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消失的那一抹相思(散文)

河洛清韵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收听老师诵读,请点击上方语音指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村头消失的那一抹相思(散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苏红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久负盛名的中原腹地巩义西南,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这里便是生我养我伴随我成长的故土——八陵村。它宛如一颗遗落在时光长河中的明珠,虽不依偎青山,亦不傍临绿水,但却以其独特的韵味,静静地在这片大地散发着它的魅力。村子地势南高北低,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站在村头朝南眺望,那巍峨的嵩山支脉——锦屏山,村里人都喜欢称呼它舜山或白云山,恰似一位神秘的巨人高高耸立。虽看似近在咫尺,实则相距五里开外,两个村落就像玩着若即若离的游戏,一眼望去,山脚与村子似曾紧密相连。也难怪,村里人世代耕作的土地和南边靠山的几个邻村土地紧密相接,说穿了也就是一埂之隔。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转过身来,遥望那看似不远的北面,从古都洛阳方向延伸至此的邙山,宛如一条静卧于滔滔黄河南岸的巨蟒,威严而沉稳。清澈的洛河水,沿着邙山的边缘悠悠流淌,仿佛是一条灵动的丝带,最终在老县城的东北方与黄河交汇。从村子到河边,凭直觉距离似乎并不遥远,可实际情况是,到河边的最近距离存在着数百米落差,一路坎坷尽是下坡,需在三公里开外经过一个村庄,再走将近两华里的滩地,方能与洛河亲密相拥,一睹它的静谧与清澈。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半山不见滩,吃水全靠担。瘠土民生困,人贤品德端。纯朴且善良,正直又勇敢。民俗淳而厚,诚信情亦暖。”这便是昔日家乡的真实写照,也正因如此,回郭镇的人总爱称呼我们是坡上哩。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说俺村的地理位置算不得优越,可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和第七代皇帝宋哲宗赵煦,以及诸多皇亲国戚的陵墓都修建于此。村里的老人们常常念叨,是因为这里风水好,才赢得了帝王们的青睐。风水好坏,我也说不清楚,但儿时记忆里的村里,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才是真的。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时,树木繁茂,绿树成荫,宛如一群热情的守护者,将整个村子温柔环抱。鸟儿欢快鸣啼,那清脆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花香四溢,蜂蝶纷飞,田间小路纵横交错,犹如大地皮肤上那一条条清晰的脉络,连通着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不时还能听到鸡鸣犬吠,和着校园传来:“当、当当,当、当当......”清脆悦耳的上课钟声,人声鼎沸,一派忙碌。彰显着那时的村庄生机蓬勃,烟火气正旺。在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的年代,村里特意从外地购置了大批泡桐树苗,动员各个生产队在路边及田间地头精心栽种,一时间,“大田林网化”的热潮兴起。待到夏季,灌木丛生,绿树环绕,整个村子仿若被一片葱郁的绿云笼罩,蔚为壮观,一度成为县里的标杆典范,引得县内县外各地前来参观取经者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而环绕村子四周沟边地沿的那些柿子树,更是别具韵味的一道景观。说起这些柿树,得先讲讲村子里那些或深或浅、或长或短的沟沟壑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俺村处于高山与滩地相向延伸的泛丘陵地带,大大小小环绕或穿梭村子的沟壑有七八条之多。如:东沟、小路沟、南沟、三队沟、西沟、瓦窑沟、八队沟、北地沟等等。其中东沟和南沟最为主要,居住人口也最多,它们分别从村子的东面和南面数公里外蜿蜒而来。瓦窑沟也毫不逊色,它由东沟和南沟在村中央汇合后,继续向北再缓缓向西延伸,最终形成一个大大的“丫”字状,其下方便衍生出了这条瓦窑沟。这三条沟既是每年雨季村中向外排涝泄洪的重要水路,也是村子通向回郭镇方向的一条古老通道。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里沟阔崖厚,土质坚硬,适宜依崖凿洞。村里人便巧妙利用这一地势,在沟下开挖窑洞,利用些简便材料垒砌一道院墙,如此,经济适用且冬暖夏凉的民居应运而生,人们也就在这里代代繁衍生息,传承至今。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沟的上面,除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外,不知何时起,先辈们便在沟沿路边、田间地头种下了各种各样的柿树,有小柿、火罐柿、软枣柿、磨盘柿等等,其中以小柿的数量居多。或许是因为柿树耐旱,咱村又地处丘陵,许多地块无法进行水利灌溉。柿树根系发达,根深叶茂,更适宜在旱岭空旷地带生长。那些年,村里最习以为常见的一个特色便是“柿树所到之处,下方一般都有沟壑的存在;有壕沟的地方,总会有柿树的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生长在村子内外大小不一的柿树,足足有数千颗之多,随便指上一棵,那可都是上百年的树龄。 </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村子的北面还有一个偌大的果园,人们都习惯称它为苹果园。虽说叫苹果园,可里面并非只种苹果树,园子里除了青香蕉、红香蕉、黄香蕉以及国光等苹果品种外,种得最多的还要数李子树了。园子里每年盛产的苹果是否出名,我已记不太清了,印象最深的是每年在李子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季节,就总有一些外地客商上门求购。曾经有一家广东的外贸公司,连续好几年都订购了我们这里的李子。并且每年都是在李子发黄还没有变红的时候,客户就要求采摘装箱,说是要发往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几个国家去。当时的交通条件可不像现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这么便捷,光是陆地运输来回转车折腾,就得花上半月二十天。据他们说,别看装箱时李子的成色不太好,等货到了客户手里,开箱便是红彤彤的李子了。也许是地理位置或气候的因素,我们村的李子甘甜脆香,汁水丰盈,口感极佳,但凡吃过的人,总会啧啧称道,赞不绝口,在县域内外曾获得了颇高的美誉。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每到春天,村子周边的老柿树以及果园里的苹果树、李子树,还有梨树和杏树等果木便会依次开花,它们用各自独特的色彩与姿态,共同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令人陶醉的春日画卷。特别是柿树花开,璀璨如玉,有白色、粉色,还有淡黄和紫红色,站在树下向上看,恰似繁星闪烁,那景象壮观极了,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花的海洋、春的怀抱之中。村子也被各种各样的花香所淹没。 </p> <p class="ql-block">  当夏日来临的时候,仿佛整个村庄都被绿色的云团覆盖了似的,处处草木繁茂,郁郁葱葱,为人们提供了一片片凉爽的绿荫。再看那柿子树,挺拔而高大,粗壮且深褐色的树皮,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伫立在那里,守护着这片土地。村民们总喜欢在劳动之余,来到这里纳凉避暑,聊天下棋打扑克。童年的小伙伴们,更是把柿子树当成了撒欢儿的乐园。他们像一群活泼的小猴子,在布满沧桑的躯干上爬上爬下,一会儿摇摇树枝儿,一会儿抱抱树干,摸树猴更是大人小孩儿都爱玩的游戏,那场景真是热闹非凡。偶尔,偷偷摘下几个待熟的柿子,藏起来放烘了吃,也是常有的事儿。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每当秋风乍起,柿树叶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由深绿变为金黄和深红色,色彩斑斓,铺天盖地,仿佛是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师在泼彩渲染。而那一树树成串儿的柿子则由青转红,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梢间,既喜庆又诱人,似乎在向人们炫耀着自己的成熟与美丽。随之而来的是面对采摘回家的一筐筐柿子,刹那间,家家户户都欢欢喜喜地忙碌起来。大家纷纷将家中的缸缸台台清理干净,准备酿造新醋;房前屋后,也架起了竹席,开始着手晾晒柿饼。那热闹又喜人的场面,满满当当都是浓郁的乡村气息,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欢乐展现得淋漓尽致。 </p> <p class="ql-block">  即便到了冬日,柿树虽然褪去了满头的繁华,落叶后那苍劲的骨骼仍保持着傲然挺立的姿态,宛如一位坚毅的战士,在寒风中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姿,静静地守望着下一个年轮的到来。这些曾经与几代村民朝夕相处的花草树木,是村里上了年纪的人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然而,时光流转,如今那些柿子树早已难觅踪影,没有住人的壕沟也被工业废渣填平恢复了耕地。乡间原本坑洼不平的小路,也被一条条宽敞平展的柏油马路所取代。村北的果园也已成为历史,化作了一栋栋高楼,以及温馨舒适的的休闲公园,村民们在此锻炼健身,摆棋布阵,跳舞走秀,约会谈心,过起了舒心安逸地幸福生活。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时至当下,村里曾经拥有的那一切过往,只能是一种乡愁,一种永远无法抹去的相思,一种难以割舍的回忆,并且深深地植根于心底,久久萦绕不肯散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辑制作:阿五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章诵读:康继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发表时间:2024.12.6</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