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沉醉赵州桥畔</p><p class="ql-block">华光耀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单孔石桥,远看像一张弓,横卧在洨河之上,又如新月出云,似玉环半沉。它就是千年古桥赵州桥,定格在河北省赵县,赵县古称“赵州”,所以,这桥便叫“赵州桥”。宋朝第七代皇帝赵煦(宋哲宗)北巡时途经此桥,赐名为“安济桥”,意为安民济世,而当地老百姓则直呼“大石桥”,因为它全部都是用石头砌筑而成。这一桥三名,还不知道初唐时叫过什么名字,这有待后人进一步考证。 </p><p class="ql-block"> 赵州桥始建于隋唐(公元595—605年)至今己有一千四百余年。桥长64.4米,桥宽9米,净跨37米。由28道独立拱券组成。桥面没有陡坡,走在上面如履平地,桥两端的拱肩上又各建两个小拱,拱上加拱,精巧别致。这种“敝肩式”桥型,既能减少水流阻力,又能减轻单孔桥洞的载重,还可以节省建筑材料。因而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称赞道:“奇巧固护,甲于天下。”</p><p class="ql-block"> 赵州桥是我们这代人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一文,如今站在它的面前依然感受到它的神奇和壮观。它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敝肩石拱桥。而西方第一次出现这种桥型是在1883年,像法国的安顿尼特铁路石拱桥、卢森堡的大石桥,它们都比赵州桥晚了1200多年。据介绍,千百年来,赵州桥曾经历过数十次地震和大洪水的冲击,皆毫发无损,坚不可摧,特别是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了7.2级地震,当时震中距离赵州桥不到40公里,可赵州桥仍安然无恙。1961年,国务院将赵州桥定为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此之前,它却一直发挥着交通运输桥梁的作用。作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之一,赵州桥不仅保持了一千多年,而且也使用了一千多年,这在中外桥梁史上就是一个奇迹,也更显示出了它的神奇与壮观。</p><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大青石块铺设的宽阔桥面,由于常年车来人往,川流不息,已被磨损得没有了棱角,略显凹凸不平的桥面闪烁着青亮的光,而路面上留下的车辙印和驴蹄印,不时引起众多游人的兴趣,有人围拢过来,或驻足或蹲下身子,也有游客伸出手在上面比画着研判它的来龙去脉……相传木匠祖师爷鲁班在赵州城的南郊一条大河上建了一座石桥,这座石桥异常坚固,不管多少人上去都压不坏,号称天下第一桥。张果老骑着毛驴遇到了天财星君柴王爷,张果老对柴王爷说,鲁班好生狂妄,竟然称他修的桥是天下第一,我们不仿去试试便知。于是他们二人与鲁班立下了赌约,如果输了以后就倒骑毛驴,到了石拱桥张果老手施佛尘施法将日月星辰装入毛驴背上的褡裢里,柴王爷也同样使用法力将五岳名山放到他手推的独轮车上。结果石桥承受不了这么重的力量开始摇晃起来,鲁班见状跳入河中,抬起双手顶住了石桥,桥面上留下了一串毛驴的蹄印和一道独轮车的车辙沟,张果老打赌输了,自此开始倒骑毛驴。虽然是神话故事却为赵州桥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也成为了当地百姓津津乐道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p><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瞭望景色秀丽的洨河,桥下碧波荡漾、汩汩流淌,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丹青,静静地铺展在天地之间。明媚的阳光映在水中,绚丽多彩,间或有游船穿桥而过。此时,即便你心有千千结,也会随之清朗透彻起来。环顾两侧堤坝均采用砌石护坡,平整美观,在桥旁堤坝下方还修建了甬道和观赏台,可逐级而下走到观赏台从不同视角尽情饱览赵州桥的雄姿,或拍照留影。那被硬化的河滩路两岸绿树环合,绿草如茵,花艳叶茂吸引了无数蝴蝶和小鸟,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你也可以沿着绿意盎然的河岸散步,沉醉于赵州桥赋予的宁静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微风过处,桥上漫步,你可以惬意地品味生活的淡然与自在,也可以与友人谈古论今,感叹岁月的变化和无常,在这里倾听那古老的石板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每一块石板都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它们见证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这时你可以轻轻地踏着石板前行,感受那千年的岁月痕迹,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相遇对话。</p><p class="ql-block"> 站在赵州桥上,桥两边的玉石栏杆和望柱上,各种精美浮雕纹饰依稀可见,有蛟龙、兽面、竹节、花饰等。蛟龙意欲腾空,兽面呼之欲出,竹节生机勃勃,花饰璀璨夺目,尽显隋代工匠的高超雕刻技艺。是啊,一个乡间的匠师、一座乡间的石拱桥,古和今、中国与世界,因其而相连。想到这里,我不由拿起相机为在不远处耸立着的铜像李春摁下快门,是为纪念也为怀想……</p><p class="ql-block"> 我想,一个尊重科学文化、崇尚大国工匠的民族,必然是一个不断进步且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的民族!</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4日</p><p class="ql-block">发表于2024年12月5日《河北工人报》第4版“职工文苑”副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