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树花开三地芳,千里学习一线牵。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校际间沟通与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2024年12月4日下午,在深圳市同维爱心公益基金会的组织下,漫川关同维希望小学、甘肃礼县古泉同维希望小学、云南洱源同维希望小学通过云端共享、互联网同屏的形式开展了“异地同步课堂”活动,开启一场语文教学的深度探索之旅。本次“异地同步课堂”由漫川关同维希望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张海燕执教,甘肃礼县古泉同维希望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与云南洱源同维希望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相聚云端,共上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三课《桥》第二课时。本次活动由漫川关同维希望小学教学副校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魏曌</span>主持,深圳市同维爱心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婷、甘肃礼县古泉同维希望小学和云南洱源同维希望小学共20多位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张老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逐步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鼓励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出每一个关键情节,感受人物品质。接着,“聚焦环境描写,品味人物形象”环节则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学生深入剖析文本中的环境描写,通过对比分析、想象联想等方法,深刻感受到环境描写在烘托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关注结尾的精妙,体会到了“桥”的深刻内涵。</p> <p class="ql-block"> 课堂展示活动后进入说评课环节,首先由张海燕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等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分析,并对今天的课堂作了反思。</p> <p class="ql-block"> 随后,甘肃礼县古泉同维希望小学花燕老师对张老师执教的《桥》一课进行了评课。张老师通过巧妙的提问、适时的引导,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会了如何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情节,更在深入剖析环境描写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文学作品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接着,云南洱源同维希望小学刘树娟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她认为“本节课张老师紧紧围绕着单元主题设计学习任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好地凸显了任务驱动学生学习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 陕西漫川关同维希望小学马祥菊老师进行了点评,本文故事性强,情节感人。在教学本课时,张老师紧紧围绕小说的三要素,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感悟。</p> <p class="ql-block"> 三校教师一致认为,本次《桥》的教学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在双方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课堂成为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舞台。学生们在异地同频的学习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谊与成长。</p> <p class="ql-block"> 最后,深圳市同维爱心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婷进行了总结讲话,对参加此次活动的各方表示了感谢,<span style="font-size:18px;">充分肯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对三地学生的良好课堂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span>表示将继续支持同维希望小学的教育,希望大家在此次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p> <p class="ql-block"> 结伴而行,共进致远。此次特殊而有意义的“云端课堂”和“云端交流”,让三地的学生都受益匪浅。虽然相隔千里,但孩子们始终沉浸于学习活动之中,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观课的老师们也纷纷表示在课堂中得到很多启发,对“温情”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同时,“三地携手·同上一课”活动,架起了三地教师沟通的桥梁,让教师们感受到三校携手前进的温暖和凝心聚力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监制:苏一民</p><p class="ql-block"> 审核:张建仓 魏诚</p><p class="ql-block"> 美编:王女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