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沙涌站

阿锠李新

<p class="ql-block"><b>目前沙涌为广佛线站点,11号循环线沙涌站年底也即将开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地铁沙涌站是广佛线和11号循环线换乘站,有五个出口A、B、C、D、E</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目前沙涌站C出口,就在沙涌涌南岸边上,浣花路上</b></p> <p class="ql-block"><b>浣花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浣花路对面(南边)是A出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沙涌溪水</b></p> <p class="ql-block"><b>对面(东边)地铁E出口(尚未开放),也在沙涌南边,</b></p> <p class="ql-block"><b>边上市粮油储运公司第一仓库(沙涌北边)</b></p> <p class="ql-block"><b>🔼🔽 沙涌涌水站--泵站</b></p> <p class="ql-block"><b>渣甸仓旧址(沙涌口北侧)</b></p><p class="ql-block"><b>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是英国怡和洋行(又名渣甸洋行)在广州开办的码头和仓库,主要用以储存粮食、日用百货货与五金类商品。建筑为巴洛克风格。2005年9月,公布为广州市保护文物单位。</b></p> <p class="ql-block"><b>渣甸仓6 座仓库均坐西朝东,为联排式的一层建筑,仓库山墙均用红砖砌筑,内部不设柱子,山墙承重,空间宽敞,有利于物资储存与搬运。仓库屋顶铺辘灰筒瓦,并设有百叶窗,既可以通风排气,又避免阳光直射。屋顶结构为三角钢屋架结构,早期主要使用在一些大跨度工业建筑中,外国洋行在广州珠江后航道两侧建立的钢结构仓库建筑几乎全部采用了三角形钢屋架。渣甸仓即为岭南早期大跨度钢屋架结构的典型代表。</b></p> <p class="ql-block"><b>C出口南面的B出口因为11号线开通施工,所以仍围敝。</b></p> <p class="ql-block"><b>美孚仓: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是从同治十三年(1874)开始,通过沙面的分公司进入广州市场,推销星唛和鹰唛煤油,在两广建立广泛的销售网络。当年美孚在芳村设立的仓库,如今是海军的鹤洞仓库,仍在正常使用,经过鹤洞大桥引桥往芳村大道东就可以看到路边的军事禁区,美孚仓旧址就在里边。(军事管理区自然见不到仓容)</b></p> <p class="ql-block"><b>🔼🔽 新建D出口正在施工中,是一座颇有特色的二层建筑</b></p> <p class="ql-block"><b>D出口附近来个city walk,街口路牌指示前面是真光中学,走进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保利•越秀•天启楼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真光中学</b></p> <p class="ql-block"><b>  1872年美国基督教宣教士校祖那夏理女士于广州沙基(今六二三路)办学, 初期只有六名学生,学生膳宿费全免,为南中国首间为女子而设的中学。这就是真光中学的历史,至今已150多年。</b></p> <p class="ql-block"><b>校训:尔乃世之光”(Thou Art the Light of the World),建校时释义:你们是世上的光。1984年校训恢复后,赋予含义——当学生从学校获得了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就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要用自己掌握的本领,为社会尽力尽责,发热发光。</b></p> <p class="ql-block"><b>真光校徽原是一颗八角银星,呈放射状对称排列。象征伯利恒之星光芒四射,意让学生仿效伯利恒之星引人认识神。1949年后,广州真光的校徽被改为共产主义国家国旗常见的五角星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伯利恒之星(一颗八角星)在宗教信仰和希望方面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在基督教中,伯利恒之星是耶稣基督降生的象征,代表着光明和引导。(香港真光中学1972年恢复重新设计的校徽为八角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真光中学对面(东边)是“鹤洞新天地”商业中心</b></p> <p class="ql-block"><b>鹤翔路12号民居位于“鹤洞新天地”内,为两幢保护文物楼房建筑(分1号楼和2号楼),均建于清末民初,坐北朝南,砖混结构,具有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 楼房室内均设壁炉, 传为伍庭芳旧居。这是1号楼。</b></p> <p class="ql-block"><b>目前2号楼正围敝施工中</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围敝施工前2号楼,伍廷芳旧居,有伍廷芳介绍</b></p> <p class="ql-block"><b>🔼🔽越秀山孙中山纪念碑旁的伍廷芳墓</b></p> <p class="ql-block"><b>鹤洞码头旁的龙唛仓旧址,亚细亚火油公司最早建立的龙唛仓就藏身于此。龙唛仓占地万余平米,现存码头、油料仓库、公事房各一座。今属省石油公司职工培训中心,现在改建原龙唛仓为“广东石油历史文化展馆”。</b></p> <p class="ql-block"><b>改建为“广东石油历史文化展馆”的龙唛仓</b></p> <p class="ql-block"><b>展馆内序厅</b></p> <p class="ql-block"><b>离亚细亚龙唛仓西南约二、三百米处,广船疗养院旁有一座被称为“白宫”的建筑,这是美国工程师伯捷的旧居。</b></p> <p class="ql-block"><b>在江边几处“仓”旧址,我们看了江边的历史文化建筑、古树名木和珠江浪潮三个典型景点。在历史文化建筑中特别是“仓”,这历史上中西贸易的“据点”在芳村珠江后航道撒了一线,七大仓留下了陈迹。这里说一下渣甸仓和美孚仓(今海军仓库),是治平洋行的澳大利亚工程师帕内和美国工程师伯捷设计施工的。</b></p><p class="ql-block"><b>🔽 下图为帕内(左,澳大利亚建筑师)、伯捷</b></p> <p class="ql-block"><b>礼和洋行,广九铁路,五仙门发电厂,东亚贸易公司,大清邮政局,万国宝通银行,太古洋行,美孚公司,葛理孚洋行,都出自治平洋行之手。</b><b style="font-size:18px;">作为治平洋行的澳藉建筑师帕内在广州留下了不少他的设计杰作,如 广东士敏土办公楼(孙中山大元帅府)、沙面海员俱乐部(沙面红楼)等</b></p><p class="ql-block"><b>伯捷因为在建筑施工中首次运用西方的钢筋混凝土技术,促进了广州建筑业的现代化,被誉为“广州现代建筑之父”。</b></p> <p class="ql-block"><b>1910年,伯捷在白鹤洞购买坡地9亩来建造私宅,之后他和他的夫人一直在这里居住,直至1933年因病去世。而他的夫人和儿子一直也在这里居住,直到1941年被日军俘虏,后迁返美国。</b></p> <p class="ql-block"><b>民国初年,这里成了广东政府官员们的一处隐秘小港湾。他们常来这里聚会议事,歇息小住。1945年伯捷夫人在纽约写下的一份法庭陈述书里,清楚地记录了他们的名字,除了孙中山和宋庆龄夫人 还有一班民国名人……“他们都在不同时期在我们家过。”她写道。于是伯捷的家,就这样拥有了“广州白宫”之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鹤洞大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