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从恢复高考,算到现在已有四十多年了。1977年的第一届大学生现在也该是60多岁的爷爷奶奶了。</p><p class="ql-block"> 他们几乎是天天在对自己的孩子重复着高考的故事,是啊,高考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他们的孩子也赶上了经济繁荣的时代,无论高考是否成功也都就业无忧、生活安逸。于是当上爸爸妈妈的他们与爷爷奶奶一起,对孩子下达不讲条件的学习任务,对孩子进行不留死角的全程监督,对孩子实施学习以外的严格限制。</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出发点都认为孩子还小不学又能干什么,还不如“躲进学习成一统,管它能力与行动”。</p> <p class="ql-block"> 岂不知高考的标准要求正在逐年逐步地更加侧重于孩子的实践与运用,于是每年高考出题的专家越来越挖空心思通过出题来检验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原来那种“多听课、多解题、多做题”的老观念已经不符合现在高考的要求了。</p><p class="ql-block"> 可让人担心的是如今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靠着以前的惯性思维来圈定孩子“多听课、多解题、多做题”的框框里。岂不知如此以来孩子背离高考的危险越来越大。</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学为高考,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然而现在众多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了圈定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执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出现了沟通和理解上的问题:</p><p class="ql-block">1、孩子直接与家长对峙</p><p class="ql-block">2、孩子出现厌学倾向</p><p class="ql-block">3、孩子的快乐越来越少</p><p class="ql-block">4、孩子对报班上课应接不暇</p><p class="ql-block">5、教培收费让家长压力剧增</p><p class="ql-block">6、家庭幸福感受到影响</p> <p class="ql-block"> 总不能以牺牲孩子全面成长为代价让家长体验高考后痛定思痛的教训吧,所以当下的家长要全面理解国家教育“学做结合、注重应用、综合发展、全面进步”的高考宗旨,赶紧在学校探索学做结合的教学思路没有完全落地的非常时期,给孩子补齐“培养爱好、发现特长、依从兴趣、定向发展”的短板。让孩子在正确高效的节奏中逐渐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能力是一个多项内容的集中表现。只是片面追求做题解题的能力,就会像一颗树只长高不长粗,造成细弱易折。</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进步是一个关联心情兴趣的表现状态。有兴趣、心情好进步的效率自然就高。</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动力靠的是需要不断被满足而建立起来的勇气和信心。需要被满足就是自己得到了收益。每次都能获取收益,动力自然会越来越大。</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于是做了这样一张图:</p><p class="ql-block"> 海面暗流涌动,天空阴晴两分,预示着片面追求做题能力的误区和风险;众人轻能力重成绩的努力反而让高考的努力岌岌可危,已经凸显前功尽弃的征兆,从而说明学为高考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和伤害。</p><p class="ql-block"> 这张图就是要告诉那些认为学为高考的家长让孩子自身得到全面发展和成长是未来高考的核心内容。学不是为了高考,而是让孩子“动起来、乐起来、问起来、学起来、做起来、会起来”。</p><p class="ql-block"> 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一个未曾涉世的孩子要想在课堂、教培、家长的共同挤压下获得全面快乐的成长,该有多么难!</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些不习惯以新理念来认知高考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现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如果就是说服不了自己,那就回过头来了解一下教育到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本来就是以唤醒为本,赋能为魂。 </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成长首先要看他们明白了多少道理,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到底有多少,还有就是有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心态,尤其是对每次挫折和失败的认知和表现。</p><p class="ql-block"> 其次孩子成长的动力知识不断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兴趣和需要。学了一旦会用了,兴趣就来了,用着不够了,自然又着急学习了。学习、运用就是在兴趣需要的不断促进中并驾齐驱的。</p> <p class="ql-block"> 学习是一个即复杂又简单的事情。说学习复杂是说没人能说清楚具体怎么样才可以学习好,说学习简单是说边学边悟、边做边用,学习反而最简单。</p><p class="ql-block"> 学习像是一朵七色花,它有着不同的色彩组成。比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入浅出、融会贯通”都是灵性学习的方法写照。特别是学习、感悟、应用、发现的全过程更是学习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仅仅从高考的试题命题出发,是根本无法了解梨子的真正滋味的。必须一边尝、一边比、一边试、一边用,而这正好是高考不断改革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就个人需要来讲,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当今孩子最缺少的是尊重,社会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了,孩子就自信了;满足孩子社会需要了,孩子的视野就开阔了,动手能力就强了;自我实现满足了,孩子就会在自己认定的方向上忙到不可开交。</p><p class="ql-block">所以:</p><p class="ql-block">管教是被动的</p><p class="ql-block">兴趣是主动的</p><p class="ql-block">运用是能动的</p> <p class="ql-block"> 希望家长经常观察一下孩子的表情和心态,判断一下他们是否处于“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的最好状态当中。</p><p class="ql-block">孩子不高兴了,高考的效率就没了</p><p class="ql-block">孩子不想学了,高考的指望就完了</p><p class="ql-block">孩子不言语了,高考的心态就崩了</p><p class="ql-block">孩子不反驳了,高考的成绩就悬了</p><p class="ql-block">孩子不想动了,高考的动力就停了</p><p class="ql-block">孩子不进步了,高考的管教就错了</p> <p class="ql-block"> 生命的三原色是身体、心灵和精神。身体有问题了我们知道去医院,可心灵和精神出问题了,却极力掩饰、讳医忌医。生命中一共三个颜色,两个出问题,岂不是生命出了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心灵和精神不是在一个最好的状态,你还想对孩子有多大的指望?</p> <p class="ql-block"> 孩子踏上社会前,必须要努力跨过“尝试、体验、醒悟、蜕变、提升、实现”这堵高墙。跨过了这堵高墙的孩子,进入社会遇到沟沟坎坎,才会有似曾相识的信心和勇气。这才是孩子的实力,这才是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其实这也是高考最想发现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所以只有秉持快乐之心、情趣之好,能推倒或者翻越“尝试、体验、醒悟、蜕变、提升、实现”这堵高墙的人,高考的关口对他的成功来讲也就无关紧要了。</p> <p class="ql-block"> 学为高考最大的后遗症就是孩子考上大学之后无所适从。一方面所有的约束管控突然出现了没有制约的真空;另一方面几乎对所有的实践活动丝毫没有心理准备;还有就是一心学习的惯性让他们更愿意钻进课本求个好成绩。</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目前大学生一踏上社会就开始出现各种的困扰和不适应的主要原因。在此呼吁一下:</p><p class="ql-block">一心留在书本上的“玻璃心、玻璃体”大学毕业生,快要挤满失业大军的整个通道了!</p> <p class="ql-block"> 高考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思考。</p><p class="ql-block"> 其实,高考无非就是长期运动留在身上的腱子肉,平时运动了想没有都难;高考也就是学会游泳后的一次比赛名次,平时游快了,想名次低都难;高考也就是一生一次短暂的经历,平时经历多了,想不精彩都难;高考也就是一次露脸的机会。平时从容了,想落队都难。</p><p class="ql-block"> 可见,高考是平时各种能力的不停累加。行动多了,视野就开阔了,视野开阔了,方向就清晰了,方向清晰了,要做的就准确了,要做的准确了,下手就有了。 因此看轻高考,且知且乐,且悟切读,且学且解,且做且行,且飞且舞。如此下来,高考,也就是技术娴熟、运气爆棚的临门一脚。</p> <p class="ql-block"> 成长,就像每一次与自然的互动一样,只要是自然、真实、多样、趣味,就一定会得到与日俱增的提高与进步。实力有了,能力到了,高考就像成长中一路走来的一次拈花惹草般的艳遇,即便是随手一折,也一定是满手留香。</p><p class="ql-block"> 所以千万别死守着学为高考的旧观念,要重视并安排好孩子学习的全过程,而不是天天强调高考结果的如何如何。这样做不是为了孩子,而是害了孩子。这样只能让自己的孩子在国家最新的高考的体制中越走偏失越多。</p><p class="ql-block"> 学为高考,反而误了高考。学为高考,错就错在把高考当成终点来冲刺。大凡对高考抱着“成败在此一举”的考生,往往是高考无谓丢分最多的人。还有那些围在考场外暗示考生“不成功便成仁”的家长,加上如临大敌的考前告诫,所有的这些有关高考的“终点”暗示不知坑害了多少考生!</p> <p class="ql-block"> 封面图片是二女儿大学期间参加辩论获得的全程唯一最佳辩手的奖牌,这个奖牌说明了她有一点活学活用、学有所长的心性。小升初的成绩是她小学时期自己最好的名次;初升高又是她初中的最好名次;参加高考的成绩又是她全班第一次获得第一的名次。面对班主任“想不到,想不到”的一脸惊讶,只有我最清楚:因为我们都拿高考当作一次特别的经历,她的幸运更多是因为心态,她的从容更多是因为把高考经历的平淡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