒游人,在沉醉于自然美景之后,需有一份清醒与自省。</p> <p class="ql-block">右边石头上刻“白鹭山庄”。</p> <p class="ql-block">“琅琊山,乔石题”。珍贵的字迹,永恒的记忆,与琅琊山同在。乔石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p> <p class="ql-block">同乐园,取《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文之雅意,遂以"同乐园"命名,分东西两院,以亭、廊相连。欧阳修纪念馆馆名由郭沫若题写,馆内有欧阳修塑像和生平壁画。碑廊镶嵌着苏轼、苏唐卿、祝枝山、赵孟類、文征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碑刻。</p> <p class="ql-block">门口“与民同乐”石刻,书法巨匠沈鹏题。沈鹏曾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主席,首批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p> <p class="ql-block">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从唐至民国共有300块。许多是名家所书。是研究琅琊山文化、历史、沿革等的宝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纪念馆,郭沫若题。郭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主席,中国现代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甲骨四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一代文宗,中石题。前面是欧阳修塑像,后面是“醉翁亭记”全文。</p> <p class="ql-block">观瀑楼。</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酒醉心醒。知滁期间,他内心凄然和愤懑,自命"醉翁"。庆历七年春,欧阳修建醒心亭,取韩愈《北湖》诗"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句意,请曾巩撰写《醒心亭记》,直道人醉而心醒之意。</p> <p class="ql-block">研学课堂,让学生了解滁州概况。重点了解欧阳修创作千古名篇《醉翁亭记》的历史背景,认识欧阳修这位历史文化名人。提高对经典古文深厚内涵的认知和感悟能力,及对国学文化的审美和鉴赏能力。</p> <p class="ql-block">双亭美文。欧阳修知滁州,地僻事简,年丰民乐,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先后创作了《啼鸟》、《憎蚊》等。特别是"双亭美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的问世,远近争传,震动学界,琅琊山从此名闻遐迩,声震寰宇,无数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竞相前来滁州探幽访胜。</p> <p class="ql-block">六一居,指欧阳修别号“六一居士”,源自欧阳修对晚年生活的描述:家里藏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一张琴,一盘棋,常备好酒一壶,再加上他自己一个老头,这就是“六一居士”的由来。这段自我介绍的“六一居士”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p> <p class="ql-block">聆溪亭,周围环境优美,溪水潺潺,绿树成荫,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琅琊山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叠翠亭。四周<span style="font-size:18px;">环境幽雅,鸟语花香</span>,视野开阔,仿佛是世外桃源。在这里小憩,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洗心亭,小巧精美,砖瓦结构,不用一木,原名“翼然亭”,取自《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的句意。民国重修时更名“洗心亭”,意在提醒在此洗心革面,拂去欲望的尘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