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园 . 泰伯庙

老鱼

近来因手骨折,不出远门古城区走走,沿着山塘,早上没有市面,想到烟火气十足的菜场小弄里的五峰园。去! 早上的山塘街,倒是清闲! 山塘胜景 白居易:明确指出乐府诗标准:“质而径”、“言而直”、“核而实”、“顺而肆”实为诗意极致!<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 出阊门,景色不错 西中市陆稿荐旧址 人家尽枕河 哟!老苏州都不知道泰伯庙在这里,惭愧! 每周一休息,平时9:00--17:00开放。 不巧,过几天再来吧!泰伯庙又名至德庙,为奉祀古吴国始祖泰伯之祠庙。 原来菜场不见踪影,只看见一片大广场,干净整洁。 整修前后 五峰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长州尚书杨成所筑,俗称“杨家园”、一说园为文征明之侄画家文伯仁所筑,文伯仁号五峰老人。园中耸立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颇极皱瘦玲珑之致,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 又名五老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及“擎云峰”。 全园以五峰胜,辅以水池,有峭壁、峡谷、山洞、石桥、古树、旱船、园亭、岩洞等景。园西南角有土墩,俗传为唐柳毅墓。该园屡易其主,惜抗日战争前后既散为民居,年久失修,现已荒芜,建筑坍,水池填塞,古树枯死,二座石峰倒地。1983年曾对峰石进行过保护性维修加固。 假山上的五座石峰,为园中主景。各高二丈许(约七米左右),玲珑瘦皱的体态,因形似老丈,故名五老峰。这五座石峰的来历,稽考古籍,有二种说法:一说,这些石峰都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 又一说,北宋熙宁年间,梅宣义曾在桃花坞(今高长桥附近)建有一座五亩园,内有清池奇石,并峙五座石峰,名丈人峰、三老峰、观音峰、桃坞庆云峰和擎天柱,各高二丈许。明代,五亩园逐渐衰落,石峰被移置阊门内五峰园中。 各个方位都拍摄了。 这是近日下午,再次专程去瞻仰泰伯庙、五峰园风采。该园屡易其主,抗日战争前后,园散为民居。园因年久失修,水池填塞,二座石峰倾倒。1982年,五峰园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曾稍加保护整修,于1998年10月1日修复完毕,正式对外开放。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纪念古公亶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 [2],历史可追溯至东汉, 为江南地区第一座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现尚存至德桥、至德坊、大殿三间、东西两庑各三间等为清代建筑。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庙中有康熙、光绪及民国时重修记碑石可考。康熙四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南巡时,钦赐给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的“至德无名”四字。随后,乾隆在乾隆十六年二月南巡时在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三让高踪”,乾隆历次下江南遣大臣祭苏州泰伯庙。可见苏州泰伯庙之地位。1982年,泰伯庙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br>至德桥俗称泰伯庙桥,梁式,桥墩仍为石砌,桥面已有改动。过桥迎面耸立四柱三间冲天式石坊,柱端雕卷云纹,横额镌"至德坊",为光绪二年巡抚吴元柄所书。原尚有"三让无称"、"归化"、"开吴"三坊及石桥、方池,现均已无存。享殿广三间,面阔14米,进深10米,硬山顶,前加卷棚。<br> 谢谢观赏 多多指教!<div><br></div><div> 摄制 老 鱼</div><div> 2024.12.6</div>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