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闻琼瑶离世的消息,我被“轻生”两个字而震惊。在我的认知里,没有谁离世用“轻生”这个两个字来宣布。我记得张国荣离世的时候就用得是“自杀”,而且很明确是坠楼。琼瑶离世的消息里面没有说是怎么轻生的,后来才知道是一氧化碳中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琼瑶散文式的遗书,她说:「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优美而「轻盈」,我摆脱了逐渐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的化为雪花飞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琼瑶还在遗书中说:“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觉得她非常勇敢,自己为自己最后的人生大事做主。我记得大约十年前,我读过琼瑶在她丈夫平鑫涛离世时写过的一篇文章,里面讲了琼瑶看到她丈夫最后插着管子,毫无知觉的样子很难过,她提出放弃,但她做不了主,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在那里受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轮到她自己了,她选择自己做主。我们不清楚琼瑶的身体状况到了那一步,她在遗书中说,她认为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即使她在这些她列举的美好中,失去了“能跑、能动”的能力,她依然可以活得“潇潇洒洒,轰轰烈烈”,可她仍然还是选择了“翩然”离去,如雪花般轻盈飘落,这是她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总说,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一定要安静的离开。不去做那些无谓的事情。可是,有些是由不得我们自己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家老张离开的时候,我尊重了他的选择,没有做任何无谓的抢救。我和女儿握着他的手,就那样看着他的血压掉下来;血氧降下来,最后心跳拉成一条直线……医生说要不要再做心脏复苏,我摇头。老张就在我们家人的陪伴下安静地走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我和女儿共同经历了这样一场离别,一旦到了我该离去的时候,女儿也会尊重我的意愿,虽不能“翩然”也会“安静”的离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琼瑶对艺人而言,她是点亮前路的明灯,是他们人生中的贵人;很多明星都是在琼瑶的剧里脱颖而出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的。对很多70、80乃至90后来说,她的作品像一丝汪泉,填满了无数人的心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记得我读过琼瑶的第一本书就是《窗外》,我虽然很不喜欢那种师生恋的故事,但你不得不说琼瑶很会写故事,她有让你一读她的书,就欲罢不能的本事。那时候我经常坐火车出差,当你在拥挤的车厢里,看到一位女孩专注的读一本书的时候,那本书肯定是琼瑶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后来又读过《心有千千结》。那天晚上和女儿说起琼瑶,女儿说她看到消息的第一反应是买一本琼瑶的书来读读。她说:“我的青春期没有读过琼瑶。到是读了三毛的全套著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琼瑶的书我都在单位图书馆借来的,我们家那么多的藏书里,还真没有一本琼瑶的著作。三毛的作品我还真买全了。三毛去世的时候,我还写过一篇文章来悼念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后来,就是看琼瑶的电视剧,我说不上喜欢,我觉得她的东西谈不上是那种纯文学的艺术性,太热闹了,太大众化了,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人都是看着她的小说或者影视剧长大的。她作品里的“爱情方式”始终如一的纯情、纯粹,给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对爱情幻想。所以,我们流行一个词“很琼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琼瑶的一生,真正做到了: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这真的很琼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几天,所有的群聊,朋友圈、视频号、订阅号的消息铺天盖地的涌上来,对琼瑶阿姨的各种解读黑白难辨。我觉得活在大数据里也是挺让人厌倦的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了两天大风降温,风也没有来,气温虽然降了几度,但阳光明媚还是觉得不是严冬。今日是大雪了,这是冬天第三个节气。天气更加寒,白日愈发短。北国冰封,万里雪飘,天地霜白。宽大的河床冻得瓷实,鸟儿缩成一团,山河寂寂无声,风雪中人,如履薄冰。这些都是对东北气候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看一个女人的公众号文章,她写已准备好猫冬:烤火桌架+棉桌罩+烤火炉。忙完家事,煮上一壶花茶,搭上几样干果小零食,一本书,就可以慢慢虚度掉那些零碎的光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一定是南方的,家里没有暖气。自从供暖以来,我们家的温度从20度,逐渐升温到25度,正午阳光明媚的时候,室内温度会升至26.4度。下午约个茶,本来想弄个围炉,想想家里的温度,放弃了,25度的室温,围炉喝茶,光等着冒汗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已经换了薄被子,穿了薄的家居服,就这样,干家务还冒汗呢。我家今年温度高,是因为楼上人家开始装修了,今年肯定交了暖气费,上下都热,温度自然就上升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我和老张刚结婚的时候,家里没有暖气,晚上室温才7度左右,穿着老张的翻毛大皮鞋坐在书桌前写东西。睡觉盖厚厚的被子,一晚上脚仍是冰凉的。后来,单位给装了暖气,就觉得非常幸福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天给一个很多年的朋友打电话,知道她又发病住院,也不敢去探望。我知道她这个时候最怕交叉感染,只能在电话里安慰她,鼓励她。放下电话,我心里酸楚楚的,莫名的哭了一会儿。为了转移情绪,我换好衣服,走出来,一直向南,来到了娄底公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园不大,有一个湖。湖边的向阳坡面的长椅上,坐满了负暄的老人。离得很远,听不到他们说话。也许他们就不说话,就在那里望着湖水晒太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处一块平台上,一群穿着统一红裤黑上衣的女人在跳广场舞,我还没有走近,她们就散了,穿上外衣,带着帽子,捂得严严实实的骑自行车、电动车走了。一处围栏内的乒乓球场地倒还是热火朝天的打着,人们脱掉外衣,头上冒着热气。他们可能是附近村里的居民,这里是他们难得一处各项活动的场所。以前,西边的长廊里还有一群唱歌的,现在天冷了,可能不唱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个牵着大狗的男女,那条狗狗又大又漂亮。我想,这么大的狗在什么地方养啊,他们有院子吗?那条狗狗大概感觉到我喜欢他,他一边被牵着走,一边频频回头看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拍了几段视频,一片芦苇在夕阳下摇曳,有点味道。我很想一个人静静的坐一会,而这一刻却很孤单。这样的冷与静,任思绪放松、放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剪视频,做了好几个版本都不满意,怎么不满意也说不上来。后来发出视频,一位老哥评论了一句:喜欢这淡淡的忧伤调调。我才恍然,我那天下午的时候情绪就是忧伤的调调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天下午方敏老师来喝茶,给我带来了礼物,说是迟到的生日礼物。她真是一个很周到体贴的女人。我们坐下来喝茶,我冲了一壶寿眉,是她喜欢的味道。茶香袅袅,是冬日里最温馨的慰藉。茶香里,藏着山川的灵秀,雨露的清新,每一次呼吸,都是与自然的一次深刻对话,让心灵得以洗涤,归于宁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话题很散漫,孩子、朋友、琼瑶。我们感慨,让人平静的日子,就是好日子,允许生活部分留白,允许忙碌后懈怠,累了就歇歇,别让生活太满,半忙半闲半自安,就挺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雪,在寒风渐起的季节,万物似乎都放慢了脚步,而人的心灵,也渴望着一份静谧与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