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h1> <h1>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最早发现的是一号坑,后来在一号坑左右两侧又发现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三个俑坑呈品字形。</h1><div><br></div><h1> 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上罕见的的最大规模的,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地下军阵。</h1> <h1> 一号俑坑为长方形俑坑,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 14260平方米。 估计一号坑内埋藏了陶俑、陶马约6000余件战车50余辆。目前 已发掘4000平方米,出土陶俑、陶马2000余件战车20余辆。发掘面积不到整个俑坑面积的三分之一。</h1> <h1> 一号俑坑四面各有五个门道,俑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 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h1> <h1> 一号俑坑是地下巷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坑底经夯筑,地面铺青砖,十个格梁把坑分为十一个过洞。过洞两侧有立柱,柱下垫袱。柱上用木梁(枋)为架,密排棚木,棚木上铺席,席上盖土。</h1> <h1><br></h1> <h1> 一号俑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侧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br></h1> <h1> 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后面的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排列着战车与步兵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穿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h1> <h1> </h1> <h1> 每个过洞内四列武士,中间配有战车,车已腐朽,陶马仍在。</h1> <h1><br></h1> <h1><br></h1> <h1> 陶俑各个身材魁梧(身高1.8米)面目表情、长相、形态、服饰、发型、每个陶俑的眼神、笑容都各不相同,就连衣服上的皱褶和头饰都不同。各个神采奕奕,威风凛凛,栩栩如生。雕塑技艺之精湛、细腻堪称一绝,真是让人震撼!慨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和智慧!</h1> <h1> 秦始皇不但统一中国,还为后人留下了两个世界奇迹即长城和兵马俑!</h1> <h1>后面是还没有发掘的俑坑</h1> <h1>四匹陶马的后面是木制战车已烧毁或腐朽</h1> <h1> 南、北、西三面最外侧边廊里的有一排陶俑面向外侧墙壁,其他陶俑面向东侧。</h1> <h1>陶马后面是战车,战车已经腐朽</h1> <h1> 左侧(东侧)的三排陶俑 为先锋,后面的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庞大主体军阵。</h1> <h1><br></h1> <h1> 东侧三排陶俑 ,后面的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庞大主体军阵。</h1> <h1> 白色标牌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农民打井最早发现兵马俑的地方。</h1> <h1> 从另一方向看, 右侧(东侧) 三排陶俑 为先锋,后面的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庞大主体军阵。</h1> <h1> 俑坑的四边各有五条门道,是当时施工的斜坡道。完工后门道口即用立木封堵。(如右侧墙面)</h1> <h1> 俑坑发掘前现代人曾在这里建墓,这是墓穴之一。仔细看在夯土隔离墙上还有类似的墓穴。</h1> <h1>夯土隔墙上的缺口既是曾经的墓穴</h1> <h1> 在南、北、西三面的陶俑面向外侧,其他陶俑面向东侧。</h1> <h1>木制的战车被烧毁或腐朽只留下车轮的痕迹</h1> <h1>后面是还没有发掘的俑坑</h1> <h1>俑坑里陶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h1> <h1> 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陶马全用黄泥塑造,然后入窑焙烧,再经表面彩绘而成。雕塑风格重在写实,刻画细微,静中寓动,气势磅礴。不愧是古代雕塑艺术之珍品!</h1> <h1>正在修复中的陶俑</h1> <h1>正在修复中的陶俑</h1> <h1>正在修复中的陶俑</h1> <h1>正在修复中的陶俑</h1> <h1> 秦砖、汉瓦史上有名,真是名不虚传,这些砖埋在地下两千多年,仍然有棱有角,完好无损如同新的一般。</h1> <h1> 据说陶俑刚出土时颜色鲜艳逼真,因为保护技术不过关,陶俑出土后不久退色,掉漆,现在是灰突突的一片。为了保护文物没有全部挖掘。上下都是没有挖掘的俑坑。</h1><br> <h1> 一号俑坑是兵马俑中的重点,游人如织。陶俑上千,游人过万,想挤到前面拍照何等艰难!</h1> <h1><br></h1> <h1>2015年4月21日摄于西安兵马俑博物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br></h1> <h1> </h1> <h1><br></h1> <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