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铭记老铁道兵师恩</p><p class="ql-block"> 倪作霖</p><p class="ql-block"> 说起入行新闻,两位恩师的人品文品,言传身教,让我受益非浅,令我铭记终身。</p><p class="ql-block"> 1979年初,我写了篇对越自卫反击战题材的《太平洋不太平》2000字短文,在新兵连墙报上发表,受到连指导员表扬,从此与新闻写作结了缘,幸运地遇上两位铁道兵恩师。</p><p class="ql-block"> 下老连队后,周二刊《铁道兵》“小”报天天陪伴着我。该报大多是三、五百字的“豆腐块”,百字的简讯,都是施工训练方面的表扬稿。借着新兵连指导员的鼓励,我在训练、施工之余写起新闻稿,由此遇上了第一位恩师:团部宣传股新闻干事孔建安。</p><p class="ql-block">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兵。部队年年挑选有特长的新兵给予重点培养,我被推举为报道员重点培养对象,孔干事成为我“一对一”的老师。令我最难忘最深刻的记忆是,一次孔干事带我下连队采访。</p><p class="ql-block"> 那时下连队采访,通公交车的就坐公交车,通大客车的坐大客车,不通公交和大客车的就由营部派嘎斯车接送到连队,甚至步行去连队;吃住都在班里,那个班有空铺,就住在那个班;饭菜也由班里的战士一道打回来,一起在班里与战士同甘共苦;作息时间也与班里的战士相同。孔干事还带我一起做大小劳动:提着铁筒打洗脸水,搞班里的卫生扫除,烧班里的“地火龙”,就像班里的战士一样。相比现在去工地采访乘飞机,坐卧铺,专车接送站;住宾馆,吃大餐,十分丰盛,甚至有些铺张,那时是相当地艰苦朴素。</p><p class="ql-block"> 我问孔干事为什么不住在条件好一些营部或连部,孔干事回答说:“一,方便采访;二,真情实感地体验,更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新闻稿。”</p><p class="ql-block"> 孔干事还严格要求:报道组(其实就我俩)每到一个连队采访,必须出成果,不许“空白”让连队失望。每一次采访,孔干事都要求认真地做好采访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孔干事常说。孔干事还带头严格遵章守纪,“不拿连队一针一线”。在16连采访时,巧遇连队分花生米,一个战士2斤。细心的连长交待司务长:报道组享受班里战士同等待遇,孔干事和我也是一人2斤。孔干事把我叫到门外,严肃地说:“小倪,咱俩是来采访的,不是连队的兵,不享受本连战士的待遇。”于是,孔干事和我都谢绝这份厚遇。</p><p class="ql-block"> 在稿件写作上,孔干事也是悉心地指导,从现场采访,素材整理,到消息、通讯的成稿,像指导小学生那样认真、细心,稿子有大的出入,他就亲自动笔修改。孔干事严谨的作风,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厉的规矩,让我敬畏、敬重和敬佩,终身受益。</p><p class="ql-block"> 在后来我独立完成的新闻稿中,隐隐中有些师魂在里面。而在后来做专职新闻干事下工地采访,似乎总有双眼睛盯着我。于是,我都提前谢绝住宾馆、吃大餐,主动要求吃住在项目部,理由是便于联系采访对象。</p><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二位恩师是,原中铁铁建十九局记者站站长杨秀权。2011年,我从基层公司总会计师岗位改行到党委宣传部任专职新闻干事,由业余时间的“小打小闹”,转为有很高刊稿指标的专职新闻干事,心理压力很大。杨站长得知后,专门打电话给我减压,夸我持之以恒地坚持业余写稿精神可嘉,改行专事新闻基础扎实,会做出好成绩等等来鼓励我,并说有困难找他,他会竭尽全力。杨站长话短意深,我心里暖暖的。</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杨站长专门沟通协调,“一对一”带我到多个工地实战采访。在路上、在采访间隙,杨站长总以各种方式讲授采访、写稿经验。如:采访前要先备好“功课”,要打好采访腹稿,要用心地挖掘“独家”新闻,要善于用独特视角挖掘一般题材中的新闻等等;又如:写稿要重视质量,要反复修改精心推敲;要用心写高质量的新闻稿件,以期达到好的宣传效果,而不是为了完成指标任务等等。还推心置腹地传授投稿经验,如:一稿多投,同一个素材,应根据不同媒体的宣传特点写出稿件、再“多投”,而不是同一个稿子“一稿多投”:投稿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媒体的需求投不同的稿件;针对不同的编辑口味投不同的稿件等等,提高了刊稿率。</p><p class="ql-block"> 杨站长不仅“言传”,更重于“身教”。为拍摄一幅好作品,他带我钻山林,穿荆棘,爬山岩,不惜衣裤被山岩磨损,被荆棘刮破;在高速公路通车前,为了拍摄出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他冒着一定的危险,爬上“禁爬”的高速公路导行牌的横架上,教我拍高品质图片。人品出文品,文品显人品。杨站长的言传身教,特别是杨站长的超敬业精神,潜移默化,令我受用终身。</p><p class="ql-block"> 恩师领进门,励我真修行。在我专事新闻报道期间,公司连续十年在集团公司拿“第一名”,军功章有一半属恩师。在每次总结座谈经验体会时,两位老铁道兵恩师的“言传”、“身教”,恩师的人品和文品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师恩,永远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军营</p> <p class="ql-block">师恩如大厦</p> <p class="ql-block">恩情一大群</p> <p class="ql-block">为我遮雨迎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