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印象之迦太基遗址

老树

<p class="ql-block">来突尼斯,看迦太基遗址是主要目的。从风光,风土人情上说,其实摩洛哥和突尼斯很相像,都在北非,都是沿海国家,都是柏柏尔族人的故乡,都有大漠景观,都是伊斯兰国家,都受西欧文化尤其是法兰西影响很深。但有一点不同,突尼斯有迦太基。</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0日中午。</p><p class="ql-block">终于站在了迦太基遗址之上。尽管这只是突尼斯多处迦太基遗址中的一处,但也是最重要的一处。因为狄多公主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传说公元前800余年,腓尼基城邦推罗(又译泰尔)的一个叫狄多的公主,因受兄弟排挤,从家乡渡海来到这里,向当地首领求一块牛皮之地谋生,获准后她把牛皮裁成牛皮线,圈出一块山地建了一座城。这座城被称作迦太基,一座新城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狄多公主雕像。(图片来自网络)狄多已成智慧的化身,也是爱情悲剧的受害者。希腊神话中有狄多的故事。传说狄多爱上了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后者受人误导终离开,狄多因而自杀。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狄多后成为西方文学艺术史中最有特色的女主角。</p> <p class="ql-block">关于狄多传说的木版画,创作于17世纪。(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很快因海上贸易成为诸多腓尼基人城邦中最厉害的,并形成一个当时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版图延及北非西部并地中海西西里诸岛及西班牙南部。现在的突尼斯市自然成为它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强盛500年后,罗马帝国成为新贵,与迦太基在海权争夺上产生激烈矛盾。</p> <p class="ql-block">导致爆发延宕百余年(前264-前146)的三次布匿战争。布匿是罗马人对迦太基的称呼。虽然公元前202年,中国出了个刘邦打败项羽成就大业建立了汉朝,但同时期迦太基出现的军事天才汉尼拔却没有刘邦那么幸运。汉尼拔继承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失败的父亲的遗志,发动第二次布匿战争。他从西班牙出兵,带着他的大象和士兵,翻越阿尔卑斯山,抄了罗马帝国的后路,一路打了不少以少胜多的漂亮仗。但终因种种原因,功亏一篑,闪电战打成了持久战,最后战败。</p> <p class="ql-block">虽然战败,汉尼拔的诱敌深入再以少胜多全歼敌人的战法曾使罗马人闻风丧胆。汉尼拔曾创一战全歼罗马7万大军的战绩,汉尼拔曾一度把罗马打得元老院空了一半席位无人可补,汉尼拔曾逼得罗马全民皆兵,孤注一掷,狼狈不堪,因此成就了世界著名军事天才的名头。也是个狠人。</p> <p class="ql-block">罗马被汉尼拔打得同仇敌忾,全民皆兵,终于利用迦太基内部矛盾,乘汉尼拔回援之际实现大反转,最终取得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胜利,也是最重要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割地赔款使这个曾把地中海当作自己内湖的强豪从此一蹶不振,终在罗马人发起的第三次布匿战争中顽强抵抗三年后落败。迦太基被罗马人破城。</p> <p class="ql-block">在烈日下,导游小哥说起这段历史很激动。</p> <p class="ql-block">在我再三的确认下,他说,是的,罗马人攻破首都后焚烧北非所有迦太基城池,大火烧了17天,首都迦太基也被夷为平地。</p><p class="ql-block">杀了数不清的腓尼基人。漏网的男为奴,女为娼,并在迦太基耕地上撒海盐令其寸草不生。</p> <p class="ql-block">听到这里我毛骨悚然。这是多大的仇啊。不过<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说法有点太过惨烈,我不大相信。但双方难解的深仇却不容置疑。罗马</span>人破城后把迦太基夷为平地,并在废墟上再建新城,作为阿非利加行省首府。这是史实。阿非利加(AFRlCA),后世非洲之称即来源于此。</p><p class="ql-block">迦太基从此灭国。</p> <p class="ql-block">这还不算完。几百年后,公元5、6世纪这里先后来了汪达尔人,拜占庭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横扫东罗马,在这里建立了伊斯兰国家。13世纪哈夫斯王朝时突尼斯空前强大,之后又沦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一个省,19世纪法国又到这里打卡,成为突尼斯的保护国。列强轮番到这块风水宝地做东,直到1956年突尼斯独立。</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在遗址旁边的教堂就是法国人修的。是想刷刷存在感?还是祈祷和平?</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导游是当地人,但他自己也说不清自己的民族,因为自从迦太基以后,突尼斯的变化太过复杂和惨烈。他说他不论种族,他就是突尼斯人。</p> <p class="ql-block">导游小哥说,我们脚下大的历史遗存起码有4层。露在外面的,到底是不是迦太基,说不清。</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有多深。突尼斯不敢往下挖,下面太复杂了。”导游中文很好,在上海读的书。他说的意思我明白,这块地方,几经折腾,毁了建,建了毁,说不清是哪朝遗址,国家又没有那个力量考古挖掘,只好维持现状。</p> <p class="ql-block">修教堂时发现了历史遗存,留了个地洞算是保护。</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雕像可见是罗马的。</p> <p class="ql-block">这柱子显然也不是迦太基的。</p> <p class="ql-block">下面还有什么谁也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这片遗址默默地望着地中海,望着突尼斯城,不知已有多少年。人类文明在血与火的争斗和杀伐中成长,在这里留下的印迹不管多么凶残终将随着时间渐渐淡去。</p><p class="ql-block">导游小哥说,突尼斯的历史不好写。我理解,就象中国历史不好写元朝清朝一样。走马灯一样的外族入主,突尼斯原来主人柏柏尔人早已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都不用操心。</p><p class="ql-block">战争还要继续,争夺不会停止,历史还会轮回。你说我太悲观?可今天仍在翻演的局部战争戏告诉我们,好了疮疤忘了疼是人类天性。只是应该祈祷,下次不要再选择突尼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