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牌龚氏宗祠:历史风云的守望者,红色记忆的承载体

龙湖桥畔

<p class="ql-block">作者:龚立牛 龚维强</p><p class="ql-block">摄影:柳卫平</p> <p class="ql-block">  于桃江县禁牌村之隅,浮丘山巍然矗立,536国道如绸带般蜿蜒而过。山脚下,一座清早期江南风格的古建筑静静伫立,这便是禁牌龚氏宗祠。岁月在其身上刻下了斑驳的痕迹,门牌坊残存,青砖灰瓦在青山的怀抱中更显古朴与庄重。步入这座承载着250年历史的清乾隆时期建筑,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去探寻那些被历史尘封的故事,追寻烽火连天岁月中红色梦想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龚氏宗祠,坐落于禁牌村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其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历经嘉庆六年辛酉(1801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年)及民国六年(1917年)的多次修缮,才成就了今日之规模。禁牌龚氏族人龚庆华、龚胜勋、龚雪光、龚谷初等人,对宗祠的历史变迁如数家珍。在他们的引领下,我们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这座占地70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式宗祠,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尽管如今仅余残存门牌坊,但“禁牌学校”的匾额依然熠熠生辉,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内厅古建筑虽已荡然无存,但杂树丛生、荒草萋萋之中,仍依稀可见其昔日的繁华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2011年,龚氏宗祠被桃江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得益于1917年第四次维修扩建后,龚氏族人在此设立学堂,传承家族文化,培养族内子弟。龚氏金楼学校便在此应运而生,成为一方教育的摇篮。革命先驱龚筱初,武昌美术专门学校之高材生,受新文化运动之影响,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他作为禁牌本地人,自然成为金楼学校的美术教员,不仅传授文化知识,更以画笔为剑,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点亮了一盏盏思想的明灯。</p> <p class="ql-block">  益阳最早的共产党员、桃江人夏曦,为推动家乡革命活动,于1922年暑假毅然回到家乡。他联络有进步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在龚筱初的号召下,召开了多次筹备会议。因龚筱初家庭殷实且思想开明,夏曦等人均在龚筱初家就餐,共商大计。同年夏秋之际,新民共进社在金楼学校(禁牌学校)宣告成立,有20多人参加。他们通过章程,选举产生了执行委员会,委员包括刘昆林、龚励峰、龚筱初、胡铁波、夏美哉等五人。他们致力于教育培养和团结农村知识分子,为革命播撒下希望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龚氏宗祠,作为龚氏家族和村落的精神象征,具有极高的社会影响力。龚筱初通过宗祠发展本族先进青年如龚星藻、龚金元、龚象贤等加入新民共进社。新民共进社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外围组织,以金楼学校(禁牌学校)为据点,在桃江境内活跃传播先进思想、开展形势宣传、与旧思想作斗争。夏曦每年暑假回桃江时,都在金楼学校(禁牌学校)组织社员宣讲革命思想,点燃了青年们心中的革命热情。龚筱初则负责后勤保障和组织工作,为桃江革命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龚氏宗祠这座古建筑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龚氏金楼学校被改名为集体所有制的禁牌学校,为禁牌村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里曾走出刘昆林、戴武仁等知名革命者,也孕育了龚心印等知名教育家。他们如同璀璨星辰般照亮了中国的天空,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如今,龚氏宗祠后山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枯木逢春般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相信,这座承载着红色故事的宗祠,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龚氏后裔的我们,将认真搜集整理历史资料,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段历史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p> <p class="ql-block">参照资料:</p><p class="ql-block">1、1994年版《益阳县志》</p><p class="ql-block">2、1986年版《桃江党史资料》第一辑</p><p class="ql-block">3、2018年牌《桃江禁牌暹裔十一修族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