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思政课教学中的关系与着力点:构建有效教学体系<br><br>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思政课教学中三个重要关系,即学和用的关系、破和立的关系、内和外的关系,并详细阐述把握四个着力点,包括着力推进集体备课、着力推进理论研究、着力推进资源开发、着力打破课堂边界的策略与意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剖析,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效果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br>一、引言<br> 思政课在学生的思想塑造、价值观形成以及社会认知构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需要深入理解并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同时精准把握推动教学发展的关键着力点。<br>二、思政课教学中的三个关系<br>(一)学和用的关系<br>学为基础,构建知识体系<br>在思政课教学中,学是根本。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德与法治规范等丰富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学生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等。这些理论知识是思政课的基石,为学生提供了分析问题、理解世界的理论框架。通过课堂讲授、教材研读、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逐步构建起自己的思政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br>用为导向,提升实践能力<br>学的目的在于用。思政课的知识不应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引导学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大学思政课中,学生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可以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用友善、敬业等价值观指导自己的服务行为,如关爱孤寡老人、积极参与社区公益项目建设等。在中学思政课中,学生学习了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后,能够在学校的民主管理过程中,如班级选举、学生会组织建设等,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监督权等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将所学政治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政治参与能力。通过这种学以致用的过程,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思政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br>学用结合,促进知行合一<br>学与用是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会发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动力和需求。例如,在参与社会调研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对经济理论知识的欠缺,进而更加主动地学习经济学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分析调研数据和社会经济现象。同时,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新理论、新观点又为实践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方法指导。如学习了文化创新的理论后,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策划时,能够运用创新理论提出更具创意的活动方案,实现校园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br>(二)破和立的关系<br>破陈规旧念,激发创新思维<br>在思政课教学中,破是指破除传统教学中一些陈旧的观念、方法和模式。传统思政课教学可能存在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理论灌输为主等问题。例如,过去部分思政课教师主要依赖教材和板书进行教学,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要打破这种局面,就需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以案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选取当下社会热点案例,如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伦理争议,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敢于对既有观点提出质疑和挑战。<br>立正确导向,构建价值体系<br>立则是在破除旧有弊端的基础上,建立起正确的教学导向和价值体系。思政课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从而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在道德教育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例如,在小学思政课中,通过讲述英雄模范的故事,如雷锋的事迹,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在学生心中构建起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br>破立并举,推动教学发展<br>破与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破除旧的束缚,才能为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腾出空间;只有建立正确的导向,才能使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中学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不再将思政课成绩单纯取决于考试分数,而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培育为目标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将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推动中学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br>(三)内和外的关系<br>内修素养,夯实思想根基<br>内是指学生内在的思想素养培育。思政课要注重学生内在思想境界的提升,包括政治素养、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等多个方面。在大学思政课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如《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在中小学思政课中,通过日常的品德教育,如培养学生的诚实、善良、勇敢等品质,逐步构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思政课还可以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如诗词、书法、传统节日等内容的介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夯实思想根基。<br>外展形象,践行社会责任<br>外是指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和社会责任践行。思政课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内在的良好素养,还要将其体现在外在的行为举止上,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践行社会责任。在高校,学生可以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向国外友人展示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在中小学,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社会实践,如组织校园义卖活动为贫困地区儿童捐赠学习用品,通过这些外在的行动,将思政课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社会贡献,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担当。<br>内外兼修,塑造全面人才<br>内与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内在素养为外在行为提供思想动力和道德准则,而外在行为则是内在素养的实践检验和形象展示。例如,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在面对社会不公现象时,不仅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正义感,而且会积极采取合法、合理的行动,如通过参与社会公益诉讼、组织社会舆论监督等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思政课的教育,使学生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从而塑造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积极社会行为的全面人才。<br>三、思政课教学的四个着力点<br>(一)着力推进集体备课<br>整合教学资源与智慧<br>集体备课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经验、知识背景和教学风格。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如共享教学课件、案例资料、学术研究成果等。在大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中,一位教师可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有深入研究,另一位教师可能在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方面有丰富经验,他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可以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心得,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同时,集体备课还可以汇聚教师们的教学智慧,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如何将抽象的哲学概念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等,从而制定出更优化的教学方案。<br>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统一<br>集体备课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机统一。教师们可以共同研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需求。例如,在中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中,对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这一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共同确定要重点讲解的经济制度内容,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同时,教师们还可以共同探讨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如采用模拟企业经营的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理解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分配制度在企业经营中的体现,使教学内容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br>(二)着力推进理论研究<br>深化思政课理论内涵<br>思政课理论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支撑。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思政课的基础理论,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等。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师通过对这些理论成果的深入研究,可以将其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例如,在讲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教师可以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的相关论述,将其核心观点和思想内涵融入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在新时代的治理理念和实践路径,从而深化思政课的理论内涵。<br>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理论问题<br>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问题。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时,如何在理论上阐明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利他性之间的协调机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教师通过开展理论研究,可以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寻找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同时,理论研究还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困惑进行解答,如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疑问,教师通过深入研究相关经济理论,能够给予学生准确、深入的解答,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可信度。<br>(三)着力推进资源开发<br>挖掘丰富的思政素材<br>思政课资源开发是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挖掘各种思政素材,包括历史文化资源、时事热点资源、地方特色资源等。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教师可以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道德思想,如孔子的 “仁爱” 思想、孟子的 “义利观” 等,将其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源远流长。在时事热点资源开发方面,教师要及时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事件,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科技创新竞争等,将这些热点事件转化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思政课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分析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背后的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博弈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等。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也具有独特价值,例如,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可以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将其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地方文化氛围中加深对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br>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平台<br>为了更好地利用思政课资源,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平台。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校内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将教师开发的教学课件、案例资料、视频音频资源等进行整合分类,方便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搭建线上思政课教学平台,如开设思政课网络课程、建立思政课教学论坛等。在网络课程中,教师可以上传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后复习;在教学论坛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就思政课教学内容、社会热点问题等进行互动交流,拓宽教学空间和渠道,提高思政课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br>(四)着力打破课堂边界<br>拓展教学空间与时间<br>打破课堂边界意味着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在空间上,思政课教学可以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历史文化遗迹等,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以及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将思政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时间上,思政课教学不应局限于固定的课时安排。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思政主题活动,如举办思政知识竞赛、思政主题演讲比赛等,延长学生的思政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同时,借助网络技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思政课的学习,如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观看思政课视频讲座、参与线上讨论等,打破传统课堂在时间上的限制。<br>促进教学主体与客体的互动<br>打破课堂边界有利于促进教学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地位。通过打破课堂边界,学生在社会实践、线上学习等过程中可以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例如,在社会调研活动中,学生自主设计调研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教师则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实现了教学主体与客体地位的转换和互动。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教师及时给予回应和引导,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政课教学更加生动、有效。</h3> <h3>四、结论<br>在思政课教学中,正确处理学和用、破和立、内和外的关系,精准把握着力推进集体备课、着力推进理论研究、着力推进资源开发、着力打破课堂边界这四个着力点,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使学生成为具有坚定政治信仰、良好道德品质、扎实理论基础和强烈社会责任担当的新时代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