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栗》

天晴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书收录了作家余华的三个中篇小说:《偶然事件》、《一个地主的死》和《战栗》。余华在这本书的《自序》里说,从1986年到1998年的十多年里完成的这些中短篇小说,记录下来的是他的另一条人生之路。它和现实的人生之路同时出发,并肩前行,有时天各一方,有时又交叉在一起,写作让他拥有了两个人生,当他现实的人生越来越平乏之时,虚构的另一个人生已经异常丰富起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写作让他的人生越来越完整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余华说这些小说展现的是另外一个虚构的人生,但是,我在读的时候,却感觉故事真实地发生过。特别是第一篇《偶然事件》,读起来让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叫作“峡谷”的咖啡馆里,老板闲坐着,负责播放音乐,两个女招待穿行在咖啡馆里,客人稀少,四个男人,分成两桌,没有朋友见面的热络,似乎彼此都不熟悉。喧闹音乐加重了咖啡馆的沉静,突然之间,其中一桌的一个男人向同一桌的另一个男人捅了一刀,扎进了他的胸口。杀人的男人不顾大家的目瞪口呆,冷静地询问老板电话,然后出门喊来警察。在五个旁观者的眼皮底下,被杀者缓缓断了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故事的开头,也是引子。余华写得精彩极了!他用白描,也就是旁观者的视角,不是你我他,而是精准地叙述,就好像他是一个摄像机,缓缓地移动镜头,无论镜头里出现了什么紧张刺激的画面,他也没有掺入个人的观点和情感。读者通过他的文字,就好像跟着一台情感波澜的机器在转动,这台机器专业地在某些细节上聚焦,提醒看的人哪些才是不可错过的关键信息,就好像摄像机猜得到你心里面到底想看什么。你内心情绪的波澜起伏,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时候,作者开始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第三人称即是刚刚在咖啡馆里另外一桌的两个男人:江飘和陈河。这之后,白描减少了。推进情节靠的是书信。真是非常精彩的构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陈河写了一封信给江飘。因为上次峡谷咖啡馆的杀人事件,警察拿了他们的身份证调查,还给他们的时候出了差错:江飘拿了陈河的身份证,陈河拿了江飘的身份证。这是由头。为此,陈河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这个问题,归还了江飘的身份证,并请江飘归还自己的身份证,还顺带询问了一下江飘对杀人案件的看法。江飘不得不回信,因为要归还陈河的身份证。但是他只是对陈河对杀人案件念念不忘不理解,觉得小题大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之后,陈河又给江飘写了两封信,语气诚恳,对江飘不住地感谢,然后锲而不舍地讨论峡谷咖啡馆杀人案,认为这是两个男人因为一个女人的情杀。被杀的人勾引了杀人者的老婆导致杀人者心生绝望最后选择同归于尽。江飘第二封信并没有回。第三封信后江飘没忍住,就陈河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这之后,两人好像达成一致,就如何携带刀子、杀人者拔刀之前的心理状态,以及被杀者勾引别的男人的妻子之后得意的嘴脸和言行等等进行了来来回回的讨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信件往来的空隙里,江飘不停地和各种女性约会,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约炮。他并不清楚每个女人的家庭背景和来历,你情我愿的事情,剩下的只有钱与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信件交流到后来,陈河和江飘再约峡谷咖啡馆,就好像我们熟知的线上转线下,网友奔现,这是信友见面。再说,两人都不是第一次见了,所以江飘如约而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描又开始了。峡谷咖啡馆里,老板闲坐着,播放着音乐,两个女招待依然在挤眉弄眼,勾搭客人。客人也就两桌。其中一桌两个男人交谈了几句,然后,一个男人拔出一把刀,插入另一个男人的胸口,然后冷静地询问老板电话,出门叫来了警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事戛然而止。开头和结尾就好像同一副画面播放了两次。历史总是在重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越读余华的早期作品,越觉得精彩。他冷静克制的描写,把个人的观点和情感倾向剔除得干干净净,丝毫没有什么道德高点的伪善,纯粹地讲述一个故事。他把人物内心的曲折与外部表情、肢体动作的表演性、突发性表述得自然而然,就好像杀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面的两篇小说也很精彩,值得好好享受。读余华的小说,需要缓释和消化。故事读完了,故事里的人与事制造的冲突还在脑子里回旋,嗡嗡作响:怎么会这样呢?该如何收场呢?后面又会发生什么?……作者极富耐心地叙述,就好像胸有成竹地缓缓推进,一直铺垫,一直克制,直到最后的顶点,高潮部分,来一个杀手锏,重击,然后漂亮地收手。余下的,就留给别人去想吧。于是,我脑袋就嗡嗡响,前面堆积的情绪与感想,需要慢慢地释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书的后页,余华的作品目录里,我发现还有好几本书都不曾读过。早期的时候没有领会到余华文字的魅力,后来因为他多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似乎不太喜欢这样抛头露面的风格。现在,似乎重新意识到他扎实的功底与大师级别的魅力,被深深吸引。特别是书的封底,余华手夹一根香烟,凝视前方的照片,那种戏谑的表情与眼神,真的很像加缪嘴叼香烟的表情与眼神。不知道,余华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是不是也想起过加缪?他的下意识里,是否产生过一个像大师致敬的念头?或者,拍摄、选取这张照片,本意就是如此?不然,我怎么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感觉到加缪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明的作家都是相似的。马塞尔-普鲁斯特说过,其实所有的作家写的内容都是相似,所以的作品最终都是人性的描写。但是,人性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从古至今,无数的人,写了无数的故事,还是没办法写尽人性的单纯与复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