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下学真经 橘子洲头问初心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6日,由清华大学承办的新时代陇原名校长培养对象第二期培训在美丽的网红城市长沙开班。在16天紧张而又丰富的学习中,有专家教授的讲座,有长沙四大名校及其集团分校的访学实践,有湖南博物院、长沙党史馆、青年毛泽东纪念馆、隆平水稻纪念馆红色研学,有湖湘文化的浸润,有水木读书会---李希贵校长《学校制度改进》的读书分享,有ORID梳理总结学习成果的汇报会,有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有甘肃、内蒙、四川、广东四地校长论坛,还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学术年会,可以说是有高度、有宽度、有温度,是一次十分珍贵的学习之旅。对我而言,在文化浸润、价值引领、情怀滋养、视野开阔方面都有极大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文化浸润</span>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三湘大地,书院林立,革命摇篮,英才辈出。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朱镕基、彭德怀、贺龙、罗荣桓、任弼时、粟裕、陈赓、肖劲光、黄克诚、谭政、许光达、王震、徐特立、谢觉哉、黄兴、蔡锷、谭嗣同、曾国藩、左宗堂、……一串串名字熠熠生辉,真是一部近代史,半部湖南人。这些伟人的身上都有那种“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的湖南精神。橘子洲头、伟人像下,你能深切感受到“忧心天下、敢为人先”的青年抱负。岳麓书院、屈子祠中你能细心体察到“忠廉节孝、学达性天”的治学追求。</p><p class="ql-block"> 湖南博物馆的文物典藏汗牛充栋,估计三天三夜都看不完,光长沙马王堆汉墓就有3000多件珍贵文物,工艺繁复的精美漆器、织精绣美的衣物、“百科全书”式的简帛文献、诡谲奇幻的彩棺帛画、宛如梦中的千年遗容……无不彰显了汉初文明的璀璨夺目,这一惊世发掘雄辩地证明了汉代在世界文明史上的杰出地位。</p><p class="ql-block"> 隆平水稻纪念馆的参观惊叹有三:一是原来水稻的历史如此悠久,二是杂交水稻三系法过程如此不易,三是袁隆平作为世界顶尖院士,朴素得与农民无异,作为科学家,怀念母亲的文章《妈妈,稻子熟了》却又像出自伟大的文学家,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袁先生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二、价值引领</span> 作为学校领头人的书记和校长,理应读懂党和国家的文件文本,领会政策要求,甚至洞悉政策出台背后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理支撑,这对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工作意义重大。湖南教科院刘建琼教授给我们立体呈现了基础教育的四梁八柱,帮我们理清了党和国家政策顶层设计的逻辑,让我们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思考。把自己平凡的工作置于民族复兴国家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才能真正理解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拔尖创新、家校社协同、双减、评价改革等重点工作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工作起来才能方向不偏、主动融入、创新发展。</p><p class="ql-block"> 杨敏教授在讲授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技巧时指出: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是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职业倦怠走向幸福人生的重要秘籍。</p><p class="ql-block"> 上次在清华培训时,听了李希贵校长《学校制度的构建与改进》的报告,这次又细读先生的书---《学校制度改进》,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思考,代表我们3组在全班分享,提炼了一些观点,得到大家的赞许。也是希贵校长办学思想在我心中扎根的过程,让我听到了自身拔节成长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三、情怀滋养</span> 湖南师大万丹教授讲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点围绕中东地区的石油、货币、战争、外交等话题展开,条分缕析,别开生面,纵论天下,有理有据。在帮助我们认清天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趋势变化和大国博弈的紧张激烈的同时,点燃了我们爱国主义的热情,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决心和信心。</p><p class="ql-block"> 湖南师大古典研究中心刘铁芳教授讲的《培育有根有魂的中国人》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他从“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详于小事而略于大道,察于近物而暗于远图”---徐干的《中论务本》引出话题,结合当下“空心病”泛滥、“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潮,教授提出了何以安身、如何立命的问题。安身于知识、立命于文化,唯有文化,才是立国之本、立人之本、立教之本。指出今日学校教育不仅需要有效,更需要有根、有魂;今日中国学生不仅需要有知识与能力,也需要个性与活力,更需要有精神、有灵魂、有浩然正气;今日中国教师不仅需要有基本素养,更需要有中国视野、有文化担当、有生命襟怀。要教育学生活出中国人的生命气象:从容自信地活在天与地之间,效法天地之道,养浩然正气;充满温情地活在人与人之间,注重人与人的亲情联接,养仁爱心灵;健动不息地活在古与今之间,注重包容创造,日新其德,养中庸德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四、视野开阔</span> 长沙师范附属特立小学教育数字化体现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学校布局、文化彰显、教师发展、评价方式时时处处都有数字化的场景应用。校长现场讲座的课件、录音 AI自动记录,你只需扫描二维码,一键带走。 </p><p class="ql-block"> 师大附中青石学校抓小抓细抓实、用力用心用情、协商协同协作、精细精致精美的养成教育令人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精细化。就连上下学都有“小纽扣六有课程”。</p><p class="ql-block"> 21日,非常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文化研究分会2024年度学术年会。青岛中学汪正贵校长提出三个问题:空间是谁的?谁来定义空间?空间生产什么?引发对学校空间的哲学思考,空间不仅是物理性空间,也是社会性空间和精神性空间;要重视非正式空间的设计与利用;我们塑造空间,空间也塑造着我们。博才小学龙胜校长被主持人程红兵称为“不得了的女人”,她将人的驱动分为欲望驱动、责任驱动、梦想驱动、使命驱动。因此把创新型教师培养放在最高层级的使命驱动中,植入企业管理理念,从创新是所有人的职责、教师犯了错别急着纠错、用行动创造感动 正向激励要到位、响鼓需重锤 “懒猫变干将”、做“蘑菇”不做“豆芽菜”、组建超级小团队 挑战不可能等六个方面给出了策略。她的实践和努力证明:每个人都是创新的主体,具有无限的潜能,前提条件就是要唤醒他的使命驱动力。</p> <p class="ql-block">长郡中学“沉毅朴实”的校训,爱生活、善求知、忧天下、有作为的育人目标,不让学生输在终点线上的执着追求,都在无声地讲述着百年名校的荣光与活力,校园内14名院士校友的雕像长廊,每年为清北输送60多名学子,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获大奖的骄人成绩,训练有素,温文尔雅的学生都让人心生羡慕,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师大附中校园优美,坐落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尽得山水之灵气,百年樟树参天蔽日,“金牌摇篮”名符其实,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苛刻训练、贯通培养、强大师资都让人叹为观止。旁听一节高三思政课,探究的是三农问题,学生分小组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至今,所有的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成效梳理断代,导图呈现,现场质疑,当场辩答。最为不可思议的是学生“化身”命题专家,结合近年高考三农试题,“研制”出各类题型,并当场陈述命题理由,考察意向,采分点分值划分,答案干扰项的“坑点”所在。学生看待问题的高度、设计问题的深度、解答的逻辑思维,教师的精彩追问、恰当的点拨,一切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真实地发生。</p> <p class="ql-block">雅礼中学是一所影响学生一生的学校,雅礼取名源自论语“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谐音耶鲁(yale),中西合璧。秉承“公勤诚朴”校训,确立“自立品质、领袖气质、天下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育人目标,以个性教育、自主教育、开放教育为策略,让每一个孩子在雅礼寻找到适合自己卓尔不群的成长沃土。学校竭力为孩子品行基础、身心基础、学力基础、创新基础奠基助力。最喜雅礼校歌中的两句词:“经天纬地才能,由学问成就,及时奋发精神,好担当宇宙”。</p> <p class="ql-block">明德中学更像是园林式景区,徜徉其间,被一股浓郁的学术气氛包裹。无论是湖湘气韵,半出明德的底气、还是“坚苦真诚”的四字箴言,无论是“院士摇篮”(17名)的奇迹,还是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学校活动课程化的构建,无论是作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的革命传统,还是“磨血育人”的初心坚守,都给人留下了无限品味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学习不止步,实践无尽头。下一步,我将继续梳理反刍在清华班的学习点滴,进一步理清办学方向,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五育融合,努力建设高质量学校、培育高素质教师、造就高品位学生。1、加强学校党组织品牌建设,凸显党组织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引领全体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根有魂的中国人。2、进一步挖掘学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适性扬才、个个成才”办学理念,在理论上形成共识,实践上搭建学生多元发展的平台,让教育适合学生,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3、改进课堂文化。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主渠道,让课堂成为师生对话生命成长的沃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得到文化的传承,道德的滋养,思维的升阶。4、高度重视体育美育工作。通过强地位、强师资、强课程、强评价开展体艺“四强”行动。5、注重拔尖人才培养。尝试探索科学的遴选机制,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开展与名校的合作交流,建强学校创客团队,磨砺学生意志品质,种下热爱科学种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