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战红色家谱245·石油会战进入尾声,他见证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荣时刻,首车成品油外运的检尺员马文政

伏虎

<p class="ql-block">它没有首车原油外运,那样的隆重、热烈、盛大,也没有那样的广为人知,史记周祥。</p><p class="ql-block">61年前的今天,它“低调”的历史记录,只有寥寥几笔:“1963年12月6日,黑龙江炼油厂(大庆炼油厂的前身)生产的第一批合格成品油从龙凤车站发出。”</p><p class="ql-block">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在当年甚至连张现场的照片都留存稀少,以至于围绕一些回忆文章中所配发图片的对错,坊间还曾引发不小的争议。</p><p class="ql-block">然而,追溯历史,你会发现,作为大庆石油会战成功的一个节点和标志,就在第一批合格成品油发出的前3天,也就是1963年12月3日,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告:“中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前2天,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闻公报》上进一步向世界宣告:“目前,我国已经能够自己设计许多大型的、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包括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煤矿和炼油厂……”之后的第19天,也就是12月25日,振奋人心的新华社社论更让世界瞩目:“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p><p class="ql-block">这样看来,这座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组织施工投产,主要设备由中国自制的大型炼油厂,首批成品油外运,在中国的石油石化历史上,更加意义非凡,不应明珠暗投,埋没在浩瀚的史海之中。</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受访者马文政,正是首批成品油外运的历史见证者,他当年就冒着严寒,站在装油罐车口上,测量罐内油品深度的一名检尺员。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将那段让他至今难忘的光荣时刻娓娓道来……</p> 溜冰买饭 <p class="ql-block">1962年12月8日,“滞留”在学校近5个月的哈尔滨石油专科学校70名毕业生终于接到通知,打点行装,坐上闷罐火车,分别向龙凤的大庆炼油厂和萨尔图的钻井、采油指挥部进发。</p><p class="ql-block">“滞留”在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当年4月1日正式开工的大庆炼油厂,没有住的地方,只好安排他们耐心住校等待。</p><p class="ql-block">建设初期的大庆炼油厂,就相当惜才。</p><p class="ql-block">领导和会战职工还都住在干打垒、板房和帐篷之中办公、生活时,从北京石油学院、抚顺石油学校、锦西石油学校,包括哈尔滨石油专科学校分来的200多名大、中专学生,就被安排住进了新盖的二层红砖楼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老说:“二层红砖楼的每户格局,有点像现在一屋一厨的公寓房,屋子和厨房各住两个人。</p><p class="ql-block">“虽然配套设施还没完善,没有暖气,烧的是原油炉子,黑灰满屋飞,四面的墙全都黑乎一片。</p><p class="ql-block">“炉子烧热的火墙不足以温暖全屋各个角落,冷热不均到有的水盆里的水会冻冰,可就是这样的住房条件,在当时也算得上相当高级的待遇了。</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大食堂里,从进门到打饭窗口,是一层冻实的冰面。这是我们这些小伙子最大的乐趣之一,因为稍微退两步就能一下滑到窗口买饭吃。</p><p class="ql-block">“食堂就是间有墙的‘冷库’,后厨大师傅怕做的菜上冻,只能供给职工窝头、咸菜之类抗冻的食品。好在后勤想得非常周到,给我们每个人配发了一个暖瓶,打上热水,一来暖暖胃,二来也可在被冻硬窝头噎住或咸到口渴时,能够喝口热水来解决现实的问题。”</p> 工地苦战 <p class="ql-block">这些来自各所学校的毕业生,并没有让正指挥建厂的领导们失望,这支有文化、懂技术、肯钻研、喜欢动手实践的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炼油厂各大装置开工建设的中坚。</p><p class="ql-block">马老说:“我经历了1963年底的常减压装置和后来延迟焦化装置的建设。后来,就留存了延迟焦化。</p><p class="ql-block">“延迟焦化开工时,正值数九寒冬。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常使管线中的成品油上冻。没有别的办法,发现哪条管冻住了,全体人员采用人海战术,全副武装,穿着杠服棉袄裤,戴上狗皮帽子、厚棉手套,手拿喷着滚热白烟的蒸汽管,趴在管线间,集中‘攻击’冻实的管线,直至管线里的成品油重新流动起来,才算完事。</p><p class="ql-block">“每次下来,一个个人的脸都像‘圣诞老人’一样,须发加上狗皮帽子都被飘来的蒸汽化了清一色的银妆,有同事的狗皮帽子都和脑门冻在了一起,摘不下来。身上的杠服袄裤上,冻出了一层晶莹剔透的铠甲,动起来咔咔直响,冰碴飞溅。大家相互嬉笑拍打,防止融化后的冰水渗进棉花,造成板结,那棉衣就不暖和了。</p> <p class="ql-block">“延迟焦化试运行期间,为了保证装置试运转、投产、产品合格、收率‘四个一次成功’,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捷,我们天天对基本操作、机器运转等工序进行实地练兵。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们索性在车间的空隙里,铺上草垫子,实在困急眼了,就在草垫子上眯一会儿,醒了马上爬起来继续演练。</p><p class="ql-block">“领导看到我们工作这么拼命,顾不上吃饭,就让食堂把窝头、馒头送到车间,就这么吃住在车间轱辘了3个多月,大家对眼前装置比自己的五脏六腑都熟悉,打个比方,哪滴了油点,我们寻根索迹,准确找到漏油之处,继而判断出是管线里滴出的成品油,还是装置运转中使用的润滑油。你说,就这样的冲天干劲和滚瓜烂熟的现场操作技术,有什么样的目标不会实现?</p><p class="ql-block">“两套国产炼油装置的‘四个一次成功’,不仅让炼油厂的全体职工为之振奋,也给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全国人民打了一针‘强心剂’。我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战报》在评述这一事件时,这样写道:这一成功,大长了中国石油工人的志气。打破了多少看来对唯洋人论的迷信,用事实证明,我们中国人不仅能够自己建设现代化的大型炼油厂,而且比依靠别人建设得更快更好,并实现了‘使用洋油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的梦想。这种创造历史的大事,怎么能让我们不为之激动欢呼呢?”</p> 油品外运 <p class="ql-block">正因为马老在这一重大事件中表现出色,被炼油厂评为了“五好红旗手”,并委以重任,前往装油工段,当上了班长。这才有幸参加并亲眼目睹了首车合格成品油外运的历史瞬间。</p><p class="ql-block">马老说:“接到炼油厂首车合格成品油装车的任务,看着装油栈桥上,10根蓄势待发的油管和缓缓贴近栈桥的油槽罐车,心情特别激动。</p><p class="ql-block">“我当时,在装油栈桥上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做检尺员。12月的松辽大地,冰冻三尺。油槽车通向罐口的铁梯子被冻得光滑难踩。因为梯子随着罐有曲度,不防滑的大头鞋只能搭上个脚尖,一不小心就会摔落到路基的碎石,轻则负伤,重则骨折。</p><p class="ql-block">“因为装油栈桥上的输油管道少,每次只能装满10个槽车,装满一次,列车要向前开一段,再装满下10个槽车。就这样行行停停,直到装满一列。</p><p class="ql-block">“输油管道的阀门主要靠手工操作控制,罐车内装油多少,全凭装油工人的手法和经验。为了准确知晓每个罐车内的装油量,不让一滴珍贵的成品油在运输中出现外溢的事故。我的同事分别要艰难地爬到罐顶,逐个把尺子伸进罐口测量油量,直到把两列60多节油槽车全部检尺完毕。</p> <p class="ql-block">“1963年12月6日,这一重要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在龙凤的铁路专用线上,立起了一座方形彩门。门楣上写着:‘庆祝胜利’字样。两根门柱上分别写着:‘庆祝首批合格油品出厂’和‘支援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列车的车头上方,挂着一幅用彩带装饰的毛主席像,两侧斜插着两面红旗。车头下方的保险杠上也挂有一幅‘庆祝首批成品油外运’的彩标。</p><p class="ql-block">“当时上午9点,全厂职工都兴奋地聚集在彩门两侧,时任石油部副部长的康世恩,现场为首批合格油品外运剪了彩。当鲜红的彩绸被剪断的那一刻,两列满载着轻、重不同油品的槽车,像两条巨龙,齐鸣长笛,徐徐驶出彩门。列车边的数千名职工掌声雷动,鼓号齐奏,载歌载舞,热烈欢呼、流泪。把自己亲手生产出的合格油品,首次送往全国各地,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炼油人,真是无比的自豪。”</p><p class="ql-block">这一辉煌的时刻,一晃已经过去61年。而在马老的脑海里,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p> 红色传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苦在他的记忆里轻描淡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讲述人:马忠生(马老的儿子)</b></p> <p class="ql-block">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创业的年代,吃不饱饭、穿不暖衣、住不暖屋的他们,就像一个个不惧风吹冰冻的钢铁硬汉,眼中不装苦,心中一团火,为了能给祖国建设出一份力,把生死都置之度外,那份让我们今天看来,不能忍受的苦日子,在那代年轻人的记忆中,是风轻云淡的有趣经历,是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好像他们当年吃的那份创业之苦,是那代人义不容辞、天经地义的承担。</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怀着一种崇敬之情,阅读完父辈们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石化战线的油二代,让我深思,让我思索,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使命,让我们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继承和传承好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扎实工作,无愧于这个创造辉煌的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