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12—9.14”,拉萨。</p><p class="ql-block">自8月28日出发,至9月11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抵达拉萨,用时15天,取得阶段性小胜利。</span>在拉萨停留两天半,参观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转了八廓街 ,浏览了市容。路书计划之外,还参观了色拉寺、哲蚌寺两座格鲁派寺院。专程去4S店给汽车做了检测,按照晓津的遥控指导,为下一步行程特别是进军阿里做了针对性的准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图说话,记录几天的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高原圣城,晴空湛蓝高远,云层洁白飘拂,巍峨的布达拉宫愈显神圣庄严。</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前,看北京路和对面广场上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参观布宫需在网上预订,日期已排到一周后。不过,在现场专为老年和残疾人开设的窗口能直接预订到次日的参观票,且不提前收费。工作人员解释说,收费处设在布宫的半山腰,以方便老年人可根据身体状况,随时决定是否继续攀爬和参观。体贴入微,人性周到,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票分AB两种,参观路线和殿堂数量不同。我们选择了A线,老人半价100元(B线半价50元)。</p><p class="ql-block">次日中午11点凭身份证入场。</p> <p class="ql-block">散客比旅行团队要自由的多,可以在景区各处随意转转。</p> <p class="ql-block">瞧,老柏多潇洒!</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建在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主楼高度为117米,总共1080级石阶,<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拉萨市区海拔3650米的高度开始攀爬,对于三个“70后”来说,</span>不能不算是一个挑战。11年前,我在攀爬时几致虚脱的感受想起来还心有余悸。这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充裕的时间,带了足够补充体能的牛肉干、奶疙瘩,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一路走来的逐步适应,边爬边歇,走走停停,正好能更多的欣赏和感受这座伟大的建筑,反倒没有感觉那么艰难。</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公元七世纪的布达拉宫,迄今已近1400年。布达拉宫集宫殿、灵塔殿、佛殿、行政办公机构、僧官学校、僧舍等诸多功能为一体,是大型宫堡式建筑群,共有1267间房舍。她不仅是旧时西藏地方统治者的冬宫,也是重要的宗教和政治活动中心,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布宫气势雄伟,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的运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体现了藏族及其他各族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span>宫殿内,壁画、唐卡、黄金宝石、珍贵文物不计其数。随着人流,先后参观了白宫、红宫的几个大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上次参观时有导游讲解,看的更全更细,感觉也更为震撼,且已经做过游记,不再赘述。</p> <p class="ql-block">不过,对老柏和秀云来说,初次参观,一定会有很多感受。</p> <p class="ql-block">凭窗。</p> <p class="ql-block">布宫背面,下行。</p> <p class="ql-block">看藏胞扶老携幼,<span style="font-size:18px;">远道而来</span>;看他们沿着布宫长长的围墙虔诚的转着经筒,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唯信仰的力量令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布达拉宫,庄严中更添秀美和瑰丽。</p> <p class="ql-block">看大昭寺,游八廓街。</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与布达拉宫建于同一时期,<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藏传佛教最早的建筑之一,直到今天依然是整个西藏藏传佛教各个教派共同尊崇的中心,宗教地位至高无上。</span>2000年11月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门前,许多远道而来的朝拜者,匍匐在地磕着长头,</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一层的主殿里,供奉着释迦牟尼12岁的等身塑像。据说释迦牟尼在世时,依自己<span style="font-size:18px;">8岁、12岁、25岁</span>三个不同年龄各塑像一尊,并亲自为塑像开光加持。世上这三尊佛祖等身塑像中,8岁、12岁两尊分别供奉在拉萨小昭寺和大昭寺,25岁像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其中,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四世纪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又做为唐太宗给文成公主的陪嫁带入西藏,先期供奉在小昭寺,后移至大昭寺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在二层殿堂里,供奉着松赞干布与尺尊公主、文成公主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筑</span>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风格,被称是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p><p class="ql-block">虽然不懂建筑术语,更不了解那些装饰器物的具体寓意,单只看那金顶的灿灿辉煌,檐角饰物的精美精细,佛门器具的神圣庄严,甚至门窗墙壁的颜色搭配,处处都令人惊艳称绝,不忍放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拍照的手机</span>。</p> <p class="ql-block">上次参观,可以登至顶层平台,遥望布达拉宫。遗憾禁行,就此止步。</p> <p class="ql-block">寺院大门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蕃会盟碑,已经</span>屹立了十几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两个高大的“达尔钦”(经幡柱),因西藏重大的历史事件而立。其中之一,由十世班禅在1988年主持建立。</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及其周边区域,永远是人流如潮,熙来攘往。</p> <p class="ql-block">在八廓街北面,有文成公主主持奠基的小昭寺。</p> <p class="ql-block">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的8岁等身像和诸多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在主殿旁一间不对外开放的房间里,有幸见到了柱子上保留的文成公主的手印。遵守规定没有拍照,这张照片来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关于建立小昭寺的缘由及经过,网上多有介绍。其实,对内地游客来说,一定要来看看小昭寺,更像是来探望文成公主,<span style="font-size:18px;">表达一份来自遥远故乡的今人的纪念和尊敬。</span>这位大唐宗室公主16岁进藏,26岁寡居,55岁去世, 尽其一生履行和亲和平的使命。文成公主与其后的金城公主远嫁藏地,换来了唐蕃之间两百多年的和平相处,促进了汉藏两个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敬仰</span>。终年不灭的酥油灯,朝向东方的小昭寺,令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情有所托</span>,为之动容。</p> <p class="ql-block">走出小昭寺,在寺旁的藏家小馆歇息,像当地藏民一样,要了壶甜茶。<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边用点头微笑回应邻座好奇的注目,一边续杯啜饮,悠闲而惬意。</span>还记得我上次来,一个人来转小昭寺,也是在这样的藏家小馆前,很想进去体验一下,但面对一屋子的当地藏民,终是觉得太过突兀,没能鼓起勇气来。今天也算是弥补吧,莞尔。</p> <p class="ql-block">在拉萨,还参观了两座格鲁派寺院,色拉寺和哲蚌寺。</p><p class="ql-block">了解一下格鲁派。</p><p class="ql-block">格鲁派是藏传佛教诸派中形成最晚的教派。15世纪初,宗喀巴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吸收其它诸派的经典教义创立格鲁派。<span style="font-size:18px;">“格鲁”藏语意为“善律”,因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格鲁派虽形成最晚,但发展之快,</span>势力之大,影响之深是其它教派不能相提并论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都是宗喀巴的弟子,</span>达赖转世和班禅转世系统都出于该派。格鲁派的形成使藏传佛教哲学思想臻于系统化,在政治上,促使西藏“政教合一” ,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藏传佛教中格鲁派逐渐占据主导</span>地位。由于该派僧人头戴黄帽,又被俗称为“黄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藏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共称格鲁派六大主寺。其中,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又合称拉萨三大寺。</span></p><p class="ql-block">格鲁派寺院共同的特点是,严格遵循宗喀巴大师制定的学制,即先显后密的学修次第和循序渐进的学习程序,实施对僧人学修佛法的教授和管理。</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位于拉萨北郊色拉乌孜山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游客来参观色拉寺,大多是为了观摩“辩经”。</p><p class="ql-block">百度“辩经”词条,其起源形成,方式方法,达成等级等等,内容很多,简意为:</p><p class="ql-block">——辩经指的是按照因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p><p class="ql-block">——辩经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p><p class="ql-block">——辩经最早源于赤松德赞时期(公元八世纪)大乘和尚和噶玛拉锡拉的公开辩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辩经多在寺院内空旷之地、树荫下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这里是辩经场。据说色拉寺每天下午都有一场辩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看,甚至不乏外国人。</p> <p class="ql-block">辩经正在进行,只见辩手们斗志昂扬,三几人一组,有问有答,还伴以手势和形体,场内气氛热烈活泼而有趣。当然,一句也听不懂,只是感受一下氛围吧。</p> <p class="ql-block">辩经结束,法会开始。会场安静下来,一位长者绕场走着,手中摇动的藏香散出缕缕烟气。在一位法师的带领下,响起集体诵经的嗡嗡声。</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悄悄的退出来,在寺内各处走走。</p><p class="ql-block">广场,大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僧房;</span>经幡柱,晒佛台,辩经场;游客、<span style="font-size:18px;">僧侣、信众。</span>总之,阳光下的这个下午,色拉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14日一早,离开拉萨前,又去看了哲蚌寺。</p><p class="ql-block">哲蚌寺位于拉萨西郊,一处三面环山的坳里。寺院依山而建,建筑层层叠叠,铺满了山坡。哲蚌寺规模居三大寺之首,其地位也最高。二、三、四世达赖的居所都曾在哲蚌寺。至五世达赖推行政教合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布达拉宫重新修扩建完成后,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此前也居住工作在哲蚌寺。</span></p><p class="ql-block">哲蚌寺自初建始,率先成为格鲁派的佛学院,设7个扎仓(相当于不同的系),僧人最多时达到一万人,并拥有大量的土地、庄园和奴隶。现在的哲蚌寺,仍设4个扎仓,若干个康村(相当于班),有许多来自不同地区的僧人在此学修佛法。</p> <p class="ql-block">寺院太大了,而且要一路上山,我们决定就近走走。</p> <p class="ql-block">远拍。</p> <p class="ql-block">拉近。</p> <p class="ql-block">遇一位背水的僧人,随他来到一个扎仓。大殿的后面有连开三间的佛堂,供奉着佛像和宗喀巴的塑像,前面经堂是僧人们上大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偌大的寺院鲜有人迹,非常安静,大概僧人们都在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背水的僧人汉语不大流利,他指点我们到山上的措钦大殿去,也或者是那里有什么活动?</p> <p class="ql-block">其实,对西藏的历史文化、对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知之甚少。但还是喜欢参观藏地寺院。除了感受浓厚的宗教气息,尤其对其有别于内地寺院的建筑特色,其殿堂鲜丽丰富的装饰色彩,其专注于研修的学院氛围,包括眼前这仿佛世外的一片宁静,以及僧俗之间的融合与关联,都是令我沉浸甚至着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希望多走多看,多一些了解吧。</p> <p class="ql-block">告别寺院,告别拉萨,继续下一段行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