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书·大雪

<p class="ql-block">**掌控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有阳光的下午,很难得与一个老友晒太阳、聊天。朋友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于是就聊起许多与心理、人性有关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她聊女儿学校,有两个女孩很好,随时都在一起。但很明显,其中一个对另一个有着绝对的掌控权。别的同学都说是一个一直陪着另一个。朋友还聊起了一段她自己的童年往事,她刚去一个学校的时候,班里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对她很照顾,那时她成绩并不是很好,她们就这样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到学期末端,朋友的成绩好起来,那个女生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次写作文,那个女生抄袭了她的作文,却反说她抄袭,老师相信那个女生的话,也认定是她抄袭。不仅如此,那个女生还让全班女生都孤立她。</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个同学,比我大一天,今年我们一起过生日。她很郑重的告诉我们,刚结束了一段闺蜜情,她把那个闺蜜拉黑了。究其缘由,是相处过程中没有边界感,也不讲分寸感。在众人面前不仅不尊重她,甚至随时指手画脚,干涉她的生活,于是她忍无可忍,终于选择了断舍离。后来那个闺蜜给她电话致歉,但她绝不回头。有些事既然已经发生,就再难回到从前。那个闺蜜的行为当然不是故意,正因为如此才更可怕,才会做得这么理所当然、肆无忌惮。</p><p class="ql-block"> 想起之前写过友友的小学同学,她们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如此。总是对她吆五喝六,还那么理直气壮,习惯了就成了自然。友友纯善,就一直被死死拿捏。但万事都讲一个理字,这世间的法则不该如此。人会成长。事实也如此,朋友说校园里那两个女孩的故事后来就有反转。而她自己,也早已强大起来,不再是童年那个被孤立被欺负的弱小女孩。</p><p class="ql-block"> 想起《第一人称复数》性骚扰那一集关于性骚扰的定义,打破了许多人的认知。同理,霸凌也一样,并不仅仅指你在人群里时常受到拳打脚踢,肉体欺凌。精神上的掌控欲也是霸凌一种,其伤害远远超过肉体的残害。可惜的是,这样的故事一直还在上演,既不空前,也不会绝后。所以,我很欣赏同学做出断舍离的勇气,对一段久远的情谊说再见,到底不容易,但有些故事,总要走到尾声。已无实质意义的交往,叫无效社交,只能徒增膈应,放手也罢。</p> <p class="ql-block">**相似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霍金认为,人世间最让他感动的是:遥远的相似性。</p><p class="ql-block"> 我理解这种相似性,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你每年春天看见的花开,虽然她们绝无可能完全一样,但在我们眼里,还是曾经喜欢的那一朵,于是百感交集。如果把每年拍的花开一路铺陈下来,就会看到已经隐退身后的时间再次在眼前闪现。这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回忆,因为每一帧图像的背后,都有从前岁月的影子,以及时间的沉淀。时间的脉络,如古树的年轮,一圈一圈,都那么相似。不同的花,如不同的人,却有着相似的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 朋友相聚,她靠过来说要一起合影,打开自拍模式,使劲把头往我身后躲,不想把自己拍得太胖。拍完她找不见图片在哪里,以为没有拍成功,于是又重来一遍,结果拍出的片子安静地躺在相册里。我说去年也是如此,一模一样的场景,她也说过一模一样的话。这种相似性有一种很魔幻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些,我更喜欢精神层面的同频和相似。这种特质内力强大,可以把许多自然物象消解于无形。比如时间和距离,那些与你特质相似,思想同频的朋友,无论距离相隔多么遥远,无论有多长时间没有见面,也无论多久没有私下联系聊天,都丝毫不影响彼此的关系,不影响彼此的交流和惦念。因为彼此相知相系,就是底气。</p><p class="ql-block"> 这种遥远的相似性给人安慰,也给人带来希望。有一天梦里,我看见如影视剧里的两个人,走进街头拥塞的人群里,为了避免被人群冲散,他们的手握在一起。就在此时,一个熟识的中年妇人出现,对其中一个说,你故意把身份证号码报错两位,以为就能隐瞒你的真实身份吗?一边说,一边扭头要查看他们握在一起的手,他们立即松开。被妇人攻击的那一个以为另一个再也不会握住他的手,但那人却从身背后伸出另一只手,坚定温暖地握过来,这一刻他充满感动和希望。因为有这个与他相似,懂他的人存在,他就觉得再多的人群,再多的异类也不会把他们冲散!</p> <p class="ql-block">大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大雪这样的节气,最适合围炉煮茶,倒不在意天空是否真的飘雪。雪意本就存于心间。</p><p class="ql-block"> 银杏此时黄得正好,真怕突然刮起一阵寒风,无情带走她们。看朋友圈,有两拨朋友正在京都看红叶。此时的红叶衬着古寺院,是极美的风景。但看到日本的海和铁轨,就又想起是枝裕和的电影《海街日记》。如一阵和煦的海风,温和地治愈了生活的缺残和创伤。</p><p class="ql-block"> 《海街日记》的确适合在这样的时节重温。当三个姐姐接纳了同父异母的妹妹,也就原谅了曾经遗弃她们的已去世的渣爸。而她们几姐妹的关系,不仅仅是血缘所系,更是共同生活的羁绊。她们相互了解,甚至相互诋毁、相互不满,但她们又相互救助、相互拯救、相互携手,共同自愈。</p><p class="ql-block"> 印象很深的场景有她们在老屋里酿青梅酒,她们一起穿起漂亮的和服在老屋前放烟花,最后四姐妹在海滩踏浪,边躲开涌动的海浪,边谈论死亡。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海街日记》给了我们温和而坚韧的力量。人都需要学会自我疗愈,用善意去化解生命中的伤害。也该学会巧妙地躲闪迎面而来的潮水裹挟,才能智慧的完成我们应该有的坚持。</p><p class="ql-block"> 昨日,惊闻琼瑶轻生而去,享年86岁。小雨发圈说,她早恋有琼瑶阿姨的一份功劳,成绩从此一落千丈。说真的,与是枝裕和的现实相比,琼瑶阿姨营造的世界都是虚幻的空中楼阁。她的言情小说不知毒害了世间多少女子,她们都天真的以为生活就是童话,每个女子都是公主,不讲条件,都会有王子爱她。而实际的生活反差太大,以为浪漫诗意的男子一个个在她们眼前滤镜碎了一地,扬起无数鸡毛和尘埃。</p><p class="ql-block"> 阿姨最后倒是蛮清醒,实现了她身前的夙愿,有尊严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祝福她来生好运,但一定不要再乱编童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