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内乡县衙

笑傲浆糊

<p class="ql-block">内乡县衙,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是中国古代的官署衙门,是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也是中国古代官衙建筑的历史标本。内乡县衙是以北京故宫为蓝本,汲取长江南北的建筑风格设计而成的一座封建官衙。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有“天下第一衙”之称。</p><p class="ql-block">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的修缮及扩建,逐渐演变形成了一组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官衙式建筑群,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县衙的首部建筑叫照壁,为青砖浮雕组成的一字形建筑物。照壁的正中在一个形似麒麟的怪兽,“贪”,这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贪梦之兽,传说它能吞下金银财宝,从画上可以看到它的脚下和四周尽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妄图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却落了个粉身碎骨,葬身悬崖的可悲下场, </p><p class="ql-block">这就像我们常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在照壁上画贪是由明太祖朱元璋首创的,意思是在警戒官员,要以贪为戒,不要贪得无厌。</p> <p class="ql-block">照壁对面的牌坊叫“宣化坊”,它的南面书“菊潭古治”,菊潭是内乡古时的称谓,古治是历史上治理百姓的权力机构所在。北面书“宣化"二字,是知县每月的初一、 十五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走后门",“上西天”,“打退堂鼓”,“衣冠禽兽”这些词大家耳熟能详,但它出自何处?又是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p> <p class="ql-block">大堂面阔三间,明间为过道,东梢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p><p class="ql-block">衙役敲三声堂鼓,知县方可升堂审案,同样,退堂时要敲三声退堂鼓,今天所说“打退堂鼓”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只不过意思有所延。</p><p class="ql-block">西梢间的前半间立有两通石碑,上面刻有“诬告加三等,越诉答五十”,更增加了县衙的来严肃性。大门是门子打更报时、监管进出人员的第一道防卫之门。我们进大门后,现在看到东边的建筑叫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 西边建筑是膳馆和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从大门古巴大堂百米甬道的中央有道门,叫仪门。</p> <p class="ql-block">仪门,是官府的第二道下门。中间的大门过去时常不开,只在新官到任的第一天或迎接州、府官员时才可打开;仪门东西两边还各有一个小门,东边的门叫生门,过去时常开着, 供人们的日常出入,西边的门叫“死门”,又叫鬼门, 当犯人被判处死弄之后,从西门拉出去行弄,所以旧城处决犯人叫走西门或“上西天”。</p> <p class="ql-block">这座高大壮观的建筑特就是县衙的大堂了。大堂前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弄、工房。六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构。大堂东边的建筑为县衙,西边的建筑为主簿衙、县丞、主簿分别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p> <p class="ql-block">堂肖的抱柱联是清代的御史魏向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如负国何忍负之“。堂中央的设施叫”暖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暖阁的正中放着三尺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签, 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p><p class="ql-block"> 此外,红绿头签在古代衙门中还有一些特殊用途。在清代,衙门经常处理集市交易中因缺斤短两而引发的纠纷案件。为了方便衡量,衙门大堂上的签筒容积刚好是一斗(10355毫升),而竹签的长度则刚好是一尺(32厘米)。这样,县官可以当场用竹签和签筒来衡量物品,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如果发现奸商为财不仁,县官可以当场掷下令签,给予杖责或罚款‌。</p><p class="ql-block">正面屏风上绘“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图上的飞鸟叫“白鹇鸟“,是正五品官的标志,过去一般的县设的是七品县令,不设暖阁,而内乡过去统管的辖区较大,包括现在的西峡全境、淅川东南的部分乡镇,所以在内乡县衙为五品官者不乏其人。清代的知县审案的时候,由东侧走上暖阁, 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带上来,跪在堂前的跪石上,东边正方形为原告石,西边长文武为被告石,因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这里的被告石比原告石长一些。 </p> <p class="ql-block">大堂后为门子房。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是由知县的亲属或新近的人担当,实际上他们是官员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与民信息沟通的惟一途径。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时间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 门路“的意思。现在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 </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堂肖抱柱联: “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轻“这是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沿存疑问者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好人。 这副对联用到”亲、故、重、轻“四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为官者的执法思想,平仄顺畅,恩威并施。</p><p class="ql-block">二堂正中悬一匾额”琴治堂“,这里的” 琴治“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宓子践‌(宓fú‌。宓姓出自上古的伏羲氏,因伏羲又叫宓羲,宓姓和伏姓在古代是相通的。)在任单父(今山东单县南)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轻轻松松地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却奔波于民间,凡事都要新自去做,他便去问宓子践这其中的缘故。宓子践就告诉他说,我是重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当然劳累,后来的人们就用“琴治”来比喻鸣琴而治,以此来称颂为官者知人善任、政简弄轻。(宓子践和巫马期都是孔子的弟子)。</p><p class="ql-block">后来的地方官们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够与宓子践相比,就把二堂称为“琴治堂”二堂靠墙放置的是型具。东侧放答杖,即打板子时用的竹板子。西连有夹棍。拶(zan三声)子是清朝时审讯女犯专夹手指的型具。夹棍这种弄具始于宋代,俗称“三木之刑”,专夹小腿,适用于一些证据确凿却拒不吐实情的男性案犯。</p> <p class="ql-block">三堂是知且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输的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其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后面有后花园,是供其赏心悦目和回避政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内必县衙所有的建筑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这幅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自撰。 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夫子院,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秆聘请或从家乡带来,主张“言从则留, 言不从则去”,他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朋友关系,属知县慕僚,帮助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子”,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院内有一棵元代的桂花树,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了。 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取"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意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p> <p class="ql-block">元好问(1190年—1257年),世称遗山先生,生于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韩岩村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后代,金元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因此元好问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p><p class="ql-block">元好问天资聪慧、七岁能诗被称为“神童”,十四岁时以博通经史、淹贯百家而名震京师被誉为“元才子”,与历史上的诸多才子一样他才华惊世,考取功名本应该一帆风顺,但却疏放不羁、不肯“削足适履”将就应试的“八股文”,虽十六岁就写出了“问世间情是何物”的传世名句,科举考试却屡试不第、铩羽而归,加上乱世当道、战火频繁,致使元好问家破人亡、沦为难民,由山西逃到河南,在豫西定居多年。</p> <p class="ql-block">内乡知县章炳焘座右铭:</p><p class="ql-block">“治菊潭一柱挚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根牢。”这幅对联的意思是知县上受皇命,下系百姓,如一柱擎天,责任重大,必须脚踏实地干上十年八载,不可只追求短效“政绩”,把任职当作今后仕途的一个跳板。</p><p class="ql-block">这副对联是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主持修建内乡县衙的知县章炳焘所撰写。自咸丰七年(公元1857)捻军攻打内乡之后,35年间内乡县经历了22位县令,而章炳焘在内乡却历任九年,境内太平无事,这副对联正是他的座右铭。</p> <p class="ql-block">有个关于章炳焘的故事。在内乡为了给老百姓一个“主心骨”,便决意要在县衙原址,重建一座地方政府办公机构。但修建县衙资金何来?为此他冥思苦想,东挪西凑。一是题字写匾,巧激商贾绅士助资。他趁上任之机, 以入乡问俗、共谋治县大计为名,特地摆下酒宴,把本县豪绅富贾等都邀请到场。酒过三巡,便有溜须的、逗趣的劝章知县留字题匾。章炳焘便趁机提笔挥毫写下了“天理、国法、 人情”六个大字。这六个大字是笔走龙蛇、雄健刚劲,众人当下拍掌叫绝。章知县随即说道:“此六字乃章某今后为政之纲领,也即做事循天理,断案凭国法,处事合人情"。闻听此解,在场人等无不赞叹。有人便说道:“县太爷这字真是字字干金哪!”于是章知县正色道: “如此说来,我便直言了,本县要一改'官不修衙,客不修店'的旧传统。为了表示本县在要在内乡干他个十年八年之决心, 也为了给本县百姓树下一个安民心、寄希望的场所,我决议重建内乡县衙。可惜眼下县库空虚,百姓贫穷,本县又囊中羞涩。所以,只好请各位多多赞助了!”如此一来,大家便自愿不自愿地捐助6000两纹银。修了县衙。</p> <p class="ql-block">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古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 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一个节气, 民间习称“打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内乡县衙的打春牛活动由来已久,包括迎春、祭祀、打春、闹春、送春等习俗。</p> <p class="ql-block">泥塑春牛。春牛身高四尺,象征一年四季;身长八尺,象征一年中春分、 秋分、夏至、冬至和立春、立夏、 立秋、立冬八个节气;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芒神。造型颜色据本年干支和立春日干支而定,芒神身高三尺六寸五分,象征着一年365天;手持鞭长二尺四寸,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春鞭。春鞭一般由驱使牲畜的鞭子代替。</p> <p class="ql-block">元好问和春联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公元1227年,元好问出任内乡县令,任职期间,他廉明善政、体恤民情,经常深入百姓家中,访贫问苦。</p><p class="ql-block">一年春节,元好问走出县衙,来到三里桥村,他看到这样一幅特别的对联: “是亲戚是朋友助我过年,是冤家是对头登门要钱”,横批:“白进红出”。一男子拿着刀站在门口,而妻子坐在屋里哭泣,元好问问明原由,这对夫妻的父母常年卧病在床,年前双亡,家产耗尽,眼看年关将近,要账的挤破门,无奈只好出此下策,借以抗责。</p><p class="ql-block">元好问听后深表同情,于是拿出文房四宝,写了一副对联:"冤有仇债有主欠账应还,素不识交朋友登门送钱”, 横批是:“苦尽甘来”。写罢赠给这对夫妻十两纹银,夫妻二人千恩万谢感激不尽。</p> <p class="ql-block">清代继承了明代的补服制度,文官胸前绣飞禽,代表了文官的智慧。武官绣走兽代表了武官的勇猛,不同的鸟兽就代表了文武官不同的级别。因此,就有了“衣冠禽兽” 这个成语,它是从古代的官服演变而来,最初是一个中性词,代指做官的人。</p><p class="ql-block">到了明朝中晚期,出现了宦官专权、文官爱钱、武官怕死等官场丑恶现象,这个词逐渐演变为一个贬义词。</p> <p class="ql-block">官员冬天戴的帽子,叫暖帽。</p><p class="ql-block">清官员、贵族冠饰。清制,武职五品以上,文职巡抚兼提督衔及派往西北两路大臣,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除因军功赏戴者外,离职即摘除,花翎有单眼、双眼、三眼(“眼”即孔雀翎毛上圆花纹)之别,除贝子、固伦额驸因其爵位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外,品官须奉特赏始得戴用,一般为单眼花翎。</p> <p class="ql-block">官员夏天戴的帽子,叫凉帽。</p> <p class="ql-block">在内乡县衙旁边有个对联的展览,里面有很多有关对联的有意思的小故事,由于太多,我只是拍了照片,用来慢慢欣赏。</p> <p class="ql-block">文房四宝。</p><p class="ql-block">在中华文化的瑰宝中,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四宝不仅是文人墨客创作的必备工具,更是传承千年文化的象征。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传统文房四宝的世界,探寻它们的独特魅力与价值。</p> <p class="ql-block">最早春联</p><p class="ql-block">五代时期,人们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据史料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p> <p class="ql-block">春联盛行</p><p class="ql-block">宋代,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 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行的真实写照。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楹联萌芽</p><p class="ql-block">早在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桃符是两块桃木板上分别写着降鬼大神“茶荼”和“郁垒”名字)的习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悬挂桃符是盈联发展的萌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