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一种美叫冬日暖阳,弥漫着烟火气息;有一种美叫冬日暖阳,每一缕阳光,充满温暖也映照着这个世间,仿佛给万物镀上一层金色的色彩,风光无限,活色生香;有一种美叫冬日暖阳,其温度,如同人心,如同情意,都需要一种恰当的合适的美意;有一种美叫冬日暖阳,站在阳光下,任由光线穿透身驱,任由爱意漫过心头,一缕暖融融的温度蔓延开去……</p><p class="ql-block"> 当下,冬日暖阳,岁月静好。初冬的感受,让人爱上了东方的太阳,醉在了冬日的暖阳。</p> <p class="ql-block"> 12月2日,冬日暖阳下晴好天气继续,最高气温可达16度上下。我们10人在沪上浦沅人联谊会会长何惠良、副会长赵旭辉相约组织下,前往松江泰康之家一一申园看望曾是上海工程机械厂副总工程师、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为包建浦沅工程机械厂担任全厂生产工艺布局总设计师、现高寿近九十岁的孔样森先生和夫人杜道芬大姐。</p><p class="ql-block"> 人海茫茫缘来聚,往事回首燃激情。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p> <p class="ql-block"> 西装革履、精神矍铄的孔老先生和夫人杜道芬大姐起身迎候着大家。</p> <p class="ql-block"> 孔祥森,原在远东锅炉厂技术科工作。1960年9月,国家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企业兼并重组,进入上海工程机械厂技术科。 </p><p class="ql-block"> 1966年,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国内全民备战。国家将上海工程机械厂列为支内单位,征战三线,包建一个工程机械厂。</p><p class="ql-block"> 由此,孔祥森跟随共和国第一代企业家、厂长赵加胜,作为参谋、助手和挚友,做了许许多多卓有成效而又鲜为人知的工作,令上海支内的浦沅人终生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形势波云诡谲,大亚湾落下美式导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台湾海峡多国军演不断,“珍宝岛事件”震惊世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领袖毛主席号召:“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一定要把三线建设好。”于是,全国实行军事体制,全民皆兵,抓紧备战。</p><p class="ql-block"> 1964年10月,全国13个省、2100个单位近3000万产业工人的内迁陆续启动。一机部指令上海工程机械厂将液压件生产车间迁往四川泸州通用机器厂,组建长江液压件厂。厂长赵加胜雷励风行,毫不含糊,亲自制订内迁方案,确定从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到生产工人共6 2人、21台设备、24天内迁往泸州。</p><p class="ql-block"> 19 6 6年底,根据战备形势要求,一机部再次下达支内任务,要求上海工程机械厂全厂内迁。这时,厂长赵加胜和孔样森反复酙酌,孔祥森说:“上海天时、地利条件优越,交通发达、信息沟通便㨗,如果不打仗,全迁不是上策。”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于是,赵加胜率孔样森连夜赴京求见一机部重矿局局长刘赞平。赵加胜分析利弊,仗义谏言。提出:“ 60 %内迁、40%留守上海,我保证三五年后向国家交出两个稳步发展的工厂。”部领导听取赵加胜意见,觉得很有道理,经最后研究决定:上海工程机械厂60%人员、设备内迁,40%人员、设备保留在上海。</p><p class="ql-block"> 事实证明,这个决断无比正确。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海工程机械厂和浦沅工程机械厂分别被上海市和国家命名为大庆式企业。</p><p class="ql-block"> 按照一机部的统一部署,上海工程机械厂要迁往四川泸州茜草坝。茜草坝临长江、傍大山,在这块22万平方米土地上,分别由上海工程机械厂包建长江建筑机械厂;北起包建“长起”;抚顺挖机”包建“长江挖机”,三厂並立,一字排开。思路敏捷的孔样森一看这态势,断定这个方案非否决不可。他对厂长说:“这个方案没有发展余地,如果陷进去,很有可能被上海支内建成的四川建筑机械厂并吞掉。”</p><p class="ql-block"> 在茜草坝建了一个车间之后,厂长赵加胜便叫停了工程。赵加胜和孔样森二人赶赴北京,向部领导说明实情。他说:“新厂开建要考虑发展。这块有限的土地平均每个厂7万平方米,今后向哪里发展?”赵加胜据理力争,要求“拔点”。</p><p class="ql-block"> 1967年5月16日,在一机部召开的专题会议上,与会者同意上海工程机械厂拔点,另择新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新址设在哪里好呢?根据“靠山、分散、隐蔽”的三线建设方针,一机部各处室有不同意见:有的主张去西南,那里三线纵深;有的认为湘西门户是好地方;还有一位湘籍老干部主张去湘西雪峰山,他说:“那里才是真正的大三线。”</p><p class="ql-block"> 心急如焚的孔祥森陪着厂长赵加胜离开一机部返回住处赶紧边查资料边向厂长报告:西南不妥,离上海太远;常德是鱼米之乡。虽好,但确定不了是不是三线;“十万大山“雪峰山的水含有放射性物质,交通闭塞,一年要吃8个月杂粮,还要防麻风病传染……</p><p class="ql-block"> 心神不宁的赵加胜这天晩上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反复一句话:“这怎么行?”,“这怎么行?”……</p><p class="ql-block"> 子夜,赵加胜干脆从床上起身坐在了靠椅上。久久无法入眠的孔样森说:“怎么办?厂长!”</p><p class="ql-block"> 赵加胜斩钉截铁地:“不行!明天一定要说服他们,西南、雪峰山都不宜”……</p><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约谈时间未到,他俩便来到部里。愁肠百结的赵加胜在走廊里走过来、踱过去。这时,他突然瞄着国家政策研究所墙上有幅巨型地图。他灵机一动示意小孔赶快进去。他俩顺着图标找到了常德。常德就标在二线和三线之间,“那也可以算三线。”他自言自语道……</p><p class="ql-block"> 接着,他拉着小孔求见建委主任。在一机部与建委的沟通协商下,部里终于批准将厂址选在了常德。</p><p class="ql-block"> 后来到了常徳,赵加胜才知道,沅江南属二线,沅江北属三线。浦沅工程机械厂就选在江北灌溪镇樟树湾。</p> <p class="ql-block"> 选址定案后,报批文件一大叠。其中两份文件必须报广州大军区审批盖章。那段时间,广州市街头武斗不断,枪声此起彼伏,很不安全。广州大军区办事机构不在一处,为缩短时间办事,及早返回上海,厂长赵加胜与孔样森商定,两个人分头行动办完即返回广州的旅店,然后买票返程。</p><p class="ql-block"> 心思缜密的孔祥森紧赶慢赶办好文件盖章返回旅店,此时厂长赵加胜还在途中。眼看天色已晚,而且下起了毛毛细雨。孔祥森的心头充满了不安,他祈求上天保佑,赶快完成任务,早点回上海还有许多事等着要处理。</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时,街上又断断续续响起了让人揪心的枪声。伴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枪声,街上已几乎没有了行人……心惊胆战的孔祥森在一声枪响后趴在窗台上四处搜寻,这时,赵加胜提着雨伞开锁进了旅社房门,极度紧张的孔样森快步向前,一把抱住厂长问道:“厂长,你没事吧?”赵加胜镇静地说:“没事,只是雨伞被打穿一个孔……” '</p> <p class="ql-block"> 选址及报批手续在湖南省上上下下层层批复、盖章,包括由上海市华东设计院承担建筑设计都由工厂筹建小组参与协助设计工作,孔祥森则根据《工厂设计大纲》筹备並着手工厂生产工艺总体布局设计。</p> <p class="ql-block"> 生产工艺总体设计是以工厂产品种类产量的考量而规划设计,其设计是否具有前瞻性将直接影响到工厂合理的生产流程、生产效率,乃至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新产品制造能力拓展的潜力,从而也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巿场竞争力的重要前提。</p><p class="ql-block"> 上海工程机械厂是由晚清北洋政府农商部长张謇氅下的新通贸易公司内作坊式单位逐步发展、历史演变过来一个机械加工企业。随着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崛起,巳经定点生产工程机械,可是其生产环境、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远远无法适应发展需求。1968年,第一台2.5吨打桩机试制成功,按上桩锤只试机半天时间,这“庞然大物”一个动作,闹出了一系列“扰民事件”。</p><p class="ql-block"> 由于工厂周围属于旧上海沿袭过来的棚户区,经不起“惊天动地”,重锤震压。居民成群结队上门“抗议”:有的说上夜班回家刚睡着被震醒了;有的说家里孕妇受惊流产了;有的说“小毛头吃好奶刚睡下被吓哭”了;有的说家里马桶被震翻了……厂领导一一安抚、致谦並表示赔偿。</p><p class="ql-block"> 看来。“螺蛳壳里做道场”行不通,厂里没条件作产品试机。于是,厂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决定:向市政府申请,借用虹口区凉城路打靶场暂作打桩机试验场……</p><p class="ql-block"> 为适应现代化生产发展需求,企业的所在环境及硬件设施必须进行重大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支援三线建设包建一个崭新的工厂,实质上倒是实现这种重大变革的良好契机。当然也包括上海工程机械厂在大半人马征战三线后重振旗鼓、厉兵秣马,迁址汶水路400号实现类似变革,才能得以持续发展,从而获得《大庆式企业》殊荣。</p><p class="ql-block"> 浦沅工程机械厂是由上海著名的现代企业设计单位一一华东设计院担纲设计的。厂房设计定案的同时,由之后成为上海工程机械厂副总工程师的孔祥森部署全新的生产工艺总体设计。</p><p class="ql-block"> 孔祥森思路开阔,作风严谨,善于发动群众,坚持科技人员、干部、工人“三结合”,把大国工匠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工钱金伯、曹荣根、薛盘金、桑成滨、薛悦兴、孙正富等请进工艺设计团队,广开言路,紧紧依靠集体智慧,快速有效地运用优势领先,精准定位,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工艺规程,得到了华东设计院认可和赞赏。</p><p class="ql-block"> 浦沅工程机械厂科学合理的前期工艺规程设计,为之后适应以汽车起重机为主的产品制造及进入21世纪实行生产现场定置管理、科技创新,制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利泊海尔“ 1050”全路面汽车起重机的工艺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回忆当年这场声势浩大的支援三线建设举措,上海《解放日报》以头版头条命题《工人阶级走上设计舞台》整版报导了上海工程机械厂为包建新厂由科技精英挂帅、10多位大国工匠和杰出工人参与工艺设计的事迹。这在当年确实是一件轰动上海的非常了不起的重大事件。</p> <p class="ql-block"> 征战三线、包建新厂,实行“边基建、边搬迁、边生产”“三边”方针是一项繁琐、精细而又包含许多人性化服务的系统工程。日理万机的厂长赵加胜在工作重点移向常德樟树湾之前,委托孔样森坐镇支内办公室,把密切联系支内职工、贴心为支内职工服务、让支内职工、留守家属得到暖心照顾的重担托付在孔祥森的肩上。</p><p class="ql-block"> 待人接物亲切、工作细致周到的支内办公室全体成员在孔祥森的带领下得心应手地做了许多令支内职工暖心、感动的工作。如今,虽巳穿越时空近60年,许多支内职工依然铭刻心底、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1970年春天,是支内职工集中搬迁时段。支内职工义无反顾,舍弃繁华故乡大上海,前往亘古荒原樟树湾,心理上有感伤,有不舍,也有对未来心中无底的担忧……支内办的工作人员细心周到地为大家搬运、寄托家具、行李。早去的职工到了樟树湾,发现洗衣肥皂紧缺、卫生纸不够用、婴儿奶糕买不到……只要上海能办到,他们则以最快速度寄往樟树湾。</p><p class="ql-block"> 1970年春节前,建厂筹备小组分管动力设备的吴蔚若刚回上海,准备合家过完春节行李打包托运告别上海。厂长赵加胜急电吴蔚若称:“湖南省机械化施工公司违约取消厂房吊装,我们决定自己上,你赶紧赴京求援一台履帶吊,我马上回来找老𠂆商量,请起重大师吕和生及起重工骨干,人马到齐,马上自己吊装。”</p><p class="ql-block"> 吴蔚若接到任务立即电话联系支内办公室主任孔祥森。孔祥森回应:“你放心去北京,我们会和你爱人陆网珍约定时间,做好家具行李打包和托运的。”陆网珍知书达礼,毫无怨言。她理解丈夫身负重任,及时为吴蔚若整好行装赶赴北京,自己着手整理行装,约好支内办帮忙打包托运。就这样,陆网珍帶着吴英姿、吴飒爽两个女儿支内告别上海。那天,是孔样森带着支内办的几位干部前往上海北站送行的……</p> <p class="ql-block">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进入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终究替代了计划经济。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个关键时期,厂长赵加胜的工作越来越忙。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健康问题也日趋严重,一面是动脉血管硬化,大脑缺氧、易打瞌睡的症状加重;一面是血糖升高,过敏性鼻炎呼吸不暢、起夜多、睡眠差……</p><p class="ql-block"> 身在黄浦区中心医院护士长岗位的妻子李慧英心事重重,她牵挂丈夫的事业,她思考着丈夫在为浦沅谋划市场变化出路的辛劳中。饮食起居、治病服药能否坚持?她不能在关键时期让丈夫的健康状况影响到浦沅厂的发展前景。</p><p class="ql-block"> 心急如焚的李慧英心挂两头,坐卧不安。她尽管明白自己的岗位人员紧缺、领导也有难处,不一定能批准她离岗的要求。但主意已定,她也不顾由此、偌大家庭经济上会帶来重大损失,要求上海老厂支内办公室主任孔祥森出面,去黄浦区中心医院请求领导放人。</p><p class="ql-block"> 換位思考的孔祥森也觉两难,厂长赵加胜夫妇尚在上海的3个子女,长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儿子和小女儿还在求学,家里经济负担较重,加上李慧英肩负的医院护士长岗位责任重大……</p><p class="ql-block"> 可是,厂长赵加胜日理万机,建厂至今12年过着集体生活吃职工食堂的生活也是够亏待他的。但妻子为他提前3年退休在那个时期经济收入也是亏大了的。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 他想到厂长夫人心中是有大爱的,再怎么为难,重心还是放在老伴的事业上。这个姿态难能可贵。他没有理由不助力。于是,老孔也以此大爱说服了自己。经过几次请求磋商,黄浦区中心医院党政领导决心批准李慧英提前3年离岗。</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李慧英于1980年底正式向单位申请,提前3年退休,安顿好子女生活,从上海到常徳樟树湾照顾丈夫的治病服药和饮食起居,帮助他减轻疾病折磨,坚持日常工作。</p><p class="ql-block"> 李慧英离沪到湘照顾丈夫的那段时间,正是赵加胜带领领导班子成员筹划扩大、占领商品市场、构筑“以常德为生产基地、长沙为科研结算中心、上海为经营窗口”的生产经营新格局的关键阶段,为谋划企业生存发展,李慧英扶佐丈夫赵加胜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悠悠60年风雨岁月,回忆往事,无限感慨……浦沅人为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义无反顾,征战三线,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付出了整整三代人的代价,为祖国工程机械的奠基、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不朽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全国3000万支内的产业工人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一定要抓好三线建设”的伟大战略决策为新生的共和国驱赶战乱、保障和平,赢得70多年和平建设的宝贵时间,全国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奋力拼搏,建设祖国,胜利完成了国家预定的经济建设14个《五年计划》,为图谋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一跃而成为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全世界公认:驱赶战乱、和平发展是毛主席伟大战略决策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难忘的2018年,是浦沅工程机械厂建厂五十大庆欢乐之年。为纪念五十庆典,浦沅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纪念活动,全厂职工自己出钱、自己回忆、自己书写征文,成功编𥴠出版了一本好书一一《浦沅魂》,组织了在龙华烈士陵园举办的《浦沅𠂆党委第一书记、厂长赵加胜祭拜活动》,在常德樟树湾、上海会场分别开展沪湘浦沅人联谊活动,並集体乘上游轮出境𣈱游……</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孔祥森先生亲身参与,记忆犹新,感慨万千。他由衷地赞叹浦沅人过人的智慧和能量,他欣慰地看到浦沅人那股威武不屈、敢打必胜、甘于奉献的浦沅精神。他诚挚地祝愿浦沅人亲密、和谐、互助、关爱,在浦沅的精神家园里健康快乐地开展各类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让浦沅精神家园枝繁叶茂,百花竞艳,久盛不衰。(全文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文撰于2014年12月4日,修改于12月6日。文中图片来自倪春林、霍日炽、曾经建、何惠良、桑成滨、孔令君、秋英等,-並致以衷心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