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我深爱的那个小山村

十月新征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昵称/十月新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十月新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号/13497919</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字数:2790</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温暖】我深爱的那个小山村</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无论你如今有多么的风光,都不要忘记“暖阳下的旧时光”;无论你如今走出了多么光明的大路,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题记</b> </p><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人生虽然历经过千辛万苦,但总还算是幸福人生。我从重庆往东最偏僻、最深处大山里的小山村,一直走进了祖国首都北京城,现在已经退休,有稳定的收入,安享着晚年幸福美满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60”美友圈总是开展“触及心灵、引起共鸣、具有深意”的活动。犹如在我心中点亮一盏明灯,激起了我的深思与启迪:无论你如今有多么的风光,都不要忘记“暖阳下的旧时光”;无论你如今走出了多么光明的大路,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衣,落满补丁能遮体</b></p><p class="ql-block"> 寒冬腊月的一天,在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出生了一个瘦小的男婴。他,就是我。</p><p class="ql-block">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切都在建设中,国家还不富强,人民也不富裕,家庭和个人就更谈不上富足了。</p><p class="ql-block"> 在我小时的那个年代,作为生长在偏僻山村的人,别说穿得好、穿得暖,就是能穿得起、衣能遮体就知足了。那个年代,我们穿的是粗布,也叫劳动布。适合农村人干活穿。买的时候布是白色的,买布的同时买上颜料回家自染,喜欢什么颜色就染成什么颜色。为了防脏,一般都是染成青、蓝、黑三种颜色。我喜欢蓝色,这就成了我的标志性的“衣着色”。我从小长大,就没有离开过穿“深蓝”服装。</p><p class="ql-block"> 尽管一两年换一套,但还是补丁落补丁。因为,在那点“煤油灯”的时代,又是偏僻而贫穷的小山村里,沉重的农活,全凭力气,全靠人背、肩挑、身扛,穿不了多久的衣服就磨得破烂不堪。只好补了再穿,穿了再补,补丁落补丁。即使是补丁衣服还得“接力穿”:大孩穿不了,小孩接着穿。</p><p class="ql-block"> 有衣不忘无衣时。我至今还保持着“有旧衣服不穿新衣服、衣服不穿坏不换新衣服穿”的节俭习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食,白泥树叶解饥饿</b></p><p class="ql-block"> 现在吃玉米、高粱米、红薯等粗粮,不但是返璞归真的“绿色食品”、“健康美食”,而且是富裕的象征、有钱人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三年自然灾害,国家贫穷,民不聊生,能吃上玉米面、高粱米、红薯等粗粮那就是算“富裕”的了。我们家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陡坡上,不易储水,时常地旱不收,老老小小一大家人,要以食为活,吃饭问题就成了家里天大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 在当年,为了精打细算节约粗粮,老人用白墡泥和树叶掺和吃。结果是“两难遭罪”:难吃下去,难拉出来。一次,我拿着锄头和饭盆,在我们家房头北边的山坡上,挖了半盆白墡泥端回家,母亲把白墡泥捣细再与柳树叶掺在一起做成小饼,贴在锅里烙熟后,颜色很好看,黄色、绿色都是“食欲色”,我等不急地抓起一个就是一大口,嚼呀嚼,哎呀,又苦又涩,怎么咽也咽不下去。母亲看着我那苦不堪言的样子,心疼而又没有办法地说:“孩子吃吧,不吃会死人的。”我一听这话,就不顾一切地硬是吃下了一个白墡泥饼。我吃后使出全身力气也拉不出来,母亲只好用头发签,从肛门一点儿一点儿地给我往外掏,每掏一次都疼痛得我“哇哇”大叫。母亲安慰我说:“男子汉要坚强。”我再也不哭不叫了,每次都是这样咬牙坚持挺过来。</p><p class="ql-block"> 在那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为了生存,老人费尽心思、绞尽脑汁想出了许多“没办法的办法”,解决了当年的饥饿问题,才使我们全家人保住生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住,刮风下雨挡不住</b></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住的房子,是用黄泥土砖砌成的,窗户安的是木栏杆,买不起玻璃,糊的是牛皮纸。南方农村住的房子四面透风,夏天还好,风吹进屋里是凉爽。可一遇狂风暴雨的时候,大雨被狂风刮进屋里,满地都是水,雨一停,我们就赶快有盆往外泼,有时是边下雨边处理。一次,天上乌云翻滚,地下狂风大作,刮起了足有八九级大风,毫无留情地把房上的瓦掀开、刮走了不少。紧接着,狂风携着暴雨,倾盆而下,屋里屋外,一片汪洋。雨停后,我们全家行动,挽起裤子,用盆端、扫帚扫,清理污水,打扫屋子;爷爷带着我和幺叔修复被风破坏的房顶。爷爷放好通往房顶的梯子,爬上房顶,幺叔站在梯子中间,我在地上一手拿一片瓦,一片一片地递给幺叔,他接过瓦后交给爷爷,爷爷将瓦盖在房屋上。就这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接力传递”,才终于将房顶修复。可我累得腰酸背痛、四肢无力,叫苦不迭:“老天爷啊,太坏了,快把我累死了!”</p><p class="ql-block"> 我爷爷倒是很理解老天,他说:“你叫么子嘛?生活就是干活、吃饭、修房子。”爷爷的话,虽然有些刺耳,但细想起来,在那偏僻的小山村生活,也的确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行,全靠双脚走山路</b></p><p class="ql-block">西边路蜿蜒,东面耸高山。</p><p class="ql-block">北边坡更陡,南面是深渊。</p><p class="ql-block">家乡路坷坎,何时变通坦?</p><p class="ql-block"> 这首打油诗真实的反映了我家乡的道路及交通条件。我家乡通往外界的都是崎岖坎坷的山路。</p><p class="ql-block"> 我家乡说是路,哪里是什么路啊,没人修,也没钱修路,只不过是在崎岖陡峭的大山里,人走的次数多了,踩踏过的地方不长草了、脚踩过的岩石光亮了,出现了尺把宽人走过的痕迹,人们就按着这个痕迹走,有的地方稍不留神就会掉进悬崖之下,这就是我们那小山村里天天要走的山路。出门全靠自己的两条腿走,物资也全靠人扛、身背、肩挑。</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人口多,一年需要大量的柴烧火做饭和取暖。家里除了房前屋后放柴之外,有一个40多平方米的木架楼,是专门用来装干柴的,整个楼层装得满满的才不用砍柴了。</p><p class="ql-block"> 要说砍柴,我们家附近周围的柴都砍光了,必须要到离家10多里远的大深林里去拾柴后,用背篓往回背。我们天不亮就出门,天黑才回来。</p><p class="ql-block"> 我当年才10几岁,瘦小多病,体力不支。背着几十斤重的柴爬上坡路,非常吃力,大汗淋淋湿透了衣服。渴了,趴在小河沟喝几口生水;饿了,吃母亲给我兜里揣的熟地瓜;草鞋穿磨坏了,扔掉草鞋光脚走,双脚被山路乱石划伤了,疼痛难忍……</p><p class="ql-block"> 晚上,在闪烁的煤油灯下,母亲先是用棉球沾紫药水给我受伤的双脚消毒后,再用自採的中草药煮了半盆水,把两条毛巾放在“药水”里泡一会儿,拿起来轻轻拧成半干,把两条“药毛巾”各包在我的两只脚上。“药毛巾”凉了,又重温热,再包在脚上。就这样,不知反复了多少次。经过热敷了三四天,不但脚伤好转,而且感觉浑身轻松。</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突发奇想地对母亲说:“我们家咋不到山下去盖房?那样就不用吃苦受累爬山坡了。”母亲看着我那天真的脸,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啊,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搬出大山难啊!”接着,母亲又给我信心地说:“要想走出大山,只能是知识改变一切。你好好学习,掌握了为国家做贡献的本事,就有走出大山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我胸怀着“走出大山”的梦想和希望,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经过努力奋斗,不但走出了大山,而且走进了首都北京,过着各方面都有保障的、无忧无虑的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特此说明:我小的时候,因父亲参加抗美援朝,我与爷爷奶奶和母亲生活。因此,文章中没有提及父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