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城市之根:邾城遗址

熊安平

<p class="ql-block">地名故事</p><p class="ql-block">黄州城市之根——邾城遗址(禹王城)</p><p class="ql-block">熊安平</p><p class="ql-block">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禹王街道办事处,地处黄冈市城区西北部的邾城遗址。西距长江3.7 公里,西北距武汉市城区约65 公里。据相关文献记载,邾城遗址是东周时期楚国的军事重镇、秦汉时期衡山郡的郡治和衡山国的国都,也是晋代邾县的治所。</p><p class="ql-block">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02 年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考古调查钻探表明,邾城遗址的城墙用泥土夯筑,虽经几千年的风雨剥蚀,人为动土破坏,城址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目前的地表观察,城址四周的城墙仍高于城内外地表,凸显地面的城墙保存较好,城垣形状清晰可见,尤以南垣、东垣保存最好。暴露在地面的城垣横剖面呈梯形,高约3~7 米,面宽11~15 米,底宽24~35 米。城址东垣、南垣和北垣外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明显低于城内外地表,南垣、北垣外的河道仍然碧波荡漾。西垣临近长江,未发现护城河迹象。东、南、北城墙外的护城河距城垣很近,紧邻城外的墙基。护城河口宽24~50、底宽24~48 米。</p><p class="ql-block">  城址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1691米、东西宽654 米,城墙周长4446 米,城址面积1105914 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城的西北、西南、东南拐角呈直角,东北角呈45 度切角。城墙的西南拐角和东南拐角外各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与拐角相连。西南角台基体量最大,台基呈南北向,长约20~30 米,宽15 米左右,夯土台基略高于城墙约1~2 米。东南角台基略小,长约15~20 米,宽10 米。西北拐角外地势较高,也可能有夯土建筑台基,但被民房覆压。城垣拐角外的夯土台基可能与军事烽火、瞭望观察之类设施有关。</p><p class="ql-block">  城内外钻探发现房屋建筑夯土台基17 座,其中城内14 座,城外3 座。17 座台基的形状多呈曲尺形,次为正方形,只有一座是“凸”字形。台基的面积最大者约3508平方米,位于城内东南部。面积最小者100 平方米,位于西城门北侧,应是城门的附属建筑。从城内台基分布的情形来看,大型建筑台基都分布在南部,个别台基有壕沟环绕,台基之间有道路相通,大型台基可能是“宫殿”、衙署之类建筑遗存。城内东北部发现有大面积红烧土遗迹,局部红烧土堆积厚1 米左右,在红烧土堆积的西、南部发现大量水井,这些迹象表明,城内东北部应是作坊区。城内西北部建筑台基的体量较小,但分布密集,极有可能是居民区或市场贸易区,从城内发现的遗迹分布看来,邾城遗址的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比较清楚。</p><p class="ql-block">据《黄州府志》记载:禹王城原名邾城,因楚考烈王灭邾,令其国君邾子移居于此故名。又名女王城,乃楚王女之封地是由。此城宋称“永安”,明称“禹王”,今沿明号。</p><p class="ql-block">自战国至东晋600年间,邾城作为江淮名城,军事重镇,见证着兴衰荣辱,得失成败。经历了国阜民安、金戈铁马。邾城的历史,是一部辉煌而悲壮的历史。后人登临遗址,凭吊往事,往往唏嘘感叹,不可自己。明代开国元勋刘基有《邾城怀古》一诗,可鉴心迹:</p><p class="ql-block">“孤城寥落遍蒿芜,万里萧条近楚符。</p><p class="ql-block">鸦带夕阳归旧垒,雁将秋色下平湖。</p><p class="ql-block">遗墟渺渺生禾黍,古木苍苍接里闾。</p><p class="ql-block">故事岂劳重借问,汉江流水自萦纡。”</p><p class="ql-block">邾城距今已经有2800多年了,也是长江边上最古老的最大的城邑。曾经是衡山国都,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朝代的更迭与兴衰,虽然是一片荒芜之地,但她是黄州城市之根。</p><p class="ql-block">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去参观拜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6日于古城黄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