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日前看到新闻报道:“11月25日,在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455号的巴金图书馆正式开馆。同日揭幕的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分五个展厅分布于巴金图书馆中,于中午12时开始向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找了个时间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巴金图书馆是正在建设中的上海文学馆的“馆中馆”。地方很好找,就在上海的网红打卡地“今潮八弄”的旁边。</p><p class="ql-block">巴金图书馆是利用两幢相连的历史老建筑改建而成的。这里原名为扆虹园,是清末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走进门厅——按巴金图书馆楼层导视图上的说法是“一厅”,迎面而来的是展板上巴金先生写的一句话:“把心交给读者”。</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一厅是巴金图书馆的文化活动空间。目前展览的主题是巴金在上海的文学成就,以巴金在上海的居住地为线索,梳理了他不同时代的重要文学创作、翻译的作品。其中《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随想录》是展览重点,有各种版本、手稿的展示,还有巴金与他的作品译者之间的通信等,让公众从片段和细节感受巴金创作之丰富。</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用文字说明了这一座图书馆的由来:</p><p class="ql-block">1923年春天,两个喜欢阅读《新青年》的年轻人来到上海,开始他们的求学生活。他们是巴金(李尧棠)和三哥李尧林,之后兄弟俩相依为命,分开又聚首。1945年冬,在上海,巴金永远送别了三哥。为纪念三哥,他将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取名“小林”,他还想创办一座“尧林图书馆”,将三哥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散布社会。八十年过去,巴金先生的心愿终得借扆虹园复修和上海文学馆新建得以实现,命名“巴金图书馆”,既是对兄弟二人的纪念,也是后人承继和发扬前辈精神的新起点。</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还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了巴金在上海的主要居住地。并以巴金在上海的居住地为线索,梳理了他不同时代的重要文学创作、翻译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一厅的一角还展示了《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随想录》等作品的各种版本、手稿,以及巴金与他的作品译者之间的通信等。</p> <p class="ql-block">这个书橱是巴金用过的原物。</p> <p class="ql-block">从楼梯墙上的这张导视图上看,巴金图书馆有6个厅分布在两个楼层。</p><p class="ql-block">在一楼的是:一厅(文化活动空间),五厅(数字阅览室),六厅(展览展示空间)。</p><p class="ql-block">在二楼的是:二厅(杂志阅览室),三厅(文化休闲空间),四厅(图书阅览室)。</p><p class="ql-block">目前,阅览室已向公众开放,图书只供室内阅览,不外借。“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则分布在各个厅里。</p><p class="ql-block">参观的路线,除了入口处的门厅(一厅),是先从楼梯上去看二楼,然后再走下来看一楼。</p> <p class="ql-block">二厅是巴金图书馆的文学杂志阅览室。目前展览的主题是巴金的编辑成就。巴金一生主编和参与编辑多种文学杂志,《收获》杂志至今仍在文坛产生重要影响。</p> <p class="ql-block">三厅是文化休闲空间。目前对应的展览主题为巴金的生活世界,其中包括四个连通的实物造景区。</p><p class="ql-block">“团圆”区展示的是巴金先生在武康路113号的家庭生活。实物展出巴金先生曾经使用的藤椅、小茶几、手杖、西服、孙女晅晅孩童时期的自行车、外孙女端端和孙女晅晅与巴老之间的来往赠书、贺卡等。</p> <p class="ql-block">“一双美丽的眼睛”区,展示的是巴金先生与妻子萧珊、以及儿女之间的日常和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个巴金先生的抽屉展。他们的生活票据、存折、粮本、留言条、税单等各种生活实物的展出,可以让游客更近距离地接触巴金先生的生活日常。</p> <p class="ql-block">“兄弟在此相会”区,展示的是巴金先生的家族渊源,尤其是他与大哥李尧枚、三哥李尧林的兄弟之情。这里能够查询到巴金先生家族的谱系,以及对《家》中高觉新的原型更进一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巴金在上海的一天”则是选择了巴金先生在上海期间1931年、1947年、1962年、1980年的四个典型的一天,用影像形式展示了他在上海不同时期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此外,三厅还包括“朋友在此相聚”互动区和“巴金藏外文图书封面展”,观众能够在互动中体验巴金与好友的交往评价,欣赏巴金先生数万册藏书中的精选图书封面,触摸他生活意趣的枝蔓。</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二楼,再从楼梯走下去,到一楼继续参观。</p> <p class="ql-block">四厅为图书阅览室,鲁少飞的《文坛茶话图》和取自巴金藏书的插画构成了本厅的基本氛围,为当今读者提供一个安静的文学阅读空间,也是与文学大师“面对面”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五厅分为两个区域,一部分是巴金图书馆的数字阅览室,另外一部分是展览展示空间。数字阅览室目前设有巴金相关的各种影像资料、研究资料的阅读,也有巴金故居藏品的数字展台。展览展示空间,分“巴金作品的再传播”“巴金与读者”“巴金与社会公益事业”等几大区域。</p> <p class="ql-block">展览的尾声名为“老巴金,生日快乐”。中间高大的绿树和一颗玫瑰心提取自巴金先生的外孙女端端和孙女晅晅给他的贺卡上的画面,这里汇集了各地亲朋曾经为巴老祝寿的贺卡、电报等。</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还设了观众留言板。</p> <p class="ql-block">借用两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巴金先生一心想着“把心交给读者”,他曾经写道:</p><p class="ql-block">“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人牺牲自己;人不单是靠吃饭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我在那些作品中阐述的就是这样的思想。”</p><p class="ql-block">有评论家说,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p><p class="ql-block">我最佩服巴金先生在创作《随想录》时所表现出来的“讲真话”的勇气和精神!</p><p class="ql-block">学术界认为《随想录》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的本身和文学范畴。</p><p class="ql-block">“讲真话”,和当年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呐喊声,同样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巴金先生讲真话的勇气和正直的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后辈敬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