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题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决定命运的往往只有几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坐火车从南昌沿浙赣线(今沪昆线)一路向西,过樟树市黄土岗乡,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四等小站——天井车站,从天井车站沿乡间马路往东返回约3公里,有一个方圆8000亩的铁路人工杉树林,在这片幽静的杉树林中,曾经的号称“江西第一”、“全国一流”的铁道部属中等专业学校——南昌铁路机械学校,便掩映其中。</p> <p class="ql-block"> 这里起初是文革中的铁路“五七干校”,干校退潮后,这里便转型成“南昌铁路技术学校”,铁路人俗称“黄土岗技校”,校友戏称“黄土炮校”,更多的校友简称“黄土岗”。1972年招生,1982年迁址南昌,从这里先后走出共十届两千多名“黄土岗”,前7届(78级及之前)录取的多是江西、福建两省的“社会青年”,后三届(79级以后)招收的是面向全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1978年10月,我荣幸的被这所“铁路名校”接纳,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黄土岗”。</p> <p class="ql-block"> 戏称“黄土炮校”的校友,也许感念的是当年的“半军事化”管理,统一的伙食,无可挑选的饭菜,每周两次的“大锅红烧肉”,周日的“大肉包子”,想起来每每的都口有垂涎,唇齿留香。也许是感觉“黄土岗”与“黄埔”都姓“黄”,一笔难写两个“黄”字,暗示像“黄埔”一样的,走出的是战将如云、人才济济。也许是感概像军校一样,学费、书本费、生活费均由学校全包,外出实习还有额外的伙食补贴,实习“校服”,已然是我们的“乘车免票”。</p> <p class="ql-block"> 自称“黄土岗”的校友,就像当年的“老延安”“老太行”一样,已经把“校、地、人”三者合而为一了,或文化意义的“诗”、或地理意义的“远方”、或踌躇满志的自己、或三者兼之。也许“黄土岗”是他的图腾,是他的“诗与远方”、他的自信、他的圆梦之所;也许“黄土岗”是他的象征,是他激情燃烧的写照、意气风发的记忆,志存高远的历史;也许“黄土岗”是他的血红素,融进他的生命、成就他的事业、助力他的奋发。</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黄土岗还是我梦中的“稷下”。“稷下”一样的环境清幽,治学胜境;“稷下”一样的大师云集、专家满园;更有“稷下”一样的学子,心怀“四化”、振兴中华。</p> <p class="ql-block"> 当每天的第一缕晨曦从杉树的缝隙中穿进校园,当林间的鸟鸣与校园的喇叭共奏“晨起交响曲”,列队跑圈和广播操,拉开一天学习的序幕,结束以后,或三三两两继续加练、或回教室自习、或林中独自早读、或人工湖畔掩卷长思。当你背靠参天大树念念有词时,唱和的有小鸟、点赞的是树梢、助力的是负氧离子;当你漫步林间掩卷思考时,点拨你的或是穿林的朝霞、暗示你的或是成材的林木、点评你的或是那归林的倦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茶余饭后的你,沐浴着斜阳的余晖,或静坐于湖畔、或漫步于操场、或穿行于林间。这时,不绝于耳的,许是那欢快激越的声声长笛,带给你的是扬鞭送粮的丰收喜悦;睿智昂扬的京胡一曲,引起你对那千古英雄的声声叹息;悠扬抒情的小提琴协奏曲,诉说着化蝶成对的爱情传奇;还有苍劲哀婉的二胡独奏,让你感染到一种自强不屈的精神伟力。此时的你,不仅感叹班上同学的才艺了得、素质高超,也感谢他们创造的人文环境,让我们学习的倦怠、质疑的困扰、偶尔的离愁,立马一扫而光,精神抖擞地投入新的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黄土岗的老师个个都学养丰厚、实力雄厚、功力深厚。闻名遐迩、有口皆碑的,最属陈明德老师。三个班的大课,“落针闻声”,全路院校老师的“示范课”,一座难求。但凡你听过他一堂课、一次即兴演讲、一次专题报告,你一定终生难忘。我们这个班有幸先后受教于陈老师的物理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深切领略了他穿针引线,庄谐有度的课堂艺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语言魅力;旁征博引、滴水不漏的精妙归纳;自成一体、赏心悦目的“陈氏板书”;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动听表述;情绪饱满、仪容端庄的精神面貌。刘玉梅老师,来自铁科院“牵引计算学”的专家,铁路院校学科教科书的编著者,是全路机务专业老师的翘楚,她以慈母般的关爱,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的爱戴。徐正春老师,在《政治经济学》课堂上,引领我们欣赏宋词名篇,点燃了我们班自学“国学”的热情,更是我们一生茶余饭后的美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届“黄土岗”,多数在社会上摔打多年,昨天还身处“广阔天地”、心有“诗与远方”;而今,人称“时代娇子”、自知“幸运有加”。昨天不甘“蹉跎岁月”、却盼“否极泰来”;而今心中“激情似火”、肩有“使命担当”。把失去的十年夺回来,是我们只争朝夕的愿景;为“四化”而读书,是我们贪婪学习的初心。上课、复习、答辩我们一丝不苟;实习、调研、实验我们百般珍惜。阅读让我们更快乐,运动让我们更自信。三年后,我们以“黄土岗”名义,逐渐地成了铁路站段的中流砥柱。路局、站段、车间级级都有“炮校人”,政工、行政、专业管理处处可见“黄土岗”。我们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大提速”战役中挥洒汗水,在内燃、电力机车转型中奉献智慧,在高铁运营管理中展示作为。从基础管理到技术攻关,从提质增效到经营创收,从企业文化建设到党建工作创新,我们身体力行不辱使命。既是中国高铁时代的亲历者,又是铁路发展改革的见证人,我们没有辜负时代,没有辜负黄土岗,没有辜负自己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优美的学习氛围、优秀的师资队伍、优良的学生资源,不知当年的“稷下”可否有得一比。也许在名垂青史的“稷下学宫”面前,“黄土岗”不值一提。然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研究“帝王之术”相比,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工程师的摇篮”,更是不可或缺、居功至伟。对于我个人的前途命运的意义,黄土岗之于稷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走进黄土岗,命运就翻开崭新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为拥抱了黄土岗,才从“二等公民”转眼就成“时代娇子”。抛弃的是“出身原罪”,放飞的是“理想追求”;砸碎的是“精神枷锁”,补长了身高“海拔”。因为拥抱了黄土岗,“商品粮、铁饭碗”,我的未来不是梦;“怀抱子、脚蹬妻”,爱的责任一肩扛。从此衣食无忧、岁月静好。因为拥抱了黄土岗,“终生学习”就是品格、“坚持锻炼”就是习惯,干遍机务所有岗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曾发软,多严峻的考验我没有趴下。因为拥抱了黄土岗,才有三届“校友团队”的精诚配合,干就干得酣畅淋漓、管就管得行云流水、理就理得得心应手,成就了团队、快乐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今,诗之“黄土岗”已“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了;远方之“黄土岗”久违了朗朗的书声,独守着世态炎凉;我等“黄土岗”已退休赋闲,梦境神游里交织互串的常是那“稷下”和“黄土岗”。黄土岗:你是我梦里的“稷下”,就算有一天你被世人淡忘,你的再造之恩,我永远的感叹;生命的福地,我永远的念想。(2024年6月,于九江庐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