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人物

奔腾的浪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晚上下班回家,与坐在床上看电视的老妈互相打声招呼后,坐在身边陪她一起看她喜欢的《西游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电视里,传来唐僧师徒时而寻宝捉妖的打打闹闹,时而寻计拿怪的说说笑笑,时而美女讨僧欢心的唱唱跳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剧中插曲《女儿情》唱道:“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唱的让人心醉,心波荡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几平米的卧室里,莺歌燕舞,云飞缭绕,家里好像置身于剧中场景一样,增添了不少喧嚣、热闹的气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游记》里《女儿情》这首歌,据说当时为了歌词,导演杨洁与作曲许镜清两位非常默契、友好的搭档产生了不小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却让许镜清耿耿于怀了3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游记》里,演唐僧师徒进入女儿国这一集,是导演杨洁的倾心之作,因为整部《西游记》里就这一集凸显人情浪漫、爱恨情调。杨洁作为一个女人,对这一集颇为有感上心,格外重视。在录制这首歌当天,平时对配乐并不干预的杨洁,看到许静清和吴静进录音棚的时候,她也跟了进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录制歌曲时,她一边听一边摇头,摇完头后亲自上手。一共八句歌词她改动了七句,还为“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这句歌词与许镜清争执了起来。许镜清认为,女儿国国王一直称唐僧为玉帝哥哥,应该用“哥哥”比较好,而杨洁坚持要用“圣僧”。为此,两人争论了很久,最后杨洁发火说:“什么哥哥妹妹的,一点都不懂女儿家的心思?”直到2017年杨洁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许镜清去参加杨洁遗体告别的时候才恍然大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女儿国国王爱唐僧爱的含蓄,叫法自然也不愿与常人一般庸俗,称为“圣僧”更加显得庄重矜持,也展示了对唐僧的尊敬。作为女人,杨洁自然更能理解女儿家的心思,正是这句“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歌词,成就了整首歌的点睛之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为让行走不变,只能躺在床上的老妈不寂寞,专门在卧室一面的墙上安装了网络智能电视。老妈躺在床上,或是坐起来都可以随时看电视。即时是睡觉,只要开着电视听到说话声,她心里就感到安稳、踏实,感觉有“人”在陪着她,这样就不寂寞、不孤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也专门买来《养老护理员入门》一书,组织家人、孩子学习培训,掌握护理知识,提高技能,以便进一步伺候照顾好老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游记》里,只见猴儿们欢快地跳树攀枝,采花觅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孙大圣筋斗云起,重重谷壑藤萝密,远山峰峦树木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哪吒太子手持火尖枪大战巨龙,咆哮声此起彼伏,不分胜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钻风”出场逍遥唱着“大王叫我来巡山呐,咿儿哟咿儿咿儿哟,小心提防那孙悟空呐,咿儿哟咿儿咿儿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光寺塔顶喝酒猜拳的鲇鱼怪和黑鱼精,一个被孙悟空切了下唇,一个被割了耳朵的妖怪“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像绕口令一样叫喊着有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白骨精一会变身妖艳美女,面容娇美,步态轻盈;一会又化身老妇人,两鬓斑白,行动迟缓,体态瘦弱,面容憔悴,犹如荷叶折叠,让人生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样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名场面”让我和老妈看的捧腹大笑,对视互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唐僧师徒与妖怪们在剧情中斗智斗勇的交锋,谋略智勇的打斗让老妈看得入神专注,也看得快乐开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在一旁,看见老妈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笑声后,自己又在那里“喃喃”自语,“嘀咕噜、嘀咕噜”不知说着什么?具体“喃喃”自语,“嘀咕噜”说的是什么?在电视高分贝的“吵闹”声中我也听不清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装的网络智能电视,功能非常强大,信息资源丰富。上网、购物,看电影、电视剧、戏曲、歌剧,农村片、谍战片、悬疑片、枪战片、爱情片,等等,非常多。只要打开电视选择好想看的电影、电视剧,就会自动连续播放,每集电视剧之间还没有广告,让人看的直上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妈每天上午看、下午看、晚上看,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完全让自己投入进“无限”地电视剧情当中,不知不觉度过了愉快、幸福而美好的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到家里,做完家务,我就坐在老妈身边,陪着她说说话、聊聊天、看看电视。见我坐在身边,老妈就打开了话匣子,给我讲述电视里的剧情。虽然介绍的有些缓慢,词不达意,意不是剧情,但是我都认真听她讲,就像幼小的婴儿喜欢听大人逗哄讲话一样,虽然听不懂,但只要能听见声音,就像是听到了世界上最美妙、最动听、最想听的声音一样开心。听着老妈的讲述,播放剧情的深入,我也渐渐地看得入神投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游记》里,沙和尚可以说是一个不太看好的人物。唐僧带着他们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的能耐最差,本事也最小,脖子上戴着九颗骷髅头,挑着担子走在队伍的最后面。在各种精彩打斗、引人入胜的情节里面,他表现的很平凡,本事也很一般,整集看下来好像没起多大作用。但在《西游记》里,他这个人物形像又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没他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陪着老妈看《西游记》,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艰难跋涉,魔杖重重,形形色色,真假难辨的妖怪那么多。一路上,唐僧被一个个女子“求婚”“留婚”,猪八戒也曾无数次劝说师父,让他“从了”留下来,如果唐僧听了猪八戒的话,真留下不走了,或者唐僧真被妖怪捉去“吃”了,谁能接任唐僧的位置领导大家去完成取经任务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发出灵魂拷,让大家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会选谁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选孙悟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从头至终是个典型情绪不稳定的人,一闹情绪就回花果山,管你取经不取经,任务不任务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选猪八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一见到美女就迈不开脚步,不想走了。一闹情绪,遇到险阻就要回高老庄,是个典型情感不专一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仔细看那沙僧,铮亮反光的大脑门,圆圆的脸盘,黑黑的毛发,显出勤劳稳重、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憨厚老实的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路上,他时常负责看守行李和马匹,承担着团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偶尔也参与降妖除魔,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无论什么情况下,至始至终都没有说过泄气话,没有说过破坏团结的话,他只要一发声,全是底气十足、声音洪亮的正能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去西天取经的队伍里,沙僧始终以大局为重,跟谁的关系都处得相当好。在团队中起到了调和矛盾的作用,经常以幽默和自嘲的方式,帮助调节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关系,维护团队的和谐稳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在队伍里的作用告诉我们:在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组织里面,都不能缺少了这样的人。因他最能团结人、注重联络人、善于沟通人。他的能力看着好像不怎么强,功夫不怎么高,但正是这种看上去“无用之用”才是隐藏最深的“大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游记》里,去西天取经队伍的师徒四人,唯独沙僧一人叫沙和尚。古时候,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和尚”,这是大有讲究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资料显示:佛在世的时候,出家的僧众,男性称为比丘,女性称为比丘尼。在家受了三皈依的男女信众被称为优婆塞和优婆夷。按照佛教规矩,七岁到二十岁以下,受过十戒的出家人,男僧称为沙弥,女僧称为沙弥尼。能够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必须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具备破除烦恼、坚持戒律、止恶修善,有良好德性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和尚”指具有招收弟子资格的僧人,即向弟子传授足戒的老师。要具有法腊(指接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比丘尼的年数)十年以上,且有德、有智、持戒、多闻才有资格,故又称戒和尚、戒和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寺庙里,除了主持以外,只有方丈才被称为“和尚”,就像一个学校的校长,方丈和主持以外的,都称为法师。因为一个寺院所有的教学工作,讲经布法,教学政策,教学目标,乃至聘请外来的法师讲经授课,都是由方丈一人决定,他是这个寺院教化众生的总指挥、总策划,是校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所以,只有他才可以称为和尚。这就告诉我们,能“以和为尚,谓之和尚”,只有自身修炼得好,才有资格叫和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游记》里的沙僧,原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玻璃盏被贬下凡,落入流沙河,后被观音菩萨收服,加入取经队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在剧中扮演的角色特别经典。他是个“小人物”,就像河边沙滩上的一粒沙子,所以是指沙为姓,以“河”为尚。我们都见过,大河岸边的沙子可以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什么用处,甚至我们走在上面都不会去正眼看它,但恰恰是它一粒粒地堆聚在地一起,才让我们好奇地想去在上面走一走,跑一跑,玩一玩。每一粒沙子,就像是一个团队里踏实肯干、默默无声、甘于奉献的“小人物”一样,在芸芸众生中虽是最普通的一员,但起着非常重要、举足轻重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通过陪老妈看《西游记》,看的集数多了,这个不容忽视的人物告诉我这样一个大道理:哪怕我们是一个既平凡又普通,既没有什么特长又不让人看好的“小人物”,只要加入到一个非常优秀的队伍里面,跟着一路好好“走”就能成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后,沙和尚跟着走下来了。取得真经后,摇身一变,被如来佛祖封为赫赫有名的“金身罗汉”,完成了他的使命,“小人物”打造出了肉体“金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对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鼓励、激励和教育,天生我才必有用,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只要任劳任怨的坚持,终将成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着《西游记》里师徒四人,一路波折、波云诡谲去西天的路上,让我回想起了2019年开始陪孩子英语教育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2020年以来,法律硕士研究生考试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9年,孩子学习报考英语教育硕士研究生,考试分数超过国家录取分数线、报考院校往年录取分数线50分。没想到,院校当年本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在往年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提高50分,报考其他专业分数低的同学反而被录取了,结果与梦想失之交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0年、2021年,重整行装再出发。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的基础上,改法律专业在教育培训机构再学习。考试结果与报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几分之差再次落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为377万,其中法硕考生高达25万余人。据凯程统计:全国236个在招法律硕士的院校拟招生总人数为21617人,其中只有8.6%的人能够考上法律硕士,80%的法硕考研人员过不了国家线,90%的人不能被录取,91.4%的人只能是陪跑,可以看出竞争有多么的残酷激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年“疫情”期间,每天的早起送读,晚上陪读,隔离苦读。雨雪天接送,周末、节假日看望送吃送喝的“奔跑”中,一家人互相鼓励,团结一心,坚定信心,谁也不言放弃。在一次次的失望,无望,甚至痛苦绝望的情况下,熬过了一天又一天,坚持了一年又一年,老天终不负有心人、“持”心之人,在最后决定放弃再学的那一刻,“天佑之神”发来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孩子已顺利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多年来的辛勤付出,终于等来了迟来的回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据介绍,2024年全国范围内共设置了330个考区、631个考点、9000余个考场,吸引了超过96万人报名,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显示出法律职业的广泛吸引力和强劲需求。随着报名人数的激增,每年法考的竞争压力也随之加大,每一位考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想一战通关,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依旧是含金量很高,难度最大的第一大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几年,孩子一边读书学习,深耕自己,一边自学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可以说是屡考屡败,屡败屡考,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我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孩子每一个清晨的早起,每一天深夜的苦读,每一次雨雪中的接送,每一次考场外的徘徊守候。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证明有了硕士研究生文凭学历、学位,拿到了“教师资格证”“法律职业资格证”,也是众多亲朋好友、领导、战友、同事、同学们用多年的关心、鼓励、祈盼和努力换来的胜利果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孩子考研的成功,法考的通过,就像是一家人团结一心打了一场场硬仗换来的“战利品”。这份“战利品”不仅证明了孩子能“行”多读点书,也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收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北京大学一位博士后在视频里给我们分享人生幸福与智慧的经验时谈到:他每天坚持阅读150页书,坚持了“N”多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每天读书,只会超过150页,绝不会低于150页。硕士毕业后,曾在郑州效区一所学校里教书,每月工资3000多元。学校里配发的电脑,他只要最低版本的,这样只能办公不能安装游戏软件什么的,别的同事在玩游戏的时候他只能看书。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总得抓住“读书”这棵救命稻草。当没有资源可以帮他走出困境的时候,也不知道考博能不能考上?不知道人生的未来在哪里?他只能抓住“读书”这棵唯一的救命稻草来改变自己的人生。他坚信只有读书才有希望,所以每天阅读一两百页,坚持了20多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因为没有钱,家里安装不起网络。为联系到美国最著名的法学家波斯纳作品的翻译版权,他天天“潜伏”到楼下中国建设银行柜台网点里,因那里大厅有一台给储户用的电脑能上网。他打开QQ邮箱看对方给他回信了没有?每一次输入密码的时候,大厅里巡视的保安都会走过来看看,当保安每次走过来看他时,他就迅速把那个存款页面调出来,就这样每天要下楼去查看3次。次数多了,保安也怀疑他了,但保安还好没有赶他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一天,他打开邮箱时,突然发现波斯纳终于给他回信了。世界最顶尖、最著名法学家说:“你可以翻译我的东西”把他高兴“坏”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说:他的演讲从来不用做准备,拍摄的短视频也没有一个文案,全是即兴演讲,即兴拍摄。因为他准备了一生,每天都在做准备,所以从不准备。有网友给他留言说:“这么多年,坚持做好一件事情太不容易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么多年,他坚信未来一定是个文化的时代,知识的时代,科技的时代。直到今年,他的“火运”终于到来了,他在视频里自豪自信地说:“属于他的时代终于到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每个人很普通,都是平常的人。就像《西游记》里的沙和尚,没有人看好他,也没有人去注意他,在剧情里导演给的戏份也不多,但只要用心去看他,去感悟他,就会惊奇地发现他“弱化”的身份给我们的“鼓励”“激励”无价可比,也无语伦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的一生,所有的经历、磨砺、迟来的等待,等等,都在告诉我,也告诉孩子:只要有梦想,就不必等,尽管努力去追。不要祈盼结果怎样,只要认真经历就可以了。人生,就是如此,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与不完美,总有这样、那样的怅惘与不甘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为什么要读书学习?我在《意外时候的底气》一文里,已经写了很多,也说了很多。生活就要有梦想,经历就是财富。像清代诗人袁枚写的《苔》诗一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没有阳光照射到的植物生长在不易的地方,苔藓却能长出绿意,展现出美丽的青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苔花虽微小如米,无馥郁的芬香,无绚烂的色调,但作为跃动的生命,它与得天独厚的花王一样,从容自若,沉稳持重,竞放于大自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尽管牡丹花色艳冠群芬,苔的价值鲜为人知,但由于苔的不自怜,不自弃,依其天性认真履行大地赋予的使命,执着地证明自己的艳丽存在,从而在自重、尽心尽意的天平上,苔与牡丹,绝无贵贱优劣之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苔花如同米粒般大小,也要像国色天香的牡丹那样,靠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自强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苔》诗,歌颂了苔藓虽生活在阴暗潮湿之处,却有自己的生活本能和生命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怨天尤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诗人把苔藓人格化,也把自己的感受、情绪融入到形象的塑造中,理趣横生,意蕴明彻深邃,简约疏朗中道出了浓重的哲理意味、人生意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茫茫人海,来世一遭。如果我们把弯路走直了,那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如果把直路走弯了,那也是豁达的,因为可以多看几道路上的风景。路在脚下,景在心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容忽视的人物,为何不趁年轻的宝贵青春,不像阴暗角落里的“苔花”那样,去尽相绽放自己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几年,我居住所在的城市在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家庭、社区、单位、学校、大街小巷、道路交通、公共秩序,等等,一年到头都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提高市民人文素养,改善生活品质,城市现代化文明形象,让城市更加宜居,居民生活更加舒适。我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应当如何去创建和构建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照顾老妈的经历和感受,家人的相处、遇事互相理解和孩子这几年的读书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首先要平和。做到身心平和、心态平和。可以与梦想去较劲,与追求去较劲,但不能跟自己较劲,不能跟家人叫劲,不能跟亲人较劲。不要把自己活得像落难者一样,争着告诉所有人你的不幸。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酸甜苦辣都要自己去偿,你所经历的在别人那里都是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次要做到和谐。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要和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和谐,人与自己的追求和我想要什么要和谐,人与自己的能力和我的梦想要和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要学会掌控自己的命运。生活中,问题肯定是层出不穷,有很多事情不能如己所愿,别人得到了幸运,我却与机会擦肩而过,别人获得了成功,我却陷入困境,别人一帆风顺我却遭遇不幸……当感叹生活这样对我如此刻薄,命运不公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自己命运的“掌控权”交了出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过程,要学会努力强大起来,自己独挡一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要心灵空宁淡然内守。《黄帝内经》提倡“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就是告诉我们看人、看待问题的方式、态度要柔和缓和起来,不要太急,如果太急躁,“神”就会飘浮起来。如果过度执着与外物,期待执着于目标,过度消耗精神,就会心神不宁,使生理功能失调,不能保持精神的纯粹和充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要性善忍让。现在的人都充满了戾气,谁也见不得谁的好。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遇事都要做到敬人持己,淡然处之,免除后患。要心地善良,以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常做修德积福之事,仁礼待人,胸怀宽广,无视无听方能抱神以静,心静安定方能避祸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要淡然知足。淡然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优雅,更是一种智慧。“淡”字,左边是水,右边是熊熊大火,只要将水浇在火上,方可水止火灭。遇到天大的事情,只要心里揣着淡然淡定这味药,就不会捅出娄子来。“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虽为百谷之王,但善居其下也。”人生是一次长跑,输赢得失都是暂时的,淡然知足生活,张驰有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要凡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遇到问题多视角去分析思考,就像解答几何、微积分、三角函数、奥数题一样,发散思维,多用拆分、补全、辅助、就近弃远等方法,灵活分析,就会得到满意的结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地球在不停运转,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外出旅行,看到的山都很美,不管是哪座山从远处望去都一样,当自己一步一步爬上去过后“一览众山小”时,却有深刻的感受和体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顾爬过的山时,会发现这些奋斗不息、不断爬行的岁月才是人生最美好的经历。如果把人生的旅途描绘成一张图,那一定是一条高低起伏、弯曲不平的曲线,只要仔细去看它,它肯定比呆板的直线要丰富有趣得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我们自己和生活的环境、理想与追求、身心与心态、待人接物等都能这样和谐了,就做到了《中庸》里讲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了中和之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样,天地才能各归其位,万物亦得以生长发育。我们每个人若能效法此道,修身养性,以至中和之境,则能洞察天地之奥秘,顺应万物之自然,使身心得以安宁,内外得以和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所以看《西游记》,我认为不能完全在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莺歌燕舞的热闹中,小看、轻视了沙和尚这个看似不是“主角”确是“主角”的作用,他就是一个“和谐”的典型,也是我们学习做人做事的榜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看沙和尚使用的手杖,一头是一个圆黄黄的大扁铲,一头是一个锋利的月牙弯。一个代表日,一个代表月,日月合一起就是《周易》中讲的那个“易”字,“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上日下月两字组合,象征白天黑夜阴阳转换,水火交融。沙和尚拿的那个手杖,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和”的意思,叫“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意思就是天地是阴阳构成,阴阳要想调和,就得注入一种气,就像我们以前常看到的蒸汽火车头脚上的大轱辘,它涂的一半是红色,一半是黑色,好像太级图似的。如果人去推动它,稳丝不动,根本推不动。如果用蒸气去推动它,它就会往前走,这就是“气”的力量和作用。注入一口气,就能让阴阳调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医上讲的“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具有固摄作用、保持温度、防御外邪、营养精神的作用,也是维持生命活动、运输营养物质、调节情绪、抵御外界侵害、促进身体修复的作用。气生百病,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素问》中讲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生活中,我们要注入一股自强不息的气,那就叫志气。家庭里面要注入一种温暖,像春风一样的气,那就叫和气。家和万事兴,家中得有一种好的家风,顺着这个家风往外走,就会有社会上的好风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记得当兵入伍的时候,部队领导、老班长们教我们练习军姿的时候,反复叮嘱要深吸一口“气”,睁大眼睛,挺胸抬头,把气沉丹田,那叫练士气。如果把这种士气融化进军队里面,那就是军魂,融化进民族里面,那就是民族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的一生,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用这种阳刚之气、凛然正气、浩然正气、不服输的“气”,去引领个人、家庭和社会向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健康追求,和谐的人身目标,和谐的家庭氛围,向和谐社会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怎样才能做到“和”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儒家思想强调“和为贵”。认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即保持多样性的统一,强调在和谐中保持个性。孟子提出“人和”,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万物皆有阴阳,阴阳互动以达到和谐的状态,强调了自然和谐的重要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法家思想强调法治和秩序。认为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同、节用等原则。强调普遍的爱,反对战争和暴力,提倡节俭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墨家的和谐观念体现在对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公平的追求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包含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它们相互作用和转化推动了宇宙的发展变化。五行学说将宇宙万物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相生相克,形成了宇宙间复杂而有序的运行规律。阴阳五行学说的和谐观念体现在对自然界的整体和谐与平衡的追求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理学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修养方法,去除私欲,恢复本性,以达到“天理合一”的境界。理学的和谐观念体现在对个体内心修养和社会和谐的追求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游记》是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并阅读过的一部小说,在部队工作的时候曾作为枕边书,晚上没事的时候在灯下独自读过好几遍,有时候搞思想政治教育、给官兵们做思想工作、开导情绪、精兵强武、忠诚爱国、强军备战等,讲过一些里面的典型事例、经典故事,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老妈来北京后,我陪她一起也曾看过无数遍电视剧,对里面的一些“名场面”也一起笑谈过,评头论足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夜里,老妈侧身睡在身边,紧紧的挤向我这一侧。听着她此起彼伏的“呼噜”声,我无法入睡。两手抱着后脑勺,两眼望着天花板。我想,老妈这样喜欢看《西游记》,这估计是她喜欢看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她前后两个世纪的人生经历,领悟出生活的大智慧都浓缩在《西游记》的众多故事情节里,在她鲐背之年,以“看破不说破”“知哓不说教”的大智慧,借看电视的这种方式给我以教育,给我以教悔,让我边看、边学、边悟生活哲理,知晓人生哲学。细品、细悟、细想之下,让我对老妈不由心生敬仰之情,不愧是我人生当中的“好先生、大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今,再陪老妈看《西游记》,我认为看的是陪伴,看的是孝道,看的是修为,看的是和谐,看的是文化,看的也是我自己的人生经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感谢您阅读到了最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资料图片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月12月6日夜写于北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