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周永叙讲述父辈1949的青春之路

龚飞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听周永叙讲述父辈1949的青春之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5日上午,在泸州白塔广场《足迹——追寻西南服务团走进川南的足迹摄影展》现场,69岁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泸州市摄影家协会原主席周永叙兴致勃勃地向前来观展的泸州市民俗摄影家协会20多名摄影家介绍着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今年8月,泸州市融媒体中心的采访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后辈周永叙一起,沿着先辈的足迹,和先辈们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周永叙说,沿着父亲的足迹走了一趟下来,他对当年的很多事情有了新的理解,也重新认识了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南下?为的是心中那一个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永叙介绍,父亲周曰藩,1930年出生于上海嘉定世家,毕业于上海中华高等专科工商管理系,学生时代即先后涉足银行、证券、进出口、商贸等工作。1949年6月,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留职停薪,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进军西南。来到泸州后,周曰藩在叙永县参与了创建中国人民银行叙永支行工作。</p><p class="ql-block">1949年,年仅19岁的周曰藩还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一名职工。在“追上敌人就是胜利”号令的鼓舞下,他坚定地加入了西南服务团,迈开两腿步行三千里,越湘西、跨贵州、横渡乌江、踏过盖雪挂冰的南来第一雄关——雪山关,哼着《行军小调》,一步步地走到了泸州。</p><p class="ql-block">“我们当年选择的道路是符合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的,我们为之献身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选择也是深思熟虑的。”在退休时,回忆起当初的选择,周曰藩写下了《为什么南下》一文。周曰藩在文中说,“‘为什么南下’一直在我心灵深处回响,给我启蒙、自重、鞭策和力量。”</p><p class="ql-block">周永叙告诉大家,父亲曾告诉他,1949年8月1日,在上海中国人民银行大礼堂举行的建军节庆祝大会上,宣布了父亲和四位同事留职停薪,参加解放大西南的决定。第二天父亲就在大夏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上海支队营地报到、入伍。</p><p class="ql-block">在确定了即将南下后,为了记录下西南服务团南下的点滴,周曰藩还自费购买了相机。如今,当时部队行军的珍贵画面的部分底片还完好地保留在周永叙家中。</p><p class="ql-block">作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周曰藩曾多次和周永叙聊起当初的故事,但当时年轻的周永叙并没有把父亲的经历太当回事。直到父亲去世后,周永叙才知道父亲保留的很多资料和图片,记录了泸州解放这一段历史,而且这部分资料和图片很可能是全泸州唯一的原件。从那时起,周永叙决定认真看看父亲留下的资料,开始了解那一段历史。</p><p class="ql-block">对于那段历史,在当下很多人看来是完全无法理解的。生长于锦绣江南,全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一批青年,他们中有在职的干部、职工,有在校的大、中学生,就因为心中的信念,他们别亲人、离乡井,舍家业、断情愫,抛弃安定优裕的生活,走向大西南。</p><p class="ql-block">“我入伍时,上海分行发的安家费已是月工资旧币80万元;入伍停薪,每月发连排级津贴仅旧币2500元……”这是周曰藩在《为什么南下》中写下的一段话,虽然不清楚当时物价如何,但是单从80万和2500两个数字的对比,也能看出入伍前后在收入方面的巨大改变。周永叙说,当时从上海入伍的西南服务团成员,不少家庭条件都是非常优越的,所以很多父母反对孩子入伍。但为了推动国家的解放,这批年轻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入伍。</p><p class="ql-block">为了躲避家中的劝阻,不少人甚至改名换姓。“父亲曾告诉我,离开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个人还有什么价值可讲呢?如果人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物质消耗,吃好、穿好,而对社会毫无作用,那他的价值仅仅是一个消耗别人劳动成果的酒囊、饭袋,最多是一个装饰用的花瓶、衣架而已。”周永叙说,父亲曾告诉他,如果不能保证国家顺利解放,那么国将不国,何以家为,更何况个人的自我价值。所以当时的父亲和那一批青年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西南服务团。</p> <p class="ql-block">南下之路艰辛 他们甘心充当城市发展的基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步行进入西南地区是队伍的行军,那么正式投入到地方的解放、发展工作中去就是属于西南服务团的“战斗”。“‘曰藩同志,你是大学生,会打算盘?’‘会。’上海分行抽调出来的,不能说不会!‘中!老封去叙永接管银行,你也去。’”周永叙告诉大家,抵达泸州后,父亲周曰藩被安排到了叙永工作。在父亲的文章中,记录了当时的很多细节。面对百废待兴的县城,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周曰藩和同事仅用了20多天时间,就完成了接管和开业筹备工作,收购了大量物资,统一了货币。1950年1月19日宣布军管结束。随即县人民银行正式开门营业,完成了叙永人民金融事业的奠基礼。</p><p class="ql-block">在以后一年多时间里,在全国统一财政、金融、货币的重大行动中,银行机构迅速伸向区镇一级,建立了财政、贸易金库,组织实施现金管理,统一联行,开办保险业务,发行折实公债,推出双保储蓄,迅速制服了中国历时数十年的恶性通货膨胀。这些举措,复苏了国民经济,安定人民生活,为地方的发展提供了供给保障。</p><p class="ql-block">此次周永叙和采访小组一起,追寻着先辈的足迹,从上海一路南下回到泸州。每到一处,新的历史资料和史实不断丰富了大家对西南服务团的了解。路线、经历越来越清晰的同时,也让人明白了当初南下之路的艰辛和危险。</p><p class="ql-block">放弃了全国第一大城市稳定的工作,去到一个完全未知陌生地方,参与到地方的建设发展,是何等坚定的信念才会让那一批年成人做出这样的选择。“将荣辱置度外,唯求所事有所成……奉献上自己的青春年华,在人民金融事业的奠基礼中,充当了坚实的基石。”周永叙说,这是父亲对于自己工作的评价,在跟随采访小组完成此次活动后,他才明白当年父亲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p><p class="ql-block">在重走父亲足迹的过程中,周永叙看到了很多放弃大城市优越生活,回到家乡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年轻人。“他们也算是继承了先辈的精神。”周永叙说,以前他知道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很伟大,但在真正了解过这一路上的种种后才会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他们的伟大。</p><p class="ql-block">“愿以一己之力,略尽幸存者之责,期有所继。愿‘南下精神’永存于中国青年中。”周永叙说,这是父亲《为什么南下》一文中对南下的总结,也是对“南下精神”传承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未来将继续拿起相机 去追寻父辈当年留下的足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了解当年父亲为什么会加入西南服务团以及西行途中发生了些什么事,周永叙拿起相机,和泸州市融媒体中心参访团一起,去寻找这些黑白照片拍摄的地点,看看75年过去了,祖国大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p class="ql-block">随着行程的推进,周永叙的心态也在不断地变化。“一开始只是想记录一下,更多的是一种好奇,想去了解当年的西行之旅。”周永叙说,随着了解的情况越来越多,看到了75年来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才明白了当年这场西行之旅真正的意义,而自己的心态也从好奇向敬畏转变。</p><p class="ql-block">在周永叙看来,这样的心路历程,和75年前的父亲的心路历程是一样的。当年19岁的父亲,积极响应号召,和大多数青年一样,在出发前他们对大西南以及即将面临的事情是没有概念的,只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希望为全国带去新希望。</p><p class="ql-block">随着不断地学习,以及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这群来自大城市的青年才明白了西行的真正意义,思想观念和心态也在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歌曲《错位时空》里的一句歌词,也道出了此次追寻西南服务团走进川南的足迹的意义。这也是一次和先辈们跨越时空的一次对话,站在先辈曾经站立过的地点,看着一张张对比照片带来的视觉冲击,大家才能明白先辈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充满了血和汗的一条路。正是他们的选择,为我们带来了如今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回看这趟追寻西南服务团走进川南足迹的行程,超5000里的行程,从数千张照片中精选出了百余张展览照片,周永叙觉得仍有不少遗憾。首先是最开始时很多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很多拍摄和采访工作没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如叙永的雪山关、贵州的浮桥等,都是需要继续拍摄和挖掘的点位。”虽然留有遗憾,但是周永叙希望通过这场摄影展,“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75年前,同样是一群年轻人,为了建设祖国,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积极走向需要他们的地方。希望西南服务团的精神,能为当下的年轻人提供指引,让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我们期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铭记那段非凡岁月,体悟父辈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我们期望借助影像的力量,让历史得以传承,使父辈的光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父辈们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向前。摄影展的举行并不是终点,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小结。”谈到今后的打算,周永叙坦言,未来他将继续拿起自己的相机,去追寻西南服务团当年留下的足迹,用更多的图片和故事,为大家还原那段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为泸州市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拍摄,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一并致谢!</p> <p class="ql-block">周永叙简介:</p><p class="ql-block">周永叙,男,摄影家,曾任泸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现为泸州城市宣传官、泸州市文联副主席、市诗书画院副院长、市摄影家协会顾问。截至目前,69岁的周永叙已经有50余年的摄影经验,泸州这座城市,是他的拍摄主题,很多作品收录在宣传城市的画册里。 2023年10月23日,获“泸州40正当红”文化文艺类模范典型荣誉。</p> <p class="ql-block">周永叙说:泸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摄影题材资源。但无论怎么挖掘与发现,都应该立足本土,依靠本土摄影家。摄影是一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或许就这么一个特定时段、或许正好遇上那束光,就正好撞上一个非常完美的场景,得到一张好照片。请外面的大摄影师来当地拍摄,或许对当地文化、地形不熟悉,有时并不能得到理想中的照片。而本土摄影人与请进来的摄影师进行技术、构思方面的交流,有利于提高本土摄影人的摄影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