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纪事

三戒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故乡纪事</b></p><p class="ql-block"> 转眼就是大雪时节,今秋的气候有点怪,自国庆节期间入秋后气温一直偏高少雨,同时风力偏弱,污染物扩散条件不足,导致整个秋天空气质量不佳,看似晴天,但午后开始,整个城市就笼罩在一层或浓或淡的雾霾之中。小雪时节,一股强烈的冷空气横扫,阳光顿时明媚了起来,可惜冷空气持续时间不长,冷了几天又报复性的升温,到现在应该还没有达到气象学上的入冬标准。多年来还是第一次出现入冬时节已经穿上了的羽绒服,还能脱下来换棉服。前两天又来一股冷空气,昨日还下了一场在今年算是比较大的雨。羽绒服还是没有派上用场,空气倒是又糟糕了起来,鼻子清晰可闻到的弥漫着一股输入性尘土的味道。不由怀念起国庆回家的那几天秋高气爽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10月2日,到三河口小镇上大侄女家作客,按照多年的惯例,午餐后,会挈妇将雏,去亲近一下故乡山水。一般是到三河口水库,若海沙滩,狮子峰,康王寨,或者是黄柏山,虽然是河南的,但从我们这里过去比河南人更方便,这些家乡的小景点,去多少次都不会腻。每次应者众,大人小孩快乐的到山上或水边美美的休闲一下午,春赏杜鹃拔笋子,夏日溪流戏水,秋日黄叶,四时之景,千般爱恋,打卡拍照,然后回来晚餐。</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不同了,总人数其实不少,没有响应者。饭后开一桌麻将,也是惯例。两个孙辈的大小孩,属于大哥一门,从见面起就一起打手机游戏,其中一位午餐时看了一下满桌子的菜后,发现没有他爱吃的,啃方便面去了,饭后继续组队游戏。</p><p class="ql-block"> 以前来镇上,小孩子是比较多的。孙辈最大的侄外孙女,今年已经光荣的参加革命工作了,首次挣到工资了,利用假期去苏州上海嗨皮看演唱会去了没回家。这次小孩就只有前面说到的两个游戏爱好者:一个大学一个高中,游戏能玩多久不下线不知道,但除了吃饭时间露脸外,其余时间都窝在楼上房间里。大嫂以前是游玩爱好者和积极响应者,平时没车不方便出游,她也跟湾子里的老太太们也爱到处逛,去世快一年了,利用假期机会大侄媳和大侄女为她提前做了周年祭。</p> <p class="ql-block">  老二家的侄女远嫁湖南,多年能过节回老家的机会屈指可数。二侄儿眼看要奔四了,在武汉工作,常年出差,相亲无数次,总是不成功,成为了湾子里“四大”婚姻困难户之一。眼看四大今年有希望变三大,热心群众都替他着急,帮介绍的不少,成功的希望还没有看到。空巢老人二嫂年近七旬,干着急,以前能伺候一亩三分地,如今只能伺候三分菜园子了。以前她烫春饼、做假肉糕的技术在湾子里有名,如今做菜水平很高了,在她家吃了三顿,多年没有吃过的肥肉被她料理得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鲜美无比,猪肝猪心等内脏我是几十年都没吃的,这次居然吃了不少。二嫂因为晕车厉害,除非重要事项基本上不会出门游玩。</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减员最严重的是老三家,虽然侄儿夫妻在外打工,但侄女在镇上工作,和三个孙辈都方便回家,因此他家是周末湾子里常住人口最多的,但今年孙子进城里上初中了,假期时间短,3号10点就要返校,作业没完成没回来,即便是有时间,他现在也不太愿意回了,窝在城里玩手机,只要有饭吃有手机玩,在哪里都是天堂。刚上幼儿园的孙女,进城数月,可能是觉得还是城里的滑滑梯比湾子里好玩,加上晕车,已经不习惯回农村了,孙辈不回,平时在城里看娃的三嫂也不能回。三侄儿夫妻是分两天回麻城的,因侄媳妇只能抢到2号晚间的车票,更早的车次,连站票都抢不到。三侄女因为承担起了辅导兼催促上初中的完成作业的任务,也不能回。侄外孙上小学,以前能与表哥玩的热火朝天,现在被上初中的抛弃了,玩不到一起,两个大的同时与上幼儿园的女孩更玩不到一起。好在,他们都同时喜欢一件事—玩手机,这时才能各自安好,和平共处。</p> <p class="ql-block">  农村娃平时在城里上学,住读的,手机是严格控制的,不让带或者进校门就交给老师,有事给家长联系需要向老师申请。所以一旦放假,抓紧时间玩手机是必然趋势。我们湾子里一娃,前两年我还送过一次他上学,那天上午,本来有便车去城里的,他玩手机,不想早走。到了下午,他奶奶四处找人想把他送到4公里外的鳡鱼嘴公交站坐车。我正好在就送了,路上看到一女娃,猜测也是走路去坐车进城的,就停车招呼了一下,与男娃曾经同学认识,就带了一段到河铺街上,她有熟人便车,两人在车上各自玩手机,并无交流互动直到女孩下车。</p><p class="ql-block"> 送到鳡鱼嘴,因为捎了女娃耽误了一下,公交车已经起步了,我就决定追到下一站。他下车后公交刚好到,我调头后多寻思了一下,在对向停车等了一下,果然,都是一群赶点上学的学生,他没挤上去,路边还有一个女生和送她的家长也没有挤上去。</p><p class="ql-block"> 4点到校,这时已经3点了,时间不允许他们等下一趟车了,我就主动的邀请他们一起送一趟。一个在私立学校初中,女孩在理工高中,遗憾的是,他们两位均不知学校的路名,平时要么有家长接送,要么自己到固定点坐公交车,我也不知道这两个学校的具体位置。关键是他对学校位置的描述让我很无语,我问那学校周边有啥标志性建筑,他告诉我校门对面有家新华书店。随后又说了个有名的地标,我知道,但是他不知道学校是在这个地标东南西北的哪个具体方位,还好,我知道这里有两个方位是不可能有学校的。找了找,不算费事,关键是接送的太多,两个学校周边交通极为拥堵。无独有偶,女生也是上午家里有亲戚车可以送到学校,但是玩手机不想提前出门。</p> <p class="ql-block">  这孩子如今上高中了,国庆节早上从城里回湾子里过节,他又晚起了,没赶上停靠我们陈家湾的626路公交车,路过我们湾子的公交车,一天其实只有两趟,上下午各一。早上7点从市区起点出发,这个时间对现在的刚放假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是太早了。平时在城里照顾他和他弟弟上学的爷爷奶奶赶上了先回家收拾,到中午他起床时,坐下午3点的那趟又嫌晚,就坐了到镇上的公汽,在离家4公里的鳡鱼嘴下车后,不想步行,就打电话要求老人找人去接。这个点,留守农村能开车骑摩托的,基本都上麻将桌了,我就准备去帮忙接,好在这时有个骑手回来,就去帮忙接了,回家几天我也没见过他的身影。估计除了吃饭还要多次叫,其余时间都盯着手机玩到深夜。会玩手机游戏的孩子大抵都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父母在广东打工,供楼供两娃上学,都是男孩,以后估计结婚成家,房子、彩礼啥的估计负担不轻。男孩上高中后有一段时间恐惧上学,也不知道啥原因,就对妈妈发脾气说没有父母的陪伴,无奈母亲辞工回家了一段时间。估计是经济压力太大,或许是娃自己想通了。母亲继续去打工,孩子的七旬爷爷奶奶进城陪读。奶奶说几十层的楼房她其实恐高,那个电梯坐的心慌慌,为了孙子,都克服了。只要放假,尽量回来把家里的地种点油料和青菜以缓解生活的压力。</p><p class="ql-block"> 进城买房上学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在外打工多年,年轻的家长有些自己感悟这些年吃了读书少的亏,总想为孩子创造些读书的条件,而农村的学校,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好了外,其余的不可言说,家长们或买房或租房也要送娃进城读书,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问题。</p> <p class="ql-block">  网络上,刚过完喜庆的丰收节的农村,也有不少话题重弹,粮食价格,秸秆能不能烧?领导要来,地里的花生能不能收?扬尘烧秸秆污染空气有人恶狠狠的管,倡导禁止焚烧秸秆的间谍虽然潜伏的时间比较长,但终究还是被抓了,决策农业政策的部长也被抓了,但他们留下的错误,需要给农民一个交代,迟到的虽然绝不是正义,但以各种政策法律为手段,打压农民及底层,护航资本白手套,或许不会长久。</p><p class="ql-block"> 期盼着的2024年第一场透彻秋雨,晚到的不止一些时候了,迟迟不来,秋冬作物没法种植,菜园子全靠人工担水浇灌保秧了,防火季提前到来,枯枝杂草覆盖了曾经的山间大小道路,一旦火灾,人很难靠近。别说刀郎的歌是唱给农民听的,其实现在的农民基本上不听歌了,也包括不听刀郎了。他们谁也不听,大大小小中,大的打麻将,小的玩手游,听啥歌呀!刀郎演唱会上有几个真农民观众?别说刀郎,不是专门查一下,我都不知道省书、省长是谁,啥时候上任的。我们黄冈的党政官员,除了腐败落马的,不知道姓名,麻城市的领导名字倒是知道一些,都是伴随着民间的传说出现的,某某楼盘的背后是某某的公子,某某领导下乡检查指导工作,饭后居然亲自到食堂把没吃完的半只羊搬上车带走,诸如此类。</p><p class="ql-block"> 小时后经常听父辈讲,他们当年在修水利时,能见到省里的李先念主席,在革命时被麻城人民藏在山洞里救过命的张体学省长,都亲自上阵,和人民一起劳动,没有神秘西装男跟随,不需要排列整齐的听领导发表重要讲话,也不需要“大家热烈欢迎、热烈鼓掌”,很随意。农民对县市甚至来社教的别县市领导、各局长那更是了如指掌,领导下乡那是跟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的打成一片。如今,面对官府的各级衙役,农民基本上是不敬且远之,伴随一定的恐惧感,因为他们真的会和农民打成一片,并且你还不能还手,还手不是互殴的问题,那是阻碍执行公务,挨打算是轻的,重点的要进局子,他们有上百种方法来刑事你。他们只要以服务为名上门时,百姓多少要出点血。好事,是不会主动找上门的。</p>