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12日自驾游的第22天,我们从库车行驶了713公里,来到昆仑山下的喀什古城。都说“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这座神秘的古城,是西域璀璨的明珠,南疆的重要旅游胜地,我们便来此寻美探奇。</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被称为“西域之心”。每天当第一缕晨曦穿透薄雾,洒落在斑驳的古城墙上。一场充满仪式感与文化韵味的开城仪式便拉开序幕,华彩盛放,震撼心灵。以古城主人的姿态,向人们诉说西域传奇,同时也是对八方游客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是中国“最具异域风情”的地方。它的建筑大多以亚黄色为主,呈现中世纪风情。漫步其中,仿佛走进中亚,无论是曲径通幽的街巷还是层叠错落的古朴民居,或是浪漫风情的街景。古城的独特的气质深深吸引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古城很美且很大,像迷宫一样。有看不尽的风景拍不完的人文。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被誉为“最后的西域,活着的化石”。</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斑驳的古城墙,起伏的石砖路,鳞次栉比的商铺,充满了古丝绸之路的浓厚气息。走进古城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次转身都穿越千年的故事,每一次回眸都是一次西域风情的发现,这里是大美新疆的缩影,是我们西域风情的魅力之族。</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犹如一座迷宫般蜿蜒曲折,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映入眼帘的是繁华的商业街,巴扎(集市)是喀什古城的灵魂所在,十三条主街和近百条小巷分布着各种巴扎。花盆巴扎、花帽巴扎、乐器巴扎、油画街、彩虹巷……这里的手工艺流传千年,古老工艺和匠人精神流传至今,像一本活的历史百科书。</p> <p class="ql-block">连接东西城的汗巴扎大门,是喀什古城的标志性景点,是古城最热闹的区域。也是各种本地商店和美食街的聚集地。各种新疆特色在这条街上应有尽有,是到喀什旅游必体验的项目之一。在汗巴扎我品尝了各种美食,那味道至今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穿越了时空,依旧保持着它的魅力。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昆仑山依旧壮丽,沙漠依旧广袤,驼铃声依旧在耳边回荡。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地方,踏上这趟穿越时空的旅程,让我们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艾提尕尔清真寺”壮丽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雕刻艺术,让人感到伊斯兰教的庄严与神圣。这是新疆规模最大的一座具有浓厚伊斯兰文化特色的清真寺。是喀什地区各族穆斯林宗教的活动中心,中亚穆斯林的“麦加”虔诚而淳朴。</p> <p class="ql-block">香妃园是以“香妃”文化为主题的4A级旅游景区。从故里、故居、故人三方面讲述香妃从出生到去世,从喀什到北京,从香香公主到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旅游爱情打卡地,游玩的人熙熙攘攘的,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神秘,让我们有机会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p> <p class="ql-block">香妃园,一个人一座城,一幅别样的历史画卷。被誉为中国版的泰姬陵,神秘而迷人。</p> <p class="ql-block">香妃园富丽堂皇,瓦顶翠绿,喷泉如花,藏着历史的低语,岁月的流转,更显深远。</p> <p class="ql-block">香妃是乾隆皇帝40多个妃子中唯一一位维吾尔族女子,来自喀什地区,封号是“容妃”。香妃园的浮雕墙上有16幅图案,描绘了香妃身世、守土有功、进京领赏、入宫封妃、与乾隆皇帝在宫中的爱情生活以及去世的传奇经历,被定格成永恒。</p> <p class="ql-block">香妃是传说和历史相互交织,构成的一个朴朔迷离的传奇故事。既包含了历史的真实,又融入了无尽的文学艺术想象。乾隆与香妃马背铜像,展现了别样后妃风采画卷。</p> <p class="ql-block">香妃宛若仙子般在花海中舞蹈的雕塑,充满了优雅和飘逸。她的才华让乾隆皇帝为之倾倒,宠爱有加。香妃之美传颂千古,然天数已定其命亦不可违。</p> <p class="ql-block">香妃园的核心景点~香妃墓,在景区最深处。这座陵墓造型壮观和华丽装饰堪称一绝,是新疆最为宏大精美的陵墓之一。然而据考证香妃墓没有安葬香妃。香妃实则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裕陵贵妃园寝。</p> <p class="ql-block">香妃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名字,已经与喀什这片土地紧紧相连,成了无数人心中的一抹亮色。我们来游览香妃园听香妃的传说,也是一次有趣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爱情树,两棵相拥在一起的树,白杨树高大笔直,就像乾隆皇帝一样威风凛凛;榆树柔和谦逊,就像秀妃和顺包容,这两棵树没人去刻意栽培,却巧合相拥在一起携手成长,青葱不老。</p> <p class="ql-block">踏足香妃园,便走进了诗与远方的浪漫交汇点。我愿踏着诗意,在太阳最晚落山的地方,许个愿:祝全家人健康、平安、快乐!</p> <p class="ql-block">9月14日自驾游的第24天,我们来到展示维吾尔族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重要景观,南疆腹地上一抹独特的亮色——高台民居。它是一个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黄土高崖上,被称为“高崖上的土陶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崖上的土陶,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此留下足迹。公元九世纪中期喀什拉汗王朝时,王宫就建在这个高崖的北面。数百年前一次从帕米尔高原突如其来的洪水,把高崖冲出一个大口子。从此高崖南北割断,分成各自独立的两个高坡,高台民居就建在南坡上。</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作为喀什唯一尚存的生土建筑群,不仅是维吾尔古代民居的代表,还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被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我们漫步其间,去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观看遗址区,喀什高台民居仿佛是都市中的历史孤島。所有建筑都是在黄土高崖上用土砖依崖而建。黄沙与土陶作坊的粉尘铺满了纵横的巷道。天是黄的,地是黄的,房屋也是的黄色。这片土地上只有一抹黄色,是典型古西域特色建筑的重要物证。这种破败之美,让我们不禁对高台民居产生一种敬畏和感慨。</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人口密度大,小小一户居所,楼上楼下数代同堂,十余口人像石榴籽一般守着一室。这里一户民居就是一部维吾尔族人家族繁衍、生息、兴衰、后代延续的家族历史。形成了一个原生态历史街区,被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2009年和2014年,喀什市对高台民居进行集中改造和提升,高台民居旧貌换新颜。2015年,高台民居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的建筑风融合了西亚、东欧和中原文化的元素独具特色。沿着街巷行走,过街楼、半街楼、悬空楼等空中楼阁四通八达,上下旋转,形成了原生态的楼中楼建筑格局,使其在“丝绸之路”上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有着浓厚的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简朴变化多端的外形大方流畅,回廊立柱雕刻各种花卉图案。沿街外墙用土坯砌成土黄色,有些住宅石膏雕花是兰底白色花纹图案,一眼望去就是一幅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看过民居小巷景观,了解历代生活在这里的传统维吾尔族居民,都是靠一门手艺养活一家人,这些手艺传承至今的,土陶制作、编织、砖雕、乐器等20多项都已列入非遗行列。</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被称为“高崖上的土陶人家”,手工制作陶器是当地的一大绝技。在高崖土层中有一种被他们叫做“色格孜”的土质,是制作土陶器的绝好材料。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四五百年前的土陶作坊,走进民居,可以寻到现存的土陶人家,各式各样的土陶制品立马映入眼帘。在无声中展示着古朴陶艺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喀什高台民居是唯一幸存的生土建筑群。它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文化体验。它将历史与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以崭新的面貌激活了古老的文明,诠释了喀什民俗文化的灵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