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伴、悦香成长”—— 二中学校七年级五班

 孤独的夜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时光飞逝,岁月如梭;青春短暂,不容等待。初一生活悄然而逝,经过一个学期的勤学苦读,这也是孩子储存知识、博览群书的最佳时期!</p><p class="ql-block"> 书籍是人类进步都阶梯,阅读文学经典以审美方式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构建。为了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丰富文化底蕴,在阅读经典中开阔视野、明智开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所有的阅读材料中,经典名著永远是最佳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一年胜负在做题,</p><p class="ql-block">十年胜负在读书。</p> <p class="ql-block">  1926《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一部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打开一本书,就拥有了一个新世界。每个孩子精神生命的构建就是打开一本又一本的书,走进一个又一个全新的世界,收获不一样的生命体验!我读书,我快乐!同学们在读书交流中感受文字之美,享受读书之乐。在看《二十四孝图》的时候,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我只能理解出大概内容,但是深层含义却还没有读透。我还想有时间再读第二遍,也许会有更大的收获。这本书中的《狗猫鼠》和《阿长与山海经》应该是我最感兴趣的文章了。虽然我平时不太喜欢老鼠,但是看了这篇文章,突然觉得这只老鼠也挺不错,可当我看到阿长踏死这只老鼠的时候,感觉有些气愤,同时也为鲁迅先生失去隐鼠而感到痛心和惋惜。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时刻拾起,这是题目的意思,我开始不大了解鲁迅先生为何这样拟题,后来读完了书里的内容才明白了。初读时有些枯燥乏味,读它如天书,可读到幽默有趣的情节时,却非常喜欢,便从头再读,然后便悟出一点儿浅浅的道理。在书写时我们通常用“好吧”,可是鲁迅先生写的是“好罢”,我产生了疑问,鲁迅先生怎么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当我查找资料时才明白其中的缘由,才明白自己的学识不够罢了。读完后,在《范爱农》中看出鲁迅先生很重感情,对范爱农也很关心。在《五猖会》中,鲁迅父亲勒令他背书,对他很严格,还有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一些风俗文化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的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父亲曾让鲁迅童年时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的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的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就是长妈妈。他在鲁迅小的时候想要买一本《山海经》时,看似毫不在乎,实际上却已经牢记在心了,十来天或一个月后,她就把《山海经》买回来了。这也许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长妈妈她不识字,还把“山海经”念成了“三哼经”,这肯定会增加不少麻烦,何况当时正值过年,店铺都关门了,想要买到“三哼经”必须去敲一敲书店的门,由此可见,长妈妈是多么疼爱小鲁迅啊!我对《狗.猫.鼠》这篇文章特别深刻。这里面描绘了鲁迅先生讨厌猫的三种理由。第一,猫对自己抓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的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总是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它还吃掉了我最喜爱的小隐鼠。虽然事实不是这样的,但“我”是不会对猫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的确吃了小兔子。</p><p class="ql-block"> 还有长妈妈,一个下层的劳动者,思想性格上有许多消极的东西,但是她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小孩子。让小时候的鲁迅对她非常感激。</p> <p class="ql-block">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 </p><p class="ql-block"> 史学家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p><p class="ql-block"> 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p><p class="ql-block"> 学生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读书之路漫漫且长,孩子们的潜力也是无可限量,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只要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我们相信,他们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真正的阅读是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而每一本在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自己。希望同学们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将阅读进行到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