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霜露荏苒,日月如捐。转眼间,入伍已然五十二载!记得1972年12月18日那天,我们褪下学生服,告别了书卷里的书生,带着一脸青涩稚气,穿上绿军装,毅然投身军旅,就此开启了四年的迷彩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四年的部队生活,我们从晨曦中的早操开始,到烈日下的夏训、风雪中的冬练和静谧夜晚的站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青春的磨砺,是成长的基石,是激情与汗水交织的旅程。军号声声,焕发了青春朝气;步伐铿锵,激励着进步力量;钢枪紧握,担当着守护责任。</p> <p class="ql-block">经过部队的熔炼,青春已不再是懵懂与迷茫,而是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在纪律的约束下学会自律,在战友的协同中领悟团结,在艰苦的环境里锤炼意志。每一次超越自我的挑战,每一回战友间的相互扶持,都如同一把把烈火,熔炼着我们的精神与体魄,使青春在磨砺中冉冉升华。</p> <p class="ql-block"> <b>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p><p class="ql-block"><b> 青衿之志,静待芳华。</b></p><p class="ql-block"><b> 回望四年,迷彩青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记录美好,分享感动。</b></p> <p class="ql-block"><b>富春江上 游泳训练</b></p><p class="ql-block">73 年夏天,骄阳似火,酷热难耐。我随营直指挥排从余杭北湖驻地,来到了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笔下的那如诗如画的富春江上,开展了南方部队战士游泳的必训科目训练。在烈日的暴晒下,在高温的炙烤中,日复一日,接受着岸上严苛的体能训练,在水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汗水湿透了衣衫,疲惫侵袭着身心,但我们的训练热情和坚持的信念,如清·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样从未动摇。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训练和不懈努力,指挥排全员在规定时间内,都成功完成了负重泅渡3000 米的考核目标。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化作了胜利的喜悦,荡漾在富春江上。</p> <p class="ql-block"><b>安徽广德 野营拉练</b></p><p class="ql-block">73 年冬天,寒风凛冽,霜雪漫天。营部接到命令,全营官兵闻令而动,紧急集合,参加军师步炮合训暨冬季野营拉练。我所在的加农炮营从驻地余杭连夜向指定地点开进,18门加农炮在嘎斯车的牵引下,犹如钢铁长龙,一路顶风冒雪,跋山涉水,那场面正应了宋•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诗意。经过一夜奔袭,终于拂晓前到达了安徽广德集结地。</p><p class="ql-block">在这天寒地冻,饥寒交迫的环境下,我们顾不上人睏车乏的疲惫,收紧腰带,提足精神,侦察员迅即抢占前沿观察哨位,架设器材,目光如炬地捕捉目标,报告数据,一气呵成;计算员头戴电瓶灯,静心倾听并记录数据,用五位对数表和计算盘,迅速计算并报告射击诸元,争分夺秒。</p><p class="ql-block">在两个月的野营拉练中,部队不断向皖南行进,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直至到达泾县,部队才进行驻地训练。“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我作为入伍第一年的新兵,在老兵的带领下,以老兵为排头兵,积极向老兵看齐,通过了履行军人责职的年终大考。</p> <p class="ql-block"><b>杭州中村 反坦克演练</b></p><p class="ql-block">74年夏季,一场艰苦而又令人难忘的反坦克训练演习,于杭州中村的丘陵山地展开。在那个骄阳似火的日子里,我们头顶烈日无畏酷暑,在尘土飞扬的训练场上,坚定前行;我们穿插在战壕里,风里来雨里去,在疾风暴雨的对抗演习中,意气风发。“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每当回想起来,那一幕幕令人心潮澎湃的场景,那声声激荡人心的号角,那豪迈无畏的气势,以及那弥漫着硝烟的氛围,至今依然在内心深处久久回荡。</p> <p class="ql-block"><b>浙江河南 防务对调</b></p><p class="ql-block">75年初夏,接中央军委命令,原驻浙江的20军与驻河南的1军进行防务对调。驻杭州的我58师与驻许昌的1军1师对调。我们从“长风破浪”的西子湖畔,来到了“济沧海”的中原大地;从温柔多雨的江南水乡,来到了干燥多风的黄河岸边。我们用军人的担当和勇气,跨越地域差异, 在新的防务之地,坚守使命,书写忠诚。</p> <p class="ql-block"><b>抗洪抢险 临危不惧</b></p><p class="ql-block">75年8月,一场特大暴雨,肆无忌惮地肆虐着我部所驻地区,河流水位暴涨,漫溢溃堤,蓄洪水库多处决口。灾情就是命令,全营连夜奔赴灾情险峻的白沙水库。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全营官兵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漆黑的溃堤上,不畏艰险;在危险的决堤口,临危不惧;在狂风暴雨中,赤胆忠心。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洪魔的坚强柱石,以一曲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壮美赞歌,作为见面礼呈报中原大地。洪水滔滔略中原,兵心烈烈挽狂澜。双肩勇负千家望,护民安国战洪渊。灾后,全营战士再赴漯河舞阳县,支援灾民重建家园。</p> <p class="ql-block"><b>举国哀痛 一级战备</b></p><p class="ql-block">1976年,这一年惊天动地。1月8日周总理去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离世,7月28日唐山大地震,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主席的突然离去,连队接到命令,立即从农场撤回营房驻地,进入一级战备。这是一次非常特别的一级战备,是在举国哀痛、悲伤氛围中的一级战备,全天候待命。呼风唤雨枪在手,全副武装守安宁,弯弓待命如满月,全天候,安天下。如今盛世依然,回想起那个极其特殊的日子,又怀念起那个曾经统帅三军的旷世伟人。</p> <p class="ql-block"><b>实弹考核 一炮击中</b></p><p class="ql-block">76年冬季的实弹考核,我带领侦察班和报话员、电话员,在距离炮击目标区域不远的前沿观察所内,沉着冷静地接受并下达首长的指令目标;主、侧观侦察员,目光如鹰,紧盯前方,接受目标指令的同时,转动着方向盘、炮队镜,捕捉并锁定目标;计算员全神贯注,大脑如精密仪器快速运算。随着计算员标尺数、密位数的清晰报告,报话员、电话员迅即准确无误地将射击诸元向炮阵地发出。</p><p class="ql-block">炮阵地上,战士们严阵以待,接到指令后,迅速调整炮口标尺、方向,装填弹药。随着“放”的一声指令,炮弹呼啸而出。观察所内,所有人都紧盯着目标方向,心跳随着炮弹的飞行而加速。</p> <p class="ql-block"><b>四年“寒彻骨” 今日“梅花香”</b></p><p class="ql-block">“命中目标!”随着侦察员的报告,只见远方的目标处,一颗粗壮的大树被炮弹拦腰击断,轰然倒下,扬起一片尘土。此刻,观察所内掌声雷动,战士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裘团长带着欣慰的笑容大声道:“打得好!这精准的一击,充分展现了你们平日刻苦训练的成果”。听到营团首长的肯定,身为班长兼代理指挥排长的我,尽管表面波澜不惊,但内心心潮翻涌。入伍四载,历经无数次的摸爬滚打,不断挑战自我极限,今时今日,终于呈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应了明•冯梦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警世名言。</p> <p class="ql-block"><b>军旅情深 熠熠生辉</b></p><p class="ql-block">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就在昨天。从青涩的新兵到厉炼老兵,军号声声激发斗志伴随成长,军旗飘飘坚定信念羽化成蝶。如今,岁月染白了双鬓,那份军人的坚毅与担当,从未改变。“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心中永恒芳华。其实,我们的心,依然向着那片迷彩青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曾服役于58师炮团的几个老兵,提前相聚一起,忆忆那些年、聊聊那些事,让那份军旅情,永远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