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几日浏览“学习强国”天津学习平台时,获悉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花园路5号的吉鸿昌旧居于2024年11月24日---吉鸿昌慷慨就义9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吉鸿昌是河南扶沟人,是我们省级老乡,而且我的籍贯博爱县还是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呈请设立的</span>。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冯玉祥主豫时,吉鸿昌将军依据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中的“博爱”精神,提议将沁阳县东北部丹河以东地区划出,增设博爱县,县治清化镇,直属河南省辖,呈请获批后才有了现在的博爱县。</p><p class="ql-block">吉鸿昌是一位民族英雄,加上上边的渊源,所以探访他的旧居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天津冬季一个难得的晴天,我们决定前往探访。抵达以后,了解到这里不对散客开放,团体活动并且预约才能进入参观。</p> <p class="ql-block">吉鸿昌旧居在花园路5号、中心公园南侧,是一座三层小洋楼,因楼外墙由红砖砌成又被称为“红楼”。这里曾是抗日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生前最后的居所,也是将军在津开展抗日活动的地下联络站、秘密印刷所。</p> <p class="ql-block">吉鸿昌旧居于1982年7月9日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曾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1934年在国民饭店被捕,后在北平就义。</p> <p class="ql-block">该建筑建于1917年,由比商义品公司工程师沙德利设计,砖木结构二层楼房 (局部三层,带地下室),呈不对称构图,入口突出。</p> <p class="ql-block">尽管不能进入,但隔着铁栏杆依然能拍到一层入口处的“天地英雄气,浩然壮国威。”</p><p class="ql-block">据资料介绍,“民族英雄吉鸿昌生平展”共分为3层、10个展室、6处场景复原,珍贵照片139张,说明文字近3万字,结合多媒体应用与互动,详尽记录了吉鸿昌将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一生,以及吉鸿昌夫人胡红霞与将军伉俪情深、舍家为国的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吉鸿昌旧居的对面是中心公园。中心公园位于和平区中心,平面呈圆形,占地1.27公顷,是典型法国规则式人工园林。公园外围以铁栏杆绕护,栏杆外由环形花园路围绕,为辽宁路、丹东路、承德道的交汇处,是典型的街心公园。</p><p class="ql-block">园中心筑西式八角双柱石亭一座,周围以草坪环抱陪衬。园内植物以龙爪槐、白蜡、西府海棠、木灌等乔灌木和月季花为主。建有对称假山两座、梅花喷泉一座,有两处儿童车场和儿童综合游乐场,1988年建百花厅一座,是一个多功能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中心公园的南入口处,有一尊吉鸿昌将军横刀立马的青铜塑像。塑像敬立于1995年,以纪念曾居住于附近的革命烈士纪鸿昌的百年诞辰。塑像的基础包括两部分,上边是一块巨石,下边是黑色的底座。巨石的正面,是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题写的“吉鸿昌将军”,下边的黑色板材上镌刻着“<b>做官即不许发财</b>”。</p><p class="ql-block">“作官即不许发财”是吉鸿昌的座右铭。吉鸿昌将军在1920年5月回乡探望病重的父亲时,父亲嘱咐他要清白廉政,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并告诉他“作官即不许发财”。为了牢记父训,吉鸿昌将这七个字烧制在细瓷碗上,并请陶器厂仿制了一批瓷碗发给全营官兵,时刻提醒自己和战友们要清正廉洁。</p><p class="ql-block">吉鸿昌将军的这一座右铭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全营官兵的期望。他一直牢记并践行这一“碗铭”,直至39岁壮烈牺牲。这一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依然有它的现实意义。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指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为党员干部正确对待公与私、权与利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商关系、权钱关系指明了方向、划定了红线、提供了遵循。</p> <p class="ql-block">底座的背面是吉鸿昌塑像铭文。铭文的最后是吉鸿昌就义时的题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体现出了一个革命者博大宽广的胸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公园中心位置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角双柱石亭</span>。整个中心公园以石亭为中心,向周围的六条路口辐射,各路之间形成不同造型的园林小区域。</p> <p class="ql-block">吉鸿昌塑像通往中心石亭的甬道上,有几组阴刻的文字介绍。按时间顺序是从北向南,认真阅读,原来是中心公园的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中心公园始建于1917年,1922年完工,由法租界当局所建,代表性的建筑为花园中心的六角石亭一座(民国重建时改为八角亭,也就是现在所看到的样子),时称“法国花园”,园内筑有法国民族英雄诺尔达克(圣女贞德)塑像和一座“和平女神”铜像;1937年日本侵占天津后,日伪当局将法国花园改名为“中心花园”,公园充当日军的军用物资囤积的场所,原有布局被破坏,贞德铜像被融化,制造炮弹;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法租界,法国公园改名为中心公园,经过修缮,大致恢复原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千疮百孔、面目全非的花园进行全面整修,并正式命名为“中心公园”。1964年再次拨款修建公园,将公园改名为“红领巾公园”。1976年地震,公园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1981年市政府拨款重修后,公园恢复今名。</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草坪里竖立着介绍吉鸿昌将军的生平及光辉事迹的牌板。</p> <p class="ql-block">八角双柱石亭的东边是一道“🎼墙”。几位举世公认的世界音乐大咖---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肖邦、舒伯特全部聚集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站在乐谱墙上的平台,可以环视整个中心公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岁寒三友”松竹梅</span></p> <p class="ql-block">有“人民音乐家”之称的冼星海。2009年,冼星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聂耳(1912年2月15日~1935年7月17日),是中国音乐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奠基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2009年9月,聂耳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中心公园,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打羽毛球的,练太极拳的,抖空竹的,唱劲歌跳热舞的,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离开中心公园的北出口,沿丹东路前行百二十米,就可以看到赤峰道上的国民饭店。</p> <p class="ql-block">建成于1923年的国民饭店,坐北朝南,造型端庄,美观坚固,是老牌饭店中唯一可以进出汽车的庭院式饭店,号称天津民国时期的“五星大饭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就是在法租界国民饭店的38号房间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并被逮捕,后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p> <p class="ql-block">现在这里已成了汉庭酒店。</p> <p class="ql-block">离开国民饭店,我们沿着赤峰道南行,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中,享受着岁月静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游</b>于2024.12.05 </p><p class="ql-block"><b>记</b>于2024.12.06(大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