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迎着清晨里的第一缕阳光,感受着大雪节气里的一阵凉风,踏着轻快的步伐,我们相聚在项城市进修学校。本次培训为期5天,主要内容是“数与代数”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培训(三、四年级)。开班仪式上,校领导提出: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培训可以做到积累自己、沉淀自己、为了将来更好的自己。 学有所思,思有所获,获有所得,得有所长。</p>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一场是由范科长为我们带来的《基于一线的课标学习》。他通过浅显易懂的话语为我们解析新课标。身为一名老师,要把握好正确的教学方向,然后再将其细化到课堂上,让学生一步步理解。他为我们认真解析了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之间的关系,帮助老师们能够更好的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让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教学设计有所依托且依托准确。</p> <p class="ql-block"> 在范科长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阅读也是有一定技巧的,掌握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会阅读,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中,他用同心圆帮助我们分析小学、初中、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明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了解“三会”。要知道: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形式的科学。</p> <p class="ql-block"> 6日下午第一场讲座是由周口市最美教师——淮阳中学彭群浩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他通过一件件暖心的事情,真心为学生着想的心,踏实肯干的决心,为我们书写着一个个最美故事。他说:“做有温度的教育,活成幸福的人”他为学生煮“加油蛋”、准备“加油水果”、做着可口的红烧肉、让学生们带着“孝顺”的袜子回家……每一件平凡小事的背后,都是“老班”独特的爱,让我们看到了铁汉柔情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第二场讲座是由刘云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关于疏导学生心理的内容——《践行师德 守护学生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因为各种心理问题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层出不穷。我们不能无视问题的存在,要采取多种疏导方法,为学生们打开“心结”,不仅做为他们传授知识的老师,也要努力做打开“心结”的老师。让学生拥有配得感,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学习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来激励他们,为他们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 7日上午,我们观摩了胡佳慧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高莉校长的《认识周长》。两位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逐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会思考,逐步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表象的图形。透过数形结合,逐步感受量感在生活和数学中的具体应用。在一次次的动手活动中,更加深刻理解分数和周长的概念。为日后具体知识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7日下午,我们聆听了高莉校长带来的《核心素养导向下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分析与策略》。高校长从科学合理强化基本口算,如何加强估算意识?等方面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分析与策略指导。帮助教师从具体的教学中,纵向观察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无论是整数、小数、分数运算,还是日常的估算练习,都要注重知识的相通性和一致性。其中,高校长重点提出了“数感”一词,以具体的数学案例让我们学到更多专业性的,有利于日常教学的知识。让学生懂得算法的同时更要懂得算理,这样才能让学生走的更久、更远。</p> <p class="ql-block"> 8日上午我们观摩学习了闫淑红老师带来的《不确定现象》和范春雷老师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闫老师以生活实际做出发,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记录感受身边的不确定现象,经历一次次实验,得出结论:抛硬币的次数越多,硬币朝上和朝下的概率越接近。闫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在我们了解到数学学习要具备关键能力:推理意识和数据意识,要具备必备的品格:思维严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范老师从展示一片甘蔗地图片开启一堂新课,进而以“点子图”让学生展开学习和锻炼。在一步步的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以“点子图”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断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经过本节课要学生达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 8日下午,我们跟着周口市开元路小学的韩焱老师一起学习《关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老师从四个方面为我们细心讲解:儿童怎样学习数学、数学核心素养、“数与运算”主题教学设计与实践、“数量关系”主题教学设计与实践。在最新22版《课程标准》中,“情境”一词一共出现了173次。这个数字体现了在今后数学学习过程中,给学生设置情境学习的重要性。通过韩老师耐心又细致的讲解,我对“数与代数”又有了更加清晰而明显地认识。为我今后的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