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盛世和离乱中洛阳诗人眼中的春节</p><p class="ql-block">陈与义的《《元日》和卢照邻的《元日述怀》都是描写正月初一春节的诗作,但两者在情感和景象描绘上有着明显的不同。</p><p class="ql-block">《元日述怀》.唐代 卢照邻: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p><p class="ql-block">《元日》.宋代 陈与义: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 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 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却自违。 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霑衣。 </p><p class="ql-block">卢照邻创作《元日述怀》的时间是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元日。陈与义这首《元日》应该创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4年,从陈与义奔商水道,开始南渡,正好是五年时间,所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30年元日。两首诗创作的时间相差458年,一个是中国社会的顶峰时期,一个是中国社会开始没落的起点。</p><p class="ql-block">卢照邻《元日述怀》赏析</p><p class="ql-block">相比之下,卢照邻的《元日述怀》则展现了一种更加宁静和自得的情绪。诗中“我因官阶低微,情愿回乡种地做一个在外隐居的小臣”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淡漠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卢照邻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选择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祝愿。“束束鲜花绽放在厅堂里,我们欢歌乐舞共庆大唐的新春”描绘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节日场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p><p class="ql-block">陈与义《元日》赏析</p><p class="ql-block">陈与义的《元日》写于湖湘避难期间,表达了诗人在春节期间的孤独与忧愁。诗中“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反映了诗人过去几年的流离失所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诗人在饮屠苏酒时惊讶于自己的衰老,表达了对年华逝去的感慨。而“长乘舴艋竟安归”则表现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国家动乱、家庭流离和个人孤独的深刻悲伤。</p><p class="ql-block">对比分析</p><p class="ql-block">陈与义和卢照邻的诗作在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陈与义的诗歌充满了痛苦和流离的哀愁,反映了南宋初年南渡时期的动荡和不安;而卢照邻的诗歌则流露出一种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居生活的理想化向往。两者都在元日的庆祝中寄托了个人的情感和理想,但所表达的生活态度和时代背景各有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