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写:山海莹莹<br>图片:山海莹莹<br>美篇号:326940733<br> <p class="ql-block">掐指算来,我共去过美国三次。2012年11月去了美国夏威夷,在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近距离观赏了火山熔岩,非常震撼!我今年8月份的文章已对那次探险经历进行了详细描述。不过,夏威夷位于南太平洋,距离美国本土非常遥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两次去的都是美国本土。其中,2016年6月去了美国波士顿。由于行程紧张,又是我孤身一人去的,因此我没有专门去任何景区,仅在自己入住的剑桥波士顿艾美酒店(Le Meridien Boston Cambridge)周边转了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常幸运的是,我所入住的酒店位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之间,因此去了这两个学校周围。此外,我在波士顿还有几次意料之外的“偶遇”。</p> (一)学术之城─波士顿 波士顿(Boston)位于美国东北部,濒临大西洋马萨诸塞湾,地跨查尔斯河和密斯蒂河的河口,是一座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古城。波士顿是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府,也是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最大城市。<br><br>波士顿是美国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它虽然只有60多万人口,却有60多所高等学府,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塔夫茨大学、波士顿学院、布兰迪斯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都位于波士顿,因此波士顿有着“科学技术的方向盘”的美誉。<br><br>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建校近400年,是全球公认的顶级名校。哈佛大学是世界精英聚集的摇篮,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出过8位美国总统,上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里工作。<br> 哈佛大学校园 哈佛大学员工信用合作社(harvard university employees credit union) 哈佛广场酒店(Harvard Square Hotel)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于1861年由著名自然科学家威廉·巴顿·罗杰斯·福文德(William Barton Rogers Vovnder)创立,与哈佛大学相距不远。感觉美国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关系,有点像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是本国最好的大学,而且两所学校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学生们都喜欢光顾对方的食堂,感受不同的美食文化。 麻省理工学院 波士顿市区一带的街道和建筑非常精致,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教堂,保留着维多利亚时代的风貌。街头巷尾有许多美丽的花束,从人行道两旁的橱窗能看到一些装饰温馨的商店。 (二)美丽的查尔斯河畔 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是波士顿的母亲河,全长192公里,源自霍普金顿,向东北方向流过二十多个城市,后经波士顿流入大西洋。波士顿因为查尔斯河的存在而变得妩媚动人。<br><br>查尔斯河南岸是波士顿城区,古老的教堂、市政厅、纪念碑等各类历史文化建筑都聚集在这里,而河的北岸是著名的剑桥地区/剑桥镇,著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让这片区域充满了浓郁的学术氛围。<br><br>在麻省理工学院与南岸之间有朗费罗桥链接,站在郎费罗桥上可以欣赏美丽的查尔斯河畔。查尔斯河河水湛蓝,倒映出蔚蓝的天空。河两岸绿草如茵,热爱运动的人们聚集在河边晨练。<br> (三)波士顿会展中心 波士顿会展中心(BCEC)位于波士顿市中心,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48公顷,是世界上最新颖、最雄伟的会议中心之一。<div><br>波士顿会展中心的设计非常独特,其长长的金属双曲面屋顶高高升起,覆盖了整个建筑,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屋顶下设有2.5米高的高窗,让更多的自然光进入。建筑内部通过人行天桥和滑动隔墙进行了精细的分区,使得空间利用更加灵活。<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几次意料之外的“偶遇”</b></h3> <p class="ql-block">我这次到波士顿的行程比较紧张,甚至都没有提前做“攻略”。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有几次意料之外的“偶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参加的活动在波士顿会展中心进行。我的第一个“偶遇”是在开幕式“见到”了比尔·盖茨。我说入场的时候安检怎么那么严格呢!进去以后才知道,我们与比尔·盖茨并不在同一会场,我们在大会场,而比尔·盖茨在贵宾室。他透过屏幕给我们做报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偶遇”是我见到了我的美国师奶,她以80多岁的高龄,仍然活跃在各种活动。上一次见到她还是十几年前她去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个“偶遇”是我见到了我在美国西部的大学同学,这是我们毕业近三十年后的第一次相见。我当时在会场拍照后发了一个朋友圈,没想到他从美西来波士顿参加另一个会议,我们的会场相隔仅几十米。我们当然是马上“约饭”,相谈甚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个“偶遇”是我见到了我师兄的儿子“小唐”,这也缘于我发的朋友圈。我师兄发现后,让他在波士顿工作的儿子请我吃饭,还把我送到了机场。我上次见到“小唐”还是二十八年前,那时他仅有3-4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说这个世界有多小!</p>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