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粗人也谈文化传承</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个粗人,文化水平仅限于识文断字。谈文化传承这个话题,有滑天下之大稽的感觉。可我觉得,即便是我这样的粗人,对我们这个生存的世界和其中的是是非非,也有一定的认识,把这些粗浅认识记录下来,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姑且也算是一种文化传承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年过半百的我关注这个话题由来已久,也学习了些许时间,但只是停留在自己的脑子中间,闲暇之余与朋友们聊上两句,从来没动过记下些文字的念头。而这次下决心记下来一些文字,缘起前几天听的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主讲的是一位在传统文化研究方面造诣很高、颇具影响力的老教授。不到两个小时的讲座,先生引经据典、上下贯穿中国历史几千年,让大家深切感受到先生知识渊博,也体会到了孔老夫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可至于能够放到肚子里的多少,我是没有放太多,因为我的古文水平还停留在只知“子乎者也”的初级阶段,中学阶段学到的那点基本上又还给了老师。所以,想起来很懊悔,当时如果认真学一点、如果把古文的学习当成专业,我也极可能成为一个引经据典、让人景仰的专家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当下的确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因为我脑子笨、记忆力严重不行,以至于过去胡乱涂鸦的一些文字,如果不看着念是背不出来的,更何况那些晦涩的古文了。刚才提及的老先生讲的那些内容,以前也或多或少地看过,除了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极少几句能完整背诵下来,其它绝无可能。但自认为理解力还算可以,先生讲的这些东西,基本上理解个七七八八,亦可谓收获满满。于是乎,和一块听讲座的年轻同事们讲老先生讲的如此如此好、本人如何如何收获大。面对我的口若悬河,同事们一脸崇拜羡慕状,说“你真厉害,竟然能听懂”,我说“你们没听懂先生讲的吗?”同事们说“听你一讲,懂了好多”。于是,在感觉非常不好意思的同时,心里更是极其地苦涩。孔老夫子传承几千年的东西怎么能落得如此境地?相对于浩瀚如海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讲,老夫子的东西虽说只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文脉。如果老夫子的东西失传了,其他传统文化流派还能传承下去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有一个老忘年,和共和国同岁,是个水平相当高的老中医,但诗词歌赋能出口成章,经典文集能张嘴即出,书法造诣堪比大家。在我认识的人中,老忘年的国学造诣是最高的,甚至比电视和网络上的名脸高的许多许多。若干年前,老忘年曾经与一个国内外知名的《黄帝内经》专家面对面辩论,没几个回合就把人家辩的无地自容,承认自己是中文专业毕业的、讲《黄帝内经》只是为名利。在近二十年的交往中,我得知老忘年自八岁起就跟一前清举子修习国学和医术。他说,老举子在七十多岁的时候收他做的徒弟,直到老举子九十九岁去世。他讲,中医需要练童子功,也就是需要从小时候背诵中医经典,像《药性赋》《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龙本草经》等经典,必须烂熟于心、信手拈来,还要熟读历代名医名著医案,还要学习诸如《易经》之类传统经典,还要通过大量的实践丰富完善自己的经验体系,更要在行医过程中努力做到“大医精诚”,否则就会摸不准脉、看不透症、开不对药、行不成医、做不好人。他讲,一个合格中医是非常难培养的,在个人倍加努力、背诵经典的基础上,要学习辨药、抓药、制药、脉诊、方药等等,我是说不很清楚,反正每个方面都要勤学苦练,直到师父认为你出师了,才可以去独立行医。他讲,过去中医的传承往往是师带徒,师父在中医培养的过程中是至关紧要的,没有师父的传承,要成为一名受世人尊重中医几乎不可能。他还讲,现代人太浮躁了,没有几个人愿意用太长太长时间去学习和接受传承了。老爷子很遗憾,因为至今他没有一个亲传弟子,眼看一身医术就要带进棺材;老爷子很伤感,因为太多的民间验方和中药制成技艺因为传承出了问题而失传;老爷子很无奈,因为中医势微、几近无人问津,甚至为西医背锅。等等。面对这样一个老人家,我经常妄想,如果我在儿时便能拜在他门下,或许我会成为一个合格中医;我也经常自责,在女儿六七岁时,一度让她跟随老人家学习中医,在背完《药性赋》前半篇后,便因为自己的不坚持而结束了,女儿走了另外人生道路,如果我自己坚持坚持,或许女儿会成为一个合格中医。我失去了,女儿也失去了,但像我、像女儿这样失去的人何其之多?除我相对熟悉的中医之外,其他种类和流派的传统文化,传承出了问题的何止一个、几个、数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去想想讲座的老先生,他用“老夫子的话”讲老夫子的话、传授老夫子的思想,太多太多的人根本听不懂老夫子的话,又怎能入心入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柑北枳的故事,可能很多人听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甘甜的橘子,而在淮河以北却变成了酸涩的枳,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事物的性质发生改变。许多年以来,特别是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一废除,修习传统经典的人少了,组织修习传统经典的地方少了,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快速成为主流,修习传统经典于是成为阳春白雪,成为附庸风雅的花瓶,甚至成为一些伪国学家渔利的工具。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和作为承载体的人的加持,老先生讲的东西岂能让人听懂、入心、进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度,出现的这种情况,就像人得了病一样,而且症状还很明显;就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柑一样,变了环境就成了北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都有体会,人一旦得病,如果不及时医治,就极可能小病成大疾。老祖宗讲,“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当然,我们的文化传承远没有到“如山倒”的地步,但也不能像蔡桓公那样讳疾忌医,有病就要治,治病就要号准脉、找准病因、开方下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粗人,讲不出多么高深的道理,但我想假如穿越回四十多年前的小学,那时除了学习现代知识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日加以修习,我们这辈人肯定不会把能背诵经典的作为专家,对当下人来讲晦涩的文字和语言,只能是工具而已,再加以类推,众多流派和种类的传统文化也不会失传或者面临失传了。所以,教育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急需“从娃娃抓起”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极可能临了临了都是个粗人,更多更大的道理永远都不会讲得出来,更没有本事引经据典,记下的这些文字仅仅是一种简单堆砌,或许会在未来某一个时间点发挥些作用,这也算是一个期许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12月6日于赴沈阳高铁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