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月5日我们从石家庄打车(15公里)到正定古城游览。正定古城始建于北周(557—581年),初为石城,规模较小。唐按镇治扩为土城。明砌为砖城,遗存至今。现存主要建筑有隆兴寺、正定四塔、正定城墙等众多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正定古城内大量的寺庙建筑及其内留存的碑文、器物等为中国北方地区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南城门一长乐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参观正定名气最大的隆兴寺(俗称大佛寺),是古城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代表了中国宋代北方寺庙建筑的特色,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和寺庙布局,并且还有隋碑、宋明时期的塑像、明代壁画等珍稀的附属文物,展现出了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门前二龙戏珠影壁</p> <p class="ql-block">跨过三座石桥来到天王殿,进殿迎面是大腹便便笑脸相迎的金代木雕弥勒佛,两侧是风调雨顺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穿过天王殿来到大觉六师殿遗址,曾经是隆兴寺最大的佛殿,遗憾的是民国时年久失修塌毁。</p><p class="ql-block">再过去是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以其独特的重檐歇山顶和正方形大殿每边延伸出一间抱厦的设计,从空中俯瞰形如十字结构,被誉为“艺臻极品”。是隆兴寺“六个全国之最”的第一个。</p> <p class="ql-block">大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说法坐像,佛两侧站立者是佛的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另两个莲台上分别坐的是文殊和普贤菩萨,几尊塑像都是宋代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在佛像背后是隆兴寺的“第二之最”:五彩悬山倒坐观音,原塑于宋代,明代重塑。之所以被称为倒坐观音,是因她有“众生不能渡河,不能回头”的誓言,所以塑造成观音倒坐的形象。观音像高3.4米,有一双深邃的智慧之眼,微微俯视着我们。看着她使人感到内心震撼,她的美丽不仅仅是优雅端庄的姿态,美丽宁静的面容,还有她宽广的胸怀和动人的同情心。倒坐观音被鲁迅先生赞为“东方美神”。</p> <p class="ql-block">五彩山上还有30多座雕像。</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内四周还有明代绘制的精美壁画,是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释氏源流图》。</p> <p class="ql-block">过摩尼殿是戒坛,里面供奉明代铸造的双面铜佛,像身相连,相背而坐。正面是阿弥陀佛,背面是药师佛。</p> <p class="ql-block">戒坛再过去左面是宋代建造的转轮藏阁。殿中央放置一个7米直径的转轮藏,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转动藏经柜,也是隆兴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三最</span>”。转轮中间有立轴,置于窝座中的滚球之上,设计非常科学,符合牛顿定律,使合力为零,一两个人就能转动。古时不少和尚不识字,他们推动法轮,每推一圈相当于念了一遍经书。</p> <p class="ql-block">右侧是慈氏阁,供奉一尊用灵验古木雕成的没有汉化的慈氏(弥勒)立像。</p> <p class="ql-block">寺院里有数块石碑,其中最珍贵的是《龙藏寺碑》,为隋开皇六年建寺时所刻,至今1400多年,是目前国内保留下来的3块隋碑中最完整的一块,被称为“隋碑第一”。又因其是由汉隶向唐楷过渡时期的代表作,也被后人誉为“楷书之祖”,是隆兴寺的“第四最”。</p> <p class="ql-block">碑旁有一尊力士肩扛莲座石刻,弓背负重,双臂撑腿,颇为传神。</p> <p class="ql-block">再向北来到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大悲阁,里面便是21.3米高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俗称大佛,为国内最早最高的铜铸菩萨,也是隆兴寺“第五最”。可惜目前搭了脚手架封闭起来,正在修葺两侧阁楼,无法参拜了,只能从网上下载在几张图片,以窥其容。</p><p class="ql-block">大佛是宋太祖赵匡胤在北宋开保四年下令铸造的。如此高大的铜佛花费四年时间分了七级铸造,当时没有起重设备,为此修了一座斜坡土山,随着逐级铸造土山也逐渐加高,以运送铸模和铜水。寺东有个三里屯,是土山的起点,可见当时土山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绕过大悲阁来到弥勒殿。殿中千瓣莲座上是五彩泥塑的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一阿弥陀佛。佛后有护法神韦陀将军立像和几尊收集来的观音和天王铜像。</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中轴线最北端是毗卢殿,殿内供奉铜制毗卢像,毗卢是释迦牟尼另一尊号。这尊毗卢铜像高6.27米,设计精巧,造型独特,是隆兴寺的“第六最”。其特点是自下而上渐收,像一座宝塔。整体分三层,共计一千个莲瓣,象征大千世界。每个莲瓣都有一尊小佛,面貌各异,是为“千佛绕毗卢”。除莲瓣小佛,又有三层头戴五佛皇冠的四面佛,共计1072尊佛像,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看完隆兴寺我们又游览了荣国府、正定四塔和阳和楼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正定荣国府是作为拍摄87版《红楼梦》的外景基地而建造的。1984年12月动工,1986年7月竣工。2018年12月-2019年6月又增建了大观楼,荣国府成为正定古城一处新的爆红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荣国府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主要景点有荣国府景区、宁荣街景区、曹雪芹纪念馆等景观组成。</p> <p class="ql-block">元春省亲群塑</p> <p class="ql-block">宝黛初识</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凌霄塔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均进行过大修。因建塔材料多为木质,故俗称木塔。九层,高四十一米,仍保留金代风格。内有旋梯可以登临。</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须弥塔,又称雁塔,位于开元寺内。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是正定四塔中建造年代最早的。塔高42.5米,为九级密檐式方形塔,塔身全部由青砖砌筑,俗称砖塔。须弥塔以其古朴的形制和唐代风格著称,梁思成称其为“正定四塔中最古者”。</p> <p class="ql-block">五开间的法船殿遗址,因该殿梁柱结构为石质,未被烧毁得以保存。</p> <p class="ql-block">全国最大重107吨的石赑屃。</p> <p class="ql-block">临济寺澄灵塔,位于临济寺内,是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的衣钵塔。塔高30.47米,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塔,各级均以绿色琉璃瓦顶装饰,造型挺拔峻秀,雕饰华丽。澄灵塔以其精巧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梁思成赞誉为“清晰秀丽,塔中上品”。</p> <p class="ql-block">广惠寺华塔,又称花塔,位于正定县城内民生街,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广惠寺华塔为八角砖雕砌仿木构楼阁式花塔,共四层,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坐在同一方形基台上,总平面呈八角形。塔高40.5米,造型独特,结构富于变化。因塔身第三层以上八面八角的垂线有龙虎豹狮象及佛像等壁塑,形如花束,被称为华塔。华塔是中国古塔中的一种特有类型。如果你去看过印度古塔,便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阳和楼位于正定古城中心至南城门的中段,横跨正定城南门内南大街上。始建于金末元初,元、明、清均有修葺。楼七楹、建立在高敞的砖台上,台下有圆拱洞门,左右各一,行人车马可以通行。</p><p class="ql-block">梁思成在《正定调查纪略》中写道:“在大街上横跨着拦住去路,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唐诗宋词和元曲齐名,而阳和楼曾是元曲主要的创作演出地,促进了元曲的发展和成熟,可以说是元曲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惜原楼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拆毁,现在的阳和楼是2016年复建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