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堂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闫安生先生又要出一本新诗词集,打电话嘱我写一段文字。我说我不通音韵不谙格律,能写点什么呢?他说我就是找不写诗词的来写,想写什么你自己看着办。我还在犹豫接不接这活儿的时候,他早已把电话挂了。过了一会儿,他又打来电话,说他的诗集欲用《为霞满天》作书名,这个我大概能猜的懂,这是取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中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可见,先生之意是说自己虽已届晚年,但尚有激情,仍能挥洒自如,泼墨作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与闫先生相识算是比较早的。大概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就曾多次在一起饮宴喝酒,但都因是不期而遇,仅限于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只知对方颇有酒力,再没有更深的了解。直到几年前,我卸掉了工作成为闲云野鹤,在家闲得难受,参与了一些微信群里的活动,再度与先生不期而遇,得知他也退休赋闲。因为是故旧,还有一些人情世故的牵扯,我俩走得自然近了一些,除了参加活动,私下的来往也多了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先生生于农家,在兄弟中排行第二。自幼家父早丧,长兄参军戍国,不到二十岁的他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帮着母亲维持一家生计。待后又入大漠军营,晨看孤烟直,晚观落日圆。转业后在一家国企工作,做到了中层干部,但企业工艺落后经营不善,倒闭于市场经济大潮之中,生活又陷于窘迫。无奈之下,只得四处求职,奔走职场维持生计。跌宕多舛的命运,于庸人是苦难深重,于智者却积累了经验与智慧。从小练就的坚守和刚毅,军营里得来的果敢和决断,在企业中积累的自律和执行力,打工时学会的隐忍和迂回,虽然每一项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集于一身便是大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逼迫,眼下中国即将开启老年时代,不论是偏远的乡村,还是城市中的角角落落,老年人的身影随处可见。在城市生活的退休人员中,大致可分为这么几类,一是饱食终日,成群扎堆,说说天气变化,聊聊陈年旧事,骂骂贪官污吏,议议国际局势,到点吃饭,按时睡觉;二是利用有闲时间,坐着免费公交,穿行在城市的每一个可到之处,寻几处破绽,发一通议论,明知于事无补,只图一时痛快;三是儿女争气,自己经济独立,或游山玩水,或弄花养鸟,或琴棋书画,陶冶性情,乐此不彼。人生苦短,奔波劳碌大半生,终于熬到了老有所依,衣食无忧,采取哪种生活方式度过余生,都无可挑剔。只要遵纪守法,不危害社会,都是对的。但像先生这样,退休之后诗兴大发,并能不断结集成书的,实属不易。先前已有诗词集《芦花照影》一本,叙家国情怀,抒人生感悟,怀思乡之情,记网络唱和,写山水情缘,有感而发,信手拈来,无不彰显其文字功底和诗词造诣,成为长治市颇具影响的诗词作家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当下,能赋词写诗者不在少数,似乎能认得字的就会写白话诗,会汉语拼音的就能写格律诗,但大多数只是逢场作戏卖弄风骚,就事论事玩弄文字,能写出深意且持久发力者寥寥无几。先生自幼家境贫寒无缘读书,半生奔波生活不得偷闲,能有这般丰厚的古典文学积淀,和不俗的文字表现力,让人感佩不已。因此,出书之际让我来写几段文字,除了有辱使命,更感诚惶诚恐,内心惴惴不安,迟迟不敢下笔。前天,先生又打来电话,问我稿子可曾写完,我竟心跳加快,面红耳赤,一时语塞,无法正面回答。心情平复之后,深感先生之诚意满满,不敢违拗,只有从命。纵然先生之约是折煞人的难题,也只能欣然接受,勉为其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先生的新作都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放着,打开朋友圈便是。虽然我不懂诗词写法,但拜读起来,却能感受到一股股清风扑面而来,既像是和先生当面交谈,又像是听先生叙述一件往事,既有娓娓道来的从容,又有不吐不快的急切,既能看到军人豪迈的威仪,又可感受到长者敦厚的风度。至于造词遣句是否规范,词章布局是否合仄,凭我之才疏学浅,就不敢妄说了。想必先生从来严谨慎重,低级的错误是断然不会犯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听一个诗词门外汉的瞎咧咧,肯定体验不到先生作品的真谛,况且此刻,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已是心不在焉魂不守舍,力不从心不知所云。只等先生新书出笼,仔细品读,方解其中滋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我,只有一个念想,等到出书之后,左手捧着先生的新作,右手擎起酒杯,郑重地敬先生一杯!对了,还有一句话想对先生说,您虽年近古稀,但您诗心不老,诗魂尚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故新书取名《为霞满天》似有不妥,请先生斟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11月25日于长钢</span></p> 叙事儿栏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