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锦江区档案馆捐赠证书</p> <p class="ql-block">回到那年,回到回不去的从前</p> <p class="ql-block"> 今天,锦江区档案馆的陈科长亲自把《捐赠证书》送到家中,感谢感谢。简单寒暄了几句,对她们专业精神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我又联想到,前天我的美篇因为引用了省档案馆王处长的原话,为了不至于失真,我就把链接发给王处长,请他确认。同时,顺便把我收藏的3张50年代初的地契发给他,我以为这种地契很普通平常,他们收藏渠道广泛,难入法眼。不料王处长告诉我,省档案馆还真没有,他们“非常需要”。</p><p class="ql-block"> 这,也体现了他们的专业精神。</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想,朋友们不妨把你手里的类似无用的物件,捐赠出来,说不定作用非凡。</p> <p class="ql-block">1954年的成都市地契</p> <p class="ql-block"> 跑题了,言归正传。</p><p class="ql-block"> 在成华区档案馆收藏了我们的纪念册后,我在美篇中感叹了这么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云南知青,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存在,值得后人们认真研究,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说云南知青特殊,就特殊在终结了全国知青运动,为改革开放解放和提供了大量的生力军。这,就是云南知青的最大历史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后人应该研究的是:全国1700多万知青,终结知青运动,为何单单是仅有区区7万名的云南知青?</span></p><p class="ql-block"> 有朋友问我:何出此言?</p><p class="ql-block"> 1978年10月31日至12月10日,在长达40天的全国知青工作会议上,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当年74号《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文件中明确指出的:“知青上山下乡,是毛主席、党中央的号召,成绩是主要的。今后继续动员和鼓励一部分城市知青到农村去,有利于引导知青和工农相结合,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p><p class="ql-block"> 结果,不到两个月时间,版纳知青赴京请愿、临沧孟定农场知青罢工、德宏州、保山、红河等农场知青请愿活动,使知青运动名存实亡。丁惠民先生曾经告诉我:从1979年1月份起,农场的公章就悬挂在办公室门框上,无人管理,随便使用。</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云南知青的历史贡献。</p><p class="ql-block"> 这么大的历史事件,为什么没有发生在知青众多的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而偏偏发生在云南呢?我想,这就是云南知青的特殊性:<span style="font-size:18px;">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的</span>知青来源单一,循规蹈矩,难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云南汇集了上海、北京、重庆、四川、云南本地知青。有上海知青的谋略、北京知青的渠道、重庆知青的果敢、成都知青的精明、云南本地知青的率真,就把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p><p class="ql-block"> 当然,最重要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建设需要一大批生力军,于是,1700万知青顺理成章地返回城市,参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发挥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这是知青之幸,也是历史之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首《回到那年》的歌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从前:</p><p class="ql-block"> 那年,是哪年?</p><p class="ql-block"> 恍如昨日,</p><p class="ql-block"> 却已历经了半个世纪,</p><p class="ql-block"> 而今迈入到了古稀之年。</p><p class="ql-block"> 依稀记得,</p><p class="ql-block"> 一起疯,一起闹,</p><p class="ql-block"> 一起哭,一起笑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一起痛苦煎熬的折腾,</p><p class="ql-block"> 一同惆怅莫名的困惑,</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一场青春荒废的挣扎。</p><p class="ql-block"> 虽然已经回不到了从前,</p><p class="ql-block"> 但是,</p><p class="ql-block"> 从前从未走远。</p><p class="ql-block"> 是啊!</p><p class="ql-block"> 从前,</p><p class="ql-block"> 从 未 走 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为记。</p> <p class="ql-block">笔者与赴京请愿团团长丁惠民先生(右)合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与孟定农场罢工总指挥叶枫(中)、西部知青网站站长进勇(左)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五十周年纪念册》封面</span></p> <p class="ql-block">正南 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云南支边战友联谊会会长邱汉瑜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学习金训华小分队”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孙蜀涛 慰问团来给我们照相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进勇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进勇 知青“盅盅”暖人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部分支边照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